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免疫血清中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昊 巩文词 +6 位作者 陈江 冯娟 吕艳 朱珊丽 陈向敏 薛向阳 张丽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制备高效价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168多表位特异性免疫血清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纯化的Trx-his/Ct MOMP168融合蛋白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小鼠背部皮下多点免疫注射,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共3次,并分别于免疫前和每次... 目的:制备高效价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168多表位特异性免疫血清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纯化的Trx-his/Ct MOMP168融合蛋白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小鼠背部皮下多点免疫注射,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共3次,并分别于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2周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融合蛋白和E型Ct全菌体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通过体外中和反应检测多表位特异性血清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小鼠用Ct MOMP168多表位融合蛋白全程免疫后产生了抗融合蛋白和E型Ct全菌体特异性抗体,ELISA法检测最高滴度达1:500。ELISA和体外中和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MOMP多表位蛋白和E型Ct全菌体,并能有效抑制E型Ct感染Hela229细胞。结论:沙眼衣原体MOMP多表位融合蛋白免疫血清可特异性结合并中和E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表位 中和作用
下载PDF
EBV潜伏膜蛋白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郑美霞 刘建晓 +3 位作者 巩文词 朱珊丽 李文姝 张丽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预测和分析EBV潜伏膜蛋白2(LMP2)的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互联网数据库和生物软件,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LMP2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生物软件分析预测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结果:分析显示LMP2由497个氨基酸组成,分... 目的:预测和分析EBV潜伏膜蛋白2(LMP2)的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互联网数据库和生物软件,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LMP2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生物软件分析预测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结果:分析显示LMP2由49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3 011.4 Da,等电点4.85,为疏水性蛋白;具有12个疏水跨膜区,其N端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和脯氨酸富集基序(PY基序),前者位于氨基酸序列74~77和85~88处,后者位于56~60和97~101处;含有15个α螺旋结构和7个β片层结构,通过无规则卷曲连接α螺旋和β片层。结论:通过对LMP2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获得了此蛋白的理化特性及部分参与调节跨膜信号传导功能区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EBV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制EBV亚单位疫苗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潜伏膜蛋白 蛋白质结构 二级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章乐生 孙磊 +6 位作者 胡媛 巩文词 王燕娟 沈玉娟 徐馀信 汪天平 曹建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制备并鉴定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以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免疫2只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贾第虫抗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mAb。制备贾第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STA)和排泄-... 目的制备并鉴定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以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免疫2只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贾第虫抗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mAb。制备贾第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STA)和排泄-分泌抗原(ESP),采用免疫球蛋白及亚型检测试剂盒鉴定mAb的类型及亚型。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mAb对贾第虫滋养体STA和ESP的识别。采用ELISA检测mAb与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反应性,并检测与其他寄生虫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获得12株分泌贾第虫单克隆抗体细胞株(BB3、CE5、CC10、EG4、GC7、CC1、EF6、DB8、BG10、GH7、HC7和EB2),均为IgG1亚型。其中EB2能识别贾第虫滋养体STA和ESP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5 000和191 000的蛋白条带,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猪蛔虫(Ascaris suum)、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虫卵、日本血吸虫成虫和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成虫抗原等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贾第虫特异性m Ab为Ig G1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蛋白质印迹
原文传递
人白细胞抗原-A*0201限制性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俊 段志良 +4 位作者 巩文词 陈永平 张丽芳 张琴 文金生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1-655,共5页
