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慢性病中老年女性骨折风险及低骨量切点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常凤 李彦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40-2144,共5页
背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慢性病增加骨质疏松罹患风险。低骨量是骨质疏松发病前的危险阶段,目前缺少常见慢性病人群的骨折风险差异及诊断指标切点值的相关报道。目的:通过对不同慢性病中老年女性骨折风险的分析,探讨肥胖... 背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慢性病增加骨质疏松罹患风险。低骨量是骨质疏松发病前的危险阶段,目前缺少常见慢性病人群的骨折风险差异及诊断指标切点值的相关报道。目的:通过对不同慢性病中老年女性骨折风险的分析,探讨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找到可预测低骨量指标的切点值,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将45-70岁203名女性受试者分为正常组和慢性病组,采用超声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跟骨骨密度测试,采用动脉硬化仪测试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糖、血脂,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测试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及肌肉质量。结果与结论:①61-70岁女性骨密度和骨折风险系数及51-60岁、61-70岁骨强度与<50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糖尿病组骨折风险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动脉硬化组则高于正常组和肥胖组(P<0.05);③骨密度与年龄、左侧血管弹性程度、右侧血管弹性程度、三酰甘油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上述指标与骨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介于0.5-0.7之间,低骨量对应切点分别为55.5岁(年龄)、756.0 cm/s(左侧血管弹性)、789.0 cm/s(右侧血管弹性)、1.115 mmol/L(三酰甘油)、22.35 kg/m^(2)(体质量指数);④结论: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增加中老年女性骨折风险,测定体质量指数、血管弹性和三酰甘油对女性低骨量预测具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 骨折风险 低骨量 切点预测
下载PDF
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姿势平衡中的感觉交互作用研究
2
作者 常凤 蔡维敏 李彦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2期110-111,116,共3页
目的:对比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静态平衡中的作用,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unlightTetrax平衡诊断训练仪对运动老年人(203例)和不运动老年人(168例)进行不同站立条件稳定性系数(ST)测试。研究结果... 目的:对比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静态平衡中的作用,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unlightTetrax平衡诊断训练仪对运动老年人(203例)和不运动老年人(168例)进行不同站立条件稳定性系数(ST)测试。研究结果:①女性NC、PO、PC姿势ST低于男性(P<0.05)。②本体感觉功能受影响时,不运动老年人主要通过调节视觉,运动老年人通过调节前庭觉维持静态平衡。③NC、PO姿势下老年男性骑自行车运动组及PO姿势下老年女性广场舞组的ST低于散步组(P<0.05)。研究结论:规律运动通过改善前庭觉、本体感觉达到维持平衡能力的作用。广场舞、骑自行车可改善视觉或本体感觉受干扰情况下老年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系数 运动 视觉 前庭觉 本体感觉 老年人
下载PDF
体医融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3
作者 常凤 蔡维敏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体医融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体适能干预效果,为推进体医融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招募43名45~65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周体医融合干预。分别测试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4周受试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身体成分... 目的:研究体医融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体适能干预效果,为推进体医融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招募43名45~65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周体医融合干预。分别测试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4周受试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身体成分、最大摄氧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选择反应时等健康体适能,并使用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干预后男性糖尿病患者体重、BMI、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干预8周与1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患者上述指标干预14周较干预前下降(P<0.05)。(2)干预后糖尿病患者VO_(2)max较干预前增加(P<0.05),但干预8周与14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干预后女性握力和男性坐位体前屈,干预14周女性坐位体前屈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8周男性坐位体前屈与1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干预后糖尿病患者闭眼单足站立时间较干预前延长,男性选择反应时较干预前缩短(P<0.05),女性干预14周选择反应时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女性血糖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体医融合干预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健康体适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干预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健康体适能 血糖
下载PDF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现实之困与纾解之策
4
