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云母中锂浸出的影响因素与浸出机理研究
1
作者 周轩平 汪洋 +3 位作者 赵昊 陈瑜 左可胜 程宏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0,共7页
为有效回收隐爆角砾岩筒型锂云母矿中的锂,采用焙烧—浸出工艺提取锂,并与花岗岩型锂云母中的锂提取进行对比研究。通过L_9(3~3)正交试验得到最优锂浸出条件,并探讨了锂的浸出率影响因素和锂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15%... 为有效回收隐爆角砾岩筒型锂云母矿中的锂,采用焙烧—浸出工艺提取锂,并与花岗岩型锂云母中的锂提取进行对比研究。通过L_9(3~3)正交试验得到最优锂浸出条件,并探讨了锂的浸出率影响因素和锂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15%、液固比4 mL/g、焙烧时间4 h的条件下,角砾岩筒型锂云母中锂浸出最优条件为焙烧温度450℃、反应时间4h、浸出温度200℃,而花岗岩型锂云母中锂浸出最优条件为焙烧温度900℃、反应时间4h、浸出温度200℃。最优条件下锂浸出率分别为99.65%和94.11%。不同因素对于锂浸出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浸出温度、焙烧温度、反应时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焙烧—浸出过程中,锂云母结构被破坏,锂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扩散到溶液中。同时,高温焙烧后硫酸中氢离子更易置换锂云母结构中锂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使锂的浸出率升高。角砾岩筒型锂云母中因含有萤石和托帕石等含氟矿物,其在适当温度(450℃)焙烧后再浸出时,氟与H~+即可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有利于锂的溶出。花岗岩型锂云母需高温(900℃)焙烧脱羟基后,才能使其结构中锂易于与H~+置换,从而获得较高的锂浸出率。焙烧—浸出工艺使用硫酸浓度较低,对设备腐蚀性较小,且工艺简单高效,具有工艺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硫酸 焙烧—浸出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电位调控快速浮选技术在铅锌矿中的应用实践
2
作者 王洋 赵彦杰 +4 位作者 左可胜 张志 范松 吴丽丽 王晨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电位调控快速浮选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矿浆电位,改变不同矿物的可浮性,提高选矿药剂的活性,提高浮选速度,缩短浮选时间,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快速分离浮选。以陕西东塘子铅锌矿工业应用为例进行阐述。该矿应用电位调控快速浮选技术前... 电位调控快速浮选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矿浆电位,改变不同矿物的可浮性,提高选矿药剂的活性,提高浮选速度,缩短浮选时间,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快速分离浮选。以陕西东塘子铅锌矿工业应用为例进行阐述。该矿应用电位调控快速浮选技术前,处理能力为1000 t/d的选矿厂采用两个独立的磨浮系列进行生产,选矿成本较高;药剂制度采用重拉重压的方式,铅精矿质量不好、铅锌回收率尚有提升空间。为有效降低选矿成本、提高铅精矿质量及铅锌回收率,该矿引进电位调控快速浮选技术,对其中一个浮选系列进行了设备改造,提高该浮选系列的过浆能力;将石灰添加进球磨机,通过石灰将矿浆pH值调节为12.5,使矿浆电位降低并稳定在-170 mV;同时,应用乙硫氮、Z-1浮选剂等浮选药剂,并对相应的药剂制度进行调整优化后进行了工业应用。工业应用非常成功,实现了铅锌快速分离浮选,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浮选作业由两个系列改为单系列运行,浮选时间由77.91 min缩短到47.66 min;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铅精矿主品位由56%提高到65%,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16和0.64个百分点;停用一个浮选系列,减少装机容量400 kW,减少浮选岗位人员8名;降低药剂成本2.19元/t;年产生经济效益500余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电位调控 电化学浮选 快速浮选 矿浆pH值 矿浆电位 药剂制度 浮选时间
下载PDF
蛇纹石溶解对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
3
作者 李治杭 程宏飞 +1 位作者 左可胜 熊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为深入探究矿物溶解引起的表面性质变化对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溶解试验、沉降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分析、DLVO理论分析和AFM等多种手段,对蛇纹石表面溶解过程及颗粒间作用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蛇... 为深入探究矿物溶解引起的表面性质变化对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溶解试验、沉降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分析、DLVO理论分析和AFM等多种手段,对蛇纹石表面溶解过程及颗粒间作用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溶解会引起表面阳离子组分大量进入溶液,表面荷电性质随之发生改变,这是导致颗粒间作用力变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颗粒间的分散状态。当溶液pH值为4、7时,颗粒间相互吸引,引力大小分别为7.4 nN和17.5 nN;当pH值增大至11后,颗粒间作用力由引力变为斥力,大小为5.7 nN。总体而言,蛇纹石颗粒在碱性溶液中的分散效果最佳,在酸性溶液中分散效果次之,在纯水中的分散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相互作用 表面溶解 AFM DLVO
下载PDF
膨润土与石英的粒度分析方法优选 被引量:6
4
作者 左可胜 刘建朝 孟鹏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采用淘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渗透过滤法、显微镜法对膨润土及石英的粒度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得到的粒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淘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显微镜法、渗透过滤法;由于凝聚的影响,淘析法与激光粒度分析法测试... 采用淘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渗透过滤法、显微镜法对膨润土及石英的粒度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得到的粒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淘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显微镜法、渗透过滤法;由于凝聚的影响,淘析法与激光粒度分析法测试结果粒度偏大;渗透法分析结果与显微镜法结果较为接近;膨润土在水中崩解的粒度比石英要小,但采用沉降法分离提纯,膨润土比石英更易于团聚,因此在湿法提纯研究中,有必要添加分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石英 粒度分析 凝聚 湿法提纯
