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左岩霞 李美 +1 位作者 赵令时 王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67-68,共2页
选择10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四组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估测血管狭窄程度,计算粥样硬化斑块的Crouse积分,并根据有无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用线形... 选择10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四组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估测血管狭窄程度,计算粥样硬化斑块的Crouse积分,并根据有无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用线形回归模型来估计动脉斑块与Lp-PLA2及其他危险因子的线形关系。结果斑块组与对照组的IMT、Lp-PLA2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p-PLA2浓度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认为Lp-PLA2与颈动脉IMT一样,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运重建后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左岩霞 韩艳丽 +5 位作者 王营 王健 姜红菊 刘芳 李继福 纪求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18-118,共1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和健康者 2 0名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D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0 1) ,72h回复至术前水平 ;单纯行冠脉造影者 ,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SOD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艳丽 王营 +6 位作者 姜红菊 左岩霞 朱靖 王健 刘芳 李继福 陈玉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心肌桥患者,其中30例有肌桥近段血管粥样硬化者(A组),2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B组),观察A组患者肌桥近段置入支架后预后情况。结果肌桥的检出率1.41%,...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心肌桥患者,其中30例有肌桥近段血管粥样硬化者(A组),2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B组),观察A组患者肌桥近段置入支架后预后情况。结果肌桥的检出率1.41%,均发生在左前降支的中、远段,A组和B组的肌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明显重于B组(68.3±14.0)%和(53.2±15.0)%,P<0.05。随访中A组14例行支架置入者,9例出现心绞痛,复查造影,其中7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50%,7/14);B组预后良好。结论心肌桥有促进其近段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倾向,且与心肌桥的狭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冠状动脉硬化 预后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野 郭战利 +1 位作者 左岩霞 高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2,共2页
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随着心功能NYHA级别的升高,Malb值逐渐升高,各级别间比较,P<0.05;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者Malb下降(P<0.01),而Ⅲ、Ⅳ级者无明显变化。随访1 a,42例Ma... 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随着心功能NYHA级别的升高,Malb值逐渐升高,各级别间比较,P<0.05;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者Malb下降(P<0.01),而Ⅲ、Ⅳ级者无明显变化。随访1 a,42例Malb>30 mg/L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2.9%。认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Malb越高,心功能越差;Malb水平可判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心衰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艳丽 王营 +6 位作者 吴一楠 方征 姜红菊 左岩霞 王健 刘芳 李继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 14 6例AMI接受 PCI治疗者分为四组。急诊直接 PCI组 (急诊组 ) 45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动脉 ( IRA)未通行补救 PCI组(补救组 ) 3 1例 ,溶栓后 IRA开通...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 14 6例AMI接受 PCI治疗者分为四组。急诊直接 PCI组 (急诊组 ) 45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动脉 ( IRA)未通行补救 PCI组(补救组 ) 3 1例 ,溶栓后 IRA开通行延迟 PCI组 (延迟组 ) 3 2例 ,未行溶栓 4周内择期 PCI组 (择期组 ) 3 8例。延迟及择期组术中对严重狭窄的非 IRA同时进行处理。对所有患者随访 3~ 12个月 ,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4 6例患者 IRA14 9支 (其中 3例为双支 IRA) ;14 9支 IRA及 3 5支非 IRA行支架置入 ,14 5例获有效血运重建 ,IRA支架的置入率为 10 0 % ,扩张后即刻造影结果平均残余率 <10 % ,手术成功率 99.3 %。术中 3 8例出现无再流现象 ,急诊组及补救组发生率高于后两组 ,P<0 .0 5。术后死亡 4例 ,择期组高于其他三组 ,P<0 .0 5。再发心绞痛者 19例 ,急诊组及补救组低于另外两组 ,P<0 .0 5;择期组再发 AMI1例。结论  PCI是治疗 AMI的积极有效的方法 ,急诊 PCI即刻手术成功率高 ,补救 PCI是抢救高危患者的有效方法 ,两种方法术中无再流的发生率较高 ,但效果最好 ;延迟 PCI、择期 PCI能改善患者预后 ,但易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 治疗 患者 AMI 术中 溶栓 急诊 PCI 时机 开通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靖 王营 +2 位作者 姜红菊 左岩霞 韩艳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臂指数(ABI)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入选214例体检人群,根据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组(60例)、高血压前期1组(78例)、高血压前期2组(76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臂指数(ABI)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入选214例体检人群,根据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组(60例)、高血压前期1组(78例)、高血压前期2组(76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HCY,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ABI、baP-WV。结果理想血压组、高血压前期1组、高血压前期2组HCY、baPWV分别为[(11.34±4.65)μmol/L]、[(10.52±1.07)m/s],[(13.27±3.72)μmol/L]、[(13.18±2.14)m/s],[(14.98±5.13)μmol/L]、[(15.63±2.87)m/s],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1组、2组ABI分别为(1.05±0.12)、(0.97±0.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前期1组、2组ABI与理想血压组(1.18±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HCY、baPWV为理想血压进展为高血压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ABI、baPWV与高血压前期有关,三者联合可用来更好的评估高血压前期及其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同型半胱氨酸 踝臂指数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运重建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艳丽 王营 +6 位作者 李继福 姜红菊 左岩霞 朱靖 王健 刘芳 纪求尚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观察35例(A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1h、24h、72h血液中sICAM-1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观察35例(A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1h、24h、72h血液中sICAM-1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0例(B组)和健康者30例(C组)作对照。