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4例精神科常用药物致白细胞减少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庄红艳 陈小萍 +4 位作者 刘珊珊 刘宇 牛松 张怡 果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6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常用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药物警戒数据平台2004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精神科常用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病例224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转归情况、原患疾病、用... 目的探讨精神科常用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药物警戒数据平台2004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精神科常用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病例224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转归情况、原患疾病、用药种类、具体药物数量占比,以及白细胞减少发生时的用药剂量、潜伏期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患者以女性(137例、61.16%)及青年(18~44岁、129例、57.59%)居多,体质量以60~69 kg居多(80例、35.71%);转归多为好转(137例、61.16%),其次为痊愈(81例、36.16%)。原患疾病以双相情感障碍(78例、34.82%),精神分裂症(74例、33.04%)为主;主要致病药物为抗精神病药(17种、132例、58.93%)、心境稳定剂(8种、38例、16.96%),抗抑郁药(13种、29例、12.95%),具体药物分别以富马酸喹硫平片(41例、18.30%),丙戊酸钠缓释片(27例、12.05%),奥氮平片(19例,8.48%)为主。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例,患者多在用药后15 d内(最多32 d)出现白细胞减少,出现时药物剂量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WBC均值多为(3.0~3.9)×10^(9)/L。结论精神科疾病患者白细胞减少与该科多种药物(尤其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的使用有关。服药后32 d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白细胞减少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矿物药治疗抑郁症用药规律初探
2
作者 庄红艳 黄正伟 +5 位作者 刘杰 尹冬青 赵爽 刘珊珊 薛春苗 果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0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矿物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治疗抑郁症的中药饮片处方,归纳处方所用矿物药的名称、功效、性味、归经及其相应使用频次及频率分布... 目的分析矿物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治疗抑郁症的中药饮片处方,归纳处方所用矿物药的名称、功效、性味、归经及其相应使用频次及频率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中药饮片处方634首,涉及中药211味,其中矿物药14味。所用矿物药以平肝熄风药(647次、54.14%)、清热药(263次、22.01%)、安神药(207次、17.32%)为主,具体功效以平肝潜阳(667次、55.82%),重镇安神(610次、51.05%),定惊清肝明目(457次、38.24%)较多。使用频次排名前4的为珍珠母(433次、36.23%),生石膏(263次、22.01%),生牡蛎(171次、14.31%)和生龙骨(148次、12.38%)。药性以寒性居多(包括大寒、寒、微寒,977次、81.76%);药味以咸味居多(716次、43.77%),归经以肝经(928次、33.15%)、心经(653次、23.33%)、肾经(433次、15.47%)为主。结论临床多以平肝熄风、清热及安神类矿物药治疗抑郁症,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定惊明目功效的咸寒、甘寒药物较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药 抑郁症 用药规律 中药饮片
下载PDF
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作者 贾菲 鲍爽 +4 位作者 刘珊珊 牛梦溪 臧彦楠 庄红艳 果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10期1174-1178,1184,共6页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百洛特)与原研药(来士普)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医师处方行为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2019年3月23日起施行的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的药品...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百洛特)与原研药(来士普)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医师处方行为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2019年3月23日起施行的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的药品。提取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后6个月和上年同期我院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患者的门诊数据,根据所用药品厂家分为中标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对原研药和中标仿制药在临床使用中的用药剂量、血药浓度、常见不良反应指标异常发生率、换药率和药品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中标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患者血药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剂量的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临床意义;肝肾功能异常、血脂异常和泌乳素升高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研药组血糖升高患者所占比例(13.31%)低于中标仿制药组(1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时间段,原研药换为中标仿制药的换药率为5.45%,而参比时间段的换药率为2.23%,2个时间段上述换药者中分别约有0.86%和0.34%的患者又换回了原研药;试验时间段,患者次均中标仿制药品费用(638.06元)和总药品费用(1 331.78元)均明显低于参比时间段次均中标仿制药品费用(1 331.79元)和总药品费用(1 911.37元),仅为其62.97%和68.63%。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且中标仿制药经济学优势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采购 艾司西酞普兰 有效性 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口服利培酮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牛梦溪 庄红艳 仇琪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21-729,共9页
目的 分析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口服使用利培酮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现状,探讨影响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客观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5—7月某院口服利培酮制剂患者稳态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及其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每日给药剂量、体重指数(BMI)、年... 目的 分析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口服使用利培酮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现状,探讨影响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客观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5—7月某院口服利培酮制剂患者稳态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及其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每日给药剂量、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合并用药与血药浓度的关系,以及不同人群的血药浓度相关数据。结果共纳入299例次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数据,62.88%在治疗参考浓度范围(20~60 ng·mL^(-1))内。老年患者(≥60岁)中位值血药浓度和每日给药剂量均低于中青年患者(P <0.001),但代谢能力无明显差异,且不受年龄和性别影响。低体重患者的给药剂量和血药浓中位值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代谢物/母药比值高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患者(P <0.001)。