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季雨季对黄土丘陵退耕区植被根系分布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常恩浩 李鹏 +4 位作者 张铁钢 肖列 徐国策 赵宾华 张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29-138,共10页
黄土丘陵区属于季节性干旱的区域,研究退耕生态系统植被根系分布及其水分利用特征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黄土区5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的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结构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根系在不... 黄土丘陵区属于季节性干旱的区域,研究退耕生态系统植被根系分布及其水分利用特征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黄土区5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的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结构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根系在不同季节的吸水策略。结果显示:旱季茵陈蒿、铁杆蒿、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和油松的根长密度(16.3、21.7、17.3、17.3、6.0 mm/cm3)分别是雨季(1.7、2.1、3.2、5.9、4.2 mm/cm3)的9.4、10.2、5.3、2.9、1.4倍,茵陈蒿、铁杆蒿、白羊草根系对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茵陈蒿群落仅可利用0~10 cm土壤水,旱季铁杆蒿、白羊草群落主要利用30~40 cm土壤深度的水分,雨季吸水深度上移至0~20 cm。旱季达乌里胡枝子和油松主要利用60 cm以下的土壤水分,雨季则吸收20~40 cm土壤水分。表明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在不同季节的吸水策略不同,旱季吸收较深的土壤水而雨季则吸收近地表的土壤水,吸水深度范围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和根系分布变化相一致。该研究为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同位素 土壤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 根系分布 水分利用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根系行为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常恩浩 李鹏 +4 位作者 肖列 徐国策 赵宾华 苏远逸 冯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90-2100,共11页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长密度、根生物量、根系直径随着退耕演替的发展存在缓慢增大趋势。退耕演替发展的2—21年中,根系平均分维数由2.77显著减小至2.59(P<0.05),生态位指数由3.75显著增大至9.37(P<0.05)。根系的生态功能性对丰富土壤有机碳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效果,根系分维数与生态位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即根系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根系综合生态功能,表现为结构越复杂,功能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演替 根系行为 分形维数 根系生态位指数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黄土区生态建设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宾华 李占斌 +4 位作者 李鹏 肖列 常恩浩 张祎 高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9-187,共9页
生态建设治理能够显著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研究黄土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特征对深刻了解该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野外采集生态建设治理对比流域不同水体水样样品,分析不同水体氢氧... 生态建设治理能够显著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研究黄土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特征对深刻了解该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野外采集生态建设治理对比流域不同水体水样样品,分析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不同季节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结果显示:生态建设治理流域韭园沟降水同位素较生态建设未治理流域裴家峁降水同位素贫化。降水同位素变幅大于河水和井水同位素变幅,河水蒸发分馏作用强烈而井水较为稳定。河水、井水和水库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生态建设流域雨季同位素值偏低而旱季同位素值偏高,分别与降水量和温度呈正比和反比关系。沿着主沟道流程,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河水同位素值呈逐渐富集趋势。旱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井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24.66%、75.34%和83.81%、16.19%。雨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河水补给井水,补给比例分别为14.75%、85.25%和48.06%、51.94%。表明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旱季和雨季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转化比例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流域 降水 生态建设 不同水体 旱季雨季 转化比例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油松林细根在坡面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常恩浩 李鹏 +4 位作者 刘莹 徐国策 柯浩成 刘琦 李雄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4,共7页
