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IB、HB、FOBT、CEA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侯晓慧 张玉英 +5 位作者 谢小亮 王良方 冯丽君 杜沛静 李刚 师志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 评价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癌胚抗原(CEA)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结直肠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 目的 评价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癌胚抗原(CEA)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结直肠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癌症组,选取同期病房收治的43例良性结直肠疾病患者为非癌症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癌症组及非癌症组常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生化常规、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FOBT)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构建诊断结直肠癌的列线图并绘制校准曲线图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癌症组患者血FIB、CEA水平及FOBT阳性率高于非癌症组,A/G、HB水平低于非癌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FIB、HB、FOBT、CEA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4项指标联合检测模型:P=1/[1+e^(-(13.792-0.144×X_(1)+1.057×X_(2)+0.560×X_(3)+3.029×X_(4)))],其中X_(1)为HB水平,X_(2)为FIB水平,X_(3)为CEA水平,X_(4)为FOBT检测结果(阳性=1,阴性=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最大约登指数为0.841时,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97.7%,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95%CI:0.933~0.988)。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并绘制校准曲线图,结果提示该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FIB、HB、CEA和FOBT 4项指标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也为临床对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诊断价值 纤维蛋白原 癌胚抗原 粪便隐血试验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师志云 李昭宇 +4 位作者 卜阳 王娅娜 李宗吉 马锐 赵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诊断抗原P-29(diagnostic antigen P-29)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从重组质粒EgP-29/pGEM-T中获取诊断抗原P-29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构...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诊断抗原P-29(diagnostic antigen P-29)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从重组质粒EgP-29/pGEM-T中获取诊断抗原P-29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基因工程菌株,并表达、纯化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ELISA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EgP-29/pET-28a/BL21(DE3)plysS,并纯化出浓度较高的重组蛋白。ELISA检测显示,用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了特异性抗体IgG,Western-blotting鉴定该抗体能识别重组抗原及天然抗原原头蚴。结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诊断抗原P-29基因 蛋白表达 纯化 免疫原性
下载PDF
200例无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情况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师志云 陈源昊琪 +3 位作者 于辛酉 马一婧 王青 贾伟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5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无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长臂上的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基因微缺失情况。方法对200例无精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多重PCR电泳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Y染色体AZF的6个标签序列位点进行检测。... 目的观察无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长臂上的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基因微缺失情况。方法对200例无精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多重PCR电泳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Y染色体AZF的6个标签序列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200例受检无精症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9例(其中性染色体异常8例、常染色体易位1例);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18例(其中AZFb+c区缺失11例、AZFc区缺失5例、AZFb区缺失1例、AZFa区缺失1例),多重PCR电泳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Y染色体AZF的6个标签序列位点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无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多见,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多重PCR电泳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对Y染色体AZF基因的检测结果一致,后者因省时省力,可作为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Y染色体 无精子因子 无精子因子基因微缺失 无精症 男性不育症
下载PDF
枸杞子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师志云 李刚 +2 位作者 赵志军 贾伟 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6期1923-1924,1927,共2页
目的探讨枸杞子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采用稀释法测定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 目的探讨枸杞子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采用稀释法测定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对耐药菌均有一定程度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强,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相对较弱。结论枸杞子不同浓度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效果,为进一步全面开发枸杞子药物价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师志云 马锐 +5 位作者 李昭宇 卜阳 于晶晶 王娅娜 李宗吉 赵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102-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诊断抗原P-29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每隔2wk皮下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2wk,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0wk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诊断抗原P-29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每隔2wk皮下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2wk,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0wk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结果:与佐剂对照组比较,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96.6%;与免疫前比较,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IgG,IgG1,IgG2a和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gG2b降低(P<0.05).结论:细粒棘球绦虫诊断抗原P-29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EgP-29重组蛋白 免疫保护
原文传递
