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现状和产业发展思路
1
作者 龙成根 贺义昌 +3 位作者 黄建建 翟敏 翟茂根 左继林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与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万载县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10余年,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发展相较于江苏与安徽等发达地区严重滞后。通过分析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历史、合作的科研...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与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万载县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10余年,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发展相较于江苏与安徽等发达地区严重滞后。通过分析万载县薄壳山核桃引种历史、合作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应用现状,阐明当前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以期为后续万载县薄壳山核桃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引种栽培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四种低改措施对油茶产量与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左继林 王波 +1 位作者 周文才 冯唐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针对当前江西油茶老林改造与低效林提质增效的迫切技术需求,在江西省都昌县与丰城市分别设立M1、M2、M3、M4四种综合改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各改造措施均提高了老油茶林和低效油茶林单果质量与产量。四种措施下老油茶树的单果重增长4... 针对当前江西油茶老林改造与低效林提质增效的迫切技术需求,在江西省都昌县与丰城市分别设立M1、M2、M3、M4四种综合改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各改造措施均提高了老油茶林和低效油茶林单果质量与产量。四种措施下老油茶树的单果重增长4.26%~48.07%,低效油茶树的单果重增长3.75%~149.20%;老油茶树的株产增长8.51%~64.27%;低效油茶林株产增长123.76%~329.56%。(2)老油茶林与低效林分别采用M2、M3措施后,果高、果径和果实体积的提升效果最明显;老油茶林的鲜出籽率、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均在M3措施下达到最高,分别较CK高32.99%、70.10%和80.50%;低效林的鲜出籽率、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分别在M3、M1、M3措施下达到最高,分别较CK增加34.46%、45.55%和85.98%。(3)油茶老林改造采用M2措施隔株截杆、内膛修剪、树蔸深挖垦复后施有机肥10 kg·株-1、3月施尿素0.25 kg·株-1、11月施硼肥0.15kg·株-1的综合措施;而低效林改造应用M3措施隔株间伐、内膛修剪、林地全垦后施有机肥15 kg·株-1、3月施尿素0.25 kg·株-1、6月施复合肥0.50 kg·株-1、8-9月份施硫酸钾0.5 kg·株-1、11月施硼肥0.15 kg·株-1的综合措施,改造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低产低效 改造措施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春梢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左继林 王波 +1 位作者 周文才 冯唐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以江西省油茶老林与低效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综合改造措施对春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改造措施对老林与低效林春梢的梢长、梢直径、叶片数量、花芽数量及SPAD的效应不同,综合以隔株间伐、内膛修剪,林地全垦施有机肥15.00 kg... 以江西省油茶老林与低效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综合改造措施对春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改造措施对老林与低效林春梢的梢长、梢直径、叶片数量、花芽数量及SPAD的效应不同,综合以隔株间伐、内膛修剪,林地全垦施有机肥15.00 kg/株,3月施尿素0.25 kg/株,6月施复合肥0.50 kg/株,8—9月施0.50 kg/株硫酸钾,11月施硼肥0.15 kg/株的M_(3)综合措施对油茶老林与低效林春梢的生长效应最大;其中综合措施对老林花芽数量比CK增加1.39~4.25倍,低效林提高2.35~3.28倍;4种改造措施均对老林与低效林SPAD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老林比CK提高11.98%~19.00%,低效林增加15.35%~18.13%;各改造措施对油茶老林东向春梢梢长与梢直径、花芽数量均影响最大,分别是西向的1.17、1.07、1.27倍;对油茶低效林南向的梢长、花芽数量、SPAD的影响最大(其中,SPAD南向与西向相同),分别是西向的1.04、1.73、1.00倍;老林与低效林分别以西向、北向的叶片数量较多,老林树体的东向与低效林南向的花芽分别比西向、北向多27.18%、52.33%与72.89%、27.12%;SPAD均以南向最高,分别是西向与北向的1.03、1.06倍;不同改造模式下对油茶老林、低效林树冠东向与南向的春梢生长效应最大,但差异不显著;低效林改造后春梢生长性状明显高于老林,低效林的梢长、梢直径、叶片数量、花芽数量与SPAD分别是老林的1.78、1.27、1.27、2.97与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低产林 春梢 生长 效应
下载PDF
赣区油茶主栽良种花期调查
4
作者 左继林 温强 +4 位作者 王波 王玉娟 黄建建 周文才 查康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2021年,对江西鄱阳、宜春、永修三地10个主栽油茶良种的花期进行观测,摸清各良种在不同地点的花期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油茶始花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均存在差异。10个良种的盛花期主要集中在11月份,鄱阳、宜春、永... 2021年,对江西鄱阳、宜春、永修三地10个主栽油茶良种的花期进行观测,摸清各良种在不同地点的花期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油茶始花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均存在差异。