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sICAM-1含量,并随访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sICAM-1在A、B组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A组sICAM-1在术后1h开始升高,24h达峰值,P<0.05,于72h回落到正常水平;B组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sICAM-1在72h内有动态变化,应注意相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绞痛.不稳定性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前后vWF和GMP-14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韩艳丽 王营 +6 位作者 李继福 姜红菊 左岩霞 朱靖 王健 刘芳 纪求尚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观察35例(A组)UAP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24、72 h血液中vWF和GMP-140的变化。另设单纯...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观察35例(A组)UAP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24、72 h血液中vWF和GMP-140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UAP患者30例(B组)和健康者30例(C组)作对照。vWF和GMP-140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含量,并随访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vWF在A、B组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介入治疗后1 h进一步升高,持续至24 h(P<0.05),然后逐渐回落;B组术前与术后无显著改变。A、B组GMP-140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介入治疗后在1 h即达峰值(P<0.01),然后迅速回落,72 h至术前水平;随访期内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57%vs14%,P<0.01)。结论UAP患者介入治疗后vWF、GMP-140在72 h内有动态变化,反映了PCI后冠脉内皮功能受损和血小板激活上述指标持续升高,可能是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假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α颗粒蛋白
下载PDF
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在两种情况下血药浓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孔令敏 叶秀香 +2 位作者 高震 左岩霞 刘健 《中国厂矿医学》 2001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 :不同的机体状态、药物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变化较大 ,笔者旨在观察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在药物因素影响下和非药物因素影响下血药浓度的变化及不同的时间发挥作用的机制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 目的 :不同的机体状态、药物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变化较大 ,笔者旨在观察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在药物因素影响下和非药物因素影响下血药浓度的变化及不同的时间发挥作用的机制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在环丙沙星组与非环丙沙星组 (普通组 )氨茶碱的峰浓度、谷浓度。结果 :环丙沙星组峰浓度为 15 87± 4 87mg/L ,谷浓度为 8 43± 2 41mg/L ,谷浓度是血浓度在 5~ 10mg/L者 75 % ;非环丙沙星组峰浓度 12 34± 5 36mg/L ,谷浓度 4 37±2 12mg/L ,谷浓度是血浓度在 5~ 10mg/L者占 2 8%。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在环丙沙星影响因素存在时 ,2 4小时血药浓度均在有效水平 ,峰浓度时主要扩张支气管 ,谷浓度时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氨茶碱 0 2 5 g/d静脉滴注较合理 ;普通组 2 4小时血浓度波动较大 ,峰浓度时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而谷浓度较低 ,不能发挥低浓度时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提示 0 2 5g/d静脉滴注剂量偏小 ,晚间应加口服氨茶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环丙沙星 血药浓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病人病原菌变迁及耐药分析
10
作者 孔令敏 左岩霞 徐文玲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菌 耐药性 死因
下载PDF
阿魏酸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江海 左岩霞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61-162,共2页
①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②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采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③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①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②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采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③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阿魏酸钠可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尤其是明显改善患者的高血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阿魏酸钠
下载PDF
以下肢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不稳定性心绞痛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岩霞 江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右下肢疼痛 首发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血压病史 心前区疼痛 阵发性房颤 坐骨神经痛 发作时 对症治疗 自行缓解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运重建后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岩霞 韩艳丽 +5 位作者 王营 王健 姜红菊 刘芳 李继福 纪求尚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5-5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UAP患者 (A组 )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72h血液中MDA和SOD的变化。另设单...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UAP患者 (A组 )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72h血液中MDA和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UAP患者 (B组 ) 2 0例和健康者 2 0例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UAP患者中MD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5 ) ,72h回落至术前水平 ;B组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UAP患者中SOD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 <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UAP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立重建术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