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下翻转课堂与线上互动结合的全科医学课程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平陆 徐娜 +2 位作者 李源杰 沙悦 曾学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究翻转课堂与线上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学概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于2020年3月组织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及清华大学2014级医学实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共108名,以翻转课堂与线上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目的探究翻转课堂与线上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学概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于2020年3月组织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及清华大学2014级医学实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共108名,以翻转课堂与线上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全科医学概述(2学时)教学,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研与情景模拟,探索评估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职业发展与对全科医学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结果19名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后9名(47.37%)更坚定从医。对于108名学生的整体调研显示,学生满意度评分为4.37分(满分5分),超过半数学生表示相比传统课堂更喜欢翻转课堂授课方式。课程后考虑成为全科医学相关专业方向临床医生的学生比例显著升高。课程后愿意在临床实践中整合多级医疗资源,进行全科医学相关宣教的学生比例显著升高。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述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提升了学生对于全科医学及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此课程反响良好,可以作为线上教学的有效补充,值得在全科医学教学及其他课程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骨传导助听器应用专家共识
2
作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高志强 +9 位作者 陈晓巍 樊悦 平陆 范欣淼 杨腾裕 张天宇 任柳杰 李辰龙 赵守琴 王丹妮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3,共7页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亦称小耳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缩小或缺如,常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听骨链畸形[1]。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83~4.34/10 000[2,3],我国约为3.06/10 000,且有上升趋势[4]。大部分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为单侧受累,7%~23%为双侧[2]。...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亦称小耳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缩小或缺如,常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听骨链畸形[1]。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83~4.34/10 000[2,3],我国约为3.06/10 000,且有上升趋势[4]。大部分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为单侧受累,7%~23%为双侧[2]。90%以上的患耳存在气骨导差为50~60 dB的传导性听力损失[2]。外中耳畸形可以多种发育综合征的表型出现,被称为综合征型耳畸形[5]。外观异常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其心理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传导 传导性听力损失 小耳畸形 气骨导差 专家共识 助听器 外中耳畸形 外耳道
原文传递
人工耳蜗植入电极长度的选择与疗效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牛晓敏 平陆 +5 位作者 高儒真 夏鑫 范欣淼 陈钰 樊悦 陈晓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单侧植入全覆盖与标准长度电极对听阈、言语识别、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6例,男12例... 目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单侧植入全覆盖与标准长度电极对听阈、言语识别、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19~71(43±16)岁。术前行颞骨高分辨率CT,应用OTOPLAN软件进行评估,以经圆窗膜入路的微创手术单侧植入全覆盖电极11耳(全覆盖组),标准电极15耳(标准电极组),于术后开机时、3~5个月、6~11个月及术后1年以上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声场下助听听阈,安静及噪声下言语识别与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CQ)评分。结果全覆盖组与标准电极组患者术后开机时听阈分别为(46.5±3.4)dB与(48.5±2.2)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术后听阈及言语识别水平均较术前提高(均P<0.05);1年后听阈分别为(32.1±1.2)dB与(32.5±0.9)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除术后1年以上随访时单、双音节词与术后3~5个月的句子识别率外,全覆盖组65 dB声压级(SPL)单、双音节词及句子识别率在各次随访中均优于标准电极组(均P<0.05);术后1年以上噪音条件(信噪比=10 dB)下,全覆盖组单、双音节词与句子识别率均高于标准电极组(均P<0.05);NICQ量表各维度术后均提升,其中自信心维度两组提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维度提升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单侧植入基于OTOPLAN选择的全覆盖与标准电极均能带来明显的听力及生活质量改善,全覆盖电极植入可能会提升患者术后的言语识别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耳蜗植入术 听力学 电极长度
原文传递
双侧小耳畸形患者单侧及双侧骨导助听疗效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牛晓敏 平陆 +2 位作者 范欣淼 樊悦 陈晓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小耳畸形合并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分期耳廓再造-骨桥植入术后单侧及双侧骨导助听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双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 目的探讨双侧小耳畸形合并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分期耳廓再造-骨桥植入术后单侧及双侧骨导助听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双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岁。术前测试裸耳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行颞骨高分辨CT评估乳突发育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分期耳廓再造及骨桥植入术)。术后骨桥开机时、开机后3、6、12、24个月,测试单侧骨桥助听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安静环境和信噪比5 dB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识别率);植入骨桥至少3个月后,分别测试裸耳、单侧骨桥助听和双侧骨导助听(一侧骨桥+对侧ADHEAR)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采用国际助听器评估问卷和Glasgow儿童获益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主观获益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中9例于耳廓再造术前植入骨桥,6例同期植入骨桥,17例于耳廓再造术后植入骨桥;32例均对侧佩戴ADHEAR。单侧骨桥及双侧骨导助听的平均纯音听阈均较裸耳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单侧骨桥与双侧骨导助听阈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环境下单侧骨桥及双侧骨导助听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率(t=6.50,P<0.05),单侧骨桥与双侧骨导助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双侧骨导助听显著优于单侧骨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单侧骨桥植入及双侧骨导助听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同时合并重度传导性聋患者,单侧骨桥植入和一侧骨桥+对侧ADHEAR均可改善其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双侧骨导助听较单侧骨桥可进一步提高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畸形 先天性 先天性小耳畸形 外科 整形 人工听觉植入
原文传递
1例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Chiari畸形Ⅰ型及其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腾裕 平陆 +3 位作者 牛晓敏 高儒真 高俊 陈晓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0-844,847,共6页
Chiari畸形是以后颅窝解剖结构发育畸形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尤其是涉及大脑与脊髓交界区域,因其导致小脑扁桃体下部疝入枕骨大孔,又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脑干及后组脑神经相关症状为该病的典型表现,而国内外陆续报道部分患者以感音神... Chiari畸形是以后颅窝解剖结构发育畸形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尤其是涉及大脑与脊髓交界区域,因其导致小脑扁桃体下部疝入枕骨大孔,又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脑干及后组脑神经相关症状为该病的典型表现,而国内外陆续报道部分患者以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SNHL)为主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听力下降 听力康复 耳蜗植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