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氟醚诱导心肌预适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业恬 曹德权 +2 位作者 陈艳平 徐军美 高新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地氟醚是否具有诱导心肌预适应作用。方法:SD 大鼠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 装置灌流。21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 、地氟醚组(D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IP组) ,连续监测HR,左室内压(LVP)... 目的:探讨地氟醚是否具有诱导心肌预适应作用。方法:SD 大鼠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 装置灌流。21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 、地氟醚组(D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IP组) ,连续监测HR,左室内压(LVP)及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实验结束时取心肌组织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 组和IP组LVP、±dp/dtmax 恢复明显优于C组( P< 0-05) ,心肌超微结构损害比C组轻。D组和IP组心功能恢复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结构改变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心肌预适应 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低中心静脉压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常业恬 林梁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肝脏切除手术 肝脏肿瘤 血管损伤 麻醉方式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47
3
作者 邹定全 马列 +1 位作者 常业恬 吕志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分为四组 :对照 (C)组于手术切皮前 (T1)和手术结束时 (T2 )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ml;地...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分为四组 :对照 (C)组于手术切皮前 (T1)和手术结束时 (T2 )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ml;地塞米松 (D)组于T1、T2 时分别注射地塞米松 10mg和生理盐水 2ml;恩丹西酮 (O)组于T1、T2 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 2ml和恩丹西酮4mg ;地塞米松 +恩丹西酮 (D +O)组于T1、T2 时分别注射地塞米松 10mg和恩丹西酮 4mg。术毕均行病人自控静脉芬太尼镇痛 (PCIFA)。观察术后 2 4h内病人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5例患者因故退出此观察。组间镇痛效果、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5 2 1% ,明显高于D组 (33 3% )和O组 (32 7% ) ,P <0 0 5 ;D +O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 0 % ,与C组比较 ,P <0 0 1,与D组和O组比较 ,P <0 0 5 ;各处理组恶心程度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5 ;D +O组呕吐程度低于C组 ,P <0 0 5。结论 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单独应用均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后PCIFA相关的恶心呕吐 ,减轻恶心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恩丹西酮 术后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恶心 呕吐 连续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建华 沈金美 +1 位作者 李李 常业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达唑仑0.1 mg·kg~(-...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达唑仑0.1 mg·kg~(-1),丙泊酚2 mg·kg~(-1),瑞芬太尼2μg·kg^(-1)和维库溴铵0.1 mg·kg^(-1)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对照组用2%异氟醚吸入,试验组按丙泊酚6 mg·kg~(-1)·h^(-1)和瑞芬太尼0.5μg·kg~(-1)·min^(-1)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5 min、气腹毕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镇静评分(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气腹后5min的HR,SBP,DBP及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术毕的HR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P<0.05),试验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及术毕对照组的HR和SBP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时对照组的DBP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手术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冉珂 段开明 +3 位作者 邹定全 李志坚 金丽艳 常业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min,I/R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min,再灌注120min,预处理组吸入2.0%异氟醚+100%氧气2h,24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min(T3)、心肌再灌注1h(T4)心肌再灌注2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中TNF-α含量。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心肌p38MAPK活性水平,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预处理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通过抑制心肌p38MAPK的活性,减少TNF-α生成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延迟相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MAPK 心肌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联合腰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志坚 徐军美 +1 位作者 周海洋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联合腰麻 剖宫产 临床观察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中枢神经系统 心脏毒性 不良反应 麻醉效能 左旋体
下载PDF
罗库溴铵用于小儿的量效关系和肌松时效 被引量:12
7
作者 邹定全 周建美 +2 位作者 李李 陈艳平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用于小儿的量效关系和作用时效。方法 选择小儿与成人各40 例,用单次给药技术建立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ED90和ED95;选择小儿与成人各10例,静脉注射 罗库溴铵600μg/kg后,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用于小儿的量效关系和作用时效。方法 选择小儿与成人各40 例,用单次给药技术建立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ED90和ED95;选择小儿与成人各10例,静脉注射 罗库溴铵600μg/kg后,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 小儿与成人罗库溴铵的ED50 分别为199.6μg/kg和177.0μg/kg,ED90分别为297.8μg/kg和264.2μg/kg,ED95分别为 333.6μg/kg和295.9μg/kg;小儿与成人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4.4±15.4)s和(111.0±17.7)s,临床 肌松时间分别为(22.2±5.3)min和(28.8±6.2)min,恢复指数分别为(9.0±3.0)min和(12.5± 4.1)mi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小儿罗库溴铵的ED50、ED90和ED95 均大于成人,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量效关系 肌松时效 儿童 肌肉松弛药 麻醉
