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药复方治疗银屑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雪晴 赵京霞 +6 位作者 王燕 陈朝霞 郭昕炜 底婷婷 冯放 齐聪 李萍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有效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病历数据来自2019年7月—2021年12月就诊于12个中心并纳入“银屑病患者注册登记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的患者病历。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等数...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有效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病历数据来自2019年7月—2021年12月就诊于12个中心并纳入“银屑病患者注册登记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的患者病历。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治疗银屑病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达到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75的患者100例,涉及方剂603首,其中解毒类药物应用最多,土茯苓、甘草、紫草、白花蛇舌草、升麻等为应用频次最多的药物。对药物间关联规则进行挖掘,得到关联例数>150药物的关联规则20条,进一步对高频中药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组核心药物组合和潜在新方组成。结论临床治疗银屑病时解毒药物应用最多,在此基础上配伍解表、活血、养血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数据挖掘 中医复方 组方规律
原文传递
凉血活血胶囊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底婷婷 赵京霞 +3 位作者 王燕 刘欣 梁代英 李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8-722,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胶囊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免疫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活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胶囊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免疫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活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变化情况。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反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程度;检测CD3、CD11c、F4/80和Gr-1反映炎症浸润程度;检测CD31以反映血管增生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鳞屑红斑,皮损增厚;皮损组织表现为表皮棘层增厚,角化不全和微脓肿;真皮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凉血活血胶囊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症状缓解,PASI分数降低,表皮角化不全减轻,角质形成增殖减少,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减弱,新生血管减少。结论:凉血活血胶囊可通过影响表皮细胞过度增殖、角化不全、炎症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而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咪喹莫特 凉血活血胶囊
下载PDF
银屑病样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底婷婷 赵京霞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75-279,共5页
在研究人类银屑病复杂表型与发病机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然发生的可模拟银屑病的疾病模型,该研究曾一度停滞。但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已模拟出多种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与银屑病较为相似的模型。本文通... 在研究人类银屑病复杂表型与发病机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然发生的可模拟银屑病的疾病模型,该研究曾一度停滞。但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已模拟出多种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与银屑病较为相似的模型。本文通过对多种银屑病相关模型的总结与评价,分析各模型的优势与局限,为银屑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模型 优缺点
下载PDF
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明星 王燕 +4 位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阮智通 蒙玉娇 李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4-1338,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厚、免疫反应和血管增生为特点的疾病。其发病与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相关。其免疫反应发生的中心环节涉及NF-κB,IFN-γ和IL-23信号通路及抗原呈递等多个方面。目前临床上已有如TNF-α、IL-23、IL-17生物...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厚、免疫反应和血管增生为特点的疾病。其发病与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相关。其免疫反应发生的中心环节涉及NF-κB,IFN-γ和IL-23信号通路及抗原呈递等多个方面。目前临床上已有如TNF-α、IL-23、IL-17生物靶向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强调了这些炎症介质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近几年有研究发现IL-1β/NF-κB通道的激活、IL-23参与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均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说明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与了银屑病发病有关。文章就近几年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银屑病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免疫反应 IL-23 IL-17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IL-23/IL-17轴在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赵京霞 王燕 +2 位作者 底婷婷 刘欣 李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3-456,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浸润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性反应皮肤病。Th17细胞及IL-23/IL-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关键地位,并成为新的治疗靶标。IL-23诱导Th17细胞分化增殖,分化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IL-21、IL-22... 银屑病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浸润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性反应皮肤病。Th17细胞及IL-23/IL-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关键地位,并成为新的治疗靶标。IL-23诱导Th17细胞分化增殖,分化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IL-21、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Th17类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 TH17 IL-17 银屑病
下载PDF
5种常用药物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3 位作者 王燕 刘欣 梁代英 李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4-238,259,共6页