目的 鉴定人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HCV-CTL表位.方法 基于RANKpep和SYFPEITHI细胞表位预测软件预测结果,选择合成6条候选CTL表位.研究候选CTL表位肽与T2细胞表达的HLA-A*0201分子的亲和力,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 目的 鉴定人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HCV-CTL表位.方法 基于RANKpep和SYFPEITHI细胞表位预测软件预测结果,选择合成6条候选CTL表位.研究候选CTL表位肽与T2细胞表达的HLA-A*0201分子的亲和力,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实验研究HLA-A*0201高亲和力肽在HLA-A*0201阳性HC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刺激CTL反应情况.结果 在6条候选CTL表位肽中,肽C_181(LLSCLTTPV)和NS2_172(VLQAGLIRV)与HLA-A*0201分子有高亲和力,其亲和力随肽浓度增加而升高.在10例HLA-A*0201阳性HCV-1b感染者每1×105PBMC中,肽C_181和NS2_172刺激后,特异性分泌IFN-γ细胞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分别为0~19和0~20.肽C_181和NS2_172特异性IFN-γ+CD8+T淋巴细胞占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006%~0.065%和0.005%~0.080%.结论 肽C_181(LLSCLTTPV)和NS2_172(VLQAGLIRV)为HLA-A*0201 限制性HCV-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炎病毒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表位 T淋巴细胞 HLA-A抗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染色与标记
原文传递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巩文词 朱珊丽 +5 位作者 赵朋云 王佳 陈俊 陈韶 李文姝 张丽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561-563,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沙眼衣原体全菌体兔血清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抗原的研究。方法将6×103IFU沙眼衣原体接种于Hep-2细胞,培养72 h,PCR检测验证;以兔抗沙眼衣原体全菌体血清抗体为一抗,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 目的探讨基于沙眼衣原体全菌体兔血清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抗原的研究。方法将6×103IFU沙眼衣原体接种于Hep-2细胞,培养72 h,PCR检测验证;以兔抗沙眼衣原体全菌体血清抗体为一抗,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抗原,同时采用传统的Giemsa染色、Lugol′s碘染对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进行鉴定,并统计和比较其包涵体的检出率。结果经PCR鉴定为阳性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的Hep-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在细胞浆中出现绿色荧光,检出率为28.84%;经Giemsa染色和Lugol′s碘染验证胞浆中存在典型的包涵体结构,检出率分别为15.19%和17.36%,与免疫荧光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兔抗沙眼衣原体全菌体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显著提高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法 沙眼衣原体 包涵体 鉴定
原文传递
四种刺激剂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CD62L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力 胡媛 +6 位作者 王燕娟 黄希宝 沈玉娟 徐馀信 巩文词 蔡顺祥 曹建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4种常用刺激剂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离子霉素(ionomycin,I)、布雷非德菌素A(brefeldin A,B)和莫能霉素(monensin,M)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感染小鼠脾脏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CD62... 目的探讨4种常用刺激剂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离子霉素(ionomycin,I)、布雷非德菌素A(brefeldin A,B)和莫能霉素(monensin,M)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感染小鼠脾脏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CD62L的影响。方法 21只C57BL/6雌性小鼠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2)条/鼠。感染后第8周和第12周,分别取小鼠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P(50 ng/ml)+I(1μmol/L)+M(2μmol/L)体外刺激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CD8+T细胞比例,同时检测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情况。制备感染后4周的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按I组(1μmol/L)、P组(50 ng/ml)、B组(1μg/ml)、M组(2μmol/L)、P+I组、P+I+M组、P+I+B组、P+I+M+B组分组,用对应刺激剂体外刺激4 h后,利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7A、IFN-γ、IL-10、IL-1β和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细胞因子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情况,计算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第8周和第12周,产生IFN-γ的CD8+T细胞比例分别降至(1.3±0.8)%和(0.7±0.2)%,均低于未感染对照组的(5.6±0.8)%(P<0.0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小鼠CD8+T细胞表面均未检测到CD62L阳性群。不同组合刺激剂作用感染后4周,小鼠脾脏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P+I组和P+I+M组的IL-4水平分别为(177.2±56.0)和(13.7±2.2)pg/ml;P+I组和P+I+M组的IL-17A浓度分别为(361.8±81.3)和(33.7±2.9)pg/ml;P+I组和P+I+M组上清中的IFN-γ浓度分别为(1 534.0±316.6)和(135.3±16.1)pg/ml;P+I组、P组和I组上清中IL-10的浓度分别为(705.5±179.6)、(34.8±13.9)和(43.1±13.9)pg/ml;P组和P+I组中G-CSF的浓度为(44.6±8.0)和(21.7±2.9)pg/ml;P组、I组和P+I+M组中IL-1β的浓度分别为(3.9±1.0)、(6.4±0.2)和(3.7±0.3)pg/ml;上述各组与其对应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I组、P+I+B组、P+I+M组和P+I+B+M组中CD62L峰较对照组明显左移,MFI分别为2.7±0.1、2.6±0.2、2.5±0.1、2.5±0.1,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晚期,小鼠脾脏细胞产生IFN-γ的CD8+T细胞比例减少,经P+I刺激后,CD62L表达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感染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CD62L CD8^+T细胞