10个良种的盛花期主要集中在11月份,鄱阳、宜春、永修三地,中花品种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50%、77.77%、50%;盛花时间最长的为长林4号,达20.67 d,最短的为赣石84-8和长林40号,均为11.33 d;三地良种中10月下旬进入始花期、初花期比例为10%~60%,11月中旬初花期的比例达77.77%以上;11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的比例达到高峰,为50%~80%;末花期以12月上旬最高,达44.44%~80.0%;10个品种总花期持续时间28~74 d,平均开花时间以鄱阳的最长,达48 d,最短的是永修,37.33 d;鄱阳油茶品种开花期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9.88%,永修的只有20.04%;三地油茶中以赣石84-8、长林4号的花期最长,分别为46.33、43.33 d,赣无1、赣石83-4花期最短,只有38.67、36.67 d。初步确定,鄱阳点主栽品种为赣兴48、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53号;宜春点主栽品种为赣石84-8、长林4号、长林53号、长林3号、赣石83-4、赣无2,配栽品种为赣无1,长林40号与赣兴48互为主、配栽品种;永修点主栽品种为赣无1、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3号、赣石83-4,赣无2与赣石84-8,赣无1与长林18号互为主、配栽品种。研究结果可为赣区油茶良种栽培的配置组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良种 花期 调查
下载PDF
江西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左继林 贺义昌 +1 位作者 黄建建 翟茂根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主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5个主栽品种,包括它们的选育过程、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和适应性等特征特性,总结了针对这些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薄壳山核桃适宜品种在江西的推广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主栽品种 丰产栽培
下载PDF
光皮树优株果实脂肪酸组成及变异研究
6
作者 周文才 王添添 +3 位作者 李进 唐山 贺义昌 左继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对江西省22株光皮树优株果实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其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主要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和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2)光皮... 对江西省22株光皮树优株果实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其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主要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和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2)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平均为73.46%,变异系数为4.16%;各脂肪酸组分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平均为42.27%,其次是油酸和棕榈酸,分别为27.36%和23.12%,硬脂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含量较为接近,分别为1.92%、1.90%和1.91%,花生酸和亚麻酸含量较少,分别为0.22%和0.01%;各优树果实脂肪酸组成变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有花生烯酸(51.97%)和亚麻酸(41.01%),较小的有亚油酸(6.90%),表明光皮树优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亚油酸含量较稳定,而花生烯酸和亚麻酸含量不稳定。(3)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脂肪酸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光皮树优株果实各脂肪酸组分在形成与积累中相互间的转化,也为光皮树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优树 脂肪酸组成 变异
下载PDF
赣油茶25个优良无性系品质评价 被引量:49
7
作者 左继林 龚春 +3 位作者 汪建平 周文才 温强 徐林初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4-629,共6页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油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赣油茶各无性系品质,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5个赣无性系的品质进行了比较与优劣排序。研究结果表明:...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油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赣油茶各无性系品质,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5个赣无性系的品质进行了比较与优劣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赣油茶各无性系间性状差异明显,达到中等强度的变异;评价油茶品质的11个性状指标中,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亚油酸、产油量和油酸起决定作用;品质优劣依次为赣石84-8,赣无1,赣无11,赣石83-4,赣抚20,赣无16,赣71,赣石83-1,赣6,赣无24,赣石84-3,赣8,赣兴48,赣55,赣永6,赣兴46,赣68,赣无15,赣70,赣无12,赣无2,赣77024,赣190,赣447,赣永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油茶 赣无性系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赣无1油茶优良无性系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左继林 徐林初 +6 位作者 李江 龚春 雷小林 敖婉初 刘胜 幸伟年 何小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49,69,共8页
