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絮凝剂对水中染料絮凝效果探讨 被引量:85
1
作者 庄源益 戴树桂 +7 位作者 李彤 宋文华 庄立安 谷文新 李桂春 颜慧 孙启俊 李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8-353,共6页
本文报导了NAT型生物絮凝剂对水溶液中几种典型染料的絮凝效果及影响脱色的因素。水中的阳离子,如钙离子显著促进染料的絮凝,在100mL试验染料溶液中,适宜的CaCl2量是0.7-7.0mL(10%CaCl2溶液)。另外... 本文报导了NAT型生物絮凝剂对水溶液中几种典型染料的絮凝效果及影响脱色的因素。水中的阳离子,如钙离子显著促进染料的絮凝,在100mL试验染料溶液中,适宜的CaCl2量是0.7-7.0mL(10%CaCl2溶液)。另外,菌液量和染料种类也对絮凝能力有影响。在菌液量对染料去除率(脱色率)曲线上脱色率趋于稳定处对应的菌液絮凝的染料为0.7-22.5mg/mL。用本实验室开发的NAT型生物絮凝剂絮凝直接黑染料生产废水其脱色率可达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絮凝 染料 脱以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絮凝剂除浊脱色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庄源益 李彤 +1 位作者 戴树桂 宋文华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7年第4期5-8,共4页
本文报道了产生NAT型生物絮凝剂的菌株的培养方法和筛选结果。着重讨论了此类生物絮凝剂对染料水样和非染料水样进行处理过程中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开发出的生物絮凝剂对实际排污河水进行处理,证明生物絮凝剂对悬浮水体... 本文报道了产生NAT型生物絮凝剂的菌株的培养方法和筛选结果。着重讨论了此类生物絮凝剂对染料水样和非染料水样进行处理过程中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开发出的生物絮凝剂对实际排污河水进行处理,证明生物絮凝剂对悬浮水体的处理效果较好,可用于去除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筛选 除浊 脱色 污水处理 排污河水
下载PDF
废水处理新技术中的超临界水氧化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庄源益 李辉 +2 位作者 袁有才 杨克莲 谷文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8年第3期8-11,共4页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有效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本文在总结超临界水的特点和优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应用状况,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废水处理 流程图 氧化
下载PDF
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降解酶的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庄源益 辛宝平 +3 位作者 宋文华 胡国臣 金朝晖 满悦芝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从污染地分离筛选出的菌株BX 2 6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显著的降解脱色作用。降解过程受降解酶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酶为溴氨酸诱导的胞外酶。该酶在温度高于 5 0℃处理后失活 ,盐度对该酶失活有影响 ,盐度高于 1%会显著降低该... 从污染地分离筛选出的菌株BX 2 6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显著的降解脱色作用。降解过程受降解酶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酶为溴氨酸诱导的胞外酶。该酶在温度高于 5 0℃处理后失活 ,盐度对该酶失活有影响 ,盐度高于 1%会显著降低该酶活力 ,酶对溴氨酸的催化脱色要有氧参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染料 中间体 溴氨酸 降解酶 生物降解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合成有机化学品的超临界水氧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庄源益 漆新华 +4 位作者 袁有才 李辉 杨克莲 谷文新 朱坦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合成有机化学品 ,如酚、间苯三酚、对叔丁基酚、间甲酚、3 ,5-二甲酚、苯胺、硝基苯、叔丁醇、三氯乙醛等的氧化作用。在实验条件下 ,上述化学品均能显著降解。酚和苯胺的去除随氧化剂过氧化氢加入量增加而增...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合成有机化学品 ,如酚、间苯三酚、对叔丁基酚、间甲酚、3 ,5-二甲酚、苯胺、硝基苯、叔丁醇、三氯乙醛等的氧化作用。在实验条件下 ,上述化学品均能显著降解。酚和苯胺的去除随氧化剂过氧化氢加入量增加而增加。较优的K值 (实验中加入的H2 O2 量与按反应方程化学计量的量的比值 )对酚和苯胺分别为 1 .5和 1 .1。实验结果显示 ,当系统的压力为 3 0MPa ,温度为 4 50℃ ,停留时间为 1 90s,K =2 .0 (对酚 )和系统压力为 2 5MPa,温度为 50 0℃ ,停留时间为 3 0s,K =1 .2 (对苯胺 ) ,氧化效率都接近 1 0 0 %。含酚废水处理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停留时间 3种因素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氧化 有机化学品 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水中氨氮挥发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庄源益 戴树桂 张明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34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水中氨氮挥发的影响因素.水中氨氮挥发速率常数随水的pH值和水温升高而增加,水面风速大则常数值也大,大气压高的地区的挥发速率常数小于大气压低者.与蒸馏水体系相比,在实验条件相同时滇池湖水中氨氮挥发速率常数小.