以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坡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距坡顶10m(SP1),20m(SP2),30m(SP3)和40m(SP4)处,分9层(20cm/层)钻取土样,分析了细根形态、生物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主要分布在0—100cm的土壤中,... 以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坡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距坡顶10m(SP1),20m(SP2),30m(SP3)和40m(SP4)处,分9层(20cm/层)钻取土样,分析了细根形态、生物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主要分布在0—100cm的土壤中,占0—180cm土壤的83%和81%,并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比根长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2)SP1处细根生物量(1.26 mg/cm^3)、根长密度(7.21 mm/cm^3)、根面积密度(13.28mm^2/cm^3)显著小于SP2,SP3和SP4(p<0.05),而SP1处比根长(1 099.36 mm/mg)、比根面积(1 075.48mm^2/mg)显著大于其他坡位处的(p<0.05);(3)油松细根在坡面的空间分异性,是由于不同坡位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显著差异导致,其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对于揭示立地条件对根系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细根 坡位 土层深度 消弱系数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连续极端暴雨事件下小流域侵蚀泥沙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 李志能 +3 位作者 李鹏 张祎 常恩浩 苏远逸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6-293,共8页
近年来,随着极端降雨事件的频发,原位土壤伴随着侵蚀大量的迁移流失,因此,建立一个基于水力学特征侵蚀泥沙流失的经验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黄土高原选择坡度相近的4种植被演替类型并以裸地为对照开展野外原位冲刷试验... 近年来,随着极端降雨事件的频发,原位土壤伴随着侵蚀大量的迁移流失,因此,建立一个基于水力学特征侵蚀泥沙流失的经验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黄土高原选择坡度相近的4种植被演替类型并以裸地为对照开展野外原位冲刷试验。在连续的冲刷条件下,首次冲刷的泥沙浓度、泥沙损失量最大,荒地泥沙总损失量最高,达到14.62 kg,而苜蓿泥沙总损失量最低,仅为0.49 kg。在所选取的5个水力因子中,仅平均流速与泥沙浓度和泥沙损失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受流速控制的砂粒的选择性运移导致了流速与侵蚀泥沙的相关性。根据水力因子和侵蚀泥沙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水动力的泥沙损失模型,所有预测值都可以与测量值吻合良好。基于水动力的泥沙损失经验模型可以作为基于物理的泥沙模型的重要参考,也可以为坡面发生严重侵蚀时的侵蚀泥沙损失预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极端暴雨 侵蚀泥沙 流失
下载PDF
白羊草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响应的研究
6
作者 刘莹 李鹏 +3 位作者 李占斌 常恩浩 柯浩成 刘琦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9,共8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白羊草在充分供水、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处理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变...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白羊草在充分供水、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处理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充分供水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干旱胁迫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显著高于地下,重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白羊草根冠比和细根生物量,降低粗根生物量;3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时受叶片温度影响最大,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饱和水汽压亏缺的影响最大,在重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光合日变换 光响应曲线 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黄土区典型小流域包气带土壤水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柯浩成 李占斌 +6 位作者 李鹏 肖列 张军 刘莹 赵宾华 常恩浩 王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3,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王茂沟流域降水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黄土区土壤水分运移机制、模型参数识别及生态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降水与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王茂沟流域降水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黄土区土壤水分运移机制、模型参数识别及生态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降水与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中δD和δ^(18) 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8.08‰)^(-14.37‰),(-16.13‰)^(1.41‰)和(-92.36‰)^(-34.98‰),(-12.48‰)^(-5.01‰),平均值分别为-37.36‰,-5.65‰和-60.18‰,-7.81‰。(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通透性草地>梯田>林地>坝地>坡耕地,表层土壤水分的蒸发分馏程度梯田>草地>坝地>坡耕地>林地。(3)林地和草地"优先流"现象明显,草地"优先流"程度最大,林地能显著延伸"优先流"发生路径。(4)草地、林地和梯田分别在160,200,200cm土层及以下氢氧同位素值相对稳定,坝地和坡耕地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与补给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土壤水 氢氧同位素 水分运移 黄土区
下载PDF
过程分析技术在流化床制粒、包衣过程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常恩浩 过芳 +1 位作者 陈宇雷 姚静 《今日药学》 CAS 2019年第12期857-860,共4页
目的流化床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湿法制粒及微丸包衣,其中颗粒的粒径、水分、包衣厚度等属性,是流化床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测的重要参数。传统的分析技术已不能满足实时监控流化床生产过程的要求。根据ICH Q8指南,过程分析技术... 目的流化床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湿法制粒及微丸包衣,其中颗粒的粒径、水分、包衣厚度等属性,是流化床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测的重要参数。传统的分析技术已不能满足实时监控流化床生产过程的要求。根据ICH Q8指南,过程分析技术是表征和优化制药工艺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几种用于流化床制粒、包衣过程监测的过程分析技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流化床制粒、包衣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过程分析技术 空间滤波速度测量技术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