作者 李彦龙 陈德明 +1 位作者 常凤 肖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是为满足全体人民体育需要,从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发展转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现代化。现代化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诉求、新目标、新征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运...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是为满足全体人民体育需要,从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发展转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现代化。现代化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诉求、新目标、新征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基于社会支持系统四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手段”为逻辑主线,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研究认为:主体供给乏力制约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支持网络的形成,客体动力不足制约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普遍参与,支持内容贫乏阻滞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全面发展,支持手段有限阻碍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社会联结。实现多元主体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供给提供有效保障;提升客体参与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参与提供内生动力;丰富内容体系构建,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社会支持手段,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提供关键支撑等纾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强国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推广探究
5
作者 杨慧 常凤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独特价值观、信仰体系、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传播与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为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提供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该文基于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独特价值观、信仰体系、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传播与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为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提供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该文基于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意义,分析其传播和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价值,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视角 民族传统体育 传播与推广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实效提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凤 李彦龙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4,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演进历程、发展成就,根据体育服务实效提升困境提出相应策略。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发展成就:服务主体日渐多元、服务方式不断扩充、服务内容持续拓展、服务组织逐...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演进历程、发展成就,根据体育服务实效提升困境提出相应策略。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发展成就:服务主体日渐多元、服务方式不断扩充、服务内容持续拓展、服务组织逐步壮大。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实效提升困境:主体支持不足,限制多元化供给;客体参与度低,限制广泛化开展;支持内容有限,限制多样化发展;支持手段单一,限制社会化联结。提升策略:以加强多元主体支持为支撑,为有效供给提供社会网络;以提升客体参与活力为核心,为广泛开展提供内生动力;以丰富支持内容体系为关键,为均衡发展提供多样选择;以改善社会支持手段为依托,为高效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老年人 体育服务实效 积极老龄化
下载PDF
LIPC-514C/T多态性与运动干预PDM人群血糖及健康体适能疗效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常凤 赵文艳 +1 位作者 魏亚茹 李彦龙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2-69,共8页
目的:研究肝脂肪酶基因LIPC-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人群血糖及健康体适能变化运动干预敏感性的关联,探讨LIPC-514C/T位点作为糖代谢异常人群运动敏感性相关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方法:招募32名PDM患者,进行1... 目的:研究肝脂肪酶基因LIPC-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人群血糖及健康体适能变化运动干预敏感性的关联,探讨LIPC-514C/T位点作为糖代谢异常人群运动敏感性相关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方法:招募32名PDM患者,进行12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测试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肌肉重量、内脏脂肪重量、VO_(2max)、握力、纵跳、俯卧撑、坐位体前屈等指标,应用SNP微阵列芯片对唾液LIPC-514C/T位点进行解析,对比运动干预对LIPC-514C/T位点不同基因型PDM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1)LIPC-514C/T位点CC型基因频率为37.5%,CT型为50.0%,TT型为12.5%,基因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2)运动干预前,LIPC-514 C/T位点不同基因型的PDM人群血糖和健康体适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运动干预后,FPG、HbA1c、体重、BMI、内脏脂肪重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肌肉重量、VO_(2max)、握力、纵跳、俯卧撑、坐位体前屈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4)运动干预前、后LIPC-514 CC基因型PDM人群FPG、体重、BMI、肌肉重量、内脏脂肪重量、握力的变化值显著大于CT/TT型(P<0.05),其他指标的变化值在不同基因型间无差异(P>0.05)。结论:12周中等强度有氧结合抗阻训练可改善PDM人群血糖和健康体适能水平,LIPC-514C/T位点CC基因型PDM人群的运动干预敏感性优于CT/TT基因型人群,LIPC-514C/T位点可作为评价糖代谢异常人群运动干预疗效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C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前期 健康体适能 运动干预敏感性 遗传标记
下载PDF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
8