分析了油茶赣无1优良无性系连续3年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典型相关分析可以综合地反映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经济性状及与气候因子之间关系,探索其经济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变化... 分析了油茶赣无1优良无性系连续3年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典型相关分析可以综合地反映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经济性状及与气候因子之间关系,探索其经济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变化机理。(2)赣无1油茶在2004年至2006年间每年自8月初至10月下旬的干出籽率、鲜果含油率及干籽含油率与日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之间相关程度最高,其中2004年与2005年其鲜果含油率与日均气温、日最高温及最低气温呈逆向趋势,干籽含油率与日最高气温、日均气温呈正向趋势,但与日最低气温呈反向趋势;2006年其鲜果含油率与日最低气温及日照时数呈逆向趋势,干籽含油率与日均气温呈反向趋势,但干籽含油率与日照时数及最低气温、鲜果含油率与日均气温呈正向趋势。(3)油茶赣无1鲜出籽率在各年度间及同一年度不同考种时间段间表现稳定,而干出籽率、鲜果含油率及干籽含油率在不同年度与时间段间受气象因子影响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油茶 优良无性系 经济性状 气象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夏旱期不同管理措施下高产油茶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左继林 龚春 +3 位作者 黄建建 周文才 赵松子 高捍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8,共6页
为了研究夏旱期间灌溉、覆膜与盖草不同管理措施对盛产期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赣无系列2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灌溉、覆膜与盖草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 为了研究夏旱期间灌溉、覆膜与盖草不同管理措施对盛产期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赣无系列2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灌溉、覆膜与盖草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EWUE)、气孔导度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其中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赣84-8与赣71的Pn日均值从大到小均表现为灌溉B、覆膜、灌溉A、盖草;赣84-8的Tr日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溉B、灌溉A、覆膜、盖草;赣71的则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溉B、覆膜、灌溉A、盖草;赣84-8的EWUE日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溉B、覆膜、灌溉A、盖草;而赣71的从大到小则为盖草、覆膜、灌溉B、灌溉A。说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缓解夏季高温干旱对油茶林的水分胁迫,促进高产油茶夏旱期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作用,此外,还可提高油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夏旱期 管理措施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左继林 王玉娟 +4 位作者 龚春 高捍东 周文才 敖婉初 徐林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0,共6页
开展夏旱期间灌溉、覆膜、盖草措施对盛产期赣无7个油茶无性系果实形态生长影响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油茶7个品系在灌溉、覆膜、盖草技术措施下七月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径与果高生长量均大于对照;不同抗旱措施对果径与果高生长的效果为... 开展夏旱期间灌溉、覆膜、盖草措施对盛产期赣无7个油茶无性系果实形态生长影响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油茶7个品系在灌溉、覆膜、盖草技术措施下七月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径与果高生长量均大于对照;不同抗旱措施对果径与果高生长的效果为:灌溉A>覆膜>灌溉B>盖草;油茶7月中旬的果径生长量最大,与7月上旬的果径生长差异显著;7月上旬的果高生长量最大;高产油茶各品系在灌溉、覆盖、覆草下的果形指数差异显著,灌溉能促进果形指数增大,果形圆满。油茶果形指数随时间变大。研究结果为高产油茶七月果实膨大期生产管理与园艺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经营措施 果形生长
下载PDF
水肥综合措施对油茶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左继林 周文才 +2 位作者 孙颖 龚春 徐林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95,共7页
针对油茶夏秋季节果实发育对水分、微量元素与激素的需求问题,开展了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肥综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保水措施对油茶单果重、果径、果高、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单果籽数、1 000 g鲜籽数、干籽... 针对油茶夏秋季节果实发育对水分、微量元素与激素的需求问题,开展了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肥综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保水措施对油茶单果重、果径、果高、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单果籽数、1 000 g鲜籽数、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及株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根外追肥,再其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在保水措施中又以滴灌措施效应最佳;根外追肥中保力素1 500倍液对单果重、株产量、鲜果含油率影响较大,而对果高、单果籽数影响较大的喷施尿素0.10 g/L;钛微肥1 000倍液促进鲜出籽率的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喷施10 mg/L GA利于单果重、果高、单果籽数、鲜出籽率的增加;(3)滴灌追施钛微肥1 000倍液、植物生长调节剂50 mg/L GA为油茶夏秋管理的最佳水肥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水肥调控措施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油茶高含油率品系的资源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6
12
作者 左继林 孙颖 +2 位作者 周文才 龚春 徐林初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6-29,39,共5页