女性患者的每日给药剂量低于男性患者(P=0.01),浓度/剂量比值高于男性患者(P <0.001),且浓度/剂量比值在老年组(P=0.04)与非老年组(P <0.001)的男女患者比较的结果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丙戊酸治疗患者的代谢物/母药浓度比值高于利培酮单药治疗患者(P=0.003)。血药浓度低于治疗参考浓度范围下限组合并用药中位值为1,高于上限组为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患者年龄、给药剂量、性别、BMI与合并用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血药浓度。BMI低于正常范围患者利培酮代谢过程可能存在抑制。女性患者、合并丙戊酸钠也可能影响利培酮的体内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9-羟基利培酮 治疗药物监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菊苣药材中菊苣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庄红艳 张冰 +2 位作者 刘小青 林志健 吴丽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建立菊苣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苣总糖、菊苣还原糖含量,计算得菊苣多糖的含量。结果:菊苣总糖含量测定中,果糖在0.006~0.016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108X-0.026 6(r=0.999 ... 目的:建立菊苣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苣总糖、菊苣还原糖含量,计算得菊苣多糖的含量。结果:菊苣总糖含量测定中,果糖在0.006~0.016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108X-0.026 6(r=0.999 1);菊苣还原糖含量测定中,果糖在0.06~0.11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15 2X-0.258 9(r=0.999 2)。结论:本方法能简便有效的定量研究菊苣多糖,可用于完善菊苣药材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菊苣总糖 菊苣还原糖 菊苣多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我院114例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2 位作者 郝红兵 果伟 马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33-4936,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5年114例严重的ADR,对患者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引起...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5年114例严重的ADR,对患者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引起ADR最多的前5种药品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严重的ADR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71/43);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35例,30.70%);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54例,47.37%);口服给药引发的ADR更常见(103例次,90.35%);涉及的药品种类中,抗精神病药75例,占比最高(65.79%);累及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最多(53例次,42.74%),奥氮平片致严重的ADR发生率最高(23例次,18.55%),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肝功能异常;新的严重的ADR有8例(7.02%);大多数ADR经停药或采取治疗措施后可痊愈好转,无致死病例。结论:精神科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可引发严重的ADR,其中奥氮平片致严重的ADR发生率最高,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建议临床使用时应加强严重的ADR监测,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严重的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与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精神专科医院115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3 位作者 果伟 鲍爽 臧彦楠 兰晓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259-3263,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精神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15例新的ADR,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 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精神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15例新的ADR,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分布、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引起ADR最多的前5种药物、ADR的潜伏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5例新的ADR中,女性数量(59例)略高于男性(56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32例,27.83%);口服给药引起的ADR为102例(88.70%),其中,普通片剂为76例(占口服给药的74.51%);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精神病药为主(66例,57.39%);神经系统受累最为多见(19例次,15.45%);引起ADR最多的前5种药物依次是奥氮平(19例次,15.45%)、喹硫平(17例次,13.82%)、碳酸锂(9例次,7.32%)、利培酮(7例次,5.69%)、丙戊酸钠(6例次,4.88%),例如ADR表现为奥氮平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动眼神经危象,喹硫平引起鼻衄、动眼神经危象等。ADR主要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93例,80.87%);在115例ADR中,一般ADR有108例(93.91%),严重ADR有7例(6.09%);所有病例均采取治疗措施或立即停药,无致死病例。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服务过程中,应协助医师加强监测精神科新的ADR,合理使用精神科药物。此外,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也应不断完善精神科药物说明书,以有效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精神科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与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327例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2 位作者 郝红兵 果伟 马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我院上报的327例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引起药品不... 目的分析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我院上报的327例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前10种药物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327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158例,女性169例,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19~40岁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168例(51.38%);主要涉及的精神科药物是抗精神病药(69.97%),其次为抗抑郁药(13.70%);口服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常见,以消化系统最常见(31.40%),其次是神经系统(14.25%),涉及最少的是呼吸系统(0.79%)。一般的药物不良反应占多数,奥氮平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3.98%)。结论精神科药物品种多,用药情况复杂,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和监测,合理使用精神科药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与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苍术防治疫病本草文献、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9
