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活血通络汤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大鼠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李启义 张江涛 常守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通络汤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大鼠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益气活血通络汤(C)组、低分子肝素(D)组、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通络汤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大鼠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益气活血通络汤(C)组、低分子肝素(D)组、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E)组,每组10只,对B、C、D、E组采用骨钳截断加克氏针髓内固定法建立胫骨骨折模型,A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C组4 g/kg益气活血通络汤灌胃,D组500 U/kg低分子肝素灌胃,E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A组、B组同期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X线摄片检测骨折愈合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骨组织病理形态,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骨折线清晰,且没有形成明显骨痂;与B组相比,C、D、E组骨愈合速度明显加快,C、D组骨折线仍可见但折断端边缘趋于模糊,且形成明显骨痂,而E组骨折基本消失,髓腔再通,外骨痂减少,可见大部分骨痂长入骨折线,已有骨外膜形成并可见骨连接形成;A组骨组织形态完整,骨小梁生长旺盛,排列规则有序,且无坏死区域;B组骨组织形态紊乱,出现部分坏死区域,并可见少量纤维组织;C、D组骨痂组织中可见大量肉芽组织、纤维组织长入,成软骨细胞增生活跃,并有网状交织的骨小梁;E组骨组织形态已趋于完整,排列有序且部分已被正常组织替代,骨小梁排列相对规则,可见部分成熟板状骨形成;与A组比较,B、C、D、E组软骨比例、胫骨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纤维性骨痂比例、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E组软骨比例、胫骨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纤维性骨痂比例、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5);与C、D组相比,E组上述指标变化显著(P<0.05),而各组骨性骨痂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具有显著疗效,其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血液流变学,并促进TGF-β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汤 低分子肝素 骨折愈合 血液流变学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下载PDF
骨盆Teepee像的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5 位作者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1.2±10.3)岁。应用Mimics 10.01对9例无病损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出的骨盆三维图像进行透明化处理后向髋臼闭孔斜位及骨盆出口位逐渐旋转,直至髋臼上方区域出现标准的"圆锥形帐篷"(即Teepee)样外观。此时的图像即骨盆Teepee像,"圆锥形帐篷"即此投照像的主体。沿主体的边缘进行剪切,对主体及其以外的骨盆结构同时显示,然后研究其于整个骨盆内的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结果:骨盆Teepee像所示主体起自髂前下棘后外侧骨皮质,经尾端、前方、外侧到头端、后方、内侧的指向,止于髂后上棘及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皮质。其由一顶、一底及两缘围成。其顶由髂骨的内板(形成其内缘)及外板(形成其外缘)的骨皮质相交形成,其底由坐骨大切迹形成。其内侧、下部、后方总包括小部分骶髂关节及所对应的骶骨侧骨质。结论:骨盆Teepee像的主体为丰富的骨性结构,除其内下方小部分区域外可作为容纳某些类型骨盆、髋臼骨折固定物的安全区域。骨盆Teepee像可用于指导固定物的安全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3 位作者 张俊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9例正常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进行系统分析,男31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41岁。均排除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髂关节病变及骨盆后环骨... 目的:探讨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9例正常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进行系统分析,男31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41岁。均排除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髂关节病变及骨盆后环骨折后畸形愈合患者。分析骶骨翼斜坡与髂骨皮质密度影之间的关系,并测量骶髂螺钉钉道。结果:骶骨翼斜坡高于髂骨皮质密度影8例、平于髂骨皮质密度影20例、低于髂骨皮质密度影11例。平向骶髂螺钉钉道宽(12.7±3.9)mm;一侧进钉点距离S1椎体中心矢状面(75.0±10.0)mm,距离对侧骶髂关节骶骨侧软骨(127.7±12.1)mm;两侧进钉点之间相距(153.7±10.7)mm。结论:骨盆轴向CT扫描能够明确骶骨翼斜坡与髂骨皮质密度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测量骶髂螺钉钉道,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髂关节 骶骨 髂骨 骨折固定术 内骶髂螺钉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正中矢状面上S_2和S_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蔡鸿敏 高书图 +6 位作者 成传德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张川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来模拟由骨盆正位进行骨盆入口位投照时所需要的最佳X线调整角度.以S2与水平面间夹角为基数并减去S1与水平面间夹角来计算两者间的差值,进而评判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可信区间设为95%,差异的显著性设为P<0.05.结果:S2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30.5±6.5)°,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25.7±5.9)°,两组角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1).S2、S1椎体前缘夹角为零度者10例;负角14例,平均-(8.9±8.1)°;正角34例,平均(11.8±6.4)°.结论: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使得S1入口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于S2入口位,且对S1、S2入口位的成像及应用的可靠性均有影响.根据术前骨盆CT正中矢状面的测量结果透视出患者个体化的S1、S2入口位可准确地指导相应S1、S2骶髂螺钉的置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骶髂关节 骶骨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武超 刘超 +6 位作者 成传德 李培峰 张俊 马献忠 常守亚 汤金城 蔡鸿敏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42-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2001年9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59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3例。单纯髋臼后壁骨折者6例,合并... 目的:探讨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2001年9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59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3例。单纯髋臼后壁骨折者6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21例,合并股骨头骨折3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9例。骨折线波及髋臼顶12点钟位置及其前缘者4例,波及后柱内侧缘者17例,其中5例骨折线接近坐骨大切迹前缘。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患者中,手法复位成功者18例,复位失败者3例。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73个月,中位数30个月。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坐骨神经麻痹,1~7个月后恢复;1例出现坐骨神经永久性不完全损伤,表现为腓骨长、短肌肌力Ⅳ级,拇长伸肌肌力0级;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2年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行走;2例患者于术后1年内因髋臼后壁骨折塌陷移位,股骨头严重磨损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优21例,良4例,差2例;术后24个月随访时采用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4例,中2例,差2例。结论:对于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术中注意保护骨折部位血液循环、解剖复位及牢固固定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术前应常规进行MRI检查,以免漏诊股骨头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髋臼后壁骨折 骨折固定术 坐骨神经 骨牵引复位法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沛 马莉 +1 位作者 吴振清 常守亚 《中医正骨》 2009年第1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辨证论治 中医疗法
