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钾水平预测2类肺动脉高压患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郭耘廷 侯晓敏 +6 位作者 白剑英 常铭洋 赵旭 孙琳 郑志发 施熠炜 秦小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背景肺动脉高压(PH)常由左心疾病所致(2类PH),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钾通道功能障碍是PH的标志,但该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仍不清楚,钾离子对PH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2类PH患者的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 背景肺动脉高压(PH)常由左心疾病所致(2类PH),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钾通道功能障碍是PH的标志,但该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仍不清楚,钾离子对PH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2类PH患者的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评价血钾水平对2类PH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2类PH的400例成年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吸烟情况及吸烟指数(SI)、饮酒史。(2)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3)实验室资料:血钾、心肌标志物[降钙素原、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右房室瓣反流峰值流速、肺动脉收缩压)。依据血钾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3.5 mmol/L组(n=57)、3.5~5.5 mmol/L组(n=340)、>5.5 mmol/L组(n=3)。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比较不同血钾水平患者的出院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钾对2类PH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5.5 mmol/L组患者降钙素原及NT-proBNP高于<3.5 mmol/L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钾水平与NT-proBNP(rs=0.133)、右房室瓣反流峰值流速(rs=0.017)、肺动脉收缩压(rs=0.126)呈正相关(P<0.05)。将血钾水平进一步分为<3.5 mmol/L、3.5~3.9 mmol/L、4.0~4.9 mmol/L、5.0~5.5 mmol/L、>5.5 mmol/L,以深入研究血钾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Log-rank(Mantel-Cox)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大于平均住院水平的2类PH患者,不同血钾水平患者(<3.5 mmol/L、3.5~3.9 mmol/L、4.0~4.9 mmol/L、5.0~5.5 mmol/L、>5.5 mmol/L)的累积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ROC曲线结果显示,血钾对非轻症PH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577,截断值为3.91 mmol/L,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52.5%]与NT-proBNP的诊断价值相近(AUC=0.585,截断值为1070.69 pg/mL,灵敏度为78.1%,特异度为39.6%),可有效预测2类PH的严重程度。结论血钾水平可预测2类PH患者的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干预血钾水平可能是防治PH的新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钾 超声心动图 住院时间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高盐饮食上调跨膜蛋白16A致C57BL/6J小鼠脑动脉重构的机制
2
作者 侯晓敏 施熠炜 +5 位作者 孙琳 赵旭 郑志发 常铭洋 张明升 秦小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探讨高盐上调跨膜蛋白16A(transmembrane protein 16A,TMEM16A)致小鼠脑动脉重构的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模型制备8周),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摄食)、低盐组(2%高盐饲料)、中盐组(4%高盐饲料)和高盐组(8%... 目的探讨高盐上调跨膜蛋白16A(transmembrane protein 16A,TMEM16A)致小鼠脑动脉重构的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模型制备8周),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摄食)、低盐组(2%高盐饲料)、中盐组(4%高盐饲料)和高盐组(8%高盐饲料)。HE染色观察脑动脉形态学变化;血管渗透性实验比较脑组织颜色及吸光度值;免疫荧光检测脑动脉TMEM16A的表达;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脑动脉TMEM16A的mRNA和蛋白表达;离体肌张力检测脑动脉舒缩反应;膜片钳记录脑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氯通道(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s,CaCC)电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和8%高盐饮食可浓度依赖性引起脑动脉管壁逐渐增厚、管腔狭窄;注射埃文斯兰后,4%和8%高盐组脑组织逐渐变蓝,且吸光度值明显增加;2%、4%和8%高盐组脑动脉对60 mmol·L^(-1) KCl的收缩反应逐渐增强,对10-5 mol·L^(-1)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逐渐减弱;TMEM16A阻断剂可抑制脑动脉对60 mmol·L^(-1)KCl的收缩反应;高盐组脑动脉TMEM16A不仅荧光表达逐渐增强,且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多,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CaCC电流逐渐增大。结论高盐可致C57BL/6J小鼠脑动脉重构,其机制与上调TMEM16A表达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饮食 脑动脉 血管重构 TMEM16A 肌张力 钙激活氯电流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和扩增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成 王韫芳 +4 位作者 常铭洋 池木根 孔维霞 裴雪涛 吴祖泽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探讨新型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作用。方法机械分离方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P1代开始将含小牛血清的原代培养基SYL-NBCS更换为实验组SYL-SF和对照组MSCM-SF两种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 目的 探讨新型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作用。方法机械分离方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P1代开始将含小牛血清的原代培养基SYL-NBCS更换为实验组SYL-SF和对照组MSCM-SF两种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传代、扩增和维持。利用Alexa Fluor 488 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比较传代细胞的增殖效率,并对细胞进行形态、表型、染色体核型和分化能力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结果分离得到的单个脐带问充质干细胞在原代培养基SYL-NBCS中培养8-15d可获得原代(P0)细胞,更换为无血清培养基后,SYL-S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MSCM-SF组;在细胞传代过程中SYL—SF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强且维持MSCs特异性表面标志和向脂肪、骨、软骨等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在传代过程中维持正常染色体核型。结论SYL—SF无血清培养基可以对UC-MSCs进行良好地体外扩增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生物疗法 蛋白质类
