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力链变化的直剪试验数值分析
1
作者 张志伟 左银辉 +3 位作者 常晁瑜 徐久欢 李佩茹 贾唯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874-10883,共10页
构造宏观力学与细观力学的联结,一直是岩土力学领域研究课题的热点。从宏、细观两个角度出发,利用颗粒流软件PFC 2D模拟直剪试验,对直剪试验各阶段进行分析,利用风玫瑰图描述力链的方向,综合试验、离散元颗粒流模拟和细观理论对直剪试... 构造宏观力学与细观力学的联结,一直是岩土力学领域研究课题的热点。从宏、细观两个角度出发,利用颗粒流软件PFC 2D模拟直剪试验,对直剪试验各阶段进行分析,利用风玫瑰图描述力链的方向,综合试验、离散元颗粒流模拟和细观理论对直剪试验的力链分布变化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试验二者结果基本一致;剪切应力达到峰值前内部力链结构有规律地重构,强力链逐渐靠向角平分线;剪切应力达到峰值与水平方向呈接近45°夹角,在卸荷失稳阶段,弱力链重新分布,部分强力链转化而消散,绝大多数保留在剪切带周边。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土体的细观力学机理,为相关数值模拟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宏细观力学 力链 直剪试验 PFC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下“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
作者 乔峰 常晁瑜 +2 位作者 李孝波 王伟 梁金平 《科技风》 2024年第11期16-18,共3页
OBE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之一。以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理念,... OBE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之一。以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理念,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和考核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地质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质学基础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纵剖面形态的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Logistic回归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晁瑜 薄景山 +2 位作者 张兆鹏 杨顺 李佳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5,共8页
强震诱发斜坡失稳破坏是黄土地区主要震害之一,快速准确判别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对城市抗震规划和震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实地调查的1920年海原地震诱发620组滑坡和380组未滑斜坡数据,验证纵剖面形态对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的... 强震诱发斜坡失稳破坏是黄土地区主要震害之一,快速准确判别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对城市抗震规划和震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实地调查的1920年海原地震诱发620组滑坡和380组未滑斜坡数据,验证纵剖面形态对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的影响,对斜坡纵剖面形态进行单因素wald检验,单因素wald检验结果表明纵剖面形态对于滑坡地震危险性快速判别有积极意义。利用野外调查中简单易得的坡高、坡角、纵剖面形态和地震烈度几个因子,建立黄土高原区斜坡地震危险性判别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给出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的快速判别公式,使用该公式对1920年海原地震诱发滑坡回判和1718年通渭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校验,同时对比了不考虑纵剖面形态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表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快速判别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合理确定影响因子并调整Logistic回归中各影响因子的参数,计算得到的斜坡失稳与实际滑坡发育情况较为吻合;斜坡纵剖面形态是影响斜坡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Logistics回归模型中考虑该因素得到的预测公式,判别斜坡失稳准确度比不考虑该因素时高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斜坡 LOGISTIC回归 纵剖面形态 斜坡地震危险性
原文传递
廊坊地区常规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乔峰 阮雪飞 +1 位作者 王亮 常晁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549-6559,共11页
基于廊坊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所获得的实测钻孔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地区内常规土类埋深与剪切波速间相关性进行统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推荐得出不同土类二者间相关性的最优选择,同时探讨了土体状态对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廊坊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所获得的实测钻孔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地区内常规土类埋深与剪切波速间相关性进行统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推荐得出不同土类二者间相关性的最优选择,同时探讨了土体状态对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域内各常见土类(除人工填土外)剪切波速与埋深间存在联系,且离散程度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2)本文模型较刘红帅给出的推荐模型更为接近实测数据;(3)区域性对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埋深 相关性 拟合模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7
5
作者 薄景山 段玉石 +3 位作者 常晁瑜 李孝波 彭达 闫东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强震通常会诱发斜坡灾害,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斜坡地震稳定性评价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评价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评述了静力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强震通常会诱发斜坡灾害,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斜坡地震稳定性评价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评价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评述了静力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动力分析法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10个基础问题。主要包括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原始地形恢复方法、滑带土基本特征、输入地震动的确定、地震动入射方向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地震滑坡地震动场的反演、土体地震流滑形成机理和预测方法、斜坡地震稳定性可靠性分析、滑坡灾害风险分析以及快速评估方法等。开展这些基础问题的研究对推动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地震稳定性 静力分析 动力分析 基础问题
原文传递
高密度电法在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磊 李孝波 +2 位作者 苏占东 常晁瑜 彭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536-543,共8页
