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FFA与OCT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庄海容 刘平 胡学政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28-330,33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33例(33只眼)CEC患者进行FFA及OCT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3只眼中,典型C...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33例(33只眼)CEC患者进行FFA及OCT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3只眼中,典型CNV21只眼,FFA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片状高荧光,OCT显示CNV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强反射,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间隙生长;隐匿型CNV11只眼,FFA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片状强荧光,OCT显示CNV呈不规则增强的反射信号,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结论 FFA和OCT在对CEC的诊断上各具优势,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诊断C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相干光断层扫描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治疗近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文东 江波 +3 位作者 黎春雷 高慕洁 张解静 庄海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按近视的程度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用NIDEKEC-5000Ⅱ型准分子激光仪进行LA...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按近视的程度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用NIDEKEC-5000Ⅱ型准分子激光仪进行LASIK手术治疗。结果各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多≥10;散光度数多在±100D内;近视度数多在±100D内;术后视力无下降;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是有效的、可预测的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近视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修复及MAPK通路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庄海容 吴子东 +1 位作者 陈雪红 李成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2-399,共8页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修复及MAP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及盐酸二甲双胍组,12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修复及MAP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及盐酸二甲双胍组,12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 mg/kg、 20 mg/kg、40 mg/kg舒洛地特,盐酸二甲双胍组给予200 mg/kg盐酸二甲双胍,1次/d,给药12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白细胞介素6(IL-6)、 IL-1β水平,以及视网膜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视网膜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水平;HE染色法检查视网膜病理学变化及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 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舒洛地特各剂量组大鼠FBG及HbA1c水平、血清AGEs、IL-6、IL-1β水平、视网膜组织GLUT-1、GLUT-3、MDA水平,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积分吸光度均显著降低(P<0.05),视网膜组织SOD水平及神经节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舒洛地特能够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糖水平及视网膜组织糖代谢,修复视网膜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A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舒洛地特 丝裂原活化蛋白通路 免疫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原文传递
早产视网膜病变患儿脉络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研究
4
作者 庄海容 吴子东 +1 位作者 陈雪红 李成军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脉络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9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ROP)118例,对照组(未患ROP)8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脉络膜厚度及视力相关指标,分析脉络膜厚度与BCVA的... 目的探讨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脉络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9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ROP)118例,对照组(未患ROP)8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脉络膜厚度及视力相关指标,分析脉络膜厚度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孕周(<32 w)、出生体质量(≤1500 g)、有呼吸窘迫、有酸中毒、呼吸机使用时间(>5 d)、有感染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胎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BCVA(0.25±0.29)较对照组(0.08±0.21)差(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距离黄斑中心凹上方(S)、下方(I)、颞侧(T)、鼻侧(N)1 mm和3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降低(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BCVA与SFCT、S1、I1、T1、N1、S3、I3、T3、N3、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ROP患儿的脉络膜厚度及BCVA均较健康早产儿低,且脉络膜厚度与BCVA之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视网膜病变患儿 脉络膜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雷珠单抗辅助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玻璃体积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和HbA1c、mAl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晓茜 陈王灵 +1 位作者 陈运信 庄海容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8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辅助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视力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DR伴VH患者,采用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辅助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视力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DR伴VH患者,采用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HbA1c和mAlb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1,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BCVA均好于术前,且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1,t=8.990,t=9.588;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CMT均低于同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CMT低于术后1个月,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CMT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3,t=3.977,t=4.651;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HbA1c、mAlb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4,t=2.049;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48,P<0.05)。结论:雷珠单抗辅助治疗DR伴VH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降低术后HbA1c和mAl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玻璃体积血(VH)
