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保险、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绿色发展
1
作者 郑军 庄春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80,共22页
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渠道,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发挥灾后赔付作用,增加农民收益,... 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渠道,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发挥灾后赔付作用,增加农民收益,产生福利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风险偏好,而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产生技术进步效应。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绿色发展
下载PDF
自体血回收中吸引负压控制与血红蛋白尿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庄春柳 成新华 +1 位作者 黄步英 郑汉琪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收过程中吸引器负压控制与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4例符合自体血回收条件且术中回输自体血超过1000ml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吸引器负压分别调节为100mmHg(A组)、150mmHg(B组)、200mmHg(C组)。观察各组患...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收过程中吸引器负压控制与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4例符合自体血回收条件且术中回输自体血超过1000ml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吸引器负压分别调节为100mmHg(A组)、150mmHg(B组)、200mmHg(C组)。观察各组患者在输入回收自体血500ml和1000ml时,尿液颜色是否有变化。结果:C组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超过1000ml时,出现血红蛋白尿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进行术中血液回收时,吸引器负压以控制在150mmHg左右为佳,既可保证工作效率,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又能降低患者因红细胞受损而导致血红蛋白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 吸引负压控制 血红蛋白尿
下载PDF
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庄春柳 李洁蓉 《全科护理》 2012年第10期879-880,共2页
[目的]观察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 [目的]观察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4%,对照组为63.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氨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乳果糖 灌肠 醒脑静 护理
下载PDF
适时体位干预及改进体位垫在甲状腺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庄春柳 黄步英 +1 位作者 陈燕珠 张翠君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5年第4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对减轻或避免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的作用。[方法]将42 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成两组,A组2 2 0例,采用普通体位垫及常规手术体位;B组2 0 0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对减轻或避免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的作用。[方法]将42 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成两组,A组2 2 0例,采用普通体位垫及常规手术体位;B组2 0 0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结果]B组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 <0 .0 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可避免或减轻病人术后的头痛、腰背痛、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手术 体位 护理
下载PDF
开胸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庄春柳 郑汉琪 +1 位作者 张翠君 成新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5年第7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与传统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开胸行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前检查肺功能正常。随机将126例分为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组(D组)和应用自控镇痛泵组(PCA组)。D...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与传统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开胸行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前检查肺功能正常。随机将126例分为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组(D组)和应用自控镇痛泵组(PCA组)。D组病人感觉疼痛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PCA组由病人或家属自行调节镇痛泵镇痛,每次间隔时间至少5min。术后回病房即刻、2h、4h、8h、12h、24h、48h观察疼痛、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不良反应及术后7d随访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0h~48h比较Sp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7d肺部并发症PCA组2例,D组11例。[结论]PCA用于肺功能正常的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对SpO2无影响,镇痛效果明显,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镇痛泵 食管癌 贲门癌 并发症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庄春柳 李慈妹 +2 位作者 李洁容 许文凝 陈纯娇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1期2881-2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庄春柳 张翠君 +1 位作者 郑汉旗 黄步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6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只按常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连续3 d观察留置于胸壁...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只按常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连续3 d观察留置于胸壁皮下引流胶管负压吸引的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创面变态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负压吸引的引流量及术后总的引流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发生皮瓣下积液2例,无皮瓣坏死,无创面变态反应;对照组皮瓣下积液9例,局部皮瓣坏死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医用生物蛋白胶