受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大地构造背景影响,历史上多次强震在宁夏西吉县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探明这类滑坡的地层结构、基岩面埋深及空间展布情况,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 受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大地构造背景影响,历史上多次强震在宁夏西吉县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探明这类滑坡的地层结构、基岩面埋深及空间展布情况,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形成机理和危险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宁夏西吉县苏堡村滑坡进行探测,并结合钻孔资料进行了验证。勘察结果表明:电阻率参数能够很好的反应研究区的地层分布特征,表层疏松干燥的黄土为高阻反映,随着埋深增加,含水量较大的黄土呈现出低阻反映,在黄土与泥岩接触带饱水区呈现低阻反映。高密度电法在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勘察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为进一步分析滑坡机理和防治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西吉县 滑坡 高密度电法 资料解释
下载PDF
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亮 薄景山 +1 位作者 李孝波 常晁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由于砂土液化是导致地基失效和上部结构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场地液化判别是饱和砂土场地工程建设中的必要环节,因此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研究是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了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国内外进行液化判别... 由于砂土液化是导致地基失效和上部结构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场地液化判别是饱和砂土场地工程建设中的必要环节,因此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研究是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了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国内外进行液化判别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对各判别方法进行了简要述评。在分析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已有液化判别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液化评价指标的获取、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的可靠性、液化判别的概率表达和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等。这一工作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砂土液化 判别方法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下载PDF
中国软土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的概况 被引量:8
8
作者 乔峰 薄景山 +3 位作者 王亮 常晁瑜 张兆鹏 齐文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0-161,共12页
软土由于具有强度低、渗透性小、压缩性高、欠固结以及流变效应等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特性,通常不被选做天然地基。但当软土以建筑环境或地基夹层存在时,对工程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在动力的作用下,软土表现特殊的力学行为,在地震作用有时会... 软土由于具有强度低、渗透性小、压缩性高、欠固结以及流变效应等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特性,通常不被选做天然地基。但当软土以建筑环境或地基夹层存在时,对工程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在动力的作用下,软土表现特殊的力学行为,在地震作用有时会产生震陷;位于表层的软土放大效果显著;位于底层的软土有时具有隔震的作用。由于软土在动力学实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缺少软土场地的强震记录,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一定影响。简要介绍了软土的成因及工程特性;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软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以及剪切波速等动力学参数的特征,评述了软土动本构关系和地震反应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问题。该项工作对从事软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动力特性 本构关系 地震响应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地震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常晁瑜 薄景山 +2 位作者 李孝波 乔峰 闫东晗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09-1614,共6页
地震滑坡的滑距与重力滑坡的滑距有着显著的不同,科学预测地震发生时黄土地区滑坡的滑动距离是合理评估黄土地区滑坡风险和减轻滑坡灾害的有效方式之一。基于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400组野外调查数据,通过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论证... 地震滑坡的滑距与重力滑坡的滑距有着显著的不同,科学预测地震发生时黄土地区滑坡的滑动距离是合理评估黄土地区滑坡风险和减轻滑坡灾害的有效方式之一。基于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400组野外调查数据,通过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论证了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黄土地震滑坡滑距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滑距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67组数据进行了验证。BP神经网络算法和传统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结果的对比显示,BP神经网络的预测更接近真实情况,具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于黄土地震滑坡滑距的预测,并为圈定较为可靠的致灾范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滑距 BP神经网络模型 滑距预测
下载PDF
广西柳州地区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乔峰 薄景山 +2 位作者 张兆鹏 常晁瑜 王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9,121,共12页
基于广西柳州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实测所获的钻孔资料,利用线性模型、幂函数模型和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幂函数模型为二者间相关性拟合的最优选择,同时探讨了土体状态... 基于广西柳州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实测所获的钻孔资料,利用线性模型、幂函数模型和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幂函数模型为二者间相关性拟合的最优选择,同时探讨了土体状态对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人工填土外,柳州地区内常见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域性对其相关性也具有影响。最后以实测钻孔为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模型的预测精度可以通过区分土体状态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埋深 土体状态 回归模型 相关性
下载PDF
