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环形泰勒虫烯醇化酶重组蛋白对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1
作者 郑会珍 甘露 +5 位作者 刘燕 何文文 葛晓敏 李永畅 巴音查汗 郭庆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评估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烯醇化酶(enolase)原核重组蛋白对实验动物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用His纯化柱和超滤管对pET-32a-enolase进行纯化和浓缩,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的反应原性;另外利用牛环形泰勒... 为了评估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烯醇化酶(enolase)原核重组蛋白对实验动物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用His纯化柱和超滤管对pET-32a-enolase进行纯化和浓缩,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的反应原性;另外利用牛环形泰勒虫烯醇化酶重组蛋白(r Ta-enolase)免疫Balb/c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重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后,取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情况;用MTT试剂盒检测体外刺激后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用Spss ANOVA单因素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Western blot表明,enolase重组蛋白可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检测免疫鼠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免疫组(2.53±0.11)与对照组(1.85±0.11)CD4^(+)/CD8^(+)T细胞的比值差异极显著(P<0.01);用r Ta-enolase重组蛋白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后明显促进其增殖(P<0.05)。研究结果表明r Ta-enolase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极高的体液免疫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细胞免疫应答偏向于CD4^(+)T细胞,为后续其在疫苗中的免疫功能提供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环形泰勒虫 烯醇化酶 特异性抗体水平 CD4^(+)T细胞
下载PDF
伊氏锥虫感染的昆明小鼠血常规变化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2
作者 甘露 诺明达来 +3 位作者 郑会珍 金敏 李永畅 巴音查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为了解伊氏锥虫感染昆明小鼠的血常规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人工感染昆明小鼠、制作血液涂片、检测血常规、分子生物学(PCR)鉴定、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伊氏锥虫对小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 为了解伊氏锥虫感染昆明小鼠的血常规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人工感染昆明小鼠、制作血液涂片、检测血常规、分子生物学(PCR)鉴定、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伊氏锥虫对小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小板计数(PLT)值逐渐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数(LYM%)、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标准差(RDWR-SD)、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值在死亡时明显升高,健康小鼠血常规正常。对比试验和对照小鼠各器官大小,感染小鼠脾脏、肝脏,心脏均明显变大,肺脏及肾脏变化较小。PCR鉴定在799 bp处出现目的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小鼠脾脏淤血,髓质间可见大量红细胞,出现较多形态改变的淋巴滤泡;肝脏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淤血,肝细胞肿胀,肝窦间隙变窄;肺脏肺泡肿胀较明显,肺泡壁增宽,支气管出现纤维化,间质可见炎症细胞;心脏中心肌纤维稍肿胀,颗粒变性,颜色加深,并伴有较多的伊氏锥虫虫体;肾小囊间隙变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对照组小鼠均未出现病理变化。研究结果可为伊氏锥虫病的诊断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昆明小鼠 病理切片 血常规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羊包虫病感染情况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党娜娜 哈西巴特 +2 位作者 姜媛 呼尔查 巴音查汗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11期10-12,共3页
通过对和静县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牧场)巴音布鲁克羊随机采样共计184份血清进行细粒棘球蚴感染检测,旨在找出不同地理环境(海拔高度、气候)、放牧方式及犬管理方式(圈养、自然放牧)下细粒棘球蚴感染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区感染率为... 通过对和静县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牧场)巴音布鲁克羊随机采样共计184份血清进行细粒棘球蚴感染检测,旨在找出不同地理环境(海拔高度、气候)、放牧方式及犬管理方式(圈养、自然放牧)下细粒棘球蚴感染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区感染率为11%(3/28),牧区(巴伦台、克尔古提、阿拉沟)感染率为33%(12/36),牧区(巴音布鲁克草原)感染率为18%(21/120);圈养方式下感染率为11%(3/28),自然放牧下感染率为21%(33/156);当年出栏羔羊感染率为13%(7/54),成年羊感染率为22%(29/130)。此次调查为针对不同生活环境下的巴音布鲁克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病采取适合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羊 细粒棘球蚴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镇周围散养马消化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巴音才次克 达伊力特 +3 位作者 钟华 图尔荪·萨迪尔 陈千林 巴音查汗 《兽医导刊》 2015年第8期124-125,共2页