作者 庄红艳 房萌 +5 位作者 王艳梅 朱虹 刘杰 赵燕 李雪 薛春苗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历代文献中苍术防治疫病的研究情况、苍术的现代药理作用及防治疫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其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苍术防治疫病的相关文献、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关于... 目的探讨历代文献中苍术防治疫病的研究情况、苍术的现代药理作用及防治疫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其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苍术防治疫病的相关文献、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关于苍术的记载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大量古文献均记载有苍术防治疫病。苍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肺损伤等药理作用,临床疗效较好。结论苍术相关药理及临床研究为其防治疫病提供了依据,作为临床常用的化湿药,在历代疫病防治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临床应大力推广苍术辨证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苍术 化湿 疫病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我院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0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3 位作者 果伟 马辛 郝红兵 王秋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775-2778,共4页
目的:了解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2015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例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ADR情况、治疗措施及转归... 目的:了解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2015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例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ADR情况、治疗措施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报告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2/8);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10例,33.3%)。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18例,60.0%)。发生ADR时,奥氮平的平均剂量为(18.0±7.0)mg/d;在日剂量20 mg时发生ADR的例数最多(8例,26.7%)。主要的ADR为锥体外系反应(22例,73.3%)。患者出现ADR后,大部分采取减量或停用奥氮平、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并积极作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患者症状均缓解或恢复正常。结论:奥氮平所致中枢神经系统ADR中,锥体外系反应占比较大;在日剂量较小时仍有发生ADR的可能。女性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ADR;在治疗1月内,应密切监测ADR情况。临床应用奥氮平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注意观察ADR,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中枢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21例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4 位作者 果伟 马辛 郝红兵 梁海霞 王秋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21例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探讨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15~72岁,其中31~40...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21例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探讨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15~72岁,其中31~40岁有9例,占42.9%。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患者均为口服用药,用药剂量为正常剂量,用药至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潜伏期为(28.6±21.4)d。发生不良反应时,患者均无不适的主诉,白细胞计数均值为(3.1±0.5)×10~9L^(-1),经减量、停药及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时,患者通常无躯体不适的主诉,临床需定期监测、尽早识别、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庄红艳 刘杰 +2 位作者 尹冬青 冯秀杰 贾竑晓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0期1838-1841,共4页
目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采用现代医学治疗,临床常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辨证论治该疾病可很好的控制住患儿的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拟通过梳理... 目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采用现代医学治疗,临床常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辨证论治该疾病可很好的控制住患儿的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拟通过梳理该病的病因病机,对该疾病进行分型辨证,从而较为系统地探讨该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为中医药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药物疗法 抽动秽语秽综合征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121例老年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4 位作者 果伟 马辛 郝红兵 张怡 牛松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我院大于65岁的老年精神科患者的ADR报告。结果共收集了121例老年精神科患者的ADR报告,其中男性39例,女性82例,...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我院大于65岁的老年精神科患者的ADR报告。结果共收集了121例老年精神科患者的ADR报告,其中男性39例,女性82例,平均年龄(72.29±5.40)岁;涉及药品67种。主要涉及的精神科药物是抗精神病药(55.37%),其次为抗抑郁药(18.18%);用药途径主要是口服(90.91%);ADR所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21.65%)和消化系统(18.56%),其次是精神障碍(14.43%)。结论老年患者服用精神科药物较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应加强老年患者的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老年人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庄红艳 王艳梅 +5 位作者 朱虹 房萌 刘杰 赵爽 李雪 薛春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4期385-388,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第七版方案)中,推荐临床治疗期重型、危重型患者在使用中药饮片的同时可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第七版方案)中,推荐临床治疗期重型、危重型患者在使用中药饮片的同时可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本文针对第七版方案中推荐的部分中药注射剂,详细分析其相关作用特点及药学监护点,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以利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进临床一线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下载PDF
174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1 位作者 果伟 鲍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2期232-234,238,共4页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普通精神科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医嘱为依据,分析患者人口学资...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普通精神科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医嘱为依据,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种类分布、单一抗精神病药使用种类及频率、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剂量等,探讨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特点。结果:共纳入174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使用频率排序居前5位的抗精神病药依次为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和帕利哌酮;单一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依次为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青少年患者使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和帕利哌酮的剂量显著高于中老年患者;男性患者使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的剂量显著高于女性。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为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精神疾病 住院患者
