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种木犀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常生辉 邓传良 +1 位作者 高武军 卢龙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7种木犀属植物的叶表皮,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腺点密度等指标,以明确各种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具体特征。结果...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7种木犀属植物的叶表皮,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腺点密度等指标,以明确各种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具体特征。结果显示:木犀属植物叶下表皮有气孔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多为不规则型,只有总状桂花和狭叶木犀为环列型;气孔器外围角质层有放射状、条状、环状、颗粒状等多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下表皮腺点的数目远远大于上表皮。研究表明,木犀属植物气孔器和叶表皮细胞特征在种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 气孔器 木犀属 系统学
下载PDF
木犀属植物叶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常生辉 卢龙斗 +3 位作者 高武军 邓传良 刘素霞 侯彩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8,共9页
对木犀属(Osmanthus)26种植物叶柄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植物叶柄的解剖特征存在比较丰富的变异,叶柄横切面形状有3种类型(U型、V型、Y型),周缘波状、浅波状或近平滑;表皮毛有或无;维管束一般为1大2小,维管束轮廓在种... 对木犀属(Osmanthus)26种植物叶柄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植物叶柄的解剖特征存在比较丰富的变异,叶柄横切面形状有3种类型(U型、V型、Y型),周缘波状、浅波状或近平滑;表皮毛有或无;维管束一般为1大2小,维管束轮廓在种间变异丰富,维管束类型有周韧、近周韧、外韧3种;小叶月桂、牛矢果、厚边木犀、美洲木犀叶柄中央具髓腔,部分种叶柄有硬化细胞或石细胞存在。木犀属植物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比较稳定,可作为该属的分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属 叶柄 维管束 比较解剖学
下载PDF
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武军 李书粉 +1 位作者 常生辉 李锁平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7-342,共6页
对几种主要的抵御非生物胁迫危害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包括热休克蛋白、LEA蛋白、脯氨酸、甜菜碱、多胺和糖类物质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了介绍。
关键词 植物 非生物胁迫 内源性保护物质
下载PDF
木犀属植物叶片微形态结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卢龙斗 常生辉 +3 位作者 高武军 邓传良 洪达 向其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6,共5页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木犀属(Osmanthus)27种植物叶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中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木犀属(Osmanthus)27种植物叶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中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与木犀属植物生长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属 叶片微形态 解剖结构
下载PDF
木犀属的分支系统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卢龙斗 邓传良 +4 位作者 常生辉 高武军 秦瑞云 季春峰 向其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基于22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对木犀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利用PAUP*计算机程序分别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和距离树(NJ、UPGMA),所得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基本上支持P.S.Green的经典分类,圆锥花序组聚为一类,管花木犀组、离瓣木犀组和... 基于22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对木犀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利用PAUP*计算机程序分别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和距离树(NJ、UPGMA),所得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基本上支持P.S.Green的经典分类,圆锥花序组聚为一类,管花木犀组、离瓣木犀组和木犀组聚为一类.木犀组又可以分为2个分支:蒙自桂花、毛木犀、齿叶木犀、岛屿木犀、柊树、坛花木犀、毛柄木犀、狭叶木犀、宁波木犀聚为一个分支;野桂花、桂花、网脉木犀、短丝木犀、显脉木犀、细脉木犀、石山桂、高氏锐叶木犀、红柄木犀和锐叶木犀聚为另外一个分支.除了红柄木犀和无脉木犀外,其结果与经典分类完全相同.不过,管花木犀组、离瓣木犀组和木犀组之间的亲缘关系,在本研究中无法确定,需要分子手段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属 分支系统学 形态学性状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尿酸水平变化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雪晶 常生辉 +3 位作者 齐媛 杨丽 刘广宇 孙丽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尿酸(U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0例NMOSD患者(NMOSD组)、23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NIND组)、26例健康对照者(HC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UA水...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尿酸(U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0例NMOSD患者(NMOSD组)、23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NIND组)、26例健康对照者(HC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UA水平。比较各组血清、脑脊液UA水平及不同临床特征的NMOSD患者血清、脑脊液U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脑脊液UA与血清U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MOSD组血清UA水平低于NIND组和HC组(P均<0.05);NMOSD组脑脊液UA水平高于NIN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不同临床特征的NMOSD患者血清、脑脊液UA水平比较,P均>0.05。在NMOSD患者中,脑脊液UA水平与血清UA水平呈正相关(r=0.495,P=0.005)。结论NMOSD患者血清UA水平降低,脑脊液UA水平未见降低。血清、脑脊液UA水平与NMOS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脑脊液UA与血清UA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与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7
作者 朱思语 常生辉 +3 位作者 丑丽莎 张大启 李立敏 杨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在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发病中的意义,以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0例急性期患者(AMAN组)入院2周时采用GBS运动功能缺损评分(GDS)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采用Erasmus吉兰-巴雷综合...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在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发病中的意义,以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0例急性期患者(AMAN组)入院2周时采用GBS运动功能缺损评分(GDS)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采用Erasmus吉兰-巴雷综合征预后评分(EGOS)评估患者6个月预后;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HCs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组IL-35水平,并分析AMAN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依标准品对IL-35检测限度将AMAN患者分为低分泌组(<0.13μg/L)和分泌组(≥0.13μg/L),比较2组GDS和EGOS水平差异。结果 AMAN组血清IL-35水平较HCs组明显降低,且AMAN患者急性期血清IL-35水平与GDS和EGOS呈负相关(rs分别为-0.430和-0.523,均P<0.05),低分泌组(17例)的GDS和EGOS均高于分泌组(13例)。结论 IL-35可能参与了AMAN的发病过程,且作为一个保护性细胞因子,血清IL-35的水平有望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白细胞介素35 GBS运动功能缺损评分 Erasmus吉兰-巴雷综合征预后评分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