作者 常凤 李彦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途经,对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学校体育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途经,对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学校体育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增强其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学校体育能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提高其抵御疾病的能力;学校体育能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和提高其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但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基点水平低、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学校体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位置边缘化、运动损伤风险防范不够等现实困境。这些现实困境制约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的形成、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热情、弱化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积极作用、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产生了消极作用。基于以上提出建议:以提升健康素养为着力点,培育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理念;以内涵式发展为关键,创设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情境;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举措,强化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作用;以运动损伤风险管理为保障措施,养成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青少年 主动健康 核心素养 新课标
下载PDF
基于第三方及Apriori算法的中学生体质健康关联分析
9
作者 常凤 黄琨 +2 位作者 张详 魏亚茹 赵文艳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评价第三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挖掘体质健康数据隐藏信息。方法采用指定抽样法选取武汉市7所中学604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学校自测、第三方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值,基于Apriori算法挖掘指标间关联。结果第三方测... 目的评价第三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挖掘体质健康数据隐藏信息。方法采用指定抽样法选取武汉市7所中学604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学校自测、第三方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值,基于Apriori算法挖掘指标间关联。结果第三方测试、学校自测结果与参考值做差后比较,发现:7所中学各年级体重、女生身高、初二~高二男生身高,各年级男生、初三女生肺活量,各年级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m,初二、初三、高三仰卧起坐,初一~初三、高二~高三男生、初二~高三女生坐位体前屈,初一、初三~高三男生1000 m、初一、高一~高三女生800m,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数指标第三方测试结果与参考值更接近,且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高于国家均值,立定跳远、50m、1000 m/800m低于参考值。Apriori算法挖掘6条支持度>10%的关联规则,均与肺活量有关,立定跳远与其它体质健康指标关联较弱。结论武汉市7所中学生体质健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柔韧素质、上肢及躯干力量素质较好,下肢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较差,第三方数据更能真实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ORI 第三方测试 学校自测 体质健康
下载PDF
我国体育与卫生融合协同治理的多重逻辑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2 位作者 陈德明 聂应军 宋文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体育与卫生融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体卫融合”的驱动机理,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四要素为主线,研究我国“体卫融合”的多重逻辑。研究认为: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靶向的... 体育与卫生融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体卫融合”的驱动机理,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四要素为主线,研究我国“体卫融合”的多重逻辑。研究认为: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靶向的目标逻辑、以满足国家层面健康治理问题为导向的动因逻辑、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引领的实践逻辑,构成“体卫融合”的形成逻辑;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支撑、政府中观引领的纾解方略、社会微观执行的实践保障、市场利益驱动的内生动能,构成“体卫融合”的结构逻辑。提出:应在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地方实践的差异性、在政府治理的中观引领中体现交叉融合的互动性、在社会治理的微观执行中增强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在市场治理的利益驱动中完善体制机制的有效性等进路逻辑,加快推进“体卫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卫生 协同治理 体卫融合 多重逻辑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转向为以体立德由认识向行动提升、以体增智由短期向长期跃迁、以体育美由静态向动态跨越、以...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转向为以体立德由认识向行动提升、以体增智由短期向长期跃迁、以体育美由静态向动态跨越、以体尚劳由形式向实质回归,但学校体育立德功能面临陷入刻板化的泥潭、增智功能落入应试化的藩篱、美育功能处于边缘化的窘境、尚劳功能面临形式化的危机等现实困境。研究提出,消除刻板印象负面影响,提升学校体育的德育功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畅通学校体育的增智机制;改变审美教育场域位置,加强学校体育的育美功用;形成崇尚劳动理念共识,增强学校体育的尚劳功能等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双减”政策 中小学生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陈德明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F0002,共10页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人民”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进...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人民”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应遵循“体育强国梦”的目标逻辑、“中国特色体育道路”的发展逻辑、“和谐与共生”的形成逻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实践理性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撑、政府主导实施提供中观引领、社会基层落实提供实践保障、市场利益驱动提供内生动能、人民广泛参与提供深厚根基。提出:以国家顶层设计为指引,以政府中观引领为支撑,以社会微观支持为关键,以市场利益驱动为动力,以人民广泛参与为根基,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政策保障、坚实基础、多元供给、良好条件的推进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体育强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彦龙 徐硕 +3 位作者 於梦婷 常凤 魏亚茹 刘轶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18,共6页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青少年 中小学 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 困境 纾解
