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前牙区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成刚 崔言军 +1 位作者 徐宝军 刘昕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前,牙种植过程要求牙拔除3个月后,待牙槽窝完全愈合后再行植入,不仅增加了治疗周期,部分患者特别是前牙缺失的患者难以接受,而且上颌美学区牙齿缺失后,周围牙槽骨尤其唇侧骨板吸收明显~([1]),造成缺牙位点处唇侧软组织塌陷及两侧龈乳... 目前,牙种植过程要求牙拔除3个月后,待牙槽窝完全愈合后再行植入,不仅增加了治疗周期,部分患者特别是前牙缺失的患者难以接受,而且上颌美学区牙齿缺失后,周围牙槽骨尤其唇侧骨板吸收明显~([1]),造成缺牙位点处唇侧软组织塌陷及两侧龈乳头缺损,影响后期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对微创拔牙和即刻种植研究的深入,使拔牙后即刻种植技术具有临床可行性~([2-3])。本科自2015年2月以来对32例上颌无法保留的唇侧牙槽骨板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下载PDF
温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明杰 赵琳 +1 位作者 崔言军 盖晓丽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19-420,共2页
顽固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感染、营养、内分泌、免疫、疾病、损伤和情绪等因素有关[1],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对本病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能有效... 顽固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感染、营养、内分泌、免疫、疾病、损伤和情绪等因素有关[1],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对本病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快速缓解症状,而且能延迟发病周期,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温针 中药 顽固性
下载PDF
针刺结合面部PNF技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崔言军 王明杰 +3 位作者 成刚 徐宝军 盖晓丽 路璐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面部PNF技术治疗,对照Ⅰ组接受针刺+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对照Ⅱ组仅接受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 目的探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面部PNF技术治疗,对照Ⅰ组接受针刺+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对照Ⅱ组仅接受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最高(P<0.05),疗程最短(P<0.05)。结论针刺结合面部PNF技术能够提高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 PNF技术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崔言军 王明杰 +2 位作者 成刚 徐宝军 盖晓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面瘫Po...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治疗疗效及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P<0.05。两组疗效及疗程比较,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法 周围性面瘫 牵正散 风寒型
下载PDF
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言军 左金华 +1 位作者 刘道峰 王玉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为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12例;发病平均年龄为61岁;男女为1.15:1。良性肿瘤主要为多形性腺瘤...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为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12例;发病平均年龄为61岁;男女为1.15:1。良性肿瘤主要为多形性腺瘤,而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最常见,其次是黏液表皮样癌。手术是良性肿瘤的惟一治疗方法,术后均没出现复发。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和放疗相结合,术后3年生存率为75.0%;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良性肿瘤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摘除肿瘤及下颌下腺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恶性肿瘤治疗应行根治术和术后放疗,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上皮性肿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153例成釉细胞瘤X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左金华 刘道峰 +2 位作者 李金荣 崔言军 徐杰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总结成釉细胞瘤的X线特点。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有完整X线资料的153例成釉细胞瘤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结果①本组包含一般型成釉细胞瘤96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57例;有多房型X线影像82... 目的总结成釉细胞瘤的X线特点。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有完整X线资料的153例成釉细胞瘤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结果①本组包含一般型成釉细胞瘤96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57例;有多房型X线影像82例(53.59%),单房型X线影像71例(46.41%);②本组一般型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为单房型35例(36.46%),多房型61例(63.54%)。本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为单房型36例(63.16%);多房型21例(36.84%);两种组织类型中单房型和多房型X线表现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本组有滤泡型成釉细胞瘤13例,其中X线表现为蜂窝型7例(53.85%);非滤泡型一般型成釉细胞瘤83例,X线表现为蜂窝型5例(6.02%)。二组中蜂窝型X线表现所占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单房型影像,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多房型影像,蜂窝型影像多见于滤泡型成釉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放射学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言军 左金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54-455,458,共3页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口腔医学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复发临床观察
8