下载PDF
铜锌粉末低温机械合金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左可胜 席生岐 +2 位作者 周敬恩 刘国元 朱蕊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77-1582,共6页
对铜锌粉末在-30℃、-20℃以及常温条件下进行了高能球磨。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粉末的微观形貌、显微结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低温可显著降低粉末塑性,不添加过程控制剂时,球磨过程可顺利进行,颗粒表面平整,... 对铜锌粉末在-30℃、-20℃以及常温条件下进行了高能球磨。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粉末的微观形貌、显微结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低温可显著降低粉末塑性,不添加过程控制剂时,球磨过程可顺利进行,颗粒表面平整,呈脆性断裂特征;常温与-30℃低温球磨10 h产物均为α+γ相。-20℃低温不添加过程控制剂时,冷焊作用强,球磨不能顺利进行;添加过程控制剂后,球磨过程顺利进行,颗粒尺寸最小,-20℃球磨10 h产物为α相、γ相与ZnO,继续球磨,最终形成α相、ZnO及未知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合金 低温 机械合金化 高能球磨
下载PDF
不同pH值下膨润土悬浮液沉降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左可胜 郑媛 刘建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1,65,共4页
采用DLVO理论对pH值分别为1.9、6.5及12条件下膨润土颗粒间的接触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1.9时,膨润土主要以底面-底面及底面-端面接触为主;pH为6.5时,膨润土以底面-端面、端面-端面接触为主;pH为12时,膨润土在分散介质中... 采用DLVO理论对pH值分别为1.9、6.5及12条件下膨润土颗粒间的接触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1.9时,膨润土主要以底面-底面及底面-端面接触为主;pH为6.5时,膨润土以底面-端面、端面-端面接触为主;pH为12时,膨润土在分散介质中不易凝聚。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膨润土粒径减小,沉降时间延长。以底面-底面接触、端面-端面接触的"卡片宫"结构最稳定,具有最低的等速压缩沉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DLVO势能 沉降曲线 凝聚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原位生成Mo_2C/Cu基复合材料力学与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左可胜 席生岐 周敬恩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5,89,共4页
针对常规烧结方法难以实现强化相与基体相界面良好结合的特点,采用常压烧结、热压烧结、等离子活化烧结(PAS)3种不同烧结方式制备原位生成Mo2C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Cu-Mo-C机械合金化粉末进行了研究,Cu-Mo-C合金粉末在90... 针对常规烧结方法难以实现强化相与基体相界面良好结合的特点,采用常压烧结、热压烧结、等离子活化烧结(PAS)3种不同烧结方式制备原位生成Mo2C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Cu-Mo-C机械合金化粉末进行了研究,Cu-Mo-C合金粉末在900℃以上温度条件下,原位反应生成Mo2C;对3组试样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PAS能够实现合金粉末与基体的良好结合,试样性能优于其他烧结方法试样。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等离子活化烧结铜基复合材料强度为452MPa,电导率为84%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等离子活化烧结 铜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温度对Cu-5%Cr二元系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可胜 席生岐 周敬恩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99,共3页
采用多功能刮铲式高能球磨机对Cu-5%Cr(质量分数)粉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高能球磨,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温度对Cu-Cr粉末机械合金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温球磨条件下,Cu-Cr混合粉末难以实现合金化;当球磨罐内温度低于1... 采用多功能刮铲式高能球磨机对Cu-5%Cr(质量分数)粉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高能球磨,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温度对Cu-Cr粉末机械合金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温球磨条件下,Cu-Cr混合粉末难以实现合金化;当球磨罐内温度低于10℃时,Cu-Cr混合粉末形成Cr在Cu中的固溶体。Cu(Cr)固溶体并不稳定,退火状态下,Cr从Cu基体中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X射线衍射 固溶体
下载PDF
膨润土-聚丙烯酸钠吸附Cu^(2+)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左可胜 刘建朝 王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0-573,581,共5页
对膨润土-丙烯酸钠聚合机理、聚合产物吸水特征、Cu2+吸附及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钠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颗粒间,还有少量丙烯酸钠在蒙脱石层间发生聚合反应;适量膨润土的添加会改善聚合物的吸水性能;较高浓度Cu2+溶液... 对膨润土-丙烯酸钠聚合机理、聚合产物吸水特征、Cu2+吸附及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钠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颗粒间,还有少量丙烯酸钠在蒙脱石层间发生聚合反应;适量膨润土的添加会改善聚合物的吸水性能;较高浓度Cu2+溶液中,膨润土的添加对其吸附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会减缓聚合物解吸速度;聚合物吸水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离子吸附及解吸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聚丙烯酸钠 聚合反应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吸水剂的制造工艺及其原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可胜 李剑敏 +1 位作者 李绍卿 邓长平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介绍了强吸水剂系列中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吸水剂的制造工艺流程及其原理 ,并应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 ,通过实验制出吸水倍率达 10 0