目的:为了解巴音布鲁克散养马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法及EPG检查法对该地区的散马消化道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1.67%(98/12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75.83%(91/120... 目的:为了解巴音布鲁克散养马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法及EPG检查法对该地区的散马消化道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1.67%(98/12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75.83%(91/120),球虫感染率为15.83%(19/120),大部分为混合感染。经EPG调查,每克马粪便平均感染525个虫卵。结论:经本实验对随机采样的巴音布鲁克散养马体内寄生虫有了初步了解,对以后长年考察该镇马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及当地散养马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养马 消化道寄生虫 感染情况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黑头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阿里木江.阿地力 巴音查汗 《新疆畜牧业》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寄生在羊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各种消化道线虫往往混合感染对羊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每年春、夏、秋季造成羊死亡的原因之一。笔者于2006年2月至5月期间,为了摸清巴音布鲁克黑头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及感染率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寄生在羊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各种消化道线虫往往混合感染对羊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每年春、夏、秋季造成羊死亡的原因之一。笔者于2006年2月至5月期间,为了摸清巴音布鲁克黑头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及感染率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经常规寄生虫病病原学(粪便)检查,发现羊体内有夏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钝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等。其感染率可达100%,感染强度较高,如钝刺细颈线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平均EPG均为100个/1g,夏伯特线虫和马歇尔线虫平均EPG都为67个/1g,消化道线虫混合感染情况严重,最多达6种,最少也有3种。此次调查结果对巴音布鲁克草原牧民们的驱虫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水平,使黑头羊的生产管理及育肥得到保障,挽回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黑头羊 消化道线虫 流行病学 研究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部分地区羊棘球蚴病(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特列克·库拉别克 德力拜尔·木拉提 +5 位作者 赛木斯尔·瓦克力 木尔扎提·阿勒腾别克 哈德力别克·吾特开 也尔哈拉提·胡尔曼 张杨 巴音查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为评价新疆阿勒泰地区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控效果,2022年采用ELISA方法,对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福海县、富蕴县的羊群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共检测羊血清样品1331份,检出阳性238份,总阳性率为17.9%,其中阿勒泰市... 为评价新疆阿勒泰地区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控效果,2022年采用ELISA方法,对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福海县、富蕴县的羊群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共检测羊血清样品1331份,检出阳性238份,总阳性率为17.9%,其中阿勒泰市、福海县、富蕴县阳性率分别为15.5%、18.6%、19.6%,不同县市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8,P>0.05);第一季度阳性率(22.6%)较高,但同一县市不同季度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饲羊阳性率(9.6%)低于散养羊(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上年龄段阳性率较高(30.6%),1岁以内阳性率最低(6.8%),同一县市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3个采样县市各季度均存在羊棘球蚴感染,区域和季度流行特征不明显,而饲养方式和年龄是影响感染强度的重要因素,散养羊和高年龄段羊感染相对较严重。结果提示,需加强对农牧民的棘球蚴病防控宣传,减少棘球蚴病对人类的威胁。本调查为进一步做好该地区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包虫病 流行病学 防控效果 阿勒泰地区
下载PDF
拉合尔钝缘蜱内部器官系统观察与分析
7
作者 王金明 刘丹丹 +10 位作者 刘明明 韦丽婷 范士龙 芦星 李思媛 王水怡 刘雨桐 呼尔查 李永畅 巴音查汗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37,共7页
