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1
作者 李丽 常光哲 +4 位作者 孙国栋 孙敬龙 冯梓芸 马兆水 程毅然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486-492,共7页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现代生物力学筋膜学说和神经发育学理论基础上,借助悬吊训练系统将中医推拿手法和悬吊运动训练结合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制定“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现代生物力学筋膜学说和神经发育学理论基础上,借助悬吊训练系统将中医推拿手法和悬吊运动训练结合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制定“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进行康复治疗。本技术标准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受术者、施术者、悬吊训练、运动技术、推拿、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弱链接、经络、十二经筋、筋结、十二皮部、督脉、带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适应证、禁忌证、功能评估(基本要求、疼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前准备(环境要求、工具准备、施术者准备)、操作流程(定位弱链接所在经络、选择悬吊体位、悬吊推拿治疗、悬吊运动训练、放松、注意事项、治疗疗程)]、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标准。本技术规范可为中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康复治疗提供操作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经络学说 现代生物力学 中西医结合 康复技术 规范
下载PDF
直立脊柱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温鑫 常光哲 +2 位作者 赵琳琳 周欣婷 片英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8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直立脊柱减压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部疼痛、腰椎功能障碍和脊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院门诊与病房收治的LDH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直立脊柱减压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部疼痛、腰椎功能障碍和脊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院门诊与病房收治的LDH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腰椎牵引结合推拿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4周。试验组采用直立脊柱减压技术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腰椎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方面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均有改善(P<0.05),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腰部疼痛、功能障碍方面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立脊柱减压技术相比仰卧位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在缓解LDH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腰椎功能 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正脊手法结合牵引疗法治疗脊柱疾病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温鑫 常光哲 +2 位作者 李雯 周欣婷 片英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7期12-15,共4页
正脊手法与牵引疗法在治疗脊柱疾病方面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二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避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从中外文献、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二者治疗脊柱疾病的历史沿革、使用方法、疗效机制进行正理分析,并介绍一种将... 正脊手法与牵引疗法在治疗脊柱疾病方面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二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避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从中外文献、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二者治疗脊柱疾病的历史沿革、使用方法、疗效机制进行正理分析,并介绍一种将正脊手法与牵引疗法有机结合的新型直立脊柱减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脊手法 牵引疗法 脊柱减压 脊柱疾病
下载PDF
论眼针配合体针在中风后尿潴留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琰异 李雯 +1 位作者 常光哲 李艳梅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1期165-167,共3页
中风后尿潴留以尿液潴留于膀胱为主症,归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其基本病因病机为肾元亏虚,伤及肺脾,膀胱气化不利,病性以"虚"为主,治疗原则在温补基础上通利小便。本文讨论眼针配合体针疗法来益气温阳,利水通淋,对眼... 中风后尿潴留以尿液潴留于膀胱为主症,归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其基本病因病机为肾元亏虚,伤及肺脾,膀胱气化不利,病性以"虚"为主,治疗原则在温补基础上通利小便。本文讨论眼针配合体针疗法来益气温阳,利水通淋,对眼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具体操作进行了介绍,并举医案说明,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尿潴留 眼针 体针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乐瑶 赵宏伟 +2 位作者 齐冬梅 程肖蕊 常光哲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焦虑症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病理性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躯体... 焦虑症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病理性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躯体症状。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功能平衡和内环境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NIM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焦虑症发病的NIM网络机制,旨在为焦虑症的防治策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免疫
下载PDF
从瘀阻经络论眼针疗法在红斑性肢痛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琰异 李雯 +2 位作者 王思佳 李艳梅 常光哲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9期1611-1613,共3页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扩张性疾病,属中医学"热痹"范畴。其病机复杂,瘀阻经络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治疗原则以清热活血通络为主。本文对眼针疗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应用、操作手法、随症加减进行了系统介绍,从瘀...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扩张性疾病,属中医学"热痹"范畴。其病机复杂,瘀阻经络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治疗原则以清热活血通络为主。本文对眼针疗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应用、操作手法、随症加减进行了系统介绍,从瘀阻经络角度探讨运用眼针疗法来活血化瘀通络,滋阴降火,并举医案说明,为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性肢痛症 瘀阻经络 眼针疗法
下载PDF
眼针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琰异 常光哲 +2 位作者 李雯 李艳梅 王思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3-1114,共2页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以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红肿灼热胀痛为主要表现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周围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四肢,尤以足趾、足底为著,环境温度升高时,灼痛加剧[1]。笔者运用眼针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均...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以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红肿灼热胀痛为主要表现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周围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四肢,尤以足趾、足底为著,环境温度升高时,灼痛加剧[1]。笔者运用眼针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5年,平均8年;发于双上肢4例,双下肢8例。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的患肢红肿灼热胀痛、皮肤红斑明显及皮温升高为主,常伴有皮损部位出现溃破、患肢触觉减退兼见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性肢痛症 眼针 热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