下载PDF
环状RNA KMT2E靶向miR-204-5p/MMP9轴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陈雪红 吴子东 +1 位作者 庄海容 陈圣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463-3469,共7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KMT2E(circ KMT2E)对高糖(HG)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中心进行白内障手术的33例非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和33例DC患者的晶... 目的探究环状RNA KMT2E(circ KMT2E)对高糖(HG)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中心进行白内障手术的33例非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和33例DC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TUNEL法检测晶状体前囊膜上LEC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晶状体前囊膜中circ KMT2E、miR-204-5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irc KMT2E、miR-204-5p和MMP9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CCK-8法筛选最佳HG浓度及作用时间;将HLE-B3细胞分为对照组、HG组、沉默对照组、KMT2E沉默组、过表达对照组、KMT2E过表达组、KMT2E过表达+miR-NC组、KMT2E过表达+miR-204-5p模拟物组,转染后将HLE-B3细胞用HG处理24 h。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irc KMT2E、miR-204-5p和MMP9 mRNA表达水平,验证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MP9、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circ KMT2E与miR-204-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非DC患者相比,DC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中LEC凋亡、circ KMT2E、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204-5p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C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中circ KMT2E与miR-204-5p呈负相关,MMP9与miR-204-5p呈负相关,MMP9与circ KMT2E呈正相关。200 mmol/L葡萄糖作用24 h时可显著抑制HLE-B3细胞活力(P<0.05)。转染后,与对照组相比,HG组细胞中circ KMT2E、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204-5p水平、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G组相比,KMT2E沉默组细胞中circ KMT2E、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204-5p水平、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KMT2E过表达组上述指标变化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P<0.05);在过表达KMT2E的基础上,上调miR-204-5p,可降低MMP-9表达,明显逆转circ KMT2E过表达对HLE-B3细胞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04-5p mimic后,KMT2E-WT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circ KMT2E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204-5p,进而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HG诱导的人L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KMT2E 糖尿病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微小RNA-204-5p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TUG1调控小梁网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炎症的小鼠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雪红 吴子东 +1 位作者 庄海容 陈圣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97-902,共6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TUG1)对小梁网细胞内质网应激及其主要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Lnc-TUG1在小梁网功能障碍、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AV2-Lnc-TUG1组(24只,24眼)...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TUG1)对小梁网细胞内质网应激及其主要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Lnc-TUG1在小梁网功能障碍、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AV2-Lnc-TUG1组(24只,24眼)单眼前房注射Lnc-TUG1过表达腺病毒,AAV2-GFP组(24只,24眼)单眼前房注射GFP腺病毒。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取AAV2-GFP组和AAV2-Lnc-TUG1组小鼠的前房角组织,用冰冻切片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病毒荧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观察Lnc-TUG1的表达和定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以及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在mRNA水平的表达;用TUNEL染色法观察小梁网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小梁网细胞的超微结构。在注射前及注射后3、7、10、13 d分别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的日间及夜间眼压。结果Lnc-TUG1过表达腺病毒在注射后24 h即可观察到注射眼小梁网内的病毒荧光,且AAV2-Lnc-TUG1组的小梁网Lnc-TUG1的表达明显高于AAV2-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后3 d,AAV2-Lnc-TUG1组小梁网组织的IL-1α、IL-1β、IL-6、ELAM-1在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AAV2-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7 d,与AAV2-GFP组比,AAV2-GFP组和AAV2-Lnc-TUG1组小梁网组织CHOP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梁网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小梁网细胞内可见明显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在注射后7、10、13 d,AAV2-Lnc-TUG1组日间眼压及夜间眼压均高于AAV2-GFP组,但仅术后7 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前房注射Lnc-TUG1过表达腺病毒可通过上调Lnc-TUG1的表达增加小鼠眼压,并促进小梁网细胞的内质网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长链非编码RNA-TUG1 小梁网细胞 内质网应激 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珍 庄海容 +2 位作者 张虹 许艺莲 王晓闪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PAGG合并白内障患者...