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H95合金铸锭均匀化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左玲立 李红宇 +2 位作者 宋西平 王艳丽 陈国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6-38,共3页
采用热处理和等温压缩两种工艺对FGH95合金铸锭的均匀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FGH95合金铸锭均匀化处理前后的枝晶组织变化及微区成分变化。结果表明:FGH95合金铸锭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经1170℃×20h均匀化处理或在1150℃等温压缩70... 采用热处理和等温压缩两种工艺对FGH95合金铸锭的均匀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FGH95合金铸锭均匀化处理前后的枝晶组织变化及微区成分变化。结果表明:FGH95合金铸锭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经1170℃×20h均匀化处理或在1150℃等温压缩70%后,合金铸锭的组织和成分达到均匀化,铸锭内的枝晶偏析得以消除,并且1150℃等温压缩70%工艺比1170℃×20h工艺所得的组织更加细小,晶粒平均尺寸约为85.2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95合金 铸锭 均匀化处理 枝晶偏析
下载PDF
GH742合金中γ′相粗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红宇 左玲立 +2 位作者 宋西平 王艳丽 陈国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1,共4页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和定量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GH742合金在900,950,1050℃时效时,基体中γ′相的粗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在一定温度时效时,基体中初期析出的高密度细小γ′相随时效时间延长逐渐长大为低密度粗大γ′相,即发生Ost...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和定量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GH742合金在900,950,1050℃时效时,基体中γ′相的粗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在一定温度时效时,基体中初期析出的高密度细小γ′相随时效时间延长逐渐长大为低密度粗大γ′相,即发生Ostwald熟化;在1050℃时效2880min后γ′相形貌出现方化并沿一定方向排列;合金在时效过程中γ′相长大规律符合传统的LSW理论,并且随时效温度增高,γ′相粗化速率增加;用作图法得出了GH742合金中γ′相粗化激活能为(289.53±1.48)kJ/mol,这同Al,Ti等元素在Ni中的扩散激活能相当,说明GH742合金中γ′相的长大粗化主要由Al,Ti等元素在Ni基体中的扩散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γ′相 粗化动力学 激活能
下载PDF
合金元素Ni/Al对45Si2MnCr2Mo超高强韧钢冲击磨料磨损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杨明 陈晓华 +2 位作者 王自东 王艳林 左玲立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7-184,共8页
针对不同Ni/Al含量的强塑韧性良好的45Si2MnCr2Mo超高强韧钢,利用MLD-10冲击磨料磨损实验机对其进行了三体磨料磨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Ni/Al含量对超高强韧钢的磨损失重、硬化层深度以及磨损后表层及亚表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磨... 针对不同Ni/Al含量的强塑韧性良好的45Si2MnCr2Mo超高强韧钢,利用MLD-10冲击磨料磨损实验机对其进行了三体磨料磨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Ni/Al含量对超高强韧钢的磨损失重、硬化层深度以及磨损后表层及亚表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Ni含量为3%时超高强韧钢的耐磨性最好,磨损百分比最低,为0.391%。当加入0.5%的Al后超高强韧钢的耐磨性降低了1.48,磨损百分比增加到0.42%。添加Ni元素能提高超高强韧钢的磨损性能,但当Al和Ni同时添加时反而不利于改善磨损性能。质量失重是由磨料的嵌入及剥落共同体现的。实验钢经冲击磨料磨损实验后表面和次表面区域通过加工硬化得到强化,Ni含量为3%时超高强韧钢拥有最佳的综合磨损后表面硬度、硬化百分比和有效硬化层深度,磨损过程更均匀。超高强韧钢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犁沟、剥落、裂纹、嵌入磨粒、犁沟浪花和挤压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韧钢 冲击磨料磨损 磨损行为 冲击硬化
下载PDF
气体催化渗氮对12Cr1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仲玉 王兴伟 +5 位作者 孙金全 王万珍 赵昌德 陈蕴博 左玲立 谢鲲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对12Cr1MoV钢进行了气体催化渗氮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组织和物相,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气体催化渗氮处理后的样件表面形成了13μm厚的ε-Fe_(2-... 对12Cr1MoV钢进行了气体催化渗氮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组织和物相,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气体催化渗氮处理后的样件表面形成了13μm厚的ε-Fe_(2-3)N化合物层以及约900μm扩散层;化合物层表面显微压痕无开裂现象,拉伸试验时化合物层无崩落现象,这表明气体催化渗氮改善了化合物层的强韧性;渗氮后12Cr1MoV钢的强度提高,其屈服强度为460 MPa,抗拉强度为550 MPa,伸长率约为10.9%。摩擦磨损试验表明12Cr1MoV催化气体渗氮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催化渗氮 力学性能 耐磨性
原文传递
高速列车制动盘材质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汤忖江 陈蕴博 +3 位作者 左玲立 张洋 王金南 高崇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43-448,共6页
本文对国内外高速列车制动盘材质进行了概述,并着重对高速列车钢质制动盘材质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高速列车制动盘的核心性能、关键技术以及研究重点。加强高速列车制动盘材质高温性能、热疲劳性能、... 本文对国内外高速列车制动盘材质进行了概述,并着重对高速列车钢质制动盘材质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高速列车制动盘的核心性能、关键技术以及研究重点。加强高速列车制动盘材质高温性能、热疲劳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材质 高速列车 核心性能