关键词 淀粉接枝 丙烯腈类 吸水剂 制造工艺 原理
下载PDF
温度对Cu-Zn二元系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11
作者 左可胜 席生岐 周敬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5,共5页
将Cu-40%Zn(40%为质量分数)二元系粉末在-30℃和常温下进行高能球磨,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球磨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40%Zn二元系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是一个Cu向Zn中扩散、固溶与... 将Cu-40%Zn(40%为质量分数)二元系粉末在-30℃和常温下进行高能球磨,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球磨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40%Zn二元系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是一个Cu向Zn中扩散、固溶与反应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u0.64Zn0.36(α相)与少量的ZnO相;低温球磨合金粉末的晶格畸变量与晶粒尺寸都比常温球磨的大;与常温球磨不同,低温球磨可以抑制冷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添加过程控制剂,而且体系呈现脆性-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高能球磨 扩散 Cu—Zn二元系粉末
下载PDF
Mo-Si二元粉末机械合金化及其热力学分析
12
作者 左可胜 席生岐 周敬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2-1065,1113,共5页
在球、料质量比为24∶1的条件下对Mo-Si二元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并对球磨反应过程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研究表明,在Mo-Si二元高能球磨过程中,既有Si向Mo中的扩散固溶,也有Mo向Si中的扩散固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Mo... 在球、料质量比为24∶1的条件下对Mo-Si二元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并对球磨反应过程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研究表明,在Mo-Si二元高能球磨过程中,既有Si向Mo中的扩散固溶,也有Mo向Si中的扩散固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Mo-Si二元体系具有形成非晶、固溶体及化合物的热力学驱动力;当Mo-Si储存的能量超过反应活化能时,反应生成h-MoSi2与t-MoS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机械合金化 热力学 固溶体
下载PDF
抗旱保水剂膨润土-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建朝 左可胜 +1 位作者 李绍卿 李剑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利用丙烯酸盐在蒙脱石层间进行原位聚合,研究开发一种适用于农林业的抗旱保水剂。实验结果表明:聚合产物的综合性能较为理想,吸水树脂的保水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并且在压力下不脱水。
关键词 膨润土 丙烯酸盐 吸水树脂 保水剂
下载PDF
高砷高硫金矿石或金精矿氰化浸金工艺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绍卿 刘刚 +1 位作者 孙斌 左可胜 《黄金》 CAS 2002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氰化过程中 ,通过加入活化剂SMD后 ,使处理矿样中含砷 (1%~ 5 % )、硫 (2 0 %~30 % )不干扰金的浸出。可使金的浸出率从 30 %~ 6 0 %提高至 92 %~ 98% ,浸出速度也大大提高 。
关键词 金精矿 金矿石 SMD活化剂 氰化
下载PDF
新疆滴水铜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堃 左可胜 郑贵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新疆滴水铜矿矿石属凝灰岩型氧化铜矿石,选矿厂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存在回收率低、捕收剂耗量高、泡沫量大且发黏等问题。为了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粒度... 新疆滴水铜矿矿石属凝灰岩型氧化铜矿石,选矿厂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存在回收率低、捕收剂耗量高、泡沫量大且发黏等问题。为了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粒度分析及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该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由玻屑、晶屑、岩石碎屑等组成,大量火山尘充填胶结这些碎屑形成内部具有大量孔隙的凝灰岩块矿,铜矿物主要以孔雀石和较难发生硫化反应的赤铜矿形式存在;在现场采用的-0.074 mm占90%磨矿细度下,矿石中-0.02 mm矿泥含量高达65.59%,这些矿泥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一方面罩盖于铜矿物颗粒表面恶化浮选过程,一方面引起浮选药剂的非选择性吸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解决现场问题的途径是强化赤铜矿的硫化、减少矿泥的罩盖和降低矿泥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凝灰岩 氧化铜矿石 工艺矿物学 硫化浮选 矿泥
下载PDF