下载PDF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步英 宋春红 +1 位作者 庄春柳 成新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1例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的肾囊肿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心理、物品准备及术中良好的配合。结果11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1例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的肾囊肿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心理、物品准备及术中良好的配合。结果11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强调医护默契配合,护士需充分了解肾脏解剖位置、熟悉手术步骤,确保手术仪器、器械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去顶术 腹腔镜 手术配合 患者 治疗 术前心理 开放手术 结论 熟悉 器械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电动气压止血带和驱血带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燕珠 庄春柳 +1 位作者 张翠君 郑驼英 《现代医院》 2007年第6期35-36,共2页
止血带、驱血带是四肢手术中最常见的辅助工具,使用后可使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1]。同时,还可使手术出血量降至最低限度,对于四肢手术尤其是四肢末端(前臂、手腕部及下肢足、踝部)手术尤为重要。但驱... 止血带、驱血带是四肢手术中最常见的辅助工具,使用后可使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1]。同时,还可使手术出血量降至最低限度,对于四肢手术尤其是四肢末端(前臂、手腕部及下肢足、踝部)手术尤为重要。但驱血带、止血带也是一种危险工具,如使用不当将导致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正确使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术中注意事项,我们对上肢前臂和下肢手术患者,术中联合应用电动气压止血带、驱血带后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应用电动气压止血带、驱血带 观察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理学及免疫标记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业晞 庄春柳 +2 位作者 郑志超 李廷汉 吴祝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病理学及免疫标记表达的变化,来探讨NCT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36例患者,术前用粗针穿刺获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并做免疫组化检测ER、PR和cerb-B2。NCT采用标准CAF方案,3...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病理学及免疫标记表达的变化,来探讨NCT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36例患者,术前用粗针穿刺获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并做免疫组化检测ER、PR和cerb-B2。NCT采用标准CAF方案,3周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术后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理学及免疫标记表达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RR)为88.89%(32/36),临床完全缓解(CCR)12例(33.33%),部分缓解(PR)20例(55.56%),无变化(NC)4例(11.11%),无进展期(PD)病例。其中,有8例(22.22%)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与术前病理检查标本比较,乳腺癌化疗后出现瘤体缩小变软,甚至消失,肿瘤细胞退变坏死,间质水肿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显示ER、PR和cerb-B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CT能使绝大部分乳腺癌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使癌肿缩小,有利于手术切除和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同时在抑制乳腺癌微转移灶、降低复发和转移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ER、PR和cerb-B2在化疗前后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业晞 庄春柳 +5 位作者 陈维荣 吴祝东 李廷汉 蔡高阳 刘俐敏 娄夏芳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7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总结早期诊断经验。方法 1995年7月-2004年8月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患者17例,其中车祸6例,斗殴4例,坠落伤3例,重物压伤2例,其他伤2例,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采用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1... 目的 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总结早期诊断经验。方法 1995年7月-2004年8月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患者17例,其中车祸6例,斗殴4例,坠落伤3例,重物压伤2例,其他伤2例,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采用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14例,行全脾切除术4例,脾脏部分切除术5例,裂口缝合修补术5例。结果 17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6.2d,定期门诊随访数月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细致地体格检查、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以及辅以各种有效的检查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脾破裂 早期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 2004年 1995年 全脾切除术 部分切除术 缝合修补术 临床特点 发病机理 诊断经验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异常情况 门诊随访 体格检查 检查手段 病情变化 早期治疗 坠落伤 患者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业希 沈文律 庄春柳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2-113,共2页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 ,病因未明 ,尚缺乏特效疗法。本文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阐述目前诊断的最新进展和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疗效。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病 诊断 治疗 病因 中西医结合疗法 物理疗法
下载PDF
卵黄肠管未闭致肠扭转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业希 吴俊伟 +1 位作者 郑成坤 庄春柳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卵黄肠管未闭 肠扭转 病因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立止血过敏性休克的急救配合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翠君 黄林华 +1 位作者 郑汉琪 庄春柳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0B期2964-2964,共1页
静脉注射立止血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极其罕见,本文分析总结了1例术前使用立止血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婴儿的抢救和护理,认为静脉注射立止血后应密切注意药物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抢救时应使患儿去枕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 静脉注射立止血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极其罕见,本文分析总结了1例术前使用立止血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婴儿的抢救和护理,认为静脉注射立止血后应密切注意药物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抢救时应使患儿去枕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保暖,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通过本例的报告,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立止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和监护,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过敏性休克 抢救护理
下载PDF