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PAG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n=42);行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46)。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变化及中文版视觉相关生存质量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Vision-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25,CVRQol-25)评分,并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2组眼压均显著降低(均P<0.05),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度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前房角度、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大(均P<0.05);2组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88.10%,稍高于对照组的78.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相比对照组的26.09%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VRQoL-2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GG合并白内障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相比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并发症较少,且能改善患者视觉相关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晶状体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虾青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庄海容 刘平 胡学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ST)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人RPE细胞系传代培养,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ST)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人RPE细胞系传代培养,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用10-8mol/L和10-4mol/L AST处理后,RPE细胞活性分别提高到53.66%±3.25%和70.43%±2.38%,与氧化损伤组(38.76%±3.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预先给予10-8mol/L和10-4mol/L的AST作用后,RPE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到30.23%±1.91%和12.58%±2.12%,与氧化损伤组(42.50%±1.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伴随AST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亦逐渐得到改善。结论:AST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凋亡,从而为寻求有效的防治视网膜损伤的药物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紫外线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庄海容 刘平 胡学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praphy,OCT)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特征。方法对45例(45眼)高度近视患者黄斑...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praphy,OCT)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特征。方法对45例(45眼)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CNV进行FFA及OCT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NV位于中心凹者27眼,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08;CNV位于中心凹以外(未累及中心凹)者18眼,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3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V位置与患者的年龄和眼轴长度无关。FFA显示典型CNV 29眼,CNV边界清晰且具有一定的形态,随脉络膜背景荧光逐渐增强而增强,晚期呈边界清晰的片状高荧光;隐匿型CNV16眼,FFA显示CNV呈现边界欠清的强荧光。OCT显示典型CNV 31眼,CNV自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向上隆起,呈边界清晰的纺锤形或类圆形强反射;隐匿型CNV 14眼,多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表现为不规则增强紊乱的反射信号。结论高度近视黄斑区CNV的FFA和OCT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结合FFA和OCT的图像特征对高度近视黄斑区CNV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miR-34a-5p对ARPE-19细胞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海容 吴子东 +1 位作者 陈雪红 李成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miR-34a-5p对ARPE-19细胞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组、miR-34a-5p过表达组与复合干预组,对照组与TGF-β1组采用Lipof... 目的探讨miR-34a-5p对ARPE-19细胞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组、miR-34a-5p过表达组与复合干预组,对照组与TGF-β1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对照模拟物,miR-34a-5p过表达组与复合干预组转染miR-34a-5p模拟物,培养24 h后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12 h,TGF-β1组与miR-34a-5p过表达组均添加10 mg·L^(-1)的TGF-β1,复合干预组添加10 mg·L^(-1)的TGF-β1与10μmol·L^(-1)的TGF-β通路激活剂SRI-011381,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测定细胞增殖、迁移与EMT。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Ki67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细胞内TGF-β受体(TGF-βR)1、TGF-βR2、磷酸化Smad2(p-Smad2)和p-Smad3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为P<0.05)。与TGF-β1组相比,过表达miR-34a-5p能够明显逆转TGF-β1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与miR-34a-5p过表达组相比,复合干预组细胞内TGF-β/Smad信号通路明显被激活。与TGF-β1组相比,miR-34a-5p过表达组细胞Ki67阳性率为(6.67±1.52)%,明显降低(P<0.05)。与miR-34a-5p过表达组相比,复合干预组细胞Ki67阳性率为(16.67±1.53)%,显著升高(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能够促进ARPE-19细胞迁移和侵袭。过表达miR-34a-5p能够明显抑制TGF-β1组ARPE-1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复合干预组内,TGF-β通路激活剂SRI-011381能够明显逆转过表达miR-34a-5p对ARPE-1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能够明显提高ARPE-19细胞内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钙黏蛋白E的表达。与TGF-β1组相比,过表达miR-34a-5p能够明显抑制ARPE-19细胞发生EMT。在复合干预组内,TGF-β通路激活剂SRI-011381能够缓解过表达miR-34a-5p对ARPE-19细胞EMT的抑制作用。