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芋螺毒素的药用价值研发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应士波 严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8-143,共6页
芋螺毒素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芋螺分泌的一类用于自卫和捕食的小肽神经性毒素。芋螺毒素具有很高的药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近年来,具有高度特异性生物活性的芋螺毒素一直广泛应用于研制特异性诊断试剂以及开发疗效特异的新药之中,并作为分... 芋螺毒素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芋螺分泌的一类用于自卫和捕食的小肽神经性毒素。芋螺毒素具有很高的药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近年来,具有高度特异性生物活性的芋螺毒素一直广泛应用于研制特异性诊断试剂以及开发疗效特异的新药之中,并作为分子模型用于相关新药的设计。本文对近年来芋螺毒素药用开发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螺毒素 药用价值 新药开发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残基化学修饰酶PADs与PRMTs在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2
作者 邹瑾 何向蕾 +4 位作者 张欣 陈日萍 张宇 胡帅悦 应士波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6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究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PADs)和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ADs催化的蛋白瓜氨酸化水平是否与PRMTs表达有关。方法通过RT-qPCR检测肝癌细胞系中PADs和PRMTs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 目的探究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PADs)和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ADs催化的蛋白瓜氨酸化水平是否与PRMTs表达有关。方法通过RT-qPCR检测肝癌细胞系中PADs和PRMTs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Ds、瓜氨酸化蛋白和PRMTs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癌组织PADs和PRMTs的mRNA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肝癌组织PADs、瓜氨酸化蛋白和PRMTs表达。结果与正常肝细胞LX-2相比,PAD2和PRMT1在Huh7细胞中mRNA转录水平升高(P<0.001),PAD4、PRMT1、PRMT5和PRMT7在HepG2细胞中mRNA转录水平升高(P<0.01)。PAD2和PAD4在HepG2和Huh7中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X-2(P<0.01)。瓜氨酸化蛋白在HepG2和Huh7中的水平低于LX-2。肝癌组织中PADs和PRMTs的表达强于癌旁组织,但瓜氨酸化蛋白几乎呈阴性。PAD2和所有PRMTs家族成员在临床大样本中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细胞中PADs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而PADs催化的蛋白瓜氨酸化水平较低,可能是受胞内高水平表达的PRMTs酶竞争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蛋白质精氨酸脱氨酶 瓜氨酸化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2与4在恶性间皮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干译涵 沈蔚 +4 位作者 陈伊童 严凯丽 胡帅悦 蒋兆强 应士波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7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间皮瘤(MM)组织中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PAD2和PAD4)的表达及其与瓜氨酸化蛋白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1年浙江省45例MM病理组织样本,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PAD... 目的探讨恶性间皮瘤(MM)组织中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PAD2和PAD4)的表达及其与瓜氨酸化蛋白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1年浙江省45例MM病理组织样本,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PAD2与PAD4的表达及其与瓜氨酸化蛋白的相关性,结合生物信息库数据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PAD2和PAD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AD2和PAD4的蛋白表达在上皮型恶性间皮瘤、腹膜和胸膜部位的MM中呈正相关(P<0.05)。PAD2与PAD4的mRNA转录水平呈正相关(P<0.05)。PAD2、PAD4的表达与瓜氨酸化蛋白分别呈正相关(P<0.05)。PAD2和PAD4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均较低表达组更短,PAD4高表达组的无进展间隔期(PFI)相对于低表达组更长(P<0.05)。结论PAD2和PAD4可能与MM进展和预后有关,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2 蛋白质精氨酸脱亚胺酶4 瓜氨酸化
下载PDF
HMGBl胞外分泌在石棉致恶性间皮瘤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应士波 童延 +2 位作者 蒋兆强 张幸 楼建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恶性问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发生在胸腔或腹腔内壁单层扁平上皮组织上的侵袭性肿瘤。研究表明,恶性间皮瘤具有3个重要特点(1)与长期石棉纤维暴露相关,是石棉接触人群的职业性肿瘤之一。(2)平均潜伏... 恶性问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发生在胸腔或腹腔内壁单层扁平上皮组织上的侵袭性肿瘤。研究表明,恶性间皮瘤具有3个重要特点(1)与长期石棉纤维暴露相关,是石棉接触人群的职业性肿瘤之一。(2)平均潜伏期长达20~40年,且肿瘤发生及浸润机制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石棉纤维 分子机制 胞外分泌 侵袭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 上皮组织 接触人群
原文传递