下载PDF
临床研究用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制备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文成 王韫芳 +7 位作者 常铭洋 池木根 王华 刘银霞 覃金华 闫舫 裴雪涛 吴祖泽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5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并易于推广的临床研究用间充质干细胞的产业化制备策略。方法常规方法分离获得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1-P3代以含小牛血清培养基进行稳定传代后,以无血清培养基对P4-P6代细胞继续培养和扩增,并以含血清培养基...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并易于推广的临床研究用间充质干细胞的产业化制备策略。方法常规方法分离获得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1-P3代以含小牛血清培养基进行稳定传代后,以无血清培养基对P4-P6代细胞继续培养和扩增,并以含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倒置显微镜每天定时观察细胞生长状态,CCK-8法比较P4代和P6代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中的增殖能力,并对P4-P6代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对分离获得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在含血清培养基中,P1-P3代细胞增殖能力稳定,以4×10^4/ml密度接种,3.5-4d可达到90%融合;细胞进入P6后,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增殖能力与含血清培养基相近;BSA残留量检测结果显示,无血清培养基组中细胞的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残留的BSA量低于10ng/10^6细胞,满足《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相关细胞治疗产品中BSA残留量的标准要求。结论含血清培养与无血清培养相结合的程序性培养扩增体系,可为临床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控的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血清白蛋白 生物疗 生物医学研究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无异源/无血清培养基研发的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成 常铭洋 +1 位作者 王韫芳 裴雪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广泛存在于成体骨髓、脂肪、牙髓及围产期脐血、脐带、胎盘等多种人体组织器官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1],近年来在外科烧伤[2]、软组...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广泛存在于成体骨髓、脂肪、牙髓及围产期脐血、脐带、胎盘等多种人体组织器官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1],近年来在外科烧伤[2]、软组织填充[3]、终末期肝病[4]、心肌梗死[5]、糖尿病足[6]等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 成体干细胞 人体组织器官 多向分化潜能 免疫调节功能 cells 软组织填充
下载PDF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粉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常铭洋 陈志强 +3 位作者 柳娟 闫舫 季守平 王韫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289-296,共8页
目的观察冷冻研磨获得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粉(ADMP)生物学性状,探索高纯度且保留生物活性的异种(猪)ADMP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支持及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幼龄长白猪背部皮肤,经生物酶法脱细胞、冷冻干燥后经过不同冷... 目的观察冷冻研磨获得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粉(ADMP)生物学性状,探索高纯度且保留生物活性的异种(猪)ADMP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支持及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幼龄长白猪背部皮肤,经生物酶法脱细胞、冷冻干燥后经过不同冷冻研磨程序得到异种(猪)ADMP,再由60钴辐照获得无菌异种(猪)ADMP;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异种(猪)ADMP颗粒大小及胶原形态,确定适合应用的研磨程序;通过MTT法检测Ha Ca T细胞和BJ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异种(猪)ADMP包被下的黏附作用,确定异种(猪)ADMP实现细胞最大黏附的浓度范围;DMEM培养液基添加异种(猪)ADMP为实验组,单纯DMEM培养液基为对照组,使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分析BJ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指数,验证异种(猪)ADMP对成纤维细胞的促迁移作用;原代表皮细胞接种在异种(猪)ADMP培养液8 d,绘制增殖曲线,检测异种(猪)ADMP对原代表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同时免疫荧光检测原代表皮细胞表面成熟与分化蛋白的表达。对数据进行Student's t-检验。结果 1、2、3、5、7、10次循环研磨获得异种(猪)ADMP,肉眼可见全部为白色、无块状,其中1、2、3次循环呈较粗颗粒;5、7、10次循环呈现集中均匀趋势,粒径分布在0~12μm之间。其中5次循环粒径(13.00±2.10)μm与7次循环[(6.00±0.96)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3,P=0.0002)。异种(猪)ADMP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不同循环次数获得的异种(猪)ADMP均能保留大量胶原分子。BJ人成纤维细胞和Ha Ca T细胞随包被浓度的增加,细胞黏附作用不断增强,浓度高于750μg/cm2,无明显变化。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BJ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DMEM培养液基对照组培养液72 h后的迁移指数为1.21±0.10,而异种(猪)ADMP培养液基试验组的迁移指数为3.66±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4,P=0.002)。在异种(猪)ADMP培养液的原代表皮细胞形态统一增殖迅速,对照组出现一定比例的分化细胞,试验组与对照组第5天细胞数分别为(4.11±0.28)×105、(1.10±0.12)×10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1,P=0.005);第8天细胞数分别为(5.00±0.48)×105、(3.05±0.30)×10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P=0.039),增殖曲线显示试验组在接种即日培养液至第5天,一直处于指数增长期。荧光染色中异种(猪)ADMP培养液的原代表皮细胞E-cad全部表达,少量表达角蛋白10,整合素α6几乎全部强阳性,角蛋白14全部表达并有部分强阳性,Ki-67抗原表达率高。结论通过生物酶解和冷冻研磨获得的异种(猪)ADMP对参与皮肤创伤修复最重要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具有促进其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未来可进一步应用于皮肤创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创伤和损伤 表皮细胞 脱细胞真皮基质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