结论miR-34a-5p通过靶向失活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ARPE-1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miR-34a-5p 转化生长因子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眼部炎症及Th1/Th2平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海容 吴子东 +1 位作者 陈雪红 李成军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554-561,共8页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大鼠眼部炎症及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法建立SD大鼠A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TD低剂量组...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大鼠眼部炎症及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法建立SD大鼠A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TD低剂量组和NCTD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诱导AC模型,NCTD低、高剂量组分别按0.05mg·kg^(-1)·d^(-1)、0.1mg·kg^(-1)·d^(-1)给予NCTD灌胃,连续10d;大鼠OVA末次致敏后,观察眼部体征表现并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希夫(PAS)染色分别观察角膜与结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5、IL-10及IFN-γ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膜组织IL-4、IFN-γ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角膜组织VEGF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膜组织VEGF、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造模后出现结膜充血红肿,眼裂变小、流泪、分泌物增多等AC病理现象,炎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AC动物模型构建成功;经过NCTD低剂量组和NCTD高剂量组处理的大鼠,结膜充血红肿的现象明显缓解,流泪、分泌物均减少,炎症评分下降,角膜上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新生血管减少,结膜中杯状细胞数目有所增加,血清中IL-2、IFN-γ含量升高,IL-4、IL-5及IL-10含量降低,脾脏中Th1细胞比例和Th1/Th2比值均增加,Th2细胞比例则减少,结膜组织中IFN-γmRNA表达上调、IL-4 mRNA表达下调(P均<0.01);同时,角膜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减少,结膜组织中VEGF、VEGFR2蛋白表达均下调(P均<0.01);此外,NCTD高剂量的作用效果优于NCTD低剂量(P均<0.01)。结论:去甲斑蝥素能够缓解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大鼠的病变进程,改善Th1/Th2细胞免疫失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去甲斑蝥素 TH1/TH2平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CERKL通过激活SIRT1/E2F1轴减轻蓝光导致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海容 吴子东 +1 位作者 陈雪红 李成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5-1251,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类似蛋白(CERKL)是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E2F转录因子1(E2F1)轴减轻蓝光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法: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ARPE-19)细胞,蓝光照射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CR与蛋...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类似蛋白(CERKL)是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E2F转录因子1(E2F1)轴减轻蓝光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法: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ARPE-19)细胞,蓝光照射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CERKL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siRNA-CERKL与pcDNA3.1-CERKL转染ARPE-19细胞,蓝光暴露处理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含量与SIRT1/E2F1轴的表达情况;随后转染siRNA-SIRT1至ARPE-19细胞,再次测定蓝光照射下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状况。结果:蓝光照射后,ARPE-19细胞逐渐收缩成圆球状,且出现空泡;蓝光照射导致CERKL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时观察到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活性氧、丙二醛与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升高(P<0.05);沉默CERKL会加剧此现象,而上调CERKL则能缓解此变化(P<0.05);上调CERKL同时激活了SIRT1表达,促进了E2F1的脱乙酰化(P<0.05),而沉默SIRT1能逆转上调CERKL对蓝光导致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作用(P<0.05)。结论:CERKL通过激活SIRT1表达,促进E2F1脱乙酰化,从而减轻蓝光诱发的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神经酰胺类似蛋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1
14
作者 吴子东 庄海容 +1 位作者 陈圣文 陈雪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 04%vs 75. 41%;χ2=5. 691,P=0. 017)。观察组术后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术后各出现1例角膜水肿和1例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9,P=0. 924)。两组均未发生后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老年患者青光眼伴白内障的眼压、视力有明显改善作用,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
下载PDF
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子东 陈雪红 +2 位作者 庄海容 陈圣文 张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471-3473,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式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2例(20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01例[101只眼,行改良式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眼内人工晶体植入(IOL)],B组101例(101只眼,... 目的比较改良式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2例(20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01例[101只眼,行改良式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眼内人工晶体植入(IOL)],B组101例(101只眼,行超声乳化+IOL)。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裸眼视力(UCVA)、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丢失率。