探究适用于钝缘蜱(Ornithodoros)的解剖方法,揭示钝缘蜱内部器官位置及结构。以新疆地区软蜱优势种拉合尔钝缘蜱为研究对象,将其成蜱固定于固体石蜡中并解剖,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蜱内部构造,并分析其解剖结构特征。石蜡固定和解剖前冷冻... 探究适用于钝缘蜱(Ornithodoros)的解剖方法,揭示钝缘蜱内部器官位置及结构。以新疆地区软蜱优势种拉合尔钝缘蜱为研究对象,将其成蜱固定于固体石蜡中并解剖,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蜱内部构造,并分析其解剖结构特征。石蜡固定和解剖前冷冻处理方法适用于拉合尔钝缘蜱解剖前固定,且有利于保持其内脏器官完整性。拉合尔钝缘蜱气管呈白色网状,形成一个巨大的管状分支体系分布于全身各处,向各组织器官供应氧气;消化系统中,中肠呈深褐色管状,占据体腔大部分位置;胃主体较长且宽,侧分支较短,至体缘两侧,无腹侧面弯曲,形成7对盲管;直肠囊位于腹中线的后部,呈2个薄膜囊状;唾液腺呈葡萄串状,附着于体腔前侧。神经系统中,合神经节(脑)1个,位于足Ⅰ、Ⅱ基节水平线上,呈高度密集且融合的团状;排泄系统中,马氏管1对,呈白色致密管状,位于中肠侧面,开口于直肠囊腹面,另一端游离于唾液腺前端或两侧;循环系统中,心脏呈亚三角形,半透明状,位于中肠背侧,第3对足水平线与背中线交点处;雌性生殖系统中,卵巢呈马蹄形弯曲,位于中肠后侧叶与直肠囊腹面;子宫呈牛角形,白色管状;吉氏器位于头窝的孔隙中,由1个短的前颈和2个后囊状角组成。雄性生殖系统中,精巢1对,呈长管状,位于合神经节后体腔两侧;附腺呈半透明状,中间背侧表面具有浅槽,前端和后端具有深凹陷,后端与背中叶嵌合。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拉合尔钝缘蜱各系统器官的位置与结构,为进一步在软蜱不同器官开展蜱传病原检测及病原传播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蜱 拉合尔钝缘蜱 解剖 内部器官 观察分析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捕食性真菌圆锥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
8
作者 李思媛 王水怡 +3 位作者 巴音查汗 郭庆勇 刘丹丹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3,共6页
为了给动物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适应本地生存的候选捕食性真菌菌株,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采集的土壤进行筛选,采用土壤撒布法,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诱饵线虫对土壤中的捕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成功分离出具有捕食... 为了给动物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适应本地生存的候选捕食性真菌菌株,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采集的土壤进行筛选,采用土壤撒布法,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诱饵线虫对土壤中的捕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成功分离出具有捕食线虫功能的真菌1株。通过形态学观察,该菌捕食器官为黏性菌网,分生孢子无色,呈圆锥形,中央有一分隔,形态结构与节丛孢属相符。分子生物学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ITS2基因序列与圆锥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conoides)的同源性为99%~100%,判定该菌为圆锥节丛孢菌的新疆分离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该菌株进行捕食线虫活力测定,结果发现该菌株在CMA培养基中对马圆形线虫三期幼虫的捕食率为97.47%,具有较强的捕食效率,可作为新疆地区动物线虫病生物防治工作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真菌 圆锥节丛孢菌 分离鉴定 捕食效率
下载PDF
边缘革蜱aqp 3截短基因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9
作者 伍军 何文文 +7 位作者 普浩 金敏 石文玉 马爱军 罗亭祥 杨德鹏 巴音查汗 呼尔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89-4599,共11页
【目的】挖掘和检测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水通道蛋白-3(DmAQP3)的免疫原性,为后续研发免疫抗蜱试验提供材料。【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Dmaqp 3基因,构建Dmaqp 3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树。对DmAQP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挖掘和检测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水通道蛋白-3(DmAQP3)的免疫原性,为后续研发免疫抗蜱试验提供材料。【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Dmaqp 3基因,构建Dmaqp 3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树。对DmAQP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截选抗原性最佳区域构建截短重组质粒pET-32a-jdDmaqp3,表达DmAQP3重组蛋白(rDmAQP3),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rDmAQP3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结果】Dmaqp 3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为879 bp,与森林革蜱aqp 3基因(XM_049662329.1)相似性为98.37%,DmAQP3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森林革蜱(AQP-9亚型X2)及安氏革蜱(AQP-9样亚型X2)亲缘关系最近。DmAQP3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65,是一种稳定蛋白;具有6个跨膜区及2个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Asn-Pro-Ala,NPA)结构;有7个B细胞抗原表位,18个磷酸化位点,为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及延伸链组成,占比分别为31.27%、3.58%、40.07%和25.08%;三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由4个亚基组成。成功构建截短重组质粒pET-32a-jdDmaqp3并获得重组蛋白rDmAQP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DmAQP3与阳性血清反应出现大小为27 ku的目的条带,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重组蛋白rDmAQP3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409600,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试验克隆了Dmaqp 3基因,构建了DmAQP3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出重组蛋白rDmAQP3,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建立模式动物免疫抗蜱试验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革蜱 截短基因 重组蛋白 Western blotting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边缘革蜱aq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克隆与表达