关键词 氨氮 挥发速率 大气压
下载PDF
新型絮凝剂凝集水中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庄源益 戴树桂 +5 位作者 宋文华 庄立安 李桂春 李彤 孙启俊 李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7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蓝KN—R,直接深棕M,酸性墨水蓝G,酸性媒介藏青AGLO,直接耐晒蓝B2RL,弱酸性黄HG等代表性染料的凝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酸性墨水蓝的脱色随pH值增加而增加,其他...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蓝KN—R,直接深棕M,酸性墨水蓝G,酸性媒介藏青AGLO,直接耐晒蓝B2RL,弱酸性黄HG等代表性染料的凝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酸性墨水蓝的脱色随pH值增加而增加,其他染料的最佳脱色区从酸性到中性。在染料起始浓度为100mg/L~500mg/L范围内,酸性媒介藏青的K值(色度降至80时絮凝剂投药量对染料的比值)为2左右,其他染料的k值在1.0以下。直接耐晒蓝和活性艳蓝配水絮凝后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76%,直接黑染料生产废水的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JAZ型 絮凝剂 脱色 废水处理 CODCR 去除率
下载PDF
底质耗氧行为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庄源益 戴树桂 +4 位作者 袁有才 金朝晖 李红亮 谷文新 刘英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7-54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底质耗氧速率方程,速率常数k值比较及温度对k值的影响等.对南排污河等底质的研究表明:k值大.污染严重,故可用k值估计底质污染的轻重.另外,温度升高,底质耗氧速率常数增大.
关键词 底质 耗氧 速率方程 水污染 活性污泥
下载PDF
JAZ型絮凝剂对活性染料的絮凝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庄源益 张文华 +2 位作者 谷文新 柴英涛 陈慰国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6年第4期8-10,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红K—2BP,活性紫H—2R和活性黑K—BR染料的絮凝效果及pH值和投药比对脱色率的影响。在中性和弱酸性中絮凝效果好。投药比增大脱色率增加。对活性艳红和活性紫,起始浓度...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红K—2BP,活性紫H—2R和活性黑K—BR染料的絮凝效果及pH值和投药比对脱色率的影响。在中性和弱酸性中絮凝效果好。投药比增大脱色率增加。对活性艳红和活性紫,起始浓度增加则达到99.5%脱色率的投药比降低。对三种活性染料配水和活性黑染料生产废水脱色率均可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Z型絮凝剂 活性染料 絮凝 废水处理 染料废水
下载PDF
含溴氨酸体系中菌株NAX的生长及其吸附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源益 辛宝平 +4 位作者 邹其猛 漆新华 金朝晖 胡国臣 宋文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7-512,共6页
从污染土壤筛选到的菌株NAX能在含溴氨酸的体系中生长,并能吸附溴氨酸.随碳源浓度的增加,菌体生长旺盛.体系中高浓度的溴氨酸和盐度抑制菌株生长.菌株对溴氨酸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用改型的Pearl生长模型拟合比用Freundlich方程好.这意味菌... 从污染土壤筛选到的菌株NAX能在含溴氨酸的体系中生长,并能吸附溴氨酸.随碳源浓度的增加,菌体生长旺盛.体系中高浓度的溴氨酸和盐度抑制菌株生长.菌株对溴氨酸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用改型的Pearl生长模型拟合比用Freundlich方程好.这意味菌株吸附溴氨酸存在多层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NAX 吸附 溴氨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污染水中还原性指标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源益 金朝晖 +3 位作者 胡国臣 袁有才 谷文新 戴树桂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本文介绍了模拟污染水中还原性指标ARs,MRS,BPM,COD,BOD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衡量水变黑程度色阈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水污染 还原性指标 相关性 模拟
下载PDF
水中直接染料的多相催化脱色的试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庄源益 王哲 +2 位作者 杜建云 李巍巍 谷文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3,共3页
实验结果表明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与活性炭和过氧化氢配合使用 ,对直接染料有很高的催化脱色率。反应进行迅速。以直接耐酸大红 4BS和直接红棕RN为代表的正交实验表明影响催化脱色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 ,其次是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直接... 实验结果表明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与活性炭和过氧化氢配合使用 ,对直接染料有很高的催化脱色率。反应进行迅速。以直接耐酸大红 4BS和直接红棕RN为代表的正交实验表明影响催化脱色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 ,其次是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直接深蓝L - 3RB ,直接铜蓝 2R ,直接黑L - 3BQ ,直接耐晒黄RS ,直接青莲RB等的最大脱色率为 92 .9%- 9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染料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催化脱色 废水处理 试验条件
下载PDF
底质酸挥发硫化物(AVS)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源益 戴树桂 谷文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38,共4页
