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书为伴 悦觅书香——“阅读+”校本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1
作者 左海电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5期60-61,共2页
“阅读+”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博学多阅”“人文表达”“文化传承”和“国际视野”设置主题式阅读年度周期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阅读+”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在经典传承中与书为伴,为学生搭建各类阅读展示平台... “阅读+”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博学多阅”“人文表达”“文化传承”和“国际视野”设置主题式阅读年度周期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阅读+”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在经典传承中与书为伴,为学生搭建各类阅读展示平台,用书卷气赋能儿童,将传统文化润泽心间,让阅读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课程 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心与春风悄悄语》习作课实录及评点
2
作者 左海电 张伶 董菊初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苏教版 第十册 小学 语文教学 《心与春风悄悄话》 习作课 习作情境 观察能力 思维训练 教学方式 评点
下载PDF
构建口语交际的评价体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左海电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 评价目标体系 教学内容
下载PDF
盛开一枝女儿花——《走进李清照》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左海电 《语文知识》 2017年第14期82-85,共4页
在中国历代才女的百花园中,李清照像一朵牡丹怒放在花丛中,以花王的姿态独领群芳。她喜欢沉浸在大自然中,与水光山色融为一体。她喜欢花,在花中看到自我。她的词,自成一格,别是一家,给人一种优雅而娴静的感觉,这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来... 在中国历代才女的百花园中,李清照像一朵牡丹怒放在花丛中,以花王的姿态独领群芳。她喜欢沉浸在大自然中,与水光山色融为一体。她喜欢花,在花中看到自我。她的词,自成一格,别是一家,给人一种优雅而娴静的感觉,这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潺缓流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诵读 女儿花 经典阅读 别是一家 花丛中 古诗词 水光山色 自成一格 醉花阴 首词
下载PDF
例谈识字教学与经典传承——基于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左海电 曾雯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9年第3期21-24,共4页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特殊符号及文化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蒙学读物自先秦两汉时期起,便以识、写为主要任务。《古对今》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识字课文,结合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将识字教学与经典诵读相结合。教学中以识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特殊符号及文化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蒙学读物自先秦两汉时期起,便以识、写为主要任务。《古对今》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识字课文,结合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将识字教学与经典诵读相结合。教学中以识字教学为基本点,以经典诵读为主要方式,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级下册 识字教学 教学设计 语文素养 传承 先秦两汉时期 《声律启蒙》 中华民族
下载PDF
传统文化课程的四个着眼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左海电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19期12-13,共2页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此时适合培养其兴趣和习惯。如果能够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那么将会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种下文化的种子,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这些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生长开花,让...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此时适合培养其兴趣和习惯。如果能够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那么将会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种下文化的种子,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这些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生长开花,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然地和他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标准》 传统文化 多样态课程
下载PDF
文化创意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以《舌尖上的茶香》为例
7
作者 左海电 《语文知识》 2017年第4期6-9,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国是茶之故乡。一杯清茶,蕴含着清、静、和、美的生活哲理,安抚着浮躁的心灵,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别样的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精神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 生活哲理 载物 精神品格 文化生活 茶艺表演 中国茶文化 茗茶 兴致勃发 娇女诗
下载PDF
倾听自然的足音——《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8
作者 左海电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3年第7期18-19,共2页
设计理念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本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极为优美,带领我们访问... 设计理念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本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极为优美,带领我们访问“山里的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中访友》 大自然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六年级 人教版 课文 学生
下载PDF
例谈识字教学与经典传承——基于统编版一(下)《古对今》教学设计
9
作者 左海电 曾雯 《教育视界》 2019年第2期32-35,共4页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特殊符号及文化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蒙学读物是尘封于历史,却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的经典。结合蒙学读物,将识字教学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已成一种趋势。在教学中,应以文化为澜,关注认同感与传承;以识字为舟...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特殊符号及文化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蒙学读物是尘封于历史,却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的经典。结合蒙学读物,将识字教学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已成一种趋势。在教学中,应以文化为澜,关注认同感与传承;以识字为舟,关注兴趣与方法;以诵读为桨,关注韵律与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教学 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习作教学与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10
作者 左海电 楼说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第12期38-39,共2页