10
作者 伍军 何文文 +6 位作者 刘燕 王水怡 普浩 金敏 温丽翠 巴音查汗 呼尔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5-760,共6页
蜱类水通道蛋白(AQP)是负责胞内外水分子运输的蛋白质,属于内在蛋白超家族成员。该蛋白是一种潜在的抗蜱疫苗候选抗原。为探究边缘革蜱(Dm)AQP(Dm AQ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是否具有抗原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Dm两条不同的Dmaqp基因,分别得到... 蜱类水通道蛋白(AQP)是负责胞内外水分子运输的蛋白质,属于内在蛋白超家族成员。该蛋白是一种潜在的抗蜱疫苗候选抗原。为探究边缘革蜱(Dm)AQP(Dm AQ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是否具有抗原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Dm两条不同的Dmaqp基因,分别得到582 bp的Dmaqp1基因和1094 bp的Dmaqp2基因,并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蛋白,经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后显示,Dm AQP1和Dm AQP2蛋白理论等电点分别为4.76和8.65,Dm AQP1有4个跨膜区及1个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NPA)结构,Dm AQP2有4个跨膜区以及2个NPA结构;Dm AQP1和Dm AQP2蛋白分别有5个和9个B细胞抗原表位,11个和25个磷酸化位点,两种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Dm AQP1和Dm AQP2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以及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占34.02%、39.69%和32.93%、39.52%。基于Dmaqp1和Dmaqp2基因,从其编码区选择抗原决定簇密集且跨膜区域少的片段进行截短基因的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2a-jd Dmaqp1和p ET-28a-jd Dmaqp2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重组菌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约为28 ku和14 ku的重组蛋白rjd Dm AQP1和rjd Dm AQP2;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小鼠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分别出现了28 ku和14 ku的特异性条带,表明rjd Dm AQP1和rjd Dm AQP2均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首次经原核系统表达了Dm AQP,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开展后续模式动物免疫抗蜱实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革蜱 生物学特性 重组蛋白 western blot
下载PDF
马泰勒虫棒状体颈部蛋白4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
11
作者 芦星 范士龙 +7 位作者 王水怡 王金明 李思媛 刘明明 刘雨桐 巴音查汗 刘丹丹 张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克隆马泰勒虫新疆株棒状体颈部蛋白4基因(RON4)并原核表达RON4蛋白。【方法】参考美国马泰勒虫WA株基因组数据及其他顶复门原虫RON4基因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马泰勒虫新疆株DNA为模板克隆RON4基因片段,构建pET-32a-RON4原核... 【目的】克隆马泰勒虫新疆株棒状体颈部蛋白4基因(RON4)并原核表达RON4蛋白。【方法】参考美国马泰勒虫WA株基因组数据及其他顶复门原虫RON4基因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马泰勒虫新疆株DNA为模板克隆RON4基因片段,构建pET-32a-RON4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原核表达与鉴定,并对RON4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马泰勒虫新疆株RON4基因(NCBI登录号为:ON254212)。马泰勒虫新疆株与马泰勒虫WA株亲缘关系最近,RON4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9.4%和99.0%;RON4基因在种间高度保守,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顶复门原虫具有高度相似的保守区域。成功构建了RON4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获得分子质量为50 ku的重组包涵体蛋白;重组蛋白可与马泰勒虫阳性马血清特异性反应。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马泰勒虫新疆株RON4蛋白的亲水性、柔韧性以及表面可及性较弱,B细胞表面抗原表位区域较少,形成表面抗原表位的结构基础条件不足。【结论】克隆获得了马泰勒虫新疆株RON4基因,并完成了原核表达及鉴定,该基因高度保守,在不同物种间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泰勒虫 RON4基因 原核表达 B细胞抗原表位
下载PDF
马泰勒虫RON2基因真核表达及互作蛋白预测分析
12
作者 芦星 范士龙 +7 位作者 刘明明 王水怡 刘雨桐 李思媛 王金明 巴音查汗 刘丹丹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探究马泰勒虫入侵宿主细胞关键蛋白RON2的功能及其互作蛋白,并尝试解析马泰勒虫入侵关键结构--移动连接体,以马泰勒虫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组前期获得马泰勒虫RON 2基因的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mche... 为探究马泰勒虫入侵宿主细胞关键蛋白RON2的功能及其互作蛋白,并尝试解析马泰勒虫入侵关键结构--移动连接体,以马泰勒虫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组前期获得马泰勒虫RON 2基因的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TeRON2。融合表达重组蛋白,制备His-TeRON2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的表达情况,最后对RON 2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蛋白进行预测分析。成功构建pmcherry-TeRON2真核表达质粒,获得的马泰勒虫TeRON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为37 ku,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够被抗体特异性识别,大小正确。