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已有针对miRNA/mRNA轴调节骨关节炎疾病进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前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具有临床预测价值的mRNA(磷脂酶Cδ3:phospholipase C delta 3,PLCD3)及其靶向miRNA(miR-34a-5p),尚缺实验验证其调控骨关节炎的具体作用及...背景:目前已有针对miRNA/mRNA轴调节骨关节炎疾病进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前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具有临床预测价值的mRNA(磷脂酶Cδ3:phospholipase C delta 3,PLCD3)及其靶向miRNA(miR-34a-5p),尚缺实验验证其调控骨关节炎的具体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miR-34a-5p/PLCD3轴对骨关节炎进展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1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滑膜为骨关节炎组,同时选择同期因创伤致髌骨骨折行内固定术的15例年轻患者的健康滑膜为对照组,Real-time PCR法检测滑膜中PLCD3及miR-34a-5p的表达。通过细胞转染的方法,将人滑膜关节炎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 like synovial cells-osteoarthritis,HFLS-OA)进行处理,并分为miR-34a-5p模拟物组、pCDH-PLCD3组、miR-34a-5p模拟物+pCDH-PLCD3组、miR-34a-5p抑制剂组、si-PLCD3组、miR-34a-5p抑制剂+si-PLCD3组,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PLCD3和miR-34a-5p表达的关系;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FLS-OA细胞活力及细胞迁移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标记蛋白表达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PLCD3是miR-34a-5p的直接靶标,同时PLCD3和miR-34a-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②PLCD3上调会促进HFLS-OA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迁移,而miR-34a-5p上调会显著抑制HFLS-OA细胞的活性并增强细胞迁移;miR-34a-5p过表达使HFLS-OA细胞Casp3和Casp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PLCD3过表达则表现出相反趋势。③PLCD3过表达显著增加了HFLS-OA细胞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而miR-34a-5p模拟物则表现出保护活性。④结果说明,miR-34a-5p/PLCD3轴可能通过调节滑膜细胞的炎症过程或凋亡来影响骨关节炎的进展。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分为观察组(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康复治疗指标,并对两组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证候积分,术后第5、7天患肢肿胀程度,VAS评分,术后第3、7天血清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7天血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恢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在更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减少术后隐性失血,提升Harris评分,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两家医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南地区2家医院骨科2014年8月-2021年1月8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在术后1年内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两家医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南地区2家医院骨科2014年8月-2021年1月8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在术后1年内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死亡的相关因素,并行ROC分析主要因素预测死亡的意义。[结果]864例患者中术后1年内死亡144例,死亡率为16.66%。肺部感染为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单项因素比较,死亡组年龄显著大于未死亡组(P<0.05),受伤到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未死亡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未死亡组(P<0.05),术前ASA评级显著重于未死亡组(P<0.05),术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死亡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2.895,0.002)、低白蛋白水平(OR=0.418,P=0.004)、肺部疾病(OR=2.221,P=0.023)、长住院时间(OR=2.989,P<0.001)、高ASA评级(OR=2.504,P=0.019)是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依次为住院时间(0.885)、年龄(0.841)、低白蛋白状态(0.654)。[结论]高龄、低白蛋白血症、肺部基础疾病、长住院时间、高ASA评分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因肩锁关节脱位而手术治疗的43位患者,比较其在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干预后的肩关节功能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3例,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为A组(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组)与B组(锁骨钩钢板组)...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因肩锁关节脱位而手术治疗的43位患者,比较其在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干预后的肩关节功能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3例,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为A组(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组)与B组(锁骨钩钢板组),其中A组患者28例,B组患者1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以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B组取掉锁骨钩钢板之后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与AS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及术前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与A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组的VAS评分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0.031),Constant-Murley评分与ASES功能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P=0.029,0.018),而术后1年时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的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比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患者有明显好转,但在锁骨钩钢板拆除之后,两者之间的功能差异不大。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患者在拆除内固定之后,肩关节功能有较明显的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分为观察组(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康复治疗指标,并对两组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证候积分,术后第5、7天患肢肿胀程度,VAS评分,术后第3、7天血清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7天血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恢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在更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减少术后隐性失血,提升Harris评分,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两家医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南地区2家医院骨科2014年8月-2021年1月8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在术后1年内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死亡的相关因素,并行ROC分析主要因素预测死亡的意义。[结果]864例患者中术后1年内死亡144例,死亡率为16.66%。肺部感染为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单项因素比较,死亡组年龄显著大于未死亡组(P<0.05),受伤到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未死亡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未死亡组(P<0.05),术前ASA评级显著重于未死亡组(P<0.05),术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死亡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2.895,0.002)、低白蛋白水平(OR=0.418,P=0.004)、肺部疾病(OR=2.221,P=0.023)、长住院时间(OR=2.989,P<0.001)、高ASA评级(OR=2.504,P=0.019)是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依次为住院时间(0.885)、年龄(0.841)、低白蛋白状态(0.654)。[结论]高龄、低白蛋白血症、肺部基础疾病、长住院时间、高ASA评分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因肩锁关节脱位而手术治疗的43位患者,比较其在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干预后的肩关节功能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3例,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为A组(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组)与B组(锁骨钩钢板组),其中A组患者28例,B组患者1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以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B组取掉锁骨钩钢板之后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与AS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及术前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与A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组的VAS评分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0.031),Constant-Murley评分与ASES功能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P=0.029,0.018),而术后1年时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带袢钢板加锚钉技术的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比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患者有明显好转,但在锁骨钩钢板拆除之后,两者之间的功能差异不大。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患者在拆除内固定之后,肩关节功能有较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