CTLA-4基因的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师志云 杨宝珍 +2 位作者 王立斌 吴若芬 康毓芝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析60例自身免...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析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其中Graves病(GD)36例,桥本甲状腺炎(HT)24例,87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位点基因型。结果 GD组患者CTLA-4基因49位点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HT组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CTLA-4基因49等位基因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等位基因与GD显著相关;GD、HT患者49位点A/G等位基因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1460例男性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师志云 赵志军 +3 位作者 赵颖 马俊 贾伟 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宁夏某医院门诊男性患者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人乳头瘤病毒(HPV6,11)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1 460例... 目的了解宁夏某医院门诊男性患者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人乳头瘤病毒(HPV6,11)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1 460例患者进行NGH、CT、Uu、HSV-Ⅱ、HPV6,11病原体DNA定量检测。结果 STD病原体总阳性率为20.34%,HPV6,11、HSVⅡ、Uu、CT和NGH阳性率分别为69.57%、30.00%、24.21%、19.15%和6.32%;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86.20%。结论 HPV6,11为男性STD的主要感染因素,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原体 单纯疱疹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烧伤科分离MRSA菌株的耐药特征和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分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师志云 赵志军 +4 位作者 贾伟 李刚 张楠 纵帅 魏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8-389,共2页
目的研究我院烧伤科2010年4~6月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菌株,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分型技术对分离的24株MRSA进行药... 目的研究我院烧伤科2010年4~6月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菌株,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分型技术对分离的24株MRSA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分离的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耐药,其余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耐药率均在5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pa基因分型发现3个spa型,t030型共22株,t3226和t632型各1株,提示分离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我院烧伤科MRSA菌株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pa t030型菌株是其主要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A蛋白 基因分型
下载PDF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师志云 赵志军 +2 位作者 贾伟 赵颖 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5期1960-1961,共2页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从2010年12月21日起正式运行,该质量体系目前运行近一年,现就医学实验室认可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实践进行探讨。1人员动员和文件学习基于ISO15189认可的几个要点即分析前、中...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从2010年12月21日起正式运行,该质量体系目前运行近一年,现就医学实验室认可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实践进行探讨。1人员动员和文件学习基于ISO15189认可的几个要点即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和审核,为了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定期培训、自学、参观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并在科室营造全员关注、积极参与的认可氛围,特别要强调团队精神。本中心组织基因扩增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对相关的认可准则及其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应用指南进行全面认真的学习,从本室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专业领域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室认可 临床基因扩增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条件下的检验医师培养 被引量:7
10
作者 师志云 赵志军 +2 位作者 贾伟 赵颖 魏军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对检验医学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检验工作的目标和职责发生了相应转变。医学检验项目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使医学实验室需要一批能与临床医师交流与沟通、联系检验与临床的检验医...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对检验医学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检验工作的目标和职责发生了相应转变。医学检验项目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使医学实验室需要一批能与临床医师交流与沟通、联系检验与临床的检验医师^[1]。2003年10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制定了检验医师的准人、培训标准,标志着我国检验医师的培训向规范化迈出了重要步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师 质量管理体系 检验医学 培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师志云 王娅娜 +4 位作者 马锐 于晶晶 于辛酉 高岭 赵巍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诊断抗原(diagnostic antigen)P-29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检索出细粒棘球蚴诊断抗原P-29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诊断抗原(diagnostic antigen)P-29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检索出细粒棘球蚴诊断抗原P-29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由717bp组成,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序列,可做为包虫病重组抗原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诊断抗原P-29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PBL结合EBM教学模式在临床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师志云 丁淑琴 +6 位作者 牛宁奎 张玉英 潘琳 马婷婷 张爱君 王秀青 王利茹 《科教文汇》 2021年第20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临床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1人...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临床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PBL结合EBM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法,两组均通过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文献检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EBM教学模式优于传统L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循证医学 临床分子诊断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宁夏某医院HBV感染患者流行现状及临床特点分析
13
作者 师志云 郭雅琪 +7 位作者 张玉英 赵玥 赵倩颖 何学虎 梁小燕 董洁 赵志军 贾伟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探讨宁夏某医院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就诊的疑似HBV感染患者24 952例进行回顾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HBV DNA。结果:HBV感染患者8 075例,总阳性率为32.36%,阳性标本的平均病毒载量1.60×107... 目的:探讨宁夏某医院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就诊的疑似HBV感染患者24 952例进行回顾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HBV DNA。结果:HBV感染患者8 075例,总阳性率为32.36%,阳性标本的平均病毒载量1.60×107IU/ml,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2.09%和3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组阳性率(56.67%)最高,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HBV-DNA阳性率较春冬季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患者病毒载量构成比以102为最高(35.53%),108为最低(4.19%)。阳性患者临床诊断及表现主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主(74.95%)。结论:HBV DNA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现状 临床特点 HBV感染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结果分析
14