地下水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晁瑜 薄景山 +2 位作者 张兆鹏 谭启迪 王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6-372,共7页
为分析地下水的存在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以3个实际场地作为计算土层,2条真实的地震波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分别计算不含地下水工况和饱含地下水工况的土层地震反应。其中,不含地下水工况使用单相介质模型,饱含地下水工况使用双相介质模型... 为分析地下水的存在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以3个实际场地作为计算土层,2条真实的地震波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分别计算不含地下水工况和饱含地下水工况的土层地震反应。其中,不含地下水工况使用单相介质模型,饱含地下水工况使用双相介质模型,算法均使用有限差分方法,人工边界使用透射边界。根据得到的加速度时程,提取它们的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含地下水场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要明显小于不含地下水场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2)含地下水场地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要大于不含地下水场地的反应谱值;(3)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场地放大系数反应谱特征周期向长周期改变,反应谱平台值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地震反应 两相介质 地表峰值加速度 地下水 反应谱 放大系数反应谱
下载PDF
北京地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乔峰 薄景山 +2 位作者 张兆鹏 常晁瑜 王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39-244,共6页
剪切波速是土体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之一。以收集到的北京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实测剪切波速资料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幂函数作为回归模型,给出该地区包括黏土、粉质黏土、粗中砂、粉细砂和粉土五种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关... 剪切波速是土体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之一。以收集到的北京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实测剪切波速资料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幂函数作为回归模型,给出该地区包括黏土、粉质黏土、粗中砂、粉细砂和粉土五种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关系的推荐模型;并和全国范围内常规土类的回归模型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0—2012)》进行对比。利用两个不同场地实例对比验证了回归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区域内各常见土类(除人工填土外)剪切波速与埋深间存在联系,且离散程度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②推荐模型除Ⅱ类场地细砂土表现略差于刘模型外,其余土类均较为接近实测数据;③区域性对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埋深 土类 回归模型
下载PDF
阳安铁路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兆鹏 薄景山 +1 位作者 常晁瑜 李孝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3,共6页
阳(平关)安(康)铁路位于陕西省南部,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种类多且规模大,对行车安全的威胁与日俱增。为了解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同时也为后续的安全风险评价以及整治防范提供现场资料,在大量野外实地调查与资料整理的基础上... 阳(平关)安(康)铁路位于陕西省南部,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种类多且规模大,对行车安全的威胁与日俱增。为了解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同时也为后续的安全风险评价以及整治防范提供现场资料,在大量野外实地调查与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和分析阳安铁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以及成因,并借鉴既有线路灾害的整治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崩塌、溜坍是阳安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同时滑坡与泥石流也是不可忽视的地质灾害;由于铁路沿线多位于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大气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安铁路 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 防治
下载PDF
黄土地震滑坡卫星影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晁瑜 杨顺 +2 位作者 薄景山 段玉石 乔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1-818,共8页
为获得详细的地震滑坡数据和分布特征,揭示黄土地震滑坡的成灾模式和防治措施,需要对黄土地区地震滑坡进行详细的编录,利用卫星影像的识别方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总结黄土地震滑坡特有的空间分布特征、平面形态特征、地震滑坡发育... 为获得详细的地震滑坡数据和分布特征,揭示黄土地震滑坡的成灾模式和防治措施,需要对黄土地区地震滑坡进行详细的编录,利用卫星影像的识别方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总结黄土地震滑坡特有的空间分布特征、平面形态特征、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和伴生水文特征,归纳利用卫星影像识别黄土地震滑坡的7种识别标志。利用该方法,研究通渭地区黄土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与规律,结果表明:黄土地震滑坡卫星影像识别方法获得的滑坡与野外现场调查结果相近;通渭地区滑坡拥有缓坡发育、低角度、中远滑距、大体积、方向性明显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卫星影像 地貌特征 分布规律 通渭地震 海原地震
下载PDF
泸定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孝波 常晁瑜 +2 位作者 蔡晓光 吴义文 周兴浩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4-45,共12页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围0.80~1.34Hz,地层岩性和覆盖层厚度对卓越频率的影响作用较大;(2)磨西台地场地放大效应较为显著,绝大部分测点的峰值放大系数都大于2,与场地土层卓越频率相对应的峰值放大系数介于2.69~6.97;(3)磨西台地地层具有明显的地震效应方向性特征,100°~150°和150°~190°是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的两个优势方向区间,地层岩性差异对优势方向的控制作用较为突出。研究成果填补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冰川堆积物地层动力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泸定6.8级地震后磨西台地所在乡镇的规划与重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台地 地脉动 水平与垂直谱比法 卓越频率 优势方向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的地震液化型滑坡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常晁瑜 徐久欢 +3 位作者 薄景山 杨济源 孙雪晨 顾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161,共9页