底质酸挥发硫化物(AVS)测定庄源益,戴树桂,谷文新(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天津300071)近几年来,在底质重金属标准研究中酸挥发硫化物(AVS)与某测定过程释放的重金属(SEM)的比例被认为是判断底质重金属毒性大小... 底质酸挥发硫化物(AVS)测定庄源益,戴树桂,谷文新(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天津300071)近几年来,在底质重金属标准研究中酸挥发硫化物(AVS)与某测定过程释放的重金属(SEM)的比例被认为是判断底质重金属毒性大小的一个指标[1-3]。因此,A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AVS 测定 重量法 比色法 容量法
下载PDF
美达棉纤维挂载生物膜法处理石化废水中油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源益 张相如 谷文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美达棉纤维挂载生物膜法处理石化废水中油的试验结果。当废水在柱内停留时间为6.3h,废水中油的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在同一停留时间下入流水的CODcr从420mg/L变到1832mg/L时,出流水的COD... 本文介绍了利用美达棉纤维挂载生物膜法处理石化废水中油的试验结果。当废水在柱内停留时间为6.3h,废水中油的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在同一停留时间下入流水的CODcr从420mg/L变到1832mg/L时,出流水的CODcr在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达棉纤维 生物膜法 废水处理 石油化工废水
下载PDF
JAZ型絮凝剂对染料生产废水的脱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庄源益 谷文新 +2 位作者 邹其猛 李辉 陈慰国 《环境与开发》 1998年第4期23-23,26,共2页
用JAZ型絮凝剂处理酸性蒽醌蓝和活性艳蓝KN—R染料生产废水可使色度降至80倍以下.在pH值〈7.5时处理效果最佳.活性艳蓝KN—R废水CODcr去除率为51.8%.
关键词 染料 脱色处理 絮凝剂 JAZ型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湖泊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16
作者 庄源益 王萍 +6 位作者 戴树桂 金朝晖 袁有才 谷文新 陈慰国 刘玉生 郑丙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6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浓度场基础上,利用总磷、总氮和COD三项指标的综合指数法,结合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划分了滇池水环境保护功能区,给出了划分指标值及功能区划分图。
关键词 湖泊 水环境 保护功能区 划分
下载PDF
排污河中铬的转移和分布的初布研究
17
作者 庄源益 袁有才 戴树桂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介绍了排污河水和底泥中总铬和各形态铬的含量及沿程分布,并探讨了水体中铬的转移途径。
关键词 排污河 转移 分布
下载PDF
模拟纳污水体底质参数变化
18
作者 庄源益 戴树桂 +1 位作者 袁有材 谷文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5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模拟纳污水体中WAR、WMR、WCH、SAR、SMR、SSF和ROC的变化。过程曲线表明水体污染时底质参数出现累积现象。
关键词 底质 污染 参数 水体
下载PDF
蓝天碧水 “我”心永恒——扫描环境科学专业
19
作者 庄源益 楚春礼 郭呈才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环境科学专业在中国是很年轻的专业。在前人研究环境污染累积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自身的认识,二十多年前,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催生”了这门学科。当她呱呱坠地的时候,她的啼哭声似乎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发出的... 环境科学专业在中国是很年轻的专业。在前人研究环境污染累积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自身的认识,二十多年前,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催生”了这门学科。当她呱呱坠地的时候,她的啼哭声似乎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发出的呐喊,也似乎是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向人们发出的召唤。这门学科的诞生缓解了人类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专业 南开大学 环境污染 课程设置
下载PDF
pH值对淡水藻类生长和种类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3
20
作者 刘春光 金相灿 +3 位作者 孙凌 钟远 戴树桂 庄源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4-298,共5页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淡水藻类在不同pH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结果表明,在pH8.0~pH9.5的范围内,pH8.5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9.5下生长最差;试验范围内蓝藻占绝对优势,但不同处理间种类差别不明显;蓝藻中湖泊鞘丝藻对pH适应范围最广,...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淡水藻类在不同pH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结果表明,在pH8.0~pH9.5的范围内,pH8.5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9.5下生长最差;试验范围内蓝藻占绝对优势,但不同处理间种类差别不明显;蓝藻中湖泊鞘丝藻对pH适应范围最广,皮状席藻偏好pH8.5以上的环境;pH8.5的水体固碳能力最强,酸碱度稳定性最高,人为改变pH会使藻类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水族箱微宇宙 固碳 优势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