原文传递
青海省玛沁县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小玉 巩文词 +9 位作者 韩帅 薛垂召 王旭 马霄 蔡辉霞 刘白雪 魏思慧 付梅花 伍卫平 官亚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部分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速该类地区棘球蚴病防治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在青海省牧区选取棘球蚴病重度流行县玛沁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乡镇为调查点,于2018年11月-2019年9月,... 目的了解青海省部分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速该类地区棘球蚴病防治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在青海省牧区选取棘球蚴病重度流行县玛沁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乡镇为调查点,于2018年11月-2019年9月,沿着两乡镇通往各牧委会及部分远牧点的主要交通路线,对所有养犬的户主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犬相关信息,同时每只家犬采集一份粪便。以PCR方法检测犬粪中棘球绦虫DNA并鉴别虫种,DNA检测阳性者判为棘球绦虫感染,计算棘球绦虫感染率,卡方检验分析与家犬感染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86家养犬户,"犬犬投药,月月驱虫"落实率为39.53%(34/86)。家畜私人屠宰户占90.70%(78/86),其中53.85%(42/78)将未煮熟的家畜内脏直接喂犬。86家养犬户共饲养160只家犬,家犬拴养率为80.00%(128/160)。犬"月月驱虫"落实率为47.50%(76/160)。共采集144只家犬的144份粪便,家犬受检率为90.00%(144/160)。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5.00%(36/144)。感染犬中兼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占2.78%(1/36),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97.22%(35/36),未发现家犬单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近半年内规范和未规范驱虫家犬的感染率分别为21.67%(13/60)和27.38%(23/8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前一个月内驱虫家犬和未驱虫家犬的感染率分别为18.67%(14/75)和31.88%(22/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拴养家犬的感染率为22.66%(29/128),与散养和半拴养家犬的感染率43.75%(7/1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5岁和>5岁家犬感染率依次为39.29%(11/28)、 21.82%(12/55)和21.31%(13/6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和不同牧场类型中家犬的感染率之间,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玛沁县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仍较为严重。为了落实家犬"月月驱虫"以及家畜内脏规范处理等传染源控制工作,应以牧民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棘球蚴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犬 棘球绦虫 感染情况 影响因素 PCR
原文传递
2016-2017年全国棘球蚴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魏思慧 伍卫平 +5 位作者 韩帅 薛垂召 刘白雪 王旭 巩文词 付梅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4-928,共5页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全国棘球蚴病疫情变化及流行特点,为棘球蚴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各省包虫病流行种类及流行程度的比例,计算抽取各类流行村的数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监测点,采用SPSS19.0对全国包虫病等重点...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全国棘球蚴病疫情变化及流行特点,为棘球蚴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各省包虫病流行种类及流行程度的比例,计算抽取各类流行村的数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监测点,采用SPSS19.0对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中人群、犬、家畜和啮齿类动物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个监测县(点)中有57个流行县属于青藏高原地区,83个流行县属于非青藏高原地区;有48个泡型包虫病流行县,92个非泡型包虫病流行县。2016年全国9个流行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检查291198人,查出包虫病患者964人,人群患病率为0.33%;共检测犬粪21707份,检出棘球绦虫抗原阳性494份,阳性率为2.28%;检测家畜内脏48649份,其中1115份检出棘球蚴,感染率为2.29%;剖检啮齿类动物24182只,检出感染棘球蚴动物506只,感染率为2.09%。2017年包虫病人群患病率为0.41%(1191/289008),犬粪抗原阳性率为2.71%.(631/23283);家畜内脏棘球蚴感染率为1.99%(917/46176),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为1.70%(424/24923)。青藏高原地区人群患病率和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均高于非青藏高原地区(均P<0.05);家畜感染率和啮齿类动物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6-2017年我国棘球蚴病流行情况基本保持稳定趋势,人群患病率有所降低,但地区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监测 中国 流行特点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比例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小凡 巩文词 +3 位作者 曹胜魁 徐梦 曹建平 沈玉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2-627,共6页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将3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000个...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将3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3、6、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小鼠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及其亚型M-MDSCs、PMN-MDSCs与Treg细胞比例。