掌握滑坡运动学特征,针对运动学特征提出防治措施是减轻滑坡灾害的关键。在野外调查资料与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研究了西吉县兴平乡堡湾村下马达子滑坡的发生过程,探索了黄土地震液化型滑坡的发生机理和运动规律,通... 掌握滑坡运动学特征,针对运动学特征提出防治措施是减轻滑坡灾害的关键。在野外调查资料与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研究了西吉县兴平乡堡湾村下马达子滑坡的发生过程,探索了黄土地震液化型滑坡的发生机理和运动规律,通过与未液化的地震滑坡进行对比,分析了地震液化对滑坡运动的影响,归纳地震液化型滑坡的运动学特征。具体分析结论如下:(1)液化模型较未液化模型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速度更大、滑距更远、破坏性更强;(2)无论是液化模型还是未液化模型,坡肩位置都是地震滑坡发生失稳的关键部位;(3)斜坡液化后,在液化区附近的区域滑体会推动和冲击下部滑坡体,造成斜坡更大面积的失稳,这是液化型地震滑坡具有低角度,强破坏力特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液化型滑坡 离散元 PFC2D 运动学特征
下载PDF
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滑距统计与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晁瑜 杨顺 +1 位作者 焦淙湃 彭达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6-43,共8页
为了分析和预测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滑体的最大滑动距离,利用野外现场调查获得的467处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数据,对滑坡所在地距断层距离、原始斜坡长度、原始斜坡高度和原始斜坡坡型等各项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多元... 为了分析和预测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滑体的最大滑动距离,利用野外现场调查获得的467处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数据,对滑坡所在地距断层距离、原始斜坡长度、原始斜坡高度和原始斜坡坡型等各项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给出了最大滑动距离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得到如下结论: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最大滑动距离受原始斜坡高度、原始斜坡长度、断层距及斜坡坡形的影响较大;给出了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最大滑动距离的统计公式;利用本文提出的统计公式筛选出不符合预测结果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12个典型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特大地震 黄土地震滑坡 滑坡滑距 多元非线性回归 统计预测
下载PDF
考虑饱和两相介质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18
作者 常晁瑜 薄景山 +2 位作者 李孝波 李煜东 张兆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4,共5页
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土层是两相介质,波在其中传播需要考虑水和土的相互作用。为了考虑饱和土层中水土耦合作用,将饱和两相介质的Biot波动理论引入土层地震反应,用来计算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土层的地震反应。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结... 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土层是两相介质,波在其中传播需要考虑水和土的相互作用。为了考虑饱和土层中水土耦合作用,将饱和两相介质的Biot波动理论引入土层地震反应,用来计算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土层的地震反应。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结合人工透射边界,提出了一种考虑饱和两相介质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响嘡台阵3#测井的土层地震反应,并与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结果和实际强震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和等效线性化方法均可以反映出和实测结果相似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数据,该方法的理论模型较单相介质方法更合理,计算得到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数据也更接近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地震反应 两相介质 时域分析 地震动参数 地下水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对黄土地震滑坡后壁形态的影响
19
作者 常晁瑜 薄景山 +2 位作者 乔峰 段玉石 张毅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震害表明,不同强度地震动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形态有较大差别。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统计了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后壁倾角的平均值,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计算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最后根据野外调查实例进行了... 震害表明,不同强度地震动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形态有较大差别。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统计了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后壁倾角的平均值,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计算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最后根据野外调查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地震动强度是造成滑坡后壁形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地震动越大,滑坡后壁倾角越小,滑坡后壁位置越靠近原始斜坡的高位;(2)滑坡后壁具有坡度大、海拔高、人为改造难度大、自身含水量较低、原状黄土结构性较好等特征,稳定性较强,在野外调查中可以利用滑坡后壁倾角和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快速区分诱发滑坡的历史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后壁 地震动强度 黄土地震滑坡 1920年海原地震 PFC^(2D)
原文传递
反应谱及标定方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启迪 薄景山 +1 位作者 郭晓云 常晁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4,共9页
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是抗震设计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简要介绍了反应谱的概念,总结了20世纪以来反应谱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总结了反应谱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各行业抗震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相关规定。详细介绍了... 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是抗震设计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简要介绍了反应谱的概念,总结了20世纪以来反应谱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总结了反应谱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各行业抗震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相关规定。详细介绍了目前反应谱标定的主要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演进历程,最后对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该项工作对开展反应谱理论研究和抗震设计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标定方法 抗震设计规范 设计反应谱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