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对比及无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洋 崔若帅 +4 位作者 马春娅 秦园园 杨璐 汪德清 潘纪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836-183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数据,探索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各项因素。方法通过对纠正的血小板增殖(CCI)的计算,来判定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指标,研究200例患者1 038例次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将并发症(感染、发热、脾大)和输注次数等作为考虑因素进行... 目的通过分析数据,探索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各项因素。方法通过对纠正的血小板增殖(CCI)的计算,来判定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指标,研究200例患者1 038例次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将并发症(感染、发热、脾大)和输注次数等作为考虑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同血液病的患者存在并发症组PTR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输注次数是影响PTR的重要因素,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PTR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P<0.05)。结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针对免疫性因素应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配型相合的血小板;针对非免疫性因素,要积极治疗,尽量避免。应严格控制血小板的输注量,以提高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无效输注 输注次数 并发症
下载PDF
输血引起抗-Jk^b抗体产生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洋 崔若帅 陈麟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772-2773,共2页
Kidd血型抗原之一Jka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被发现。1997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定Kidd血型有Jka、Jkb、Jk33个抗原[1]。抗-Jka抗体和抗-Jkb抗体并不常见,由缺少相应抗原的个体产生,抗-Jk3抗体由Jk(a-b-)个体产生,Jk抗体均为免疫抗体,... Kidd血型抗原之一Jka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被发现。1997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定Kidd血型有Jka、Jkb、Jk33个抗原[1]。抗-Jka抗体和抗-Jkb抗体并不常见,由缺少相应抗原的个体产生,抗-Jk3抗体由Jk(a-b-)个体产生,Jk抗体均为免疫抗体,绝大部分是IgG1和IgG3,少部分是IgG2、IgG4和IgM[2]。Kidd系统的抗体能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特别是引起严重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在对输入的红细胞抗原的回忆反应中,抗体能迅速产生,并破坏循环系统中的红细胞,导致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抗原 IgG 溶血性输血反应 血型鉴定 谱细胞 微柱凝胶法 Jk^b 试管法 配血 抗人球蛋白
下载PDF
57例不规则抗体干扰ABO血型鉴定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春娅 付丽辉 +5 位作者 于洋 陈麟凤 孙晓琳 杨璐 崔若帅 汪德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164,171,共3页
通过研究干扰血型鉴定的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类型,为正确的进行血型鉴定提供实验参考依据。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对22 558例患者进行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对因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患者进行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特异性及类型,并选... 通过研究干扰血型鉴定的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类型,为正确的进行血型鉴定提供实验参考依据。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对22 558例患者进行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对因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患者进行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特异性及类型,并选择与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制备反定型细胞进行血型鉴定,以排除干扰明确血型。结果:发现57名患者因MNS、Rh、Lewis、Duffy、P血型系统产生的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其中抗-M最多,共37例,占64.91%,其次为抗-E和抗-e相关抗体,均为5例,分别占8.77%;抗-Lea3例,占5.26%;Ig G与Ig M类混合抗体37例,单纯Ig G类抗体14例,单纯Ig M类抗体6例。研究结果表明,Ig M和Ig G类不规则抗体均可干扰血型鉴定,以Ig M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血型鉴定 抗体类型 抗体特异性
下载PDF
两种水浴温度对血浆解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崔若帅 关晓珍 +4 位作者 刘洋 张宏飞 朱立国 康熙雄 汪德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856-8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普通血浆袋的改进,实现可测定血浆的中心温度;比较两种水浴温度37℃和45℃条件下,相同血浆容量、相同中心温度时解冻时间的差异,通过缩短血浆解冻时间,以保障临床急诊用血特别是急诊科“绿色通道”患者的紧急用血。方法改进... 目的通过对普通血浆袋的改进,实现可测定血浆的中心温度;比较两种水浴温度37℃和45℃条件下,相同血浆容量、相同中心温度时解冻时间的差异,通过缩短血浆解冻时间,以保障临床急诊用血特别是急诊科“绿色通道”患者的紧急用血。方法改进常规血浆袋,将温度测定装置通过特殊管道插入并固定在血浆袋的中心位置,以准确测定血浆的中心温度;使用温度记录仪可实时监测并记录不同处理过程血浆中心温度的变化,通过温度记录比较两种水浴温度血浆解冻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种水浴温度下解冻100mL容量血浆,提高水浴温度到45℃相比常规37℃可缩短38.4%~43.4%的解冻时间;解冻200mL容量血浆,提高水浴温度到45℃相比常规37℃可缩短38.1%~38.8%的解冻时间。结论提高水浴温度至45℃可缩短接近40%的时间,可以更快地完成血浆解冻,从而在急诊紧急用血情况下,更快速地保障临床用血,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温度 血浆 水浴温度 绿色通道
下载PDF
新鲜冰冻血浆随中心温度变化其活性成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若帅 刘洋 +2 位作者 关晓珍 汪德清 康熙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982-1985,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新鲜冰冻血浆解冻过程的中心温度,研究以中心温度作为解冻终止控制因素对于血液中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于血浆中心位置的温度探头实现对血浆中心温度的监测和记录;同一袋血浆解冻过程达到不同的中心温度进行连续取... 目的通过测定新鲜冰冻血浆解冻过程的中心温度,研究以中心温度作为解冻终止控制因素对于血液中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于血浆中心位置的温度探头实现对血浆中心温度的监测和记录;同一袋血浆解冻过程达到不同的中心温度进行连续取样测定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因子Ⅷ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因子Ⅷ及FIB在新鲜冰冻血浆中心温度4℃至33℃之间保持稳定且较高水平,随解冻时间延长其水平下降。结论血浆完全解冻后,需要尽快取出以减少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因子Ⅷ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消耗,保证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提高临床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温度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
下载PDF
浅谈临床输血相关病案质量 被引量:8
6
作者 封彦楠 陈麟凤 +8 位作者 吴月清 于帅 李明伟 周玲玲 殷婉容 罗圆圆 吕颖 崔若帅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6-438,共3页