下载PDF
不同陆地恢复训练对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常凤 朱志强 +2 位作者 郭俊清 马瑞 刘春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3,共7页
目的:找到有效的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促进速滑运动员体能恢复。方法:运用实验法先后将12名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亚乳酸阈、130~140次/min、110~120次/min匀速有氧跑组、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和110~120次/min... 目的:找到有效的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促进速滑运动员体能恢复。方法:运用实验法先后将12名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亚乳酸阈、130~140次/min、110~120次/min匀速有氧跑组、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和110~120次/min自行车组,在2010年全国速滑联赛哈尔滨站赛后测试不同时间点血乳酸、肌酸激酶、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分析对比不同恢复训练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速滑运动员赛后血乳酸峰值出现在5~10min,且随运动距离不同而存在差异;亚乳酸阈强度匀速有氧跑能有效促进乳酸消除,运动安排适宜时间为20~25员min,也有助于运动后血清肾上腺素恢复;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自行车恢复训练乳酸清除速率及肾上腺素恢复较110~120次/min快,25~30min乳酸基本恢复,但肾上腺素恢复较亚乳酸阈强度匀速有氧跑差;不同恢复组赛后血清CK差异不大。结论: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自行车恢复训练是上述恢复手段中效果最佳的陆地恢复方式,能有效促进速度滑冰运动员疲劳的消除;亚乳酸阈强度匀速有氧跑可促进植物神经系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陆地恢复训练 血乳酸 肌酸激酶 肾上腺素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慢性病老年人群跌倒风险指数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常凤 石金毅 +3 位作者 王露 黄琨 汪霄 曾祥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1-44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慢性病老年人群跌倒风险指数(FRI)的差异。方法:根据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将329名60岁以上社区居住老年人分为正常组(102名)和慢性病组(227名),使用Sunlight Tetrax平衡诊断训练仪测试跌...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慢性病老年人群跌倒风险指数(FRI)的差异。方法:根据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将329名60岁以上社区居住老年人分为正常组(102名)和慢性病组(227名),使用Sunlight Tetrax平衡诊断训练仪测试跌倒风险指数。调查了解慢性病人群的运动方式,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病种类、运动方式老年慢性病人群跌倒风险指数的差异。结果:(1)老年人群处于中度跌倒风险,正常组与慢性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男性慢性病人群FRI明显高于女性(P<0.05)。(2)老年慢性病人群FRI具有增龄性变化,不同年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男性跌倒风险高于女性(P<0.05)。(3)肥胖合并高血压、肥胖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脂老年人FRI明显高于正常、高血脂、高血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老年人(P<0.05)。(4)跌倒风险指数与体质指数(r=0.193,P=0.004)、血压(r=0.203,P=0.002)呈正相关(P<0.05)。(5)进行规律太极拳、广场舞、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慢走锻炼的老年慢性病人群FRI低于不运动者(P<0.05),且太极拳锻炼者明显低于慢走人群(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人群的跌倒风险具有增龄性变化,肥胖合并高血压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规律的太极拳、广场舞、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慢走运动可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跌倒风险,且太极拳效果优于慢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慢性病 老年人 跌倒风险指数
原文传递
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与医疗共生关系的实然与应然 被引量:73
16
作者 常凤 李国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共9页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育与医疗两个共生单元之间的质参量兼容,拥有共生界面,产生共生利益,可形成非对称性正向共生关系。但我国健康服务主要依托医疗,两者关联度低,形成非对称性连续互惠共生,共生界面的沟通交流仍存在不畅的实然状态,...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育与医疗两个共生单元之间的质参量兼容,拥有共生界面,产生共生利益,可形成非对称性正向共生关系。但我国健康服务主要依托医疗,两者关联度低,形成非对称性连续互惠共生,共生界面的沟通交流仍存在不畅的实然状态,限制体医深度融合发展。本文基于社会共生理论,构筑协同联动、联席会商、利益均衡、政策保障、一体化发展“五维一体”的体医共生机制,提出体医领域应达成理念共识,培育利益共同体,进而提高体育与医疗共生度;转变体育与医疗的共生模式,形成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通过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优化体育与医疗的共生界面;改善体育与医疗的共生环境,促进体医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进化、共同发展的共赢应然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育与医疗 共生关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案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适能促进效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常凤 杜可新 李国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9-564,568,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运动方案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适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和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进行24周运动治疗。分别测试治疗前后最大摄氧量、握力、俯卧背伸、坐位体前屈... 目的:观察不同运动方案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适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和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进行24周运动治疗。分别测试治疗前后最大摄氧量、握力、俯卧背伸、坐位体前屈、身体成分等反映健康体适能水平的指标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不同运动方案治疗效果。