单纯修补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2例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陈业希 庄春柳 +1 位作者 林李波 沈文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21-32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穿孔 单纯修补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三种药物防治胃肠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陈业希 庄春柳 +2 位作者 郭国湖 林李波 夏仁品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 :评价三种药物防治胃肠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价值。方法 :90名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灭吐灵组 (A组 ) ,吗丁啉组 (B组 ) ,枢丹组 (C组 )。应用 5 -Fu +LV方案化疗 5天 ,观察 5天内三种药物的止吐效果。结果 :A和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目的 :评价三种药物防治胃肠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价值。方法 :90名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灭吐灵组 (A组 ) ,吗丁啉组 (B组 ) ,枢丹组 (C组 )。应用 5 -Fu +LV方案化疗 5天 ,观察 5天内三种药物的止吐效果。结果 :A和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和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组副作用少 ,疗效高 ,建议临床推广使用吗丁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吐灵 吗丁啉 枢丹 胃肠肿瘤 呕吐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策略
17
作者 陈业希 邓兰树 +1 位作者 庄春柳 林李波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诊治方法 ,以减少误诊 ,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 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 ,依次为 :活动性腹部包块、黑便和 (或 )贫血的间歇性消化道出血、定位不清的非典型...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诊治方法 ,以减少误诊 ,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 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 ,依次为 :活动性腹部包块、黑便和 (或 )贫血的间歇性消化道出血、定位不清的非典型腹痛、进行性加重的肠梗阻。易误诊为 :急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小肠炎性疾病等。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X线胃肠钡餐仍是目前主要的检查手段 ,内窥镜和CT扫描起辅助作用 ,综合应用可提高早期确诊率。对可疑病例 ,应积极手术探查 ,尽量行根治性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X线诊断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丁胺卡那霉素局部用药治疗胃肠术后切口感染
18
作者 陈业希 庄春柳 林李波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1-41,4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切口感染 (4 2例 )的简便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将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两组 ,对照组用NS纱条 ,试验组用阿米卡星纱条湿敷引流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切口愈合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切口感染 (4 2例 )的简便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将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两组 ,对照组用NS纱条 ,试验组用阿米卡星纱条湿敷引流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切口愈合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感染切口应用阿米卡星等抗生素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 ,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药物治疗 胃肠手术 手术后 局部用药 丁胺卡那霉素
下载PDF
改良Swenson术式和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业晞 庄春柳 +1 位作者 李廷汉 吴祝东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Swenson术式和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作用。方法将32例肿块下缘距肛缘5~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及术中具体情况分成两组。A组16例患者采用改良Swenson术式,B组16例患者应用双吻合器技术的前... 目的比较改良Swenson术式和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作用。方法将32例肿块下缘距肛缘5~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及术中具体情况分成两组。A组16例患者采用改良Swenson术式,B组16例患者应用双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A组平均随访67个月,B组平均随访6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肛门功能、吻合口复发率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2~3个月可恢复预感便意;5~6个月能恢复控便能力,平均每天排便3~4次;术后6个月排便节制优良率在90%以上;未发现肛门失禁病例。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A组患者术后2年无吻合口复发者,B组患者有3例吻合口复发(χ2=4.238,P=0.04)。A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4.8%,B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564)。结论改良Swenson术式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受影响,但均能在半年内恢复。在预后方面,两种术式疗效基本相同。对经济困难患者或因术中具体情况无法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者,改良Swenson术式可代替双吻合器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 保肛术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20
作者 郑汉琪 庄春柳 赖存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2A期3399-3400,共2页
目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骨科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因其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假体安装和相应专用器械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存在并发症的危险,因此给手术护士的配合与护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方法:配合142例... 目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骨科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因其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假体安装和相应专用器械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存在并发症的危险,因此给手术护士的配合与护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方法:配合142例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一例发生感染。结果:我院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的配合方法与护理进行整理。结论:总结出一些经验与体会,将其应用于手术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全髋置换术 手术配合 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