教育需要耐心,需要平和,需要温情。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努力。作文如做人,育人先育心,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笔者多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 小学生 习作教学 心理品质
下载PDF
为每一个孩子打好生存的基础——从日本的学生指导谈起
11
作者 左海电 《新教师》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随教育部基础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我们走访了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幼稚社(私立小学)、新宿区黑山小学校、冈山总社山手小学和总社初中、早岛养护学校(残疾儿童学校)。所到之处,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日本为了实现"教育立国"的目标。
关键词 私立小学 养护学校 残疾儿童 新宿 心理咨询员 道德教育 体验活动 修学旅行 跑来跑去 种庄稼
下载PDF
巧用动片 激发情趣 启迪思维
12
作者 左海电 《中小学电教(学生版)》 2000年第9期30-31,共2页
小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步向有意注意过渡,注意力不持久。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动片投影,即依据教材设计出几幅连续画面或分解设计成几个部分画面,通过抽拉、叠加、旋转等方式,以动态的画面逐层展示教学内容的一... 小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步向有意注意过渡,注意力不持久。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动片投影,即依据教材设计出几幅连续画面或分解设计成几个部分画面,通过抽拉、叠加、旋转等方式,以动态的画面逐层展示教学内容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地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注意力 启迪思维 激发 发展思维能力 教材设计 有意注意 动态 手段 方式
下载PDF
对话“语用”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13
作者 左海电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第4期50-52,共3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300多字的前言,可谓字斟句酌,其中有12处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核心宗旨,贯穿在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300多字的前言,可谓字斟句酌,其中有12处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核心宗旨,贯穿在听说读写训练目标中。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最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语用 对话 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 思想认识水平 语言运用能力
下载PDF
静待心花朵朵开——“爱的教育”主题习作教学谈
14
作者 左海电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第5期89-93,共5页
一位学生三年级习作《我的妈妈》写“我生病了,妈妈送我去医院”,四年级单元习作《我爱一》写“妈妈送我去医院,陪我挂水”,五年级期末考试“爸爸的爱”还是写“我生病了去医院”这件事,只不过“妈妈”换成了“爸爸”。生活是丰富... 一位学生三年级习作《我的妈妈》写“我生病了,妈妈送我去医院”,四年级单元习作《我爱一》写“妈妈送我去医院,陪我挂水”,五年级期末考试“爸爸的爱”还是写“我生病了去医院”这件事,只不过“妈妈”换成了“爸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是新的,学生为什么没内容可写?为什么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熟视无睹?怎样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自我天地,表达真情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爱的教育 《我的妈妈》 朵朵 期末考试 “妈妈” 真情实感 三年级
下载PDF
不敢读 不需读 不会读
15
作者 左海电 《教师之友》 2002年第9期24-25,共2页
对教育名著,我可是敬而远之,并非不懂它的重要性,实在是有这么三大理由:一是不敢读。教育名著可谓教育著作中的“人参燕窝”,何来不敢之说?这可并非故弄玄虚,道理也很简单。不读那些名著,我们虽然苦点累点,虽然对教育现状不满... 对教育名著,我可是敬而远之,并非不懂它的重要性,实在是有这么三大理由:一是不敢读。教育名著可谓教育著作中的“人参燕窝”,何来不敢之说?这可并非故弄玄虚,道理也很简单。不读那些名著,我们虽然苦点累点,虽然对教育现状不满,但毕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也就“任劳任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名著 教育著作 教育现状 道理 重要性 实在 理由 毕竟
下载PDF
语文教学运用艺术手段举隅
16
作者 左海电 《江苏教育研究》 2002年第9期45-45,共1页
在揭题中的运用。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巧妙地运用艺术作品,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先放一段梅兰芳演唱的戏剧,让学生猜猜,他是男还是女?学生在感受了京剧艺术的同时,很快被梅兰芳这位艺... 在揭题中的运用。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巧妙地运用艺术作品,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先放一段梅兰芳演唱的戏剧,让学生猜猜,他是男还是女?学生在感受了京剧艺术的同时,很快被梅兰芳这位艺术大师所吸引,急切地想知道有关他学艺的故事。不仅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艺术 教学方法 揭题策略 语言活动 语句理解 小学教育
下载PDF
“我想和他们玩”
17
作者 左海电 《启迪与智慧(上)》 2020年第12期96-96,共1页
刚开学,二年级B班学生就天天到办公室告状:“老师,李同学打人!”“老师,XX同学被李同学打哭啦!”刚工作的小张担任班主任,每次听完学生报告都是急急忙忙冲出办公室。后来干脆下课把李同学带到办公室,跟老师一起办公。上午第三节上课铃... 刚开学,二年级B班学生就天天到办公室告状:“老师,李同学打人!”“老师,XX同学被李同学打哭啦!”刚工作的小张担任班主任,每次听完学生报告都是急急忙忙冲出办公室。后来干脆下课把李同学带到办公室,跟老师一起办公。上午第三节上课铃声响起,B班两个孩子护送一位女生走进办公室,小女孩托着手臂,眼里包着泪水:“校长,李同学把我的手打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老师 办公室 校长 上课 学生
下载PDF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18
作者 左海电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7年第7期5-8,共4页
回望32年的教师生涯,从工作第三个年头参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组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开始,到“习作创意课程的建构”,一路走来,我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一个框架--习作单元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创意表达课程”为体系,... 回望32年的教师生涯,从工作第三个年头参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组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开始,到“习作创意课程的建构”,一路走来,我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一个框架--习作单元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创意表达课程”为体系,以“语境生成-生活体验-自主表达-交流点评”为流程的特色作文教学模式.如今,我依然坚持站在教学一线,依然以最近的距离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欣赏最美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语言文字 教学模式 教育部 课程 创意
下载PDF
踏雪诵经典 品梅传风骨——《踏雪赏梅》中华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19
作者 左海电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9年第5期25-26,29,共3页
梅,花中君子。它高洁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烙印着中华奋勇当先、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踏雪赏梅》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节语文活动课,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实践活动。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意课程 经典诵读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