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瑞霞 左来孟 宋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DN)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反应蛋白1 (TSP-1)、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DN脾肾气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DN)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反应蛋白1 (TSP-1)、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DN脾肾气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给予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脏功能指标、血糖指标、TSP-1、sAxl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TSP-1、 sAx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UACR、UAER、TSP-1、sAxl水平及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DN脾肾气虚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控制血糖,降低TSP-1、sAxl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肾化湿颗粒 达格列净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
原文传递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左来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透析采用带袖套隧道导管,观察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比较两... 目的: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透析采用带袖套隧道导管,观察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透析12个月后血尿素氮、肌酐及C反应蛋白较透析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后各实验室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透析后尿素清除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带袖套隧道导管 血管通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左来孟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9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5-06~2017-06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用传统盲穿法,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5-06~2017-06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用传统盲穿法,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49%,并发生发生率为24.39%,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56%和4.88%,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为6.84±1.58分,穿刺时间为65.24±2.15s、穿刺次数为3.25±0.52次,与观察组的4.27±0.75分、44.96±1.54s和1.78±0.36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搭建血管通路,可促进患者满意度和穿刺成效的提升,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深静脉穿刺 满意度 穿刺成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牟利军 陈丽萌 +8 位作者 左来孟 王海云 陶建瓴 文煜冰 叶文玲 秦岩 李航 李雪梅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了解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伴肾功能损害的29例抗GBM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35例患者中6例(17.1%)肾... 目的了解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伴肾功能损害的29例抗GBM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35例患者中6例(17.1%)肾功能一直保持正常。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肾脏受累,1例仅有肺出血,3例表现为肺肾出血综合征。6例均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荧光:4例表现为IgG 2+~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光镜差异较大,从肾小球轻微病变到新月体肾炎伴大量毛细血管襻坏死,但大多数患者病变轻微。5例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和(或)血浆置换治疗。6例肾功能正常者与同期肾功能异常的29例抗GBM病相比,贫血轻[血红蛋白(99.67±19.80)比(77.97±20.62)g/L,P=0.024]、抗GBM抗体滴度低[(80.23±85.73)比(224.34±145.79)EU/ml,P=0.027]、肾小球新月体比例低(0.17±0.27比0.58±0.29,P=0.005)。平均随访12~133个月,6例肾功能正常者4例完全治愈,2例遗留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结论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并不少见,多数患者肾脏临床病理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肾功能正常 肺出血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桂芳 咸伟 左来孟 《中原医刊》 2005年第7期2-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C 反应蛋白(CRP)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胆红素(B...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C 反应蛋白(CRP)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胆红素(Bil)及CR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SAP组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SAP组CRP高于对照组。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CRP、Tbil均高于对照组。③AMI组和UAP组Tbil水平相近。④AMI组CRP较UAP组相比,其值明显增加。结论 Bil、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CRP且与冠心病的严重性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胆红素 心绞痛患者 蛋白水平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C-反应蛋白(CRP) 急性心肌梗死(AMI) TBIL 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临床意义 总胆红素 发生发展 SAP 同类型 诊断分 P水平 AMl Bil 相关性 严重性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左心衰急性加重22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荣凯 左来孟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正压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左心衰 急性加重 临床观察 双水平 常规方法 死亡率
下载PDF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 被引量:1
7
作者 左来孟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1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n=41例)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方式...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1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n=41例)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肌酐、血糖、血钾、尿素氮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41.5%,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2.7%、7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原文传递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临床病理及血浆置换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牟利军 陈丽萌 +11 位作者 左来孟 文煜冰 李航 秦岩 李明喜 陶建瓴 叶文玲 徐红 叶葳 孙阳 李雪梅 李学旺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0-235,共6页
目的分析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评价双膜血浆置换(DFPP)清除抗GBM抗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0月至2010年5月确诊为抗GBM病的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目的分析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评价双膜血浆置换(DFPP)清除抗GBM抗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0月至2010年5月确诊为抗GBM病的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组:组Ⅰ:24例严重肺出血或急进型肾小球肾炎(RPGN)者,接受甲泼尼龙(7.5~15mg·kg^-1·d^-1,3~5d)冲击和(或)DFPP治疗,后续以泼尼松(1.0mg·kg^-1·d^-1)和(或)环磷酰胺(CTX0.1g/d);组Ⅱ:5例无严重肺出血或RPGN者予泼尼松和(或)CTX治疗;组Ⅲ:5例就诊时已为终末期肾病(ESRD)和1例肾功能正常者未给予免疫抑制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连续监测4例患者DFPP治疗前后抗GBM抗体滴度变化情况,计算抗体的清除率。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35例患者平均年龄(41.06±16.55)岁,男女比例4:3;16例(45.7%)患者表现为Goodpasture综合征;18例(51.4%)表现为抗GBM肾小球肾炎。24例接受肾穿刺活检患者中,13例(54.2%)表现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7例患者并发其他肾小球肾炎。组Ⅰ死亡7例,50%患者肾脏长期存活。与组Ⅱ相比,组I患者人院时Scr水平、抗GBM抗体滴度、肾小球新月体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老年患者、贫血、入院时Scr水平高(〉300μmol/L)及硬化肾小球比例更高;入院时少尿或无尿、需要血液透析治疗、肾脏预后差更普遍。18例患者的94次DFPP治疗中,无明显出血、低血压;4例连续动态监测抗GBM抗体滴度的患者中,4-6次DFPP后抗GBM抗体转阴,中位清除率为55%。结论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DFPP能安全有效地清除抗GBM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基底膜 血浆置换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