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代谢异常人群中不同高血压亚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左颖婷 吴寿岭 +5 位作者 陈朔华 田雪 胥芹 张怡君 张晓丽 王安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因糖代谢异常人群的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孤立性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及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SDH)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 目的因糖代谢异常人群的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孤立性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及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SDH)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证据较少,所以本研究将探索不同高血压亚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进一步改善识别高危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来自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24605例2006-2007年基线血压测量,没有服用高血压药物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受试者。受试者根据基线血压水平分为8组:血压正常组[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20 mmHg(1 mmHg=0.133 kPa)并且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80 mmHg)];血压高值组(120 mmHg≤SBP≤129 mmHg并且DBP<80 mmHg);Ⅰ期IDH组(SBP<130 mmHg并且80 mmHg≤DBP≤89 mmHg);Ⅰ期ISH组(130 mmHg≤SBP≤139 mmHg并且DBP<80 mmHg);Ⅰ期SDH组(130 mmHg≤SBP≤139 mmHg并且80 mmHg≤DBP≤89 mmHg);Ⅱ期IDH组(130 mmHg≤SBP≤139 mmHg并且90 mmHg≤DBP);Ⅱ期ISH组(140 mmHg≤SBP并且DBP<90 mmHg);Ⅱ期SDH组(140 mmHg≤SBP并且90 mmHg≤DBP)。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不同血压组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在随访中位时间12.9(12.5,13.1)年期间,观察到2406例心脑血管疾病。矫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压正常组相比,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在Ⅰ期ISH中为1.31(95%CI:0.96~1.79),在Ⅰ期IDH中为1.15(95%CI:0.96~1.37),在Ⅰ期SDH中为1.30(95%CI:1.07~1.57)。Ⅱ期ISH、Ⅱ期IDH和Ⅱ期SDH都有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Ⅱ期SDH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是血压正常组的2.24倍(95%CI:1.91~2.61)。结论将糖代谢异常人群Ⅰ期高血压进一步归类为Ⅰ期ISH、IDH和SDH可能会改善识别高危人群的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代谢异常
下载PDF
卒中患者入院体重指数与3个月预后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王垚 秦海强 +7 位作者 王安心 张晓丽 左颖婷 张亚清 杨波 于丹丹 魏娜 张婧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7期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BMI对首次急性卒中住院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多中心、连续性、前瞻性登记研究——中国卒中患者营养调查(investigation of nutrition status in stroke patients of China,INSIS),连续收集首次急性卒中(发病7 d内)住... 目的探讨BMI对首次急性卒中住院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多中心、连续性、前瞻性登记研究——中国卒中患者营养调查(investigation of nutrition status in stroke patients of China,INSIS),连续收集首次急性卒中(发病7 d内)住院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等一般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入院时BMI、NIHSS评分、住院期间肺炎等临床资料。随访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根据入院时BMI将患者分为4组:低BMI组(BMI<18.5 kg/m^(2))、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及肥胖组(BMI≥28.0 kg/m^(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MI对卒中发病3个月结局的影响。结果共73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3.5±12.8)岁,女性259例(35.3%),脑出血者181例(24.7%),入院时平均NIHSS评分(7.85±6.45)分,平均BMI为(24.67±3.59)kg/m^(2)。低BMI组22例(3.0%),正常BMI组303例(41.3%),超重组291例(39.7%),肥胖组117例(16.0%)。4组间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受教育程度、高脂血症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是否存在吞咽障碍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4组间整体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校正混杂因素之后,与正常BMI相比,低BMI、超重或肥胖均对患者发病3个月预后没有独立影响。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与正常BMI相比,入院时低BMI、超重、肥胖对3个月卒中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体重指数 预后 护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路径的实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映权 冯琳 +2 位作者 左颖婷 童朝晖 梁立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住院患者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某三甲综合医院的实施情况与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方法通过北京某三甲综合...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住院患者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某三甲综合医院的实施情况与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方法通过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选取出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所有出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为AECOPD的病例。分析该病种住院患者临床路径入径率及路径完成率,比较入径与未入径患者间、完成路径与未完成路径患者间临床特征及住院结局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影响患者入径与完成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817例病例,AECOPD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的总入径率为20.7%,入径病例中路径总完成率为66.0%,不同年份间入径率存在差异,但路径完成率差异不显著。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2分是患者未入径的独立影响因素;合并呼吸衰竭及中重度肾病是患者未完成路径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是否入径、是否完成路径与其住院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关联,但未完成路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更高。结论真实世界中,某三甲综合医院AECOPD临床路径的入径率、路径完成率均较低。特别是高龄、合并严重慢性疾病的AECOPD患者临床路径实施情况不佳,建议细化完善这类患者入径和转出标准,以提高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临床路径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心血管疾病 无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中国卒中住院患者早期营养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秦海强 王安心 +5 位作者 左颖婷 张亚清 杨波 于丹丹 魏娜 张婧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用不同营养指标评估卒中住院患者早期营养状态的变化。方法多中心连续收集发病7 d内的首次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利用BMI、上臂中部周径(mi 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U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 目的用不同营养指标评估卒中住院患者早期营养状态的变化。方法多中心连续收集发病7 d内的首次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利用BMI、上臂中部周径(mi 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U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入院14 d时重复营养状态的评估,观察14 d内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研究共入组760例卒中患者。入院14 d的BM(I 24.3±3.5 kg/m2 vs 24.7±3.6 kg/m2)、MUAC(28.3±13.5 cm vs 28.8±3.3 cm)、TSF(17.0±7.4 mm vs 17.9±7.6 mm)、血清白蛋白水平(39.3±4.7 g/L vs 40.6±4.3 g/L)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均P<0.0001)。分析各指标的异常率,入院14 d时低BMI(4.0%vs 2.9%,P=0.0455)、MUAC(9.7%vs 6.8%,P=0.0004)、TSF(11.8%vs 10.0%,P=0.0164)、血清白蛋白(9.2%vs 6.2%,P<0.0001)和前白蛋白(17.6%vs 12.1%,P<0.0001)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入院时。结论卒中患者早期营养状态呈恶化趋势,不同指标所检出的营养不良率差别较大,应强调早期利用多项指标观察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状态 营养恶化