日本石棉健康损害救济对策与诊断鉴定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应士波 张幸 +3 位作者 楼建林 陈钧强 陈艳霞 沈蔚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石棉是国际公认的人类致癌物质之一。我国是石棉制品生产大国,尽管相关部门已在限定石棉使用范围、提高石棉加工行业准入以及石棉健康危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石棉相关疾病尤其是石棉所致癌症的危害和潜在风险依然较高。日本作... 石棉是国际公认的人类致癌物质之一。我国是石棉制品生产大国,尽管相关部门已在限定石棉使用范围、提高石棉加工行业准入以及石棉健康危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石棉相关疾病尤其是石棉所致癌症的危害和潜在风险依然较高。日本作为较早工业化使用石棉材料和石棉受害国之一,在防控石棉相关疾病的对策措施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简述日本石棉健康损害救济对策,同时介绍日本在石棉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定措施,以期对我国石棉相关疾病防治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 石棉肺 恶性间皮瘤 健康损害救济
原文传递
多壁碳纳米管对人胸膜间皮细胞microRN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先宏 鞠莉 +8 位作者 武为 肖芸 应士波 张敏 楼建林 贾振宇 夏海玲 朱丽瑾 张幸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对人胸膜间皮细胞MeT-5A的细胞毒性及对细胞microRNAs(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乳酸脱氢酶活力检测法(LDH)检测不同浓度MWCNT染毒24h和同一浓度不同染毒时间细胞相... 目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对人胸膜间皮细胞MeT-5A的细胞毒性及对细胞microRNAs(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乳酸脱氢酶活力检测法(LDH)检测不同浓度MWCNT染毒24h和同一浓度不同染毒时间细胞相对LDH活力改变;从课题组前期microRNA芯片结果中筛选间皮瘤细胞中差异表达miRNA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有显著改变的5个miRNAs的表达改变;MeT-5A细胞用10μg/cm。的MWCNT处理0、8、24、48、72h后,用RT—qPCR方法检测上述5个有明显改变的miRNAs的表达水平;用Targetscan和miRanda两种在线软件对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最后用David6.7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全基因组及代谢途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实验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Dunnett—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WCNT染毒MeT-5A24h后,与对照组比较,染毒剂量大于等于20μg/cm。时,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高通量方法从肿瘤细胞系中筛选获得5个差异表达的miRNAs:hsa—miR-155表达上调,hsa.miR.30d-5p,hsa—miR-34c-5p,hsa-miR-28-5p和hsa—miR-324—5p的表达下调;用RT—qPCR方法进一步验证,两者结果一致。10μg/cm。MWCNT染毒不同时间后,5个miRNAs表达改变与芯片结果一致。我们对这些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和通路分析,发现AKAP13,CCND3,Twist,E—Cadherin等是其潜在的功能靶点,主要参与肿瘤坏死因子p信号通路,肿瘤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等信号通路。结论MWCNT可对MeT-5A造成细胞毒性作用,染毒可引起MeT-5A细胞miRNAs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miRNAs可能参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胸膜 微rRNA 间皮瘤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JPX诊断间皮瘤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靳明英 沈蔚 +7 位作者 陈俊斐 冯玲芳 应士波 夏海玲 陈钧强 陈祎秋 蒋兆强 楼建林 《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235-238,242,共5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JPX诊断间皮瘤及预后的价值,为间皮瘤诊断及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5—2019年在选择浙江省石棉加工地区2015—2019年经临床确诊的间皮瘤患者纳入间皮瘤组,同一地区无石棉暴露史、无石棉相关疾病的正常...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JPX诊断间皮瘤及预后的价值,为间皮瘤诊断及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5—2019年在选择浙江省石棉加工地区2015—2019年经临床确诊的间皮瘤患者纳入间皮瘤组,同一地区无石棉暴露史、无石棉相关疾病的正常人群纳入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病理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资料;采用lncRNA芯片检测血液lncRNA JPX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ncRNA JPX的诊断价值;采用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JPX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间皮瘤组17例,年龄为(65.71±8.36)岁;对照组34人,年龄为(64.24±8.70)岁。间皮瘤组患者组织的lncRNA芯片检测结果显示lncRNA JPX呈显著高表达,间皮瘤组血液lncRNA JPX表达量M(QR)为1.10(1.31),高于对照组的0.89(0.54)(t’=-2.300,P=0.034)。ROC曲线下面积为0.673(95%CI:0.507~0.839,P=0.046);当临界值取1.759时,lncRNA JPX表达诊断间皮瘤的灵敏度为35.3%,特异度为100.0%。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JPX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结论lncRNA JPX在间皮瘤患者血液中高表达,lncRNA JPX表达对间皮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尚不能用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石棉 间皮瘤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六价铬对人B淋巴母细胞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贾君麟 童延 +11 位作者 郭心念 方圆 王晶 陆玮 冯玲芳 夏海玲 蒋兆强 余珉 鞠莉 朱丽瑾 应士波 楼建林 《预防医学》 2018年第10期973-977,共5页