作者 崔言军 左金华 李继奎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5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方法8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分为原发组和复发组,回顾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随访2~20年,原发组40例无1例复发,复发组44例有3例分别在术后6、9...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方法8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分为原发组和复发组,回顾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随访2~20年,原发组40例无1例复发,复发组44例有3例分别在术后6、9、13年再次复发。原发组中有2例在半年内表现为暂时性轻度面神经分支功能障碍,复发组有5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先后于0.5年内恢复正常;5例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1年内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等轻微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复发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在混合牙列期儿童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彦兆 崔言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牙源性颌骨囊肿是儿童混合牙列期(6~12岁)颌面部一种常见疾病,病变常波及多个恒牙胚,致使萌出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面部外形不对称~([1])。临床多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将囊壁及突入囊腔内的牙齿完整摘除,但由于颌骨骨质破坏,常造成术后... 牙源性颌骨囊肿是儿童混合牙列期(6~12岁)颌面部一种常见疾病,病变常波及多个恒牙胚,致使萌出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面部外形不对称~([1])。临床多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将囊壁及突入囊腔内的牙齿完整摘除,但由于颌骨骨质破坏,常造成术后囊肿区塌陷畸形及相关区域累及牙齿永远缺失等~([2])。开窗减压术是通过在囊肿表面牙槽嵴顶做通向外部的开口,使囊腔持续释放腔内部压力,促进周围骨质的生成,其操作简单,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安全性高、愈后良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 混合牙列期 开窗减压术
下载PDF
温针配合中药贴脐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明杰 王守娜 +2 位作者 郑岩 崔言军 田相同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贴脐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复发...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贴脐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复发5例(16.7%)、对照组复发16例(53.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的西药治疗比较,温针配合中药贴脐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中药贴脐 复发性口腔溃疡 脾虚湿困型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GHbAlc及leptin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云 崔言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583-587,共5页
目的:评估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DMCP)患者牙周临床指标、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lc)及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选取DMCP患者和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CP)各40例,分别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检查其牙龈出血... 目的:评估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DMCP)患者牙周临床指标、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lc)及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选取DMCP患者和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CP)各40例,分别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检查其牙龈出血指数(BI)、探诊出血(BOP)、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并检测其GHbAlc、leptin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基线时,BI、PD、PLI、BOP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3个月时,两组的PD、BI、PLI、BOP均较其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以DMCP组改善程度最明显,与CP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DMCP组的CAL与基线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的GHbA1c、leptin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5);但整个试验期间,DMCP组的GHbA1c和leptin水平均始终高于CP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改善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参数,并调节其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Ⅱ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糖化血红蛋白A1C 瘦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明杰 姜艳 +1 位作者 崔言军 田相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7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龙和盐酸利多卡因混悬液于患处黏膜基底层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内服基础上加用贝复...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龙和盐酸利多卡因混悬液于患处黏膜基底层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内服基础上加用贝复新凝胶外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时采用VAS比量表和REU评分量表进行症状和体征记分,评价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REU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好,可明显缓解疼痛,延长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口腔扁平苔藓 泼尼松龙 贝复新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联合硅橡胶囊肿塞治疗巨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言军 成刚 +2 位作者 王明杰 徐宝军 刘昕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4期315-316,共2页
颌骨囊性病变属于口腔颌面部常见良性病变,患者发病早期不存在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变部位持续增大会破坏周围组织,造成牙齿松动、颌骨明显膨隆、咬合关系紊乱及出现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1]。对于巨型颌骨囊性病变,一次性刮治手术创伤大,... 颌骨囊性病变属于口腔颌面部常见良性病变,患者发病早期不存在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变部位持续增大会破坏周围组织,造成牙齿松动、颌骨明显膨隆、咬合关系紊乱及出现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1]。对于巨型颌骨囊性病变,一次性刮治手术创伤大,术后常导致患者术区感觉异常及口颌系统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近年来更多采用保存式治疗方法。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42例巨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行开窗减压术联合硅橡胶囊肿塞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颌骨囊性病变 开窗减压术 硅橡胶囊肿塞