下载PDF
碳酸锂致甲状腺功能异常16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庄红艳 果伟 刘珊珊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9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2017年我院上报的16例碳酸锂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病例,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碳酸锂用药剂量,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碳酸锂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2017年我院上报的16例碳酸锂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病例,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碳酸锂用药剂量,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值变化,以及转归等因素。结果:16例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5例;原患疾病以双相情感障碍为主,用药至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潜伏期为9~424 d。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时剂量为0.5~1.25 g·d^(-1),平均剂量为(0.98±0.22)g·d^(-1)。14例(87.5%)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有不同程度的升高,8例(50.0%)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_4)有不同程度降低,5例(31.25%)患者总甲状腺素(TT_4)有不同程度降低,>90%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未报告异常。9例(56.25%)患者经减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碳酸锂所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以TT_4、FT_4降低,TSH升高或甲状腺肿大为特征。年龄和性别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有关。临床使用碳酸锂时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甲状腺功能异常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4 位作者 杜海霞 房萌 朱虹 刘杰 果伟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BMJ,EBSCO,Elsevier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合并用药导致氯氮平血药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20年11月,并归纳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时与... 目的探讨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BMJ,EBSCO,Elsevier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合并用药导致氯氮平血药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20年11月,并归纳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时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结果氯氮平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1A2等催化代谢。合用氯硝西泮、苯妥英钠等神经系统药物,氯丙嗪、氟西汀、氟伏沙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精神系统药物,尼群地平等心血管系统药物,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消化系统药物,红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抗感染药物,均可影响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结论服用氯氮平时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联合用药导致氯氮平血药浓度变化,以促进其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合并用药 血药浓度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氨磺必利片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5 位作者 刘辉 赵燕 李雪 赵爽 宁艳哲 果伟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6期1119-1120,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凭空闻声、发脾气、多疑18年,加重3月”于2018年2月22日首次入院。患者入院诊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父母体健,否认家族病史及类似疾病。
关键词 氨磺必利片 窦性心动过缓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西红花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庄红艳 果伟 +3 位作者 刘珊珊 雷珍珍 潘霖 薛春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1期1403-1405,1408,共4页
西红花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理气解郁安神等作用。西红花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有西红花酸、西红花素和西红花醛等。药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西红花具有减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抗抑郁等作用。为探讨西红花治疗精神疾病的现代药理学及临... 西红花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理气解郁安神等作用。西红花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有西红花酸、西红花素和西红花醛等。药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西红花具有减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抗抑郁等作用。为探讨西红花治疗精神疾病的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情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西红花相关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西红花 精神病 药理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广藿香在中医疫病防治领域的文献学、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概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红艳 房萌 +4 位作者 朱虹 刘杰 赵燕 李雪 薛春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2期1524-1526,1531,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医学中属于“疫病”范畴,中医学在疫病防治方面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在疫病的治疗实践领域,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医史记载,从炎黄时期开始,辛味芳香类中药就被广泛用于民间防疫、避秽和治疗疾病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医学中属于“疫病”范畴,中医学在疫病防治方面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在疫病的治疗实践领域,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医史记载,从炎黄时期开始,辛味芳香类中药就被广泛用于民间防疫、避秽和治疗疾病等。在COVID-19的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芳香化湿类中药倍受重视,众多中医名家在相关推荐方剂中广泛使用该类中药。其中,广藿香作为常用的化湿药,在COVID-19防治中使用频率较高。本文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现代药理学及中医临床研究,对中药广藿香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探讨其应用于疫病防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为中医药抗击疫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广藿香 化湿 时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