目的研究六价铬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μM的重铬酸钾对人B淋巴母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去毒,将细胞置新鲜培养基继续孵育;对照组采用PBS处理。收集24 h、3 d和7 d三个时间点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 目的研究六价铬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μM的重铬酸钾对人B淋巴母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去毒,将细胞置新鲜培养基继续孵育;对照组采用PBS处理。收集24 h、3 d和7 d三个时间点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m RNA表达。结果暴露组细胞染毒24 h和去毒后3 d时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0.33±2.03)%和(52.97±1.2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6.90±2.65)%和(46.87±1.85)%(均P<0.01),去毒后7 d时两组G0/G1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24 h后,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及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三个基因的m 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去毒后3 d均低于对照组(P<0.01),去毒后7 d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价铬可通过调控BCAT1、CDKN1A和CDT1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细胞周期 支链氨基酶转氨酶1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 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
原文传递
石棉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microRNA筛选及功能分析
9
作者 尹先宏 夏海玲 +9 位作者 蒋兆强 余珉 武为 张敏 朱丽瑾 陈钧强 肖芸 应士波 楼建林 张幸 《浙江预防医学》 2016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石棉暴露对接触人群血浆micro RNA(mi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暴露组(暴露年限>10年)和对照组(未暴露)各3人,用mi RNA芯片比较两组对象血浆mi RNA表达差异,使用Target Scan、mi Randa和Pic Tar 3种在线软件对差异表达mi RN... 目的探讨石棉暴露对接触人群血浆micro RNA(mi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暴露组(暴露年限>10年)和对照组(未暴露)各3人,用mi RNA芯片比较两组对象血浆mi RNA表达差异,使用Target Scan、mi Randa和Pic Tar 3种在线软件对差异表达mi RNA进行靶基因预测,最后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和全基因组及代谢途径数据库通路分析。结果 mi RNA芯片筛测结果显示,石棉暴露人群血浆中40个mi RNA的表达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其中有9个mi RNA信号值>500。对这些信号值>500的mi 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通路分析,有5个mi RNA检索到相应的靶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和代谢通路,包括FGFR3等潜在功能靶点。结论石棉暴露可致接触人群血浆中mi RNA发生差异表达,其靶基因主要参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但其在石棉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暴露 血浆 MICRORNA 靶基因
原文传递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抑制炎症介质HMGB1对恶性间皮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彦镔 沈蔚 +6 位作者 干译涵 邹瑾 张宇 朱丽瑾 鞠莉 蒋兆强 应士波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glitazone,PGZ)对恶性间皮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12月,选择人双相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MSTO-211H)和人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NCI-H2452),给予不同终浓度的PGZ(0、10、50、10...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glitazone,PGZ)对恶性间皮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12月,选择人双相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MSTO-211H)和人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NCI-H2452),给予不同终浓度的PGZ(0、10、50、100、150、200μmol/L)处理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0、10、50、100μmol/L PGZ处理细胞72 h时,细胞内PPAR-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0、100μmol/L PGZ处理细胞72 h时细胞内HMGB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GZ处理细胞后,培养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100、150、200μmol/L PGZ处理组MSTO-211H细胞及150、200μmol/L PGZ处理组NCI-H2452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光镜下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恶性间皮瘤细胞明显减少,形态发生变化。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GZ处理组PPAR-γ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MSTO-211H细胞中100μmol/L PGZ处理组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NCI-H2452细胞处理组HMGB1 mRNA表达水平上升或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STO-211H细胞PGZ处理组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NCI-H2452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予PGZ处理后恶性间皮瘤细胞内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PGZ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抑制HMGB1的表达从而抑制恶性间皮瘤细胞的增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恶性间皮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CD8和CTLA-4表达程度对间皮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生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珉 于曼 +5 位作者 应士波 苑修源 蒋兆强 楼建林 朱丽瑾 张幸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CD8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特征间皮瘤患者的生存期及其死亡危险因素,为病情进展及其临床结局评价提供新线索。