下载PDF
口服可乐定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其量效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和国 常业恬 +2 位作者 蔡宏伟 赵黎丽 邹定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可乐定在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中的作用、优点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可乐定组(0.075 mg)、可乐定组(0.15 mg)和对照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变化;记录气腹时间、手术... 目的观察可乐定在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中的作用、优点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可乐定组(0.075 mg)、可乐定组(0.15 mg)和对照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变化;记录气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程度;术后镇痛所需的芬太尼的量;拔管后,离开麻醉后恢复室(PACU),从PACU回到病房1 h后的患者醒觉程度评分(OAAS)。结果小剂量可乐定组、可乐定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出现低血压;可乐定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小剂量可乐定组和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且可乐定组和小剂量可乐定组术后镇痛所需的芬太尼的量比对照组所需的量要少,三组OAAS评分则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可乐定(0.15 mg)可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能减轻术后疼痛,但不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不延长患者的清醒时间;小剂量可乐定则仅能减轻一定程度的术后疼痛,但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可乐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量效关系
下载PDF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用于胃窥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小京 常业恬 +3 位作者 朱蓉 陈艳平 杨东林 郑福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纤维胃镜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门诊无痛胃镜的患者 90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 3组 :A组 (异丙酚 2mg/kg) ,B组 (咪达唑仑 0 .0 8mg/kg) ,C组 (异丙酚 1.2mg/kg +咪达唑...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纤维胃镜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门诊无痛胃镜的患者 90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 3组 :A组 (异丙酚 2mg/kg) ,B组 (咪达唑仑 0 .0 8mg/kg) ,C组 (异丙酚 1.2mg/kg +咪达唑仑 0 .0 4mg/kg)各 30例。观察术中HR ,MAP ,SpO2 及镇静分级、苏醒时间、术中不适、记忆缺失、自我感觉等情况。结果 :MAP ,SpO2 下降 (注药后 1~ 3min)A组与B ,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组MAP(注药后 1~ 3min)虽有下降趋势 ,但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镇静分级、苏醒时间、记忆缺失、术中不适及自我感觉A ,C两组组间无差异 ,但均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 1.2mg/kg ,复合咪达唑仑 0 .0 4mg/kg用于胃窥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味达唑仑 胃窥镜检查
下载PDF
强力宁与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心脏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流 陈启智 +4 位作者 谢才姣 周建美 常业恬 李李 吕志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例室间隔缺损需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四组 ,每组 12例。强力宁组、甘利欣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 10 %葡萄糖 10 0ml加入强力宁 2 5mg/kg或甘利欣 2 5m... 目的 研究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例室间隔缺损需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四组 ,每组 12例。强力宁组、甘利欣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 10 %葡萄糖 10 0ml加入强力宁 2 5mg/kg或甘利欣 2 5mg/kg静滴 ;对照组 ,未阻断组只用 10 %葡萄糖 10 0ml静滴。在转流开始时、开放主动脉 30分钟、4、12、2 4小时从桡动脉取血测心肌酶浓度 ,并记录心脏复跳的方式、心律失常和需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结果 开放主动脉后 4、12、2 4小时强力宁组、甘利欣组、未阻断组血清心肌酶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脏电击复跳、心律失常、需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开放主动脉后甘利欣组心肌酶浓度、电击复跳、心律失常、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与未阻断组相近 ,但明显低于 /少于强力宁组。结论 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宁 甘利欣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段开明 常业恬 +2 位作者 欧阳文 夏月峰 张文静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01-502,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输液量,记录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I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输液量低于I组(P<0.05);I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第1dMMSE评分均优于I组(P<0.05);术后第3d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与异氟醚均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醚较异氟醚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异氟醚 全身麻醉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血液保护(英文)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金凤 高星杨 +3 位作者 董长生 王明德 吴飞跃 常业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8-522,527,共6页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I、II、III,组I患者术中常规输液,组II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即开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组III患者在肝实质切除前控制...