下载PDF
两种微动力系统在下颌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言军 刘昕 徐宝军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3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4例需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超声骨刀法和高速涡轮拔除患牙。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牙科恐惧度,术后疼痛评分、张口受限和面部肿胀等并...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4例需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超声骨刀法和高速涡轮拔除患牙。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牙科恐惧度,术后疼痛评分、张口受限和面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高速涡轮组相比,超声骨刀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疼痛评分、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和患者牙科恐惧度在超声骨刀组的发生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高速涡轮法,采用超声骨刀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牙手术时间短,减轻患者对拔牙的恐惧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拔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超声骨刀 高速涡轮 临床效果
下载PDF
92例阿替卡因口腔科用药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芹 崔言军 《药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在口腔科用药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8—2019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山大镜像)中口腔科使用阿替卡因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并对检索到的92例病例...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在口腔科用药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8—2019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山大镜像)中口腔科使用阿替卡因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并对检索到的92例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阿替卡因在92例不良反应中,女性多于男性,3~10岁年龄段发生较多,用药后1~10 min和用药后1 d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一般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注射部分溃疡形成和过敏反应最为多见。结论口腔科医师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病史,重视阿替卡因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卡因 口腔科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截冠留根法在阻生智齿牙根侵及下颌神经管拔除中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徐宝军 崔言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4期281-282,F0003,共3页
长期阻生智齿可能导致食物嵌塞、龋病、冠周炎、邻牙牙根外吸收、囊肿及非典型面痛等。若其牙根侵及下颌神经管,在拔除时因外科手术器械直接接触损伤或者牙根压迫,可造成下牙槽神经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导致下份面部感觉异常,甚至神经源... 长期阻生智齿可能导致食物嵌塞、龋病、冠周炎、邻牙牙根外吸收、囊肿及非典型面痛等。若其牙根侵及下颌神经管,在拔除时因外科手术器械直接接触损伤或者牙根压迫,可造成下牙槽神经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导致下份面部感觉异常,甚至神经源性的疼痛。有研究认为,采用只截去牙冠而保留断根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损伤[1]。为此,本院将其应用于牙根侵及下颌神经管的阻生智齿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冠留根法 阻生智齿 下颌神经管
下载PDF
耳尖配合内耳穴刺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姜良花 崔言军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6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耳尖配合内耳穴刺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3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住院部治疗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分析耳尖配合内耳穴刺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3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住院部治疗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尖配合内耳穴刺血的方法治疗。7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26.0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耳鸣、耳聋积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均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疗法均能有效治疗突发性耳聋,但内耳穴配合耳尖放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内耳穴 耳尖 刺血治疗
下载PDF
直接穿龈不翻瓣牙种植术应用于修复后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成刚 崔言军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0-12,193,共4页
目的评价后牙缺失患者直接穿龈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种植义齿的手术方式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选择后牙区牙槽骨骨量充足单颗牙缺失的30例患者使用直接穿龈不翻瓣植入种植体作为穿龈组,并选择同期行环切不翻瓣植入的30例... 目的评价后牙缺失患者直接穿龈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种植义齿的手术方式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选择后牙区牙槽骨骨量充足单颗牙缺失的30例患者使用直接穿龈不翻瓣植入种植体作为穿龈组,并选择同期行环切不翻瓣植入的30例患者种植作为环切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种植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及修复后的种植体周牙槽嵴的骨吸收量。结果与环切法相比,直接穿龈不翻瓣术在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术后24小时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时穿龈组和环切组患者平均牙槽嵴的骨吸收量分别为(0.65±0.11)mm和(0.67±0.32)mm,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存留率均100%。结论在牙槽骨宽度足够的状况下,在后牙区实施微创直接穿龈不翻瓣的牙种植术具有过程简单,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轻,且可以达到稳定的骨结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翻瓣 牙种植术 直接穿龈 后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