间接ELISA结果显示,当抗原包被量为2μg/mL时,His-TeRON2小鼠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409600,多克隆抗体真核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TeRON2蛋白互作网络预测显示,共有10种蛋白与马泰勒虫TeRON2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关系,大部分蛋白都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移动连接体相关,包括顶膜抗原1、棒状体颈部蛋白4及棒状体颈部蛋白11、棒状体相关蛋白和滑行相关蛋白等,另外与鸟苷酸环化酶和钙依赖激酶也有相互作用关系。推测TeRON2蛋白可能与入侵关键结构移动连接体(MJ)形成有关,参与虫体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马泰勒虫TeRON2蛋白作为疫苗候选抗原以及在虫体入侵宿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泰勒虫 RON 2基因 真核表达 互作蛋白预测 多克隆抗体制备
下载PDF
新疆部分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学检测及序列分析
13
作者 诺明达来 甘露 +3 位作者 李丽 刘燕 呼尔查 巴音查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期17-21,41,共6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促进当地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和马产业的健康发展,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试验点,随机采集156匹焉耆马全血进行马梨形虫病病原DNA检测,并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Megalign与MEGA 11.0软... 为了解新疆地区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促进当地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和马产业的健康发展,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试验点,随机采集156匹焉耆马全血进行马梨形虫病病原DNA检测,并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Megalign与MEGA 11.0软件分析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马匹的感染情况差异,同时进行病原核酸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156匹焉耆马全血样品中,检出马梨形虫病病原核酸阳性82份,其中马泰勒虫、马驽巴贝斯虫和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52/156)、26.9%(42/156)和7.7%(12/156)。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焉耆马的马梨形虫病病原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Megalign与MEGA11.0软件分析发现:测序得到的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5.5%~100%,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8.6%~99.6%。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与马泰勒虫伊犁株(OL589505.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地区马泰勒虫株进化关系较远;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与马驽巴贝斯虫新疆株(MT563457.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地区马驽巴贝斯虫株关系较远。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焉耆马场的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通过本地蜱叮咬传播,需要加强马梨形虫病的监测与防控,做好定期驱蜱工作。本调查为当地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一线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梨形虫病 焉耆马 马泰勒虫 马驽巴贝斯虫 DNA检测
下载PDF
森林革蜱与草原革蜱的超微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巴音查汗 徐显曾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0,共4页
借助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森林革蜱 (Dermacentorsilvarum )和草原革蜱 (D .nuttalli)的形态特征 ,这两种形态近似的革蜱除了个体大小、盾板珐琅质颜色以外 ,在须肢第 2节齿突形状、口下板齿型、雌蜱孔区、气门板形状、中垛的宽窄、第
关键词 森林革蜱 草原革蜱 超微形态学 扫描电镜 媒介昆虫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及RFID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0
15
作者 巴音查汗 安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3-65,68,共4页
传统的智慧校园系统,面对不断增长的信息,存在控制效率低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基于该现象,设计并实现基于嵌入式及RFID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系统。其由智能RFID感知模块、网络融合模块、嵌入式硬件支持模块、支撑站模块、业务应用模块... 传统的智慧校园系统,面对不断增长的信息,存在控制效率低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基于该现象,设计并实现基于嵌入式及RFID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系统。其由智能RFID感知模块、网络融合模块、嵌入式硬件支持模块、支撑站模块、业务应用模块以及综合服务模块构成。系统分别对这些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完成校园的智能化管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嵌入式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稳定,运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技术 智慧校园系统 智能化管理
下载PDF
应用基因重组NcSRS1抗原对新疆部分地区牛(牦牛)新孢子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9
16