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I、II、III,组I患者术中常规输液,组II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即开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组III患者在肝实质切除前控制输液、加深麻醉使CVP在1~5cmH2O之间,同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70mmHg,肝实质切除后采用AHHD,其余两组CVP在5~12cmH2O之间,观察三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糖(BS)、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谷丙转氨酶(GPT)、血尿素氮(BUN)和肌肝(Cr)变化;各时段输液量、尿量;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未输血病例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组III患者在切皮前开始至肝实质切除后MAP、CVP较低,术毕恢复,切皮前开始至术毕HB、HCT较高,肝实质切除后至术毕WBC较低,围术期BS及GPT较稳定,肝实质切除前输液量、尿量较少,但术毕恢复。术中失血量三组分别为(905.4±557.7)mL,(943.2±479.1)mL,(490.3±311.1)mL,异体输血量分别为(4.1±2.2)u,(3.8±2.1)u,(1.2±1.5)u,组III明显少于组I和组II(P<0.01),未输血病例数分别为1(5%),1(5%),11(55%),组III明显多于组I和组II(P<0.01)。结论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及异体输血,并使围术期血糖和肝功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心静脉压 血液稀释 肝叶切除 血液保护
下载PDF
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德权 陈艳平 +1 位作者 李永国 常业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和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处理组(B组),每组30只。采用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复制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全肝血流阻... 目的:研究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和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处理组(B组),每组30只。采用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复制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末(T0)、再灌注4h(T1)肠道肉眼变化,检测T0、T1门静脉血血气、门静脉血D-乳酸、TNF-α含量,观察小肠黏膜光镜及电镜下组织结构及再灌注48h大鼠生存率变化。结果:B组T0门静脉血PCO2明显升高,PO2,pH,HCO3-明显下降(P<0.05);T0,T1门静脉血D-乳酸,TNF-α及肠黏膜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B组肠黏膜光镜及电镜下存在明显组织学损害,48h生存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处理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肝脏 全肝血流阻断 细菌内毒素移位 大鼠
下载PDF
不同麻醉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建斌 常业恬 +1 位作者 刘流 王亚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98-699,共2页
电休克治疗(ECT)是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近年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的引进,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电休克治疗(ECT)是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近年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的引进,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观察了不同的麻醉药丙泊酚、硫喷妥钠和依托咪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丙泊酚 硫喷妥钠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介导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冉珂 朱蓉 +3 位作者 卢向航 邹定全 李辉 常业恬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I/R)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I/R组和体积分数为2%的异氟醚预处理组(S组)3组,每组10只。C组吸入纯氧2h,24h后...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I/R)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I/R组和体积分数为2%的异氟醚预处理组(S组)3组,每组10只。C组吸入纯氧2h,24h后仅行左冠状动脉(冠脉)套线而不阻断血流160min;I/R组吸入纯氧2h,24h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阻断血流40min,再灌注120min;S组吸入2%的异氟醚和纯氧2h,24h后处理同I/R组。再灌注后抽血测定各组丙二醛(MDA)含量;用伊文思蓝和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各组HSP27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可降低I/R损伤心肌梗死面积(19.7±2.8)%比(37.8±1.75)%,上调HSP27表达(84.5±4.3)灰度值比(53.1±3.8)灰度值,下调NF-кB表达(58.6±4.2)灰度值比(119.3±5.6)灰度值,降低MDA含量(5.24±0.45)kU/L比(9.42±0.83)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SP27介导了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I/R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预处理延迟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热休克蛋白27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实施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冬梅 常业恬 +2 位作者 雷庆红 闵红星 渠川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86-988,共3页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不停跳心脏手术患者麻醉的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P组)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FI组)两组。分别记录不同时点HR、MAP和血糖(G...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不停跳心脏手术患者麻醉的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P组)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FI组)两组。