下载PDF
新型H13基体钢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恒三 祁晔思 +3 位作者 左玲立 马祖斌 赵昌德 陈蕴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1-157,共7页
通过改变原H13钢的合金成分,设计了3种新型H13基体钢,采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实验钢的组织和性能,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H13基体钢组织中析出的碳化物较原H13钢更为均匀细小,热稳定性有了大... 通过改变原H13钢的合金成分,设计了3种新型H13基体钢,采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实验钢的组织和性能,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H13基体钢组织中析出的碳化物较原H13钢更为均匀细小,热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原H13钢的成分进行合理调整后,Si含量提高到了1.5%,Cr含量降低并提高Mo含量,使得新型H13基体钢的回火组织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热稳定性 碳化物
原文传递
均匀化处理对Al-Cu-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春明 林资源 +5 位作者 张承基 赖文泉 胡明伟 张洋 左玲立 陈蕴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67,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差热分析、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Al-4.5Cu-0.8M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4.5Cu-0.8Mg铸态组织中存在较严重的枝晶偏析现象,晶界及晶界交汇处有大量Al2Cu相及Al...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差热分析、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Al-4.5Cu-0.8M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4.5Cu-0.8Mg铸态组织中存在较严重的枝晶偏析现象,晶界及晶界交汇处有大量Al2Cu相及Al2Cu和Al2CuMg的共晶相,合金经480℃×12 h均匀化处理后,组织中的非平衡相已基本溶解,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320 MPa,屈服强度为246 MPa,伸长率为10.2%,硬度为139.2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5Cu-0.8Mg合金 均匀化 枝晶偏析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高速列车铸钢制动盘铸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逊 时坚 +5 位作者 税国彦 张鹏程 李宝治 汤忖江 左玲立 宋佳健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48-1355,共8页
针对高速列车用铸钢制动盘铸件国产化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摩擦工作面硬度不均、裂纹和缩松等铸造缺陷,开展了制动盘砂型铸造工艺研究。首先采用无损检测等方法对比了进口和国产制动盘铸件质量,分析了原铸造工艺方案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 针对高速列车用铸钢制动盘铸件国产化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摩擦工作面硬度不均、裂纹和缩松等铸造缺陷,开展了制动盘砂型铸造工艺研究。首先采用无损检测等方法对比了进口和国产制动盘铸件质量,分析了原铸造工艺方案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工艺改进,并采用ProCAST软件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优选了最佳方案。工艺实施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案生产的铸件质量与进口件近似,可以满足制动盘铸件技术条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钢 制动盘 砂型铸造工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制动盘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潘鹏 王自东 +4 位作者 左玲立 任国良 熊六一 汤忖江 祁晔思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123,共8页
对制动盘用钢经900℃正火和880℃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550~700℃)的回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室温拉伸检测、室温冲击检测等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从550℃... 对制动盘用钢经900℃正火和880℃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550~700℃)的回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室温拉伸检测、室温冲击检测等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从550℃升高到620℃时,实验钢中的碳化物析出数量增加,并由细长棒状向颗粒状转变,分布均匀性也得到明显改善,马氏体板条边界变得模糊,甚至发生合并和吞噬使板条变宽;当回火温度提高到650℃及以上时,颗粒状碳化物发生明显粗化,大部分马氏体板条发生明显再结晶,形成多边形铁素体晶粒。随回火温度(550~700℃)的升高制动盘用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在650℃发生显著下降,冲击吸收能量先缓慢提高(550~620℃)后明显升高(650~700℃);当回火温度为620℃时,实验钢的强韧匹配最好,其抗拉强度为1250 MPa,屈服强度为1172 MPa,断后伸长率为15.3%,冲击吸收能量为31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用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碳化物 板条马氏体
原文传递
30CrMnMoV钢氮化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前程 孙金全 +3 位作者 王万珍 赵昌德 陈蕴博 左玲立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5期29-34,共6页
采用气体原位催化渗氮技术获得了30CrMnMo钢渗氮试样,并对催化与未催化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渗氮处理可以促进氮原子扩散,同时提高化合物层的硬度,改善其脆性,进而提高氮化处理零件表面耐磨耐冲... 采用气体原位催化渗氮技术获得了30CrMnMo钢渗氮试样,并对催化与未催化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渗氮处理可以促进氮原子扩散,同时提高化合物层的硬度,改善其脆性,进而提高氮化处理零件表面耐磨耐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渗氮 力学性能 30CrMnMoV钢