作者 巴音查汗 郝建伟 王常汉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为摸清新疆部分地区牛(牦牛)感染新孢子虫病的情况。方法从阿勒泰市牛场、104团三分牧场牦牛、乌鲁木齐种牛场的随机抽样48头份血清,采用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direct-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阿勒泰市牛场感染率为53%(9/17),乌鲁木... 目的为摸清新疆部分地区牛(牦牛)感染新孢子虫病的情况。方法从阿勒泰市牛场、104团三分牧场牦牛、乌鲁木齐种牛场的随机抽样48头份血清,采用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direct-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阿勒泰市牛场感染率为53%(9/17),乌鲁木齐种牛场感染率为0%(0/15),104团三分牧场牦牛感染率为0%(0/16),总感染率为18.8%(9/48)。结论新孢子虫病已经传入新疆地区,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牛(牦牛) 新孢子虫 血清学调查
下载PDF
实验条件下森林革蜱生活史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巴音查汗 岳城 +1 位作者 黄燕 苏丽霞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室内(T:12~28℃,RH:6%~86%)条件下较系统地观察了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的生活史包括越冬,获得了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参数,再次证明森林革蜱在幼蜱、若蜱和成蜱各个蜕化期均离开宿... 在室内(T:12~28℃,RH:6%~86%)条件下较系统地观察了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的生活史包括越冬,获得了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参数,再次证明森林革蜱在幼蜱、若蜱和成蜱各个蜕化期均离开宿主,表现为三宿主型,成蜱出现一年春秋二次,但秋季出现的成蜱不吸血,故成蜱侵袭家畜的高峰期在3~5月;经过幼蜱和若蜱后,7、8月发育的成蜱以饥饿状态越冬,然后在次年的2、3月开始寻找动物正常吸血,饥饿成蜱可活9~10个月;试验条件下,在兔体上完成一代共需64~130d,平均97d,即雌蜱吸血期为10~15d,产卵前期为3~8d,产卵期为11~25d,产卵量约4329粒,卵化期为10~20d,孵化率为82.5%。幼虫吸血期为3~7d,幼虫蜕化期为8~21d,其蜕化率为77%。若虫吸血期为6~12d,若虫蜕化期为13~22d,其蜕化率为98%。其各变态期均吸血,其中雌蜱吸血量可达吸血前的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革蜱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下载PDF
克隆表达的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用于血清学诊断 被引量:4
18
作者 巴音查汗 米晓云 +1 位作者 福本新屋 玄学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DH5a)中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130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免疫学分析(Westernblot和ELISA)结果表明,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融合蛋白(rBgGSTP130kDa)能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感染血清起反应,且与犬巴贝斯虫(B.canis)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利用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作为重组抗原)检测巴西(n=310)、日本(n=100)和中国(n=114,n=30)等国随机采集的自然感染狗血清,其结果为巴西狗血清阳性率为55%、日本为8%、中国为1~9%;其结果与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结果为一致(作为验证)。结果表明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这为吉氏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深入研究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及重组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氏巴贝斯虫 rBgGST-P130kDa ELISA IFAT
下载PDF
少数民族学生对寄生虫病原的辨别、鉴定及动手能力的兴趣培养 被引量:1
19
作者 巴音查汗 杨红霞 +3 位作者 张杨 郭庆勇 明.乌尔娜 吴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228-229,共2页
动物寄生虫作为一类病原体寄生于宿主动物体内外,导致畜禽发病,故《兽医寄生虫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培养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抽取不同年级共40人(少数民族学生),对其开展了"寄生虫病原认识、标本制... 动物寄生虫作为一类病原体寄生于宿主动物体内外,导致畜禽发病,故《兽医寄生虫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培养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抽取不同年级共40人(少数民族学生),对其开展了"寄生虫病原认识、标本制作及鉴定"的兴趣培养,经过综合考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兴趣"培养的同年级学生与未经培训的学生对比,前者的病原辨别、鉴定能力、操作综合能力均明显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原 认识和鉴定 标本制作 鉴定 兴趣培养
下载PDF
和静县草原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巴音查汗 艾散江 +2 位作者 阿丽玛 巴衣尔 苏布塞 《新疆畜牧业》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拟采用寄生虫常规流行病学研究法,首次对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巴仑台山区草原牧区部分牦牛进行了寄生虫种类、感染率以及危害情况的调查,基本了解了该区寄生虫的优势虫种及牦牛寄生虫病的感染率等流行病学参数,以便正确估计造成的危害... 本文拟采用寄生虫常规流行病学研究法,首次对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巴仑台山区草原牧区部分牦牛进行了寄生虫种类、感染率以及危害情况的调查,基本了解了该区寄生虫的优势虫种及牦牛寄生虫病的感染率等流行病学参数,以便正确估计造成的危害,从而为拟定新疆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区系调查 和静县 寄生虫病 优势虫种 草原 危害情况 感染率 首次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