下载PDF
GA-BP与BP神经网络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怡君 左颖婷 +4 位作者 刘近春 姜丽君 李金 张岩波 郭东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1,245,共4页
目的将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肝硬化病例资料中,对肝硬化分期诊断的分类进行预测分析,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预测性能。方法根据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进行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结果 BP神经网络的ACC为... 目的将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肝硬化病例资料中,对肝硬化分期诊断的分类进行预测分析,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预测性能。方法根据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进行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结果 BP神经网络的ACC为67.50%,GA-BP神经网络的ACC为92.50%,GA-BP神经网络的TPR、TNR、PV+、PV-、AUC四个指标均高于BP神经网络,且建模时间大大缩短。结论 GA-BP神经网络可以提高分类预测效果,具有对肝硬化分期分类预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GA-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锌指同源框3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亚型缺血性卒中结局的特异性关联研究
7
作者 程丝 许喆 +5 位作者 左颖婷 刘阳 王安心 石延枫 李昊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1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卒中人群中锌指同源框3(zinc finger homeobox 3,ZFHX3)基因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NV)位点对卒中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Ⅲ,连续纳入2015年8月-2018年3月首次... 目的分析中国卒中人群中锌指同源框3(zinc finger homeobox 3,ZFHX3)基因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NV)位点对卒中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Ⅲ,连续纳入2015年8月-2018年3月首次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的患者,收集人口学信息、病史和卒中结局等相关临床资料。卒中结局包括随访1年内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事件(卒中、心肌梗死及血管性死亡事件)及不良功能结局(mRS>2分)。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个SNV位点(rs7193343、rs879324、rs12932445)进行基因分型。对于研究过程中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或逻辑回归进行关联分析;对于卒中结局,分别采用Cox或逻辑回归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674例患者,平均年龄61.7±11.5岁,其中女性2438例(31.77%)。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处于高度连锁不平衡状态(相关系数R 2=0.88)的rs879324和rs12932445位点与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及卒中亚型有关联。在不同卒中亚型中,3个SNV位点均与1年联合血管事件相关,在校正年龄、性别及心房颤动协变量后关联性仍然显著。在心源性栓塞型卒中患者中,rs7193343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联(校正HR 1.92,95%CI 1.21~3.05;校正HR 1.95,95%CI 1.26~3.01);rs879324位点的A等位基因和rs12932445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联合血管事件有关联(校正HR 1.58,95%CI 1.10~2.27;校正HR 1.66,95%CI 1.16~2.38)。在原因未明型卒中患者中,rs7193343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联(校正HR 1.34,95%CI 1.09~1.64;校正HR 1.36,95%CI 1.11~1.66)。校正相关因素后未发现3个SNV位点与不良功能结局之间存在关联。结论ZFHX3基因上的变异位点与特定卒中亚型的卒中复发及联合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但未发现与不良功能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同源框3基因 卒中结局 卒中遗传学 关联分析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中的应用
8
作者 褚水莲 冯琳 +4 位作者 张迪 李嘉琛 左颖婷 景行 梁立荣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3年第12期912-915,共4页
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重在培养临床研究设计实践能力, 但传统授课侧重于理论教学,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通过多元化、动态、跨空间教学, 有助于实践能力培养。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为例, ... 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重在培养临床研究设计实践能力, 但传统授课侧重于理论教学,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通过多元化、动态、跨空间教学, 有助于实践能力培养。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为例, 阐述该教学方法在此类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 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 课程结束后, 学生理论知识水平[(24.0±1.9)分比(18.1±4.7)分]、研究设计要素拆解[(8.6±1.9)分比(4.9±2.7)分]、科研计划书[(77.2±16.2)分比(54.9±21.7)分]和研究方案汇报幻灯[(90.6±2.9)分比(83.4±4.2)分]得分均高于授课前,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4名学生中, 60名(93.8%)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其临床研究设计能力, 教学满意度评分为(18.1±0.7)分。可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研究方法学理论水平和临床研究设计实践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临床研究方法学 课程
原文传递
孕期用药对出生缺陷影响的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左颖婷 曹红艳 +3 位作者 郭兴萍 宋春英 郭东星 张岩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3期5829-5832,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山西省部分县(市)出生缺陷现状,分析探讨孕期用药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拟合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期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出生缺陷有关的因素除人均收入、近亲结婚... 目的通过调查山西省部分县(市)出生缺陷现状,分析探讨孕期用药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拟合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期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出生缺陷有关的因素除人均收入、近亲结婚、亲属是否有缺陷儿等人口学与家族史等指标外,感冒药、抗生素、止吐药、保胎药以及其他药等皆与出生缺陷发生有关。结论孕期不合理用药会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增加,所以正确指导妊娠期合理用药,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孕期用药 影响因素 Poisson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