下载PDF
外固定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32例Gustilo ⅢB型胫腓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庆超 祝乾清 +1 位作者 马献忠 常守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伴有明显的皮肤缺损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VSD负压吸引并常规抗生素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治疗,二期行植皮、转移皮瓣...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伴有明显的皮肤缺损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VSD负压吸引并常规抗生素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治疗,二期行植皮、转移皮瓣或者紧张缝合。结果:32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前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随访半年,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原创面皮肤生长良好。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伴有明显的软组织缺损患者,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有利于软组织的生长,缩短住院天数、减小护理难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持续负压吸引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骶骨骨折的髂骨摇摆复位法
8
作者 汤金城 蔡鸿敏 +1 位作者 常守亚 刘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9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介绍使用髂骨摇摆复位法对骶骨骨折进行复位的效果。方法:5例采用双侧髂后上棘拧入复位钉,使用骨盆复位钳进行骶骨骨折复位。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很好的复位。结论:骶骨骨折的髂骨摇摆复位法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骶骨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病
9
作者 常德寿 常守亚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统计分析28例双膝同时置换的手术过程及随访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 h,术中失血量平均600 ml,术后失血平均650 ml,X线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2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7个...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统计分析28例双膝同时置换的手术过程及随访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 h,术中失血量平均600 ml,术后失血平均650 ml,X线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2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7个月,关节功能Hss评分由术前的45分升至术后的87分,活动范围由术前的平均60度提高到术后的105度。结论应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病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较分次手术利大于弊,慎重选择病例,充分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部 关节病 双侧 关节置换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
10
作者 常德寿 常守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37例。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法...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37例。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力髋螺钉(DHS)组优良率89.1%,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优良率70.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动力髋螺钉(DHS)组2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7例。结论对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都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比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江涛 尚延春 +1 位作者 李启义 常守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830-835,858,共7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单髁置换术(UKA)均为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对于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并没有统一结论。目的:对TKA和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单髁置换术(UKA)均为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对于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并没有统一结论。目的:对TKA和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数据库,筛选比较TKA及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RCT,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由两名检索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所得数据均采用Review Manager 5.1.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0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17篇;共有患者1473例(1493膝):UKA组725例(733膝),TKA组756例(760膝)。在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屈曲90°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UKA组均优于TKA组(P<0.05);在膝关节KSS评分和疼痛缓解优良率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TKA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UKA能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屈曲90°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姆趾C形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
12
作者 汤金城 郭跃生 常守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169-170,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姆趾C形皮瓣。方法在姆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软组织缺损处结果本次临床应用姆趾C形皮瓣,受区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修复后的手指,外形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供区给予植皮,供区...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姆趾C形皮瓣。方法在姆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软组织缺损处结果本次临床应用姆趾C形皮瓣,受区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修复后的手指,外形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供区给予植皮,供区外观满意且足趾功能不受影响,受区及供区的瘢痕均不明显。结论姆趾C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是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姆趾 手指 皮瓣
下载PDF