结果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s比例分别为(1.61±0.36)%、(5.68±0.69)%和(16.18±0.69)%,对照组分别为(2.19±0.42)%、(0.99±0.07)%和(4.18±0.84)%,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感染组小鼠感染3、6、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s比例分别为(0.69±0.27)%、(5.30±0.72)%和(10.75±0.29)%,对照组分别为(0.42±0.24)%、(0.69±0.02)%和(2.12±0.13)%,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s比例分别为(0.93±0.23)%、(0.32±0.02)%和(5.14±1.03)%,对照组分别为(1.77±0.26)%、(0.28±0.05)%和(1.99±0.90)%,感染后3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0.14)%、(6.24±0.38)%和(3.41±0.07)%,对照组分别为(3.48±0.46)%、(3.65±0.45)%和(3.12±0.12)%,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6个月和12个月后,其肝脏白细胞中MDSCs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前者比例变化更加明显,以M-MDSCs为主;以上提示M-MDSCs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髓源抑制性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爱萍 尹建海 +3 位作者 巩文词 曹胜魁 曹建平 沈玉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30,共7页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 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 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8个月(感染晚期)收集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和腹腔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MDSCs及其亚型(M-MDSCs、PMN-MDSCs)和Th17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DSCs、M-MDSCs、PMN-MDSCs与Th17细胞比例的相关关系。结果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MDSCs比例分别为(14.72±4.27)%、(57.04±6.78)%和(15.35±5.56)%,对照组分别为(8.84±2.12)%、(30.53±1.58)%和(1.74±0.63)%,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M-MDSCs比例分别为(1.29±0.24)%、(6.27±2.11)%、(2.14±0.94)%,对照组分别为(0.72±0.25)%、(2.11±1.27)%、(0.25±0.06)%,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PMN-MDSCs比例分别为(9.31±2.65)%、(46.72±5.67)%、(7.06±2.36)%,对照组分别为(7.07±3.20)%、(25.42±2.05)%、(1.08±0.40)%,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外周血白细胞和腹腔细胞的PMN-MDSC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31±0.38)%、(1.85±0.77)%和(2.90±0.24)%,对照组分别为(0.59±0.07)%、(0.35±0.15)%和(0.41±0.12)%,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脾脏、外周血和腹腔细胞中MDSCs与Th17细胞比例之间无相关关系(r=-0.354、-0.746、0.801,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M-MDSCs与Th17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关系(r=-0.896,P<0.05)。结论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8个月后MDSCs与Th17细胞比例均增加,感染组小鼠脾脏M-MDSCs与Th17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髓源抑制性细胞 TH17
原文传递
青海省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犬科动物粪便污染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思慧 伍卫平 +6 位作者 韩帅 薛垂召 刘白雪 王旭 巩文词 崔小玉 付梅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8-574,579,共8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犬科动物粪便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9月对玛沁县雪山乡和大武乡沿乡道按机械抽样抽取调查点,记录调查点坐标、犬科动物粪数(份)、牧场类型、地形类型、植被类... 目的了解青海省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犬科动物粪便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9月对玛沁县雪山乡和大武乡沿乡道按机械抽样抽取调查点,记录调查点坐标、犬科动物粪数(份)、牧场类型、地形类型、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等信息,以及调查点坡向数据。采集调查点内犬科动物粪便,采用ELISA法检测粪抗原,应用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Nemenyi法分析棘球绦虫感染犬科动物粪便污染情况。结果共选取116个调查点,51.72%(60/116)的调查点有犬科动物粪便分布,其中阳性粪便分布率为10.34%(12/116)。共收集终宿主粪样252份,经ELISA检测粪抗原阳性率为6.35%(16/252)。其中雪山乡粪抗原阳性率和阳性粪便密度分别为11.76%(12/102)和2.31个/10000m2,大武乡分别为2.67%(4/150)和2.08个/10000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狐、狼、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73%(6/161)、6.67%(2/30)和13.11%(8/61),犬、狐比较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省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严重,表现出狐狸粪便分布广、犬粪抗原阳性率高的特点,急需开展对野外犬科动物的驱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终宿主 粪便污染 野外环境
原文传递
胞外囊泡在寄生蠕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凡 巩文词 沈玉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8-654,共7页
胞外囊泡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状小体,内含大量的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已有研究表明,寄生虫可利用胞外囊泡进行细胞间通讯,并通过胞外囊泡将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转移到宿主细胞,调节宿... 胞外囊泡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状小体,内含大量的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已有研究表明,寄生虫可利用胞外囊泡进行细胞间通讯,并通过胞外囊泡将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转移到宿主细胞,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本文对胞外囊泡在寄生蠕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在寄生虫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囊泡 蠕虫 宿主 互作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