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遗传学教学全过程的探索
1
作者 希林古丽·吾守尔 纳菲沙·卡德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1期0030-0032,共3页
医学类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及基本要求。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教育,培养新时代医学生是医学类高校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 医学类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及基本要求。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教育,培养新时代医学生是医学类高校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全过程,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德育、医学法治和品德修养、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素养,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思政教育激发医学生的职业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中CTGF、MMP-9、TNF-α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桂霞 钟莉 +5 位作者 纳菲沙·卡德尔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希林古丽·吾守尔 楚岚鹏 西艾力·依马木 库热西·玉努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tion,SIH)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 目的通过检测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tion,SIH)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变化,初步探讨CTGF、MMP-9、TNF-α在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合应激建立SIH的动物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CTGF、MMP-9、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H大鼠血浆中ALD、Ang II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H组大鼠肾脏CTGF、MMP-9、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CTGF的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MMP-9无明显变化,而TNF-α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是下调的。结论CTGF、MMP-9、TNF-α可能是SIH大鼠所至肾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压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脏 损伤
下载PDF
复合应激因素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的损伤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钟莉 热孜亚·艾买提 +5 位作者 吴桂霞 纳菲沙·卡德尔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希林古丽·吾守尔 买买提依明·买买提吐尔洪 库热西·玉努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在复合应激因素作用下,成功建立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tion,SIH)大鼠模型,探讨SIH大鼠模型肾脏损伤的机制在SI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应激性高血压肾脏损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目的在复合应激因素作用下,成功建立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tion,SIH)大鼠模型,探讨SIH大鼠模型肾脏损伤的机制在SI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应激性高血压肾脏损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记录左颈总动脉血压值,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肾脏的形态学变化以及Masson染色结果;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水平;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蛋白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H模型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应激相关激素皮质醇及内皮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2)光镜结果显示,SIH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肾小球固缩,肾小囊间隙增宽;Masson结果显示,SIH模型组大鼠肾间质,肾小管及肾小球可见大量染成蓝色的胶原纤维;(3)24 h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出现肾脏损伤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压 尿蛋白 尿微量蛋白 肾脏 损伤
下载PDF
新疆地区907例甲状腺癌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琦 希林古丽·吾守尔 +1 位作者 五且昆·吐尔逊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3-145,15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特点。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甲状腺癌患者病例资料907例,用SPSS 22.0及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分析新疆地区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及性别、年龄和族别差异。...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特点。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甲状腺癌患者病例资料907例,用SPSS 22.0及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分析新疆地区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及性别、年龄和族别差异。分2析方法采用χ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03—2013年间,甲状腺癌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乳头状癌(90.96%);患者男女人数比例1∶2.88,其构成比具有性别差异(P<0.05),男女发病年龄高峰均为40~49岁,女性病例增加程度高于男性;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在汉族与维吾尔族间分布不同(P<0.05),乳头状癌在汉族患者中的比例(93.77%)高于维吾尔族(83%)。结论:过去10年当中该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逐年增多,女性患者增加人数多于男性,男、女性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均为40~49岁,乳头状癌是主要的病理类型,病理类型的分布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民族差异 新疆人群 流行病学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留学生线上教学实践及分析
5
作者 纳菲沙·卡德尔 希林古丽·吾守尔 +2 位作者 袁芳 王鑫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8期617-620,共4页
文章探讨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留学生线上教学实践及其效果与评价,对新疆医科大学2019级98名留学生实行在线直播教学,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线上教学的整体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自我评价及线上教... 文章探讨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留学生线上教学实践及其效果与评价,对新疆医科大学2019级98名留学生实行在线直播教学,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线上教学的整体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自我评价及线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渴望得到的帮助等四个方面,这将为后续留学生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及有益的参考。教师需客观面对问题﹑勇敢接受挑战﹑完善评价机制、及时引导和教育学生,以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线上教学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组织内质网应激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阿依西布·萨吾提 库热西·玉努斯 +5 位作者 热孜亚·艾买提 纳菲沙·卡德尔 吴桂霞 钟莉 希林古丽·吾守尔 麦尔哈巴·库尔班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sion,SIH)大鼠血管组织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的关系。方法通过复合应激建立SIH模型。对大鼠胸主... 目的初步探讨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sion,SIH)大鼠血管组织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的关系。方法通过复合应激建立SIH模型。对大鼠胸主动脉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壁中层平滑肌层的形态学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及Western印迹(WB)对大鼠胸主动脉组织进行grp78和at1r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GRP78和AT1R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IH模型组中膜肌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e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肥大、动脉血管壁增厚、细胞排列较紊乱、弹性膜弯曲及紊乱;SIH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t1r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GRP78和AT1R在SIH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高表达(P<0.05)。结论SIH模型组大鼠血管组织中有ERS的发生,ERS下游信号分子通过激活转录因子诱导血管组织中ATIR的高表达,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应激性高血压 GRP78 血管紧张素II受体1型
下载PDF