方法于2016年11月,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设计,选择经临床组织病理学确诊的47例间皮瘤及其... 目的探讨不同CD8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特征间皮瘤患者的生存期及其死亡危险因素,为病情进展及其临床结局评价提供新线索。方法于2016年11月,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设计,选择经临床组织病理学确诊的47例间皮瘤及其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病理资料、石棉接触史和生存信息;以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对组织标本进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5-甲基胞嘧啶(5-mC)、CTLA-4、CD8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CD8和CTLA-4蛋白表达特征患者生存期和死亡危险因素,并分析Ki-67表达对不同CD8和CTLA-4蛋白和基因表达特征间皮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47例患者中,63.8%(30/47)的病例以少或中等程度淋巴细胞浸润为主,CTLA-4、CD8、5-mC和Ki-67免疫组化分值分别为92.97(54.95,120.65)、72.41(36.62,89.82)、11.09(3.40,52.89)和5.88(2.41,11.48)。CD8高表达CTLA-4高表达患者的5-mC表达水平高于CD8高表达CTLA-4低表达组(P<0.01)。27例随访信息完整间皮瘤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0.83±0.29年,CD8高表达CTLA-4高表达和CD8高表达CTLA-4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0.58±0.51年和0.83±0.30年(P=0.521)。在CD8高表达CTLA-4低表达组患者中,Ki-67免疫组化分值≥5.88是间皮瘤患者独立死亡危险因素(HR=8.40,P=0.01)。在不同CD8和CTLA-4蛋白表达特征下,在CD8高表达CTLA-4低表达组患者中,Ki-67高和低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0.57±0.11年和2.31±0.46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CD8和CTLA-4 mRNA表达特征下,在CD8高表达CTLA-4低表达组患者中,Ki-67 mRNA高和低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0.36年和3.38±0.43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当CD8高表达伴随CTLA-4低表达时,间皮瘤病例可能伴随DNA去甲基化现象。随着Ki-67表达增强,其生存期缩短,死亡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5-甲基胞嘧啶 KI-67抗原
原文传递
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干译涵 应士波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可对职业暴露人群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本文从氧化应激、物理损伤和酶活性紊乱等分子机制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讨论当前细胞毒性减轻机制的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石墨烯材... 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可对职业暴露人群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本文从氧化应激、物理损伤和酶活性紊乱等分子机制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讨论当前细胞毒性减轻机制的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石墨烯材料职业健康风险防控和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纳米材料 职业卫生
原文传递
恶性间皮瘤36例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蔚 刘佳琪 +5 位作者 陈俊斐 应士波 夏海玲 冯玲芳 靳明英 蒋兆强 《预防医学》 2022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恶性间皮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为恶性间皮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36例恶性间皮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人口学信息、石棉暴露情况和诊疗情况等资料,采用寿命表... 目的分析恶性间皮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为恶性间皮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36例恶性间皮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人口学信息、石棉暴露情况和诊疗情况等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分析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分析恶性间皮瘤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恶性间皮瘤患者36例,其中男性6例,占16.67%;女性30例,83.33%。年龄M(Q_(R))为61(14)岁。胸膜恶性间皮瘤30例,占83.33%;腹膜恶性间皮瘤6例,占16.67%。有石棉职业暴露史32例,占88.89%。接受姑息治疗26例,占72.22%。治疗后1年、2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0%、15%和3%,中位生存时间为0.71年。不同性别、年龄、石棉暴露方式、暴露时间、发病部位和治疗方法的恶性间皮瘤患者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例恶性间皮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0.71年,未见其生存时间与石棉暴露、发病部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生存分析 石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