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优质课程群建设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兴科 晁会霞 +4 位作者 杨高学 左可胜 张贵山 李永军 焦建刚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新时代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十分重要,而地质类专业优质精品课程群十分不足。在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资助下,通过挖掘地质类专业层次认知规律,剖析专业课程群建设思路,提出优质课程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具体做法,构建了资源勘查工程专... 新时代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十分重要,而地质类专业优质精品课程群十分不足。在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资助下,通过挖掘地质类专业层次认知规律,剖析专业课程群建设思路,提出优质课程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具体做法,构建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优质课程群体系,推进课程精品优化升级,以优质精品金课建设为推手,以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为核心,以学生能力-成果为导向,集成优质课程群模块,突出核心主干课,划分课程群组,明确不同课程群组建设的职责功能,有序固化、层次递增、协同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改革授课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课程群软硬件系统,建设优质课程群资源。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群体系 资源勘查工程 课程教学方法
下载PDF
凝灰岩矿泥影响氧化铜矿浮选过程的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堃 左可胜 郑贵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凝灰岩型氧化铜矿浮选过程中,矿泥对浮选过程产生严重影响。采用SEM-EDS对矿泥、浮选精矿和尾矿的形貌及矿物组成进行表征,测量矿泥比表面积,药剂吸附量,研究矿泥对捕收剂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凝灰岩矿泥表面为鳞片、薄片状,比表面积大... 凝灰岩型氧化铜矿浮选过程中,矿泥对浮选过程产生严重影响。采用SEM-EDS对矿泥、浮选精矿和尾矿的形貌及矿物组成进行表征,测量矿泥比表面积,药剂吸附量,研究矿泥对捕收剂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凝灰岩矿泥表面为鳞片、薄片状,比表面积大,对捕收剂吸附活性高。提高矿浆温度,取消起泡剂,氧化铜矿浮选效果得到改善。一粗两精三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能够获得品位21.40%、回收率86.25%的铜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凝灰岩 矿泥 浮选过程 机理
下载PDF
创新性课程设计的实验改革探索——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燕 李辉 +3 位作者 左可胜 郑贵山 熊堃 王浩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2期11-11,14,共2页
文章依照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介绍"矿物加工课程设计"实验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矿物加工课程设计"实验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答辩、课... 文章依照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介绍"矿物加工课程设计"实验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矿物加工课程设计"实验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考核、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下载PDF
起泡剂对凝灰岩型氧化铜矿中微细矿泥可浮性的影响
19
作者 熊堃 左可胜 郑贵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通过凝灰岩型氧化铜矿中微细矿泥(-20μm)上浮率试验、润湿接触角和泡沫水回收率测定,考察矿泥天然可浮性、泡沫水回收率、起泡剂种类及用量对矿泥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泥天然疏水性低,起泡剂不能增加矿泥的疏水性,但起泡剂增加了... 通过凝灰岩型氧化铜矿中微细矿泥(-20μm)上浮率试验、润湿接触角和泡沫水回收率测定,考察矿泥天然可浮性、泡沫水回收率、起泡剂种类及用量对矿泥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泥天然疏水性低,起泡剂不能增加矿泥的疏水性,但起泡剂增加了泡沫水回收率,泡沫水夹带是导致矿泥上浮的主要原因。不同种类起泡剂对微细矿泥的上浮率有不同的影响,影响程度按二乙二醇丁醚,MIBC、松醇油依次降低。为减少凝灰岩型氧化铜矿浮选中矿泥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起泡剂和降低起泡剂用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型氧化铜矿 微细矿泥 起泡剂 泡沫水 夹带
下载PDF
新疆滴水氧化铜矿物的硫化浮选行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熊堃 左可胜 郑贵山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6,共6页
新疆滴水铜矿主要铜矿物为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本文通过氧化铜矿物硫化反应自由能变计算、滴水铜矿硫化浮选试验、不同浮选时间段粗精矿的XRD分析,以及原矿、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的浮选速率计算,考察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 新疆滴水铜矿主要铜矿物为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本文通过氧化铜矿物硫化反应自由能变计算、滴水铜矿硫化浮选试验、不同浮选时间段粗精矿的XRD分析,以及原矿、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的浮选速率计算,考察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的硫化浮选行为。浮选试验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滴水铜矿、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的粗选回收率分别为71.91%、61.48%、92.90%和86.22%;浮选速率计算结果表明滴水铜矿石、赤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的浮选速率常数k分别为0.152、0.104、0.284、0.210。滴水铜矿所含铜矿物以赤铜矿为主,赤铜矿难硫化、难浮选是造成滴水铜矿浮选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铜矿 孔雀石 硅孔雀石 硫化浮选 浮选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