作者 师志云 赵志军 +5 位作者 赵颖 张玉英 赵玥 赵洁 贾伟 魏军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5161-5162,共2页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25例患者进行HPV6,11 DNA定量检测。结果:HPV6,11阳性率为32.00%(44/125);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62.50%和6.56%;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90.91%;2009年、2010...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25例患者进行HPV6,11 DNA定量检测。结果:HPV6,11阳性率为32.00%(44/125);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62.50%和6.56%;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90.91%;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56%、40.00%和27.78%,有下降趋势。结论:加强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的检测,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6 11型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宁夏回族和汉族群体指长比的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陆宏 霍正浩 +6 位作者 师志云 彭亮 党洁 焦海燕 朱永生 钟慧军 陈银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研究宁夏回、汉族群体指长比,比较分析宁夏两种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群体左右手及不同民族指长比均值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研究宁夏回族412例(男:219例,女:193例)、汉族439例(男:241例,女:198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 目的研究宁夏回、汉族群体指长比,比较分析宁夏两种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群体左右手及不同民族指长比均值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研究宁夏回族412例(男:219例,女:193例)、汉族439例(男:241例,女:198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结果指长比均值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同一民族左右手指长比均数女性高于男性,且2D:3D、2D:4D、2D:5D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民族左右手指长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指长比在性别间存在差异,2D:4D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测量法 回族 汉族
原文传递
指长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陆宏 霍正浩 +5 位作者 张科静 魏宁 师志云 彭亮 党洁 焦海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5-768,共4页
目的研究宁夏男性指长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研究宁夏汉族男性304例(正常对照152例,冠心病患者152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宁夏汉族男性正常... 目的研究宁夏男性指长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研究宁夏汉族男性304例(正常对照152例,冠心病患者152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宁夏汉族男性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患者组指长比均值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冠心病患者组指长比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2D∶3D(左手P<0.05)、2D∶4D有显著性差异(左手P<0.01;右手P<0.05),2D>4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组指长比均值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P<0.001)。结论指长比,尤其是左手2D∶4D可能是冠心病早期筛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冠心病 体质测量 汉族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的波动不对称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陆宏 霍正浩 +4 位作者 高平 陈静 李涛 师志云 彭亮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宁夏汉族正常女性和乳腺癌女性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不对称性,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方法印泥拓印法提取宁夏汉族女性群体224例(乳腺癌患者112例,正常对照人群112例)双手皮纹。结果1.乳腺癌患者组指纹嵴线数、指纹总嵴... 目的研究宁夏汉族正常女性和乳腺癌女性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不对称性,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方法印泥拓印法提取宁夏汉族女性群体224例(乳腺癌患者112例,正常对照人群112例)双手皮纹。结果1.乳腺癌患者组指纹嵴线数、指纹总嵴线数及a—b嵴线数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I指(右手)指纹嵴线数均值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组双手atd角及a—b间距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双手atd角显著增高(P〈0.05);2.乳腺癌患者组数量皮纹学特征的波动不对称性(FA)与正常对照组在FAV(atd角P〈0.01)及FAX(Ⅳ指指纹嵴线数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乳腺癌患者组atd角FA分布在1R—L1≥7组显著增高(P〈O.05)。结论数量皮纹学特征FA,尤其是atd角FA水平可能是乳腺癌早期筛选的重要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皮纹学 波动不对称性 拓印法
原文传递
指长比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陆宏 霍正浩 +5 位作者 陈静 高平 李涛 师志云 彭亮 党洁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女性256例(正常对照:128例,乳腺癌患者:128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性;分析了指长比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汉族正常女性与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女性256例(正常对照:128例,乳腺癌患者:128例)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性;分析了指长比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汉族正常女性与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均值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2)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D∶3D(P<0.05)、2D∶4D(P<0.01)、2D∶5D(左手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患者组2D>4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乳腺癌患者组指长比均值与发病年龄呈高度负相关(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乳腺癌 汉族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波动性不对称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陆宏 霍正浩 +4 位作者 党洁 师志云 彭亮 焦海燕 钟慧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1-436,共6页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男性256例(正常:128例;冠心病患者:128例)双手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性不对称,比较了其均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冠心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指纹嵴线数、指纹总嵴线数及a-b嵴线数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冠... 本文研究了宁夏汉族男性256例(正常:128例;冠心病患者:128例)双手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性不对称,比较了其均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冠心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指纹嵴线数、指纹总嵴线数及a-b嵴线数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冠心病患者组双手atd角及a-b间距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双手atd角表现为显著增高(P<0.05),右手a-b嵴线数均值表现为患者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冠心病患者组数量皮纹性状波动性不对称水平与对照组在FAⅡ(a-b嵴线数,P<0.01)及FAⅤ(atd角,P<0.05)两项上表现出显著增高;冠心病患者组a-b嵴线数FA分布在|R-L|≥7组显著增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皮纹学 波动性不对称 拓印法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指长波动性不对称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宏 霍正浩 +4 位作者 师志云 党洁 焦海燕 钟慧军 高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指长波动性不对称(FA)。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宁夏汉族女性256例(正常对照128例,乳腺癌患者128例)指长FA(2FA、3FA、4FA、5FA)及复合FA(CFA)的均值,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性,分析指长FA与年龄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指长波动性不对称(FA)。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宁夏汉族女性256例(正常对照128例,乳腺癌患者128例)指长FA(2FA、3FA、4FA、5FA)及复合FA(CFA)的均值,比较其均值的差异性,分析指长FA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宁夏汉族女性正常对照组与乳腺癌患者组各指长FA均值均呈现2FA>4FA>3FA>5FA的趋势;乳腺癌患者组各指长FA均值均高于对照组,2FA(P<0.01)、4FA、5FA、CFA(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2FA差异最显著;乳腺癌患者组2FA在|L-R|≥0.04组显著增高(P<0.05);乳腺癌患者组2FA均值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P<0.001)。结论 FA,尤其是2FA水平可能是宁夏汉族女性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间接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汉族 指长 波动性不对称 乳腺癌 体质测量法 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