通过分析输血相关病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来加强病案管理。从输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医生加强专业培训;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增加病案环节质控措施;医院加大监管力度,3方面提高输血相关病案内涵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 输血病案 质量管理 环节质控
原文传递
成分血献血者献血前筛查不合格主要原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宋英伟 宋丽娟 +6 位作者 卞成蓉 潘雪 孙芳 肖艳 崔若帅 汪德清 潘纪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目的分析成分血献血者献血前筛查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以制定策略降低献血者献血前筛查不合格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6日至2019年8月26日4679例成分血献血者的献血前筛查结果。结果2018年11月26日至2019年8月26日期间成分血献血... 目的分析成分血献血者献血前筛查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以制定策略降低献血者献血前筛查不合格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6日至2019年8月26日4679例成分血献血者的献血前筛查结果。结果2018年11月26日至2019年8月26日期间成分血献血者献血前筛查总不合格率为21.29%,其中因WBC计数、PLT计数、ALT、Hb/HCT、乳糜、其他原因(健康征询、查体、病毒快速检定等)导致不合格的人数构成比分别为19.28%、6.93%、6.02%、56.62%、6.83%、4.32%,其中以Hb/HCT不合格者占比最多。将献血前筛查项目中因WBC计数、PLT计数、ALT、乳糜、其他原因不合格的献血者排除,对Hb/HCT合格与不合格献血者进行分组并分析两组人群的MCV、MCH、MCHC、RDW-CV,发现Hb/HCT不合格献血者群体的红细胞参数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血液学特征。结论成分血献血者中因Hb/HCT不合格导致献血前筛查被淘汰的比例较大,对于献血前筛查贫血的这部分成分血献血者,采供血机构应当积极关注其铁代谢指标,必要时给予其铁营养支持或补铁指导,在维护献血者健康的同时提升献血前筛查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献血 献血前筛查 贫血 Hb/HCT
下载PDF
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宋英伟 卞成蓉 +4 位作者 吴璇 肖艳 崔若帅 汪德清 潘纪春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为本市采供血机构招募街头无偿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街头采血车无偿献血的9408例街头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街头无偿献血者填写的《无... 目的探讨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为本市采供血机构招募街头无偿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街头采血车无偿献血的9408例街头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街头无偿献血者填写的《无偿献血登记表》中的性别、年龄、无偿献血时间资料,以及血液初筛结果中的血型结果,采用Excel软件分别对不同性别、年龄段、AB0血型,以及献血月份的无偿献血者人数进行统计。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013~2015年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及ABO血型构成比。结果①2013-2015年9408例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6327例(67.3%),女性为3081例(32.7%),男、女性献血者比例为2.1:1;2013-2015年无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P=0.316)。②本组无偿献血者中,以年龄为18~40岁青、壮年无偿献血者为主,所占比例为77.3%(7271/9408),年龄为〉50~59岁的老年无偿献血者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2013—2015年,各年龄段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5,P〈0.001)。③本组无偿献血者中,0型、B型、A型、AB型无偿献血者所占比例依次下降,分别为31.1%(2928/9408)、32.7%(3073/9408)、25.9(2433/9408)、10.3%(974/9408)。2013-2015年,各AB0血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73,P=0.347)。④2013-2015年,每年3至5月为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的高峰期,而每年1至2月为街头无偿献血的低谷期,6至9月街头无偿献血人数相对稳定。结论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以青、壮年献血者为主,街头无偿献血呈“季节性”变化规律。建立适应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点的招募方法,在无偿献血高峰季积极组织各种献血活动,有利于推动街头采血工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人群结构 招募 献血者
原文传递
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情况对比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崔若帅 刘洋 +4 位作者 马春娅 王可 赵嫚 潘纪春 汪德清 《人民军医》 2018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HDN新生儿229例,对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HDN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HDN新生儿229例,对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HDN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对母亲血液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血清IgG抗体效价测定。新生儿和母亲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及母亲IgG效价均采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血型新生儿的HDN发病情况,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以及母亲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结果:229例中,确诊HDN 13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68例,阳性率29.69%(68/229);游离抗体试验阳性223例,阳性率97.38%(223/2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133例,阳性率58.08%(133/229)。不同性别新生儿HDN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A型和B型血型新生儿HDN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母亲抗-A(B)效价≥64者的HDN阳性率72.51%(124/171),显著高于效价<64者的17.30%(9/52)(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以ABO新生儿溶血病为主,新生儿溶血病在不同性别、不同血型(A型和B型)新生儿之间差异不显著;抗-A(B)效价<64产妇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低于抗-A(B)效价≥64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筛查 HDN三项试验 效价
原文传递
临床输血中常见医患矛盾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若帅 刘洋 +5 位作者 秦园园 孙芳 潘雪 郭邦胜 宋英伟 于洋 《人民军医》 2017年第5期529-532,共4页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在许多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血液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供应保障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血液供应量的缓慢增长难以满...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在许多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血液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供应保障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血液供应量的缓慢增长难以满足临床血液需求,导致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使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医患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导致严重的医患矛盾。加强医患沟通和改进服务是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对策之一。本文阐述了临床输血过程中医患矛盾的特点,探讨了临床血液供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临床输血过程中改善医患关系和服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医患矛盾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