在江西油茶的主要产区开展赣无系列油茶及农家品种高含油率品系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初步拟定出高含油率品系评价与选优的标准,于2014-2016年经初选、复选与决选,并结合抗性表现,最终选出6个含油率高的优良无性系单株,其鲜果单重8.51-14.3... 在江西油茶的主要产区开展赣无系列油茶及农家品种高含油率品系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初步拟定出高含油率品系评价与选优的标准,于2014-2016年经初选、复选与决选,并结合抗性表现,最终选出6个含油率高的优良无性系单株,其鲜果单重8.51-14.39g,株产鲜果4.892-7.626kg,其种仁含油率油为50.37%-57.55%,均达到GB/T 28991-2012标准。该研究可为油茶赣无高含油率无性系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含油率 品系 评价与筛选
下载PDF
美国薄壳山核桃实生种源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左继林 孙颖 +4 位作者 吴妹杰 周文才 龚春 黄文印 徐林初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235-240,共6页
通过对美国薄壳山核桃20株实生优株的冠幅产量、单果质量、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含量等性状的测定与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各优株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优株间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17个性状指标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薄壳山核桃品... 通过对美国薄壳山核桃20株实生优株的冠幅产量、单果质量、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含量等性状的测定与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各优株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优株间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17个性状指标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薄壳山核桃品质82.17%的信息量,种仁含油率、油酸含量、单果质量、出仁率、仁质量与果径在综合评价指标中起决定作用;利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将优株分为4类,Ⅰ类是壳较厚、种仁含油率与油酸含量均高的丰城2号等5个优株;Ⅱ类是冠幅产量、含油率最高的丰城3号等8个优株;Ⅲ类是果大、壳薄、出仁率、蛋白质含量高的丰城6号等5个优株;Ⅳ类是丰城24号、丰城26号。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的是丰城4号、丰城6号、丰城36号、丰城2号、丰城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薄壳山核桃 果实品质 主成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赣无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示范林经济概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左继林 刘胜 +5 位作者 幸伟年 龚春 周文才 敖婉初 徐林初 鄢建国 《经济林研究》 2008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给油茶的高效经营提供经济效益参考和科学合理投资的依据,调查分析了丰城白土镇赣无系列油茶示范林的投入产出情况,并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预测其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经济概算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示范林第1年投资额较大,第4年... 为给油茶的高效经营提供经济效益参考和科学合理投资的依据,调查分析了丰城白土镇赣无系列油茶示范林的投入产出情况,并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预测其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经济概算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示范林第1年投资额较大,第4年即可收回成本,第5年起产生明显收益,且经营期内示范林每hm2累积盈利可达55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赣无系列 油茶 高效经营 技术经济 现金流量 投资回收期
下载PDF
油茶优良无性系1年生苗木生长表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左继林 幸伟年 +6 位作者 雷小林 刘胜 易文红 周文才 龚春 敖婉初 徐林初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为给油茶良种优质苗木的培育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定量研究了赣无系列油茶24个无性系的生长规律,将其苗木生长过程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从9月中旬开始各无性系的苗高与叶片都进入速生期,9月下旬达生长高峰,各无性系... 为给油茶良种优质苗木的培育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定量研究了赣无系列油茶24个无性系的生长规律,将其苗木生长过程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从9月中旬开始各无性系的苗高与叶片都进入速生期,9月下旬达生长高峰,各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生长阶段差异显著;同时,调查分析了各无性系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变化情况,其中赣无24、赣447、兴46与赣190成活率较高,无24与赣84-3成活率较低;各无性系保存率随时间递减,其中赣84-8、赣83-1、赣447与赣无24最终保存率较高,而无12保存率最低,不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苗木 生长表现
下载PDF