下载PDF
超硬TiSiCN纳米复合涂层在多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胜 陈蕴博 +7 位作者 陆晓刚 左玲立 欧伊翔 王浩琦 潘鹏 孙川 张宝燕 陈茹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150,共8页
TiSiCN硬质纳米复合涂层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零部件表面的防护涂层,但是超硬耐磨TiSiCN纳米复合涂层的可控制备技术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微脉冲振荡开启时间τ_(on)=50μs... TiSiCN硬质纳米复合涂层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零部件表面的防护涂层,但是超硬耐磨TiSiCN纳米复合涂层的可控制备技术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微脉冲振荡开启时间τ_(on)=50μs,平均靶功率4~8 kW,在AISI 316L不锈钢和Si(100)单晶硅表面沉积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TiSiCN纳米复合涂层。通过XRD、FESEM、TEM、Raman表征了涂层的结构和成分,采用纳米压痕仪和显微硬度计表征涂层的硬度和断裂韧性K_(IC)。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表征了涂层在不同介质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表面轮廓仪和光学显微镜对磨痕形貌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TiSiCN涂层由非晶包覆晶粒尺寸为4~11 nm的TiCN纳米晶构成。随着靶功率的增加,涂层的硬度从32.6 GPa增至41.3 GPa,膜-基结合力等级均为HF2~HF1。8 kW制备的TiSiCN涂层在干摩擦、酸、碱、油溶液环境下的磨损率分别为5.9×10^(-6)mm^(3)N^(-1)m^(-1)、4.3×10^(-5)mm^(3)N^(-1)m^(-1)、9.1×10^(-5)mm^(3)N^(-1)m^(-1)和1.28×10^(-9)mm^(3)N^(-1)m^(-1)。研究成果表明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TiSiCN纳米复合涂层在酸、碱、油溶液环境下均具有优异的耐摩擦学性能,在各类腐蚀环境中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TiSiCN 纳米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复杂曲面结构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工艺及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永兵 王健 +2 位作者 左玲立 谢鲲 陈蕴博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0-72,共3页
研究了复杂曲面结构圆柱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通过合理设计仿形感应器以及加热工艺参数优化,使得两种材质(45钢和ZG65Mn钢)的圆柱凸轮槽都达到了淬硬层深度2-5 mm和表面硬度50-60 HRC的技术要求,硬化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 研究了复杂曲面结构圆柱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通过合理设计仿形感应器以及加热工艺参数优化,使得两种材质(45钢和ZG65Mn钢)的圆柱凸轮槽都达到了淬硬层深度2-5 mm和表面硬度50-60 HRC的技术要求,硬化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高频淬火快速喷水冷却,有效避免了沟槽尺寸产生较大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槽 高频淬火 显微组织 表面硬度
原文传递
放电等离子烧结WC/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展展 陈蕴博 +3 位作者 张洋 高克玮 左玲立 祁晔思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88-2295,共8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WC质量分数为40%的WC/Fe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WC/Fe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组织、硬度及干摩擦磨损性能。利用SEM和XRD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存在的物相;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盘试样选用~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WC质量分数为40%的WC/Fe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WC/Fe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组织、硬度及干摩擦磨损性能。利用SEM和XRD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存在的物相;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盘试样选用~80μm的Al2O3砂纸,滑动距离约为950m)测量了马氏体耐磨钢和WC/Fe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相对磨损率;用SEM观察磨损形貌,确定WC/F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080℃时,WC/Fe复合材料实现完全致密,WC陶瓷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随着WC/Fe复合材料完全致密化,其硬度及耐磨性能逐渐提高;WC/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远优于马氏体耐磨钢。WC/Fe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在低载荷条件下,颗粒脱离基体造成氧化膜破裂,促使材料表面受损;较高载荷条件下,WC陶瓷颗粒破碎加速氧化膜破裂,加快了材料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WC WC/Fe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氧化磨损 磨粒磨损
原文传递
V-N微合金化CrSiMn系低合金铸钢中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东 陈蕴博 +4 位作者 左玲立 游龙 陈冲 毛丰 张峻嘉 《金属热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0,共6页