结果:(1)各组治疗前后,最大摄氧量变化无差异(P>0.05)。(2)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治疗后握力、俯卧背伸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握力和俯卧背伸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P<0.05)。(3)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治疗后坐位体前屈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坐位体前屈好于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P<0.05)。(4)治疗前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皮下脂肪、内脏脂肪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运动组脂肪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躯干肌增加(P>0.05,ES>0.8),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各部位肌肉含量下降(P>0.05,ES<0.8)。治疗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下肢肌肉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高于有氧运动组(P>0.05,ES>0.8)。(6)治疗前后,运动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训练,可起到改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力量耐力、柔韧素质和肌肉含量的作用,且优于单纯有氧运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原地深蹲 中年2型糖尿病 健康体适能
下载PDF
中年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治疗方案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凤 赵文艳 陈德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891-1893,1896,共4页
目的为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有效的运动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适合运动的16名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试其最大摄氧量(VO2max),空腹及三餐后不同时间点血糖,低、中、高强度运动对应的心率,进而找到有效的运动强度及时间、血糖峰值时间... 目的为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有效的运动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适合运动的16名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试其最大摄氧量(VO2max),空腹及三餐后不同时间点血糖,低、中、高强度运动对应的心率,进而找到有效的运动强度及时间、血糖峰值时间,并在峰值前15、30、45、60、75min分别进行有效强度和时间的运动,确定患者最佳的起始运动时间。结果 (1)15min低强度、5min中强度运动后血糖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强度45min、中和高强度15min以上运动可使血糖降至接近空腹水平;(2)三餐后血糖峰值集中在早餐后60-90min,午餐后90-120min,晚餐后60-120min,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峰值前不同时间进行运动的降糖效果虽无差异,但峰值前15-45min效果较好。结论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结合自身的血糖峰值时间,在峰值前15-45min进行中强度15min以上或低强度45min以上的运动,可以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个性化 运动治疗方案 中年人
下载PDF
运动干预孤独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献星 常凤 +2 位作者 吕姣 王瑞凯 井宏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5期16-21,共6页
该研究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WOS)、PubMed、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间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筛选标准选出的18篇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运动干预对孤独症患者的改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运动干预... 该研究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WOS)、PubMed、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间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筛选标准选出的18篇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运动干预对孤独症患者的改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对孤独症患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但研究存在运动处方不明确、评测工具不客观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孤独症运动干预研究中应着重解决上述问题,将有助于发现更加切实易行的孤独症运动干预形式,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运动干预 运动处方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球类运动干预孤独症患者的影响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吕姣 朱献星 +1 位作者 井宏颖 常凤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3期5-10,共6页
该文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 Online Journals、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近十年球类运动干预孤独症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1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论:15篇纳入文献均证明球类运动干预对孤独症个体有较好效果。主要通过... 该文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 Online Journals、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近十年球类运动干预孤独症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1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论:15篇纳入文献均证明球类运动干预对孤独症个体有较好效果。主要通过小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进行每周1~5次的干预频率,每次持续时间为40~60min,总持续时间为6~18周的中等强度干预,从而提高孤独症患者核心症状、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社交能力。但当前研究仍存在运动处方不完整,干预效果维持期不确定等问题。故未来孤独症运动干预方案可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建构更客观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运动处方,探寻最佳干预年龄,以期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对孤独症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运动干预 球类运动 运动处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