油茶夏秋季节抗旱措施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左继林 周文才 +5 位作者 龚春 敖婉初 张露 马杰 宫铭 徐林初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为探究高产油茶林抗旱技术,对油茶夏秋林地不同抗旱措施下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8,9,10月各抗旱措施下的林地含水量均高于CK,且以8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率最大,抗旱措施效果最好,其中覆膜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的含水量,而覆草... 为探究高产油茶林抗旱技术,对油茶夏秋林地不同抗旱措施下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8,9,10月各抗旱措施下的林地含水量均高于CK,且以8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率最大,抗旱措施效果最好,其中覆膜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的含水量,而覆草有利于保持中、下层土壤的水分。9月灌溉措施对油茶林地保水效果更好,覆草效果优于覆膜;10月覆膜为保持土壤含水量较经济适用的措施,且能有效稳定维持土壤各层水分,而覆草土壤表层0-10 cm全日各时间点的含水量变化较大。油茶林地采取灌溉A、灌溉B、覆膜、覆草措施后0-40 cm土层的平均容积含水量分别比CK提高到1.163,1.158,1.133和1.112倍。油茶林地覆膜与覆草后的土壤0-40 cm日均容积含水量分别为29.70%和27.53%,均高于CK(25.52%),全日变异系数则分别为2.466%和7.873%,低于CK(8.794%),增强了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夏秋季节油茶林地覆盖与灌溉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且适宜的灌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地 土壤含水量 覆草 覆膜 灌溉 抗旱措施
下载PDF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左继林 周文才 +1 位作者 孙颖 黄建建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5,共7页
对10月份间作荞头与紫薯林地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与露点变化进行观测,研究油茶幼林秋季间作对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林间空气温度能力大小的作物排序为荞头>紫薯>清耕(对照);调节林间空气湿度能力大小... 对10月份间作荞头与紫薯林地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与露点变化进行观测,研究油茶幼林秋季间作对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林间空气温度能力大小的作物排序为荞头>紫薯>清耕(对照);调节林间空气湿度能力大小的作物排序为荞头>紫薯>清耕(对照);调节林间光照强度能力大小的作物排序为紫薯>荞头>清耕(对照);调节林间露点能力大小的作物排序为荞头>紫薯>清耕(对照)。因此,紫薯和荞头对秋季油茶幼林小气候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油茶间种改善林地秋季小气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间作 气象效应
下载PDF
夏秋季节水肥调控综合措施对油茶促花保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左继林 周文才 +2 位作者 孙颖 龚春 徐林初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了提高盛果期油茶林的产量,针对当前成林油茶落花落果率高而保花保果率低的问题,就不同的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冬季修剪等水肥调控综合技术措施对油茶保花保果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覆草、... 为了提高盛果期油茶林的产量,针对当前成林油茶落花落果率高而保花保果率低的问题,就不同的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冬季修剪等水肥调控综合技术措施对油茶保花保果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覆草、根外追施0.1 g/L的尿素与100 mg/L的GA3的坐果率最高;修剪与保水措施对坐果率的影响较大。(2)对油茶成林4月与7月保果率的影响最大的分别为修剪强度与保水措施,追施0.1g/L的硼肥有利于提高油茶4月与7月的保果率。(3)滴灌、喷施0.10 g/L的硼肥与100 mg/L的GA3及轻度修剪后油茶花芽分化数量最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7月花芽分化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水肥调控措施 促花保果
下载PDF
油茶无性系鲜出籽率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关系 被引量:18
19
作者 左继林 徐林初 +5 位作者 龚春 刘胜 敖婉初 熊彩云 雷昌菊 幸伟年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5期60-64,共5页
分析了赣油茶24个优良无性系连续3年的鲜出籽率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了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无性系的果实鲜出籽率变化受生长各阶段气温与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在品种与不同时... 分析了赣油茶24个优良无性系连续3年的鲜出籽率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了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无性系的果实鲜出籽率变化受生长各阶段气温与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在品种与不同时间段均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各无性系的鲜出籽率于不同年度间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其差异不显著,而同年度不同无性系间鲜出籽率差异显著;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对油茶鲜出籽率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别是最低气温、日降雨量、十分钟风速及日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鲜出籽率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叶面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左继林 王忠根 +4 位作者 刘胜 周文才 幸伟年 敖婉初 何小三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75-77,共3页
通过对盆栽油茶幼苗喷施几种叶面肥试验,分析了其对1年生油茶幼苗苗高、地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1.5%尿素能显著提高幼苗的苗高;0.1%磷酸二氢钾+0.2%硼肥能显著... 通过对盆栽油茶幼苗喷施几种叶面肥试验,分析了其对1年生油茶幼苗苗高、地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1.5%尿素能显著提高幼苗的苗高;0.1%磷酸二氢钾+0.2%硼肥能显著促进地径增长;0.15%红A硼能显著提高油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油茶叶片比叶重。叶面肥的合理选择及施用能促进油茶幼苗的生长,在油茶优质苗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面肥 苗高 地径 比叶重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