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的SYNTAX-Ⅱ评分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鸣 干倩 +11 位作者 翟馨蓉 张舒怡 徐逸婷 关韶峰 陈阳 容耀聪 张亮 李天奇 常锡峰 翁婷雯 曲新凯 韩文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774-780,共7页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重建的老年患者(≥75岁),共120例。基于冠脉造影及临床因素进行SYNTAX-Ⅱ评分(SSⅡ),同时对于QFR<0.80病变进行校正指导后的SYNTAX-Ⅱ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定义为2年随访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及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分析QFR-SSⅡ不同危险分层分组的MACE发生率及其对于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发现,通过ROC曲线分析,可采用≤28,>28且<38,≥38为危险分层标准。QFR-SSⅡ校正后,危险分层低危组比例由SSⅡ分层的28.33%上升至32.50%,中危组由55.83%降低至54.17%,高危组由15.84%降低至13.33%。QFR-SSⅡ标准下高危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QFR-SSⅡ(HR[95%CI]:1.066[1.019~1.115],P=0.006)及SSⅡ(HR[95%CI]:1.071[1.023~1.122],P=0.003)均对主要终点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无论SSⅡ或QFR-SSⅡ对多支病变患者预后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QFR-SSⅡ通过优化生理学标准校正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治疗预后更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 SYNTAXⅡ评分 多支血管病变
下载PDF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常锡峰 徐文莉 +4 位作者 陈茜薇 张莉敏 容耀聪 焦青萍 郭新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治疗组和普罗帕酮治疗组,分别为54例和52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复发情况及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治疗组预防老...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治疗组和普罗帕酮治疗组,分别为54例和52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复发情况及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治疗组预防老年阵发性房颤复发3m的总有效率为88.9%,6m的总有效率为77.8%,9m的总有效率为74.1%,12 m的总有效率为70.4%;普罗帕酮治疗组3m的总有效率为73.1%,6m的总有效率为63.5%,9m的总有效率为57.7%,12m的总有效率为53.8%;胺碘酮治疗组左房内径在治疗前后发生了变化(P<0.05);两组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均较为少见.结论 胺碘酮在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比普罗帕酮相对有效,两组药物合理使用不良反应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普罗帕酮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常锡峰 徐文莉 +6 位作者 金波 罗心平 李勇 朱军 李剑 王彩萍 施海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2003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346例冠心病患者,收集15~52个月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症...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2003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346例冠心病患者,收集15~52个月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TVR);其中72例复查冠脉造影,对其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动脉瘤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冠心病患者共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674枚,PCI术后20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0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1.3%。DES植入术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0.9%(3/346),院外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3.7%(11/346)。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发现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8%(1/132);靶血管动脉瘤形成0.8%(1/132);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4.5%(6/132),其中4例再次于靶病变处植入DES。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过程中的出血并发症37例,白细胞减少2例。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MACE、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海明 金波 +6 位作者 常锡峰 罗心平 朱军 李勇 沈伟 李剑 王彩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267-270,I0002,共5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BMMNCs移植组(1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联合经冠状动脉自体BM...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BMMNCs移植组(1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联合经冠状动脉自体BMMNCs移植;对照组(12例)接受PCI治疗。结果3个月后,BMMNCs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54.29±5.47)%提高至(59.21±5.54)%(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CT示BMMNCs移植组心肌18F-FDG代谢显像明显改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变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安全而有效,可能与BMMNCs转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 心肌再生 骨髓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关韶峰 陈阳 +9 位作者 李天奇 张亮 刘鸿元 洪慰麟 常锡峰 干倩 郭新贵 方唯一 曲新凯 韩文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622-624,632,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住院诊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高龄STEMI患者86例(≥80岁),并和同期非高龄老年组(65~79岁)110例患者进...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住院诊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高龄STEMI患者86例(≥80岁),并和同期非高龄老年组(65~79岁)110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2组基线临床特征、造影特征和临床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肾功能不全(51.2%vs 34.5%,P=0.019)和中度以上贫血的比例(19.8%vs 9.1%,P=0.031)更高。2组患者"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有着更多的多支病变比例(46.5%vs 29.1%,P=0.012),2组患者经桡动脉入路比例、最终TIMI血流、门-球时间亦无差异(P>0.05),高龄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高龄组[(51.9±9.1)%vs(53.0±6.6)%,P=0.004],发生心力衰竭比例高于非高龄组(29.1%vs 14.5%,P=0.013),但2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死亡和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和30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80岁以上高龄STEMI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急诊介入
下载PDF
植物甾醇酯奶粉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建琴 徐丹凤 +9 位作者 谢华 王彦 陈敏 常锡峰 潘逸茹 刘渊 薛惠君 赵虎 陈艳秋 肖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8-592,共5页
目的:观察添加植物甾醇酯的低脂奶粉能否有效降低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年龄40~70(60.28±6.98)岁。 LDL-C在3.4~6.0 mmol/L的女性和男性志愿者(19... 目的:观察添加植物甾醇酯的低脂奶粉能否有效降低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年龄40~70(60.28±6.98)岁。 LDL-C在3.4~6.0 mmol/L的女性和男性志愿者(19名男性,40名女性)以顺序方式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29)或植物甾醇组(n=30),试验周期为6周。植物甾醇组奶粉采用添加了植物甾醇酯的低脂奶粉(每日摄入2.5g植物甾醇酯(等同于约1.5g的植物甾醇)。干预周期中,两组受试者的生活方式与初始时保持不变。主要观察指标是LDL-C 的变化,次要观察目标是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甘油三酯和血糖等变化。结果两组在干预前血脂水平及干预前后临床和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植物甾醇组LDL-C水平在试验3和6周后由基线的(4.18±0.54)mmol/L 分别下降至(3.44±0.61) mmol/L (-17.7%, P <0.05)和(3.35±0.39) mmol/L (-19.9%, P<0.05),对照组由基线的(4.11±0.54) mmol/L 分别下降至(3.47±0.60) mmol/L (-15.57%, P<0.05)和(3.61±0.39)mmol/L (-12.17%, P<0.05);植物甾醇组TC水平在试验3周和6周后由基线的(6.30±0.86)mmol/L分别下降至(5.92±0.75)mmol/L (-6.03%, P>0.05)和(5.43±0.77)mmol/L (-13.8%, P<0.05),对照组由(6.20±0.76)mmol/L分别下降至(5.70±0.76)mmol/L (-8.06%, P<0.05)和(5.84±0.75)mmol/L (-5.81%, P<0.05)。干预6周后,植物甾醇组LDL-C的降幅较对照组降低7.69%(-0.33 mmol/L, P<0.05),TC降幅较对照组降低8.00%(-0.51 mmol/L, P<0.05);两组HDL-C和甘油三酯( 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需特别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情况下,使用以低脂奶粉为载体的植物甾醇酯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LDL-C和T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植物甾醇类 胆固醇 LD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