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裸眼视力(UCVA)和角膜散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术后1 d,1 w,1个月角膜散光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段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晶状体核Ⅳ~Ⅴ级: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丢失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依据前房空间的特点,利用细小的角平台系线镊行夹劈核和娩核一体化,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适用于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水平空间劈核术 超声乳化术 老年性白内障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早期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子东 陈雪红 +3 位作者 庄海容 张虹 陈圣文 李翔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10-2413,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时期超声乳化手术效果。方法按照白内障核分级标准将选取的白内障患者分为早期(ES)组:均为Ⅱ~Ⅲ级核白内障患者,共76例(92眼);晚期(LP)组:均为Ⅳ~Ⅴ级核白内障,共74例(90眼)。分析ES组和LP组的视力情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时期超声乳化手术效果。方法按照白内障核分级标准将选取的白内障患者分为早期(ES)组:均为Ⅱ~Ⅲ级核白内障患者,共76例(92眼);晚期(LP)组:均为Ⅳ~Ⅴ级核白内障,共74例(90眼)。分析ES组和LP组的视力情况、眼压改善情况、泪液分泌试验(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指标、手术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ES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比LP组优(P<0.05)。ES组眼压情况明显比LP组优(P<0.05)。ES组SIt、BUT指标改善情况显著比LP组优(P<0.05)。术后,ES组和LP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的继发效应,LP组继发效应发生率显著高于ES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选择在白内障未熟期,即早期,核硬度以2~3级核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较佳,手术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比4~5级硬核时进行手术效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年龄 不同时期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缺血型CRVO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对房水Klotho和Endothelin-1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雪红 吴子东 +1 位作者 庄海容 陈圣文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及对房水Klotho和Endothelin-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80例缺血型CRVO引起的NVG(80只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及对房水Klotho和Endothelin-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80例缺血型CRVO引起的NVG(80只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40只眼)。对照组采用PRP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对比两组综合疗效、不良事件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房水Klotho、Endothel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细胞色素C(CytC)、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水平,以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A)。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4和8周,两组眼压及房水Endothelin-1、VEGF、TSP-1、CytC水平呈降低趋势,BCVA、房水Klotho和Mfn1水平、视网膜中央动脉EDV和PSA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治疗后4、8周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缺血型CRVO引起NVG,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房水Klotho、Endothelin-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光凝 KLOTHO ENDOTHELIN-1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前房水平空间夹劈核技术疗效研究
18
作者 吴子东 陈雪红 +3 位作者 张虹 庄海容 陈圣文 李翔威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前房水平空间夹劈核技术疗效研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单纯年龄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51例5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实验组59例68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前房水平...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前房水平空间夹劈核技术疗效研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单纯年龄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51例5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实验组59例68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前房水平空间夹劈核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并发症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视力均<0.5,术后1d、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视力均改善(P<0.05),但同一时间对照组和实验组相互比较相差较小(P>0.05);术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角膜散光相差较小(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1d与术前比较相差较大(P<0.05),其余时间点无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及3个月相比中央角膜厚度比较无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1d与术前相比中央角膜厚度比相差近较大(P<0.05),其余时间相差较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有统计学差异(8.82%vs 21.43%χ^2=5.257,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前房水平空间夹劈核技术提高术后视觉功能,减少散光及并发症的发生,经济压力小,适合基层开展防音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 水平空间夹劈核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庄海容 刘平 +2 位作者 陈圣文 翁时萍 胡学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2期6286-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特征。方法:对41例(41只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CNV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FA发现典型CNV2...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特征。方法:对41例(41只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CNV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FA发现典型CNV29眼,FFA早期黄斑区可见边界清晰的高荧光区,FFA晚期荧光扩大并增强;隐匿型CNV10眼,FFA早期可见边界欠清的强荧光,FFA晚期持续为荧光素渗漏或染色,边界多不清晰。OCT发现典型CNV33眼,显示CNV多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呈边界清晰的纺锤形或圆形强反射,隐匿型CNV8眼,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不规则增强紊乱的反射信号。两种检查对黄斑区CNV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FFA和OCT的图像特征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相干光断层扫描 脉络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