分别记录不同时点HR、MAP和血糖(Glu)数值,同时观察相应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观察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浆Cor、ACTH、Glu在心肺转流(CPB)后15min、停CPB后10min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P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早于FI组(P<0.01),但ICU留观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RP组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FI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停药后清醒快,符合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要求,但应加强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快通道心脏麻醉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芬太尼复合异氟醚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异氟醚延迟相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冉珂 段开明 +3 位作者 邹定全 李辉 明豫军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延迟相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延迟相预处理组(S组)、假手术组(C组)。I/R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 目的探讨异氟醚延迟相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延迟相预处理组(S组)、假手术组(C组)。I/R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min,再灌注120min;S组吸入2.0%异氟醚+100%氧气2h,24h后处理同I/R组;C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min,各组分别于阻断前20min(T1)、阻断后20min(T2)、40min(T3)、再灌注1h(T4)、2h(T5)五个时点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cTnI)、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C组比,I/R组与S组cTnI、IL-10和TNF-α含量均升高(P<0.05),但与I/R组比,S组IL-10明显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cTnI和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延迟相预处理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延迟相预处理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冉珂 万晶晶 +2 位作者 杨东林 肖艳英 常业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oxidase,CcO)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S组(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oxidase,CcO)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S组(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150 min;IR组(缺血再灌注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组),予以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EGb761 100 mg/kg,给药后24 h同IR组处理;D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5-羟葵酸(5-HD)组],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5-HD 5 mg/kg,余同M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测心肌CcO的表达和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IR组[(37.87±5.92)%]比较,M组[(23.78±4.82)%]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D组[(39.62±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IR组、M组和D组CcO均升高(P<0.05);与IR组比,M组CcO增高(P<0.05)。电镜下,M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D组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与上调心肌CcO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延迟预处理 心肌 细胞色素C氧化酶
下载PDF
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荣芝 金文香 +1 位作者 黄焕森 常业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时的寒颤。方法将120例准备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即A组(生理盐水组),B组(曲马多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组),分别在腰硬联合麻醉前给予生理盐水1...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时的寒颤。方法将120例准备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即A组(生理盐水组),B组(曲马多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组),分别在腰硬联合麻醉前给予生理盐水10ml,曲马多1.5mg/kg,地塞米松5mg,曲马多1.5mg/kg+地塞米松5mg。观察麻醉后产妇寒颤和呕吐的发生率,麻醉前,麻醉后5,10,15,30min时产妇的无创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4组产妇同一时间点之间的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但各组产妇麻醉后5min的血压明显降低,同基础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B组和D组产妇寒颤的发生率以及寒颤产妇中寒颤的平均强度都明显低于A组和C组。各组产妇呕吐的发生率以及呕吐产妇中呕吐的平均强度都无显著差异。各组产妇呕吐前的血压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结论曲马多可以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的寒颤,但不会引起明显的呕吐,地塞米松预防寒颤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地塞米松 寒颤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通道在七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艳英 常业恬 +1 位作者 冉珂 李双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七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A组);I-R组(B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七氟醚预处理组(C...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七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A组);I-R组(B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I-R前24h吸入2.5%七氟醚1h;七氟醚预处理+mito-KATP抑制剂5-羟基癸酸(5-HD)组(D组),七氟醚预处理前尾静脉注射5-HD5mg/kg;单纯5-HD组(E组)。再灌注120min后各组取10只大鼠测定心肌缺血危险面积与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各组另取6只大鼠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左室心肌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七氟醚预处理可减少I-R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cTnI水平,上调心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P<0.05)。而这种效应可以被5-HD所抑制。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可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可能与mito-KATP开放引起的Bcl-2及Bax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ATP敏感性钾通道 凋亡调控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