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阿依加玛力·沙依提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4 位作者 许晨波 希林古丽·吾守尔 吴桂霞 纳菲沙·卡德尔 库热西·玉努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6-623,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6、IL-17、IL-10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模型并鉴定后,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6、IL-17、IL-10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模型并鉴定后,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复方缓溃乐干预组(HKL组)及5-氨基水杨酸干预组(5-ASA组)。以相应药物干预14 d,进行结肠组织损伤指数(colonic injury index,CMDI)及病理学评分、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RT-q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IL-6、IL-17、IL-10、TGF-β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CMDI及病理学评分分级显著增高(P<0.05);药物干预后,HKL及5-ASA组CMDI及病理学评分分级较阴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分子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IL-6、IL-17、IL-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KL组和5-ASA组中IL-6、IL-17 mRNA和蛋白质以及IL-1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L-10 mRNA和TGF-β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只有在HKL组中有明显差异(P<0.05)。HKL组和5-ASA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L可以有效改善UC大鼠的一般症状及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炎因子IL-6、IL-17的下调和抑炎因子TGF-β1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缓溃乐混悬剂 溃疡性结肠炎 促炎因子 抑炎因子
原文传递
嗜酸乳杆菌与复方缓溃乐混悬剂灌胃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损伤的修复作用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库尔班乃木·卡合曼 +3 位作者 希林古丽·吾守尔 吴桂霞 许晨波 库热西·玉努斯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Lac)与复方缓溃乐混悬剂(HKL)灌胃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损伤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组外,UC组、HKL组、Lac组、联合干预(LH)组先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构...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Lac)与复方缓溃乐混悬剂(HKL)灌胃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损伤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组外,UC组、HKL组、Lac组、联合干预(LH)组先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构建大鼠UC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精神状态,并检测体质量。HKL组、Lac组、LH组分别用HKL、Lac、HKL+Lac进行灌胃干预,连续干预14 d后,称取体质量,然后处死大鼠,并取结肠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处死大鼠前取腹主动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腹主动脉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C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起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等现象,大部分大鼠出现稀便、黏液脓血便,体质逐渐变得虚弱。UC组大鼠结肠表现为凹凸不平、明显缩短、异常变大,病变部位肠壁增厚、坏死水肿,部分大鼠结肠颜色发黑、有糜烂与肠粘连、管壁僵硬;Lac组大鼠的结肠损伤程度有改善;LH组和HKL组结肠组织损伤改善比较明显,其中LH组大鼠损伤减轻程度最为明显。干预结束时,与正常组相比,UC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0.01);与UC组相比,干预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以LH组和HKL组增加最明显(P均<0.01)。UC组大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高于正常组(P<0.01),而干预后LH组、HKL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下降(P均<0.01)。与正常组比较,UC组大鼠血液中CD3+T、CD4+T、CD8+T细胞百分比均下降(P均<0.05);与UC组相比,HKL组和LH组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均上升(P<0.05);UC组Th2和Th17细胞的百分比高于正常组(P<0.05),Treg百分比低于正常组(P<0.05);与UC组相比,LH组Th2和Th17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而Treg的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HKL对UC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优于Lac,Lac联合HKL的修复作用最佳;Lac与HKL可能通过抑制血液中Th17细胞的分化、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缓溃乐混悬剂 嗜酸乳杆菌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T细胞
下载PDF
'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9
作者 纳菲沙·卡德尔 希林古丽·吾守尔 +1 位作者 许瑞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大陆桥视野》 2016年第18期252-,共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资源共享课程的建立便为此学科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网络平台以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显著特点为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并完善提供捷径,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资源共享课程的建立便为此学科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网络平台以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显著特点为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并完善提供捷径,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资源共享课程 网络建设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阿依加玛力·沙依提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4 位作者 许晨波 希林古丽·吾守尔 吴桂霞 纳菲沙·卡德尔 库热西·玉努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910-3913,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HKL)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紊乱代谢物的影响,并分析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模型;另选大鼠予以生理盐水灌肠作为正常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大鼠... 目的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HKL)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紊乱代谢物的影响,并分析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模型;另选大鼠予以生理盐水灌肠作为正常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组(5-ASA组)和HKL组,每组12只;其中5-ASA组与HKL组大鼠分别以1 mL·200 g^-15-ASA和1 mL·100 g^-1 HKL灌胃,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灌胃等量0.9%NaCl,均连续灌胃14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PLS-DA)法筛选以上4组之间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阴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阴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甘氨酸、乳酸、α-葡萄糖、丙酮酸和肉碱的VIP值分别为2.86,2.89,2.13,1.13和1.08。HK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KL组大鼠血清中α-葡萄糖、肉碱、牛磺酸、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VIP值分别为5.74,1.04,5.44,7.10和2.75。与5-ASA组比较,HKL组中缬氨酸含量降低。结论HKL可调节UC大鼠所出现的代谢紊乱,其主要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糖酵解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缓溃乐混悬剂 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干热环境和噪音刺激对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湛文博 +3 位作者 阿不来提·阿合买提 钟丽 希林古丽·吾守尔 库热西·玉努斯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探讨干热环境和噪音刺激对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代谢的影响,为预防不良环境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实验组(15只),其中实验组大鼠用干热环境、干热药物、干热性... 目的探讨干热环境和噪音刺激对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代谢的影响,为预防不良环境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实验组(15只),其中实验组大鼠用干热环境、干热药物、干热性饮水及噪音等方法进行刺激,刺激10 d后比较2组大鼠的体重、结肠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结肠组织存在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实验组大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等代谢组分水平发生显著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热环境和噪音刺激引起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异常,产生炎症;干热环境和噪音刺激会导致大鼠机体内的糖、脂、蛋白和能量代谢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结肠 干热环境 噪音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