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守亚 张江涛 +1 位作者 李启义 王建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中心点单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7-2020-07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解剖重建治疗的3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隧道内口分别选择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在股骨和胫骨的解剖中心... 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中心点单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7-2020-07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解剖重建治疗的3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隧道内口分别选择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在股骨和胫骨的解剖中心点,合并半月板损伤者予以缝合或成形,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者(3+)予以手术修补。采取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12~28)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侧膝关节伸直-10°~5°,屈曲130°~155°。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14例阴性,16例(1+),3例(2+);轴移试验:30例阴性,3例(1+)。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5~96(90.66±4.37)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配对样本t检验,t=10.436,P=0.002)。结论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中心点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取得满意的短期疗效,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解剖重建 单束重建 自体腘绳肌肌腱
原文传递
加味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守亚 张江涛 李启义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血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以琥珀酸亚铁片...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血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以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当归补血汤+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2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红细胞比容(HCT)、膝关节、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前,2组Hb、HCT、BP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HCT水平较术前升高降低,BPC水平较术前升高;观察组Hb、HCT、BP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膝关节HSS评分表(HS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S、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HSS、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血性贫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缺血性贫血指标,促进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血性贫血 加味当归补血汤 琥珀酸亚铁片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守亚 张江涛 李启义 《中国校医》 2021年第11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给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给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73%)高于对照组(79.55%),并发症总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4.062,P=0.007、0.044);术前两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0.018;P=0.916、0.986);术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79.68±5.26)分高于对照组(63.79±4.10)分,膝关节活动度(136.34±21.06)°高于对照组(122.79±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05、3.203,P<0.001、0.002)。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效果更佳,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下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后路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抗滑动钢板内固定治疗LetenneurI型Hoffa骨折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献忠 米豫飞 常守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686-687,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抗滑动钢板内固定治疗LetenneurI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0例LetenneurI型Hoffa骨折患者,男7例,女3N;年龄22~61岁,平均40.1岁;左侧6例,右侧4例;均为外髁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抗滑动钢板内固定治疗LetenneurI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0例LetenneurI型Hoffa骨折患者,男7例,女3N;年龄22~61岁,平均40.1岁;左侧6例,右侧4例;均为外髁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2d,平均6.4d。10例患者均采用后侧入路,以2枚空心加压螺钉由后向前固定,同时使用抗滑动钢板固定,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0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3.6个月。按照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系统评定疗效:优6例,良3例,差1例。结论后路空心加压螺钉配合抗滑动钢板内固定治疗LetenneurI型Hoffa骨折具有固定叮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板
原文传递
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
17
作者 常守亚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4期134-134,136,共2页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对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对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类比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内翻畸形角度指标呈负相关(P<0.05),与膝关节VAS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HSS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前髁偏距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膝关节功能,与手术前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以及PSA等具有相关性,影响着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恢复 影响因素 膝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江涛 李启义 常守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比较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6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其中,镜下组33例,采用镜下辅助复位内固定,开放... [目的]比较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6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其中,镜下组33例,采用镜下辅助复位内固定,开放组33例,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镜下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 d及7 d时镜下组疼痛VAS评分小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开始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和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镜下组HSS评分和伸屈ROM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镜下组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级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相比,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具有术中损伤小,手术操作精度高,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前交叉韧带撕脱 关节镜手术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