利用JMat Pro热力学模拟软件对V-N微合金化Cr Si Mn系低合金铸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同V含量铸钢的平衡相组成,着重研究了平衡状态下各析出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V含量的增加将增大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阻力;V含量对微... 利用JMat Pro热力学模拟软件对V-N微合金化Cr Si Mn系低合金铸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同V含量铸钢的平衡相组成,着重研究了平衡状态下各析出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V含量的增加将增大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阻力;V含量对微合金化渗碳体及M7C3型碳化物的析出行为影响不大;V含量对氮化物及碳氮化物的析出有较大影响,当V含量由0增加至0.18%(质量分数)时,氮化物及碳氮化物的初始析出温度由734.2℃提升至1133.93℃,最大析出量(质量分数)由0.07%提升至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JMatPro 铸钢 析出行为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440A钢组织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祁晔思 左玲立 +3 位作者 齐吉福 汪会秋 张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万能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进行组织分析、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测试,研究了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对用于磨片的440A高碳高铬钢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材料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1080℃×40 min,油淬,... 通过金相显微镜、万能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进行组织分析、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测试,研究了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对用于磨片的440A高碳高铬钢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材料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1080℃×40 min,油淬,300℃×2 h,空冷,回火两次。该工艺下材料可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0A钢 磨片 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
原文传递
多孔TiC/NiAl复合材料的孔洞形貌及抗压强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丰雪 吴杰 +2 位作者 陈蕴博 左玲立 刘晓萍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控制Ti、C、Ni、Al粉末之间的反应,利用自蔓延技术原位合成多孔TiC/NiAl复合材料,研究Ti-C(摩尔比1∶1)含量对多孔材料孔洞形貌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孔洞形貌主要受反应物吸附气体挥发和液相流动的影响,Ti-C含量增加... 通过控制Ti、C、Ni、Al粉末之间的反应,利用自蔓延技术原位合成多孔TiC/NiAl复合材料,研究Ti-C(摩尔比1∶1)含量对多孔材料孔洞形貌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孔洞形貌主要受反应物吸附气体挥发和液相流动的影响,Ti-C含量增加,孔隙率和孔径增大。当Ti-C含量为0~25%时,孔洞分布均匀,形貌以近球形为主,孔径大小在20~70μm之间;多孔材料抗压强度随Ti-C含量增加逐渐增大。当Ti-C含量为30%时,除近球形孔洞外,还出现了一些尺寸大于100μm的形状不规则孔洞和狭长形孔洞,抗压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 多孔TiC/NiAl复合材料 孔洞形貌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回火温度对V-N微合金化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东 陈蕴博 +5 位作者 左玲立 毛丰 张程 陈冲 王舒 崔海林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24,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炉制备了两种不同V含量的微合金化铸钢,并对其进行了正火+淬火+不同温度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碳氮化物的析出,降低了C、N在马氏体中的固溶度,使铸钢的冲击吸收能... 采用真空熔炼炉制备了两种不同V含量的微合金化铸钢,并对其进行了正火+淬火+不同温度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碳氮化物的析出,降低了C、N在马氏体中的固溶度,使铸钢的冲击吸收能量有所提高。当回火温度低于400℃时,强化机制以固溶强化为主,当回火温度高于400℃时,强化机制以析出强化为主。V含量的增加还促进了碳氮化物在高温回火时由短杆状向球状的转变,从而有效改善了高温回火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回火 硬度 冲击吸收能量
原文传递
工艺参数对WC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与钢基界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展展 宁家庆 +1 位作者 左玲立 廖海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136,共6页
以45钢为基材,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和铸造工艺成功制备了WC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浇铸工艺参数对表层WC/Fe复合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铸量的增加,锭模的数值模拟温度可达1493℃,高温停留时... 以45钢为基材,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和铸造工艺成功制备了WC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浇铸工艺参数对表层WC/Fe复合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铸量的增加,锭模的数值模拟温度可达1493℃,高温停留时间约734 s,为实现钢液与WC/Fe复合材料冶金结合提供有利条件,但是过高的浇铸量使WC/Fe复合材料的组织发生明显的变化,几乎观察不到WC增强相,组织出现大量鱼骨状碳化物Fe_(3)W_(3)C。当浇铸量控制在锭模体积的2/5时,可得到良好的WC/Fe复合材料与基材的宏观界面,界面反应产物Fe_(3)W_(3)C增加,但是增强颗粒仍保留了浇铸前的原始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Fe表层复合材料 45钢 界面组织 铸造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