目的探讨5种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皮损形成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环孢素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 目的探讨5种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皮损形成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环孢素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变化情况。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程度;检测皮损中CD3反映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皮损与同期模型组相比,皮损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指标PASI评分都低于同期模型组小鼠。环孢素对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呈现一个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环孢素组PASI积分高峰出现的时间比模型组晚2~3d。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而环孢素组与模型组小鼠皮损组织学表现相似,表皮层厚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皮损组织中PCNA及CD3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环孢素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银屑病药物阿维A、地塞米松、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可有效干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以上药物对银屑病样皮损的表皮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浸润均有抑制作用,因此该模型可作为进行研究银屑病药物研究的药理模型。但环孢素A对由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反应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咪喹莫特 阿维A 地塞米松 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 环孢素
原文传递
凉血解毒汤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CCL20/CCR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颖 底婷婷 +2 位作者 阮智通 赵京霞 李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1-336,共6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凉血解毒汤中药治疗组和趋化因子CCL20单克隆抗体(阳性药)治疗...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凉血解毒汤中药治疗组和趋化因子CCL20单克隆抗体(阳性药)治疗组。用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变化情况。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层厚度。采用real-time PCR检小鼠皮肤组织样本中CCL20和CCR6表达的变化。结果:银屑病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大量鳞屑和红斑,表皮增厚;与银屑病模型组小鼠比较,凉血解毒汤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程度较轻,红斑、鳞屑以及表皮增厚程度轻于模型组,PASI分数降低,皮肤组织CCL20以及CCR6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趋化因子CCL20单克隆抗体治疗组小鼠银屑病皮损程度较轻,红斑、鳞屑以及表皮增厚程度轻于模型组,PASI分数降低,皮肤组织CCL20以及CCR6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凉血解毒汤可能通过下调CCL20/CCR6的表达来减轻银屑病小鼠的皮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C趋化因子配体20 CC趋化因子受体6 凉血解毒汤
下载PDF
理血类中药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明星 王燕 +5 位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蒙玉娇 谢湘江 翟春燕 李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263-2268,共6页
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属于中医"白疕"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以红斑、脱屑、斑块为主要皮损的皮肤病,其病程缠绵反复,顽固难愈,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古代医学将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总结为风、湿... 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属于中医"白疕"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以红斑、脱屑、斑块为主要皮损的皮肤病,其病程缠绵反复,顽固难愈,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古代医学将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总结为风、湿、热、燥、毒等范畴,临床辨证分型主要以血热、血瘀、血燥常见,治则主要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临床用药以凉血、养血及活血类等理血中药为主。本文主要对理血中药及临床中常用的几味理血中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古代医学 辨证分型 理血中药 银屑病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凉血解毒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明星 王燕 +8 位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阮智通 蒙玉娇 谢湘江 张璐 林燕 王宁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解毒方高(Liangxue Jiedu groups with high,LXJD-H)...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解毒方高(Liangxue Jiedu groups with high,LXJD-H)、中(medium,LXJD-M)、低(low,LXJD-L)剂量组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观察小鼠背部皮损变化。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标准进行评分,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厚度;免疫荧光及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Ki67、CD3、CD11c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DCs数量;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量;采用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中DCs相关受体基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皮损中TLR7/TLR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凉血解毒方明显降低皮损PASI评分及表皮厚度、减少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抑制皮损中TLR7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内外降低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TLR8及IL^(-1)2p40 mRNA表达及下调IL-23、IL^(-1)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论凉血解毒方可以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且可以改善皮损中T淋巴细胞及DCs的浸润,同时抑制DCs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咪喹莫特 树突状细胞 凉血解毒方
下载PDF
火针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朝霞 张广中 +3 位作者 赵京霞 王燕 底婷婷 李萍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4期771-777,共7页
皮肤科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且病种繁多,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现代医学治疗皮肤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存在容易耐受或依赖、不良反应多、易复发等问题。中医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火针是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 皮肤科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且病种繁多,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现代医学治疗皮肤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存在容易耐受或依赖、不良反应多、易复发等问题。中医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火针是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在皮肤科领域具有疗效独特、适应证广泛、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关于火针操作及诊疗评估尚缺乏国际公认的规范,研究级别较低,因此未来应合理设置样本量、对照干预、疗效指标等,完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促进火针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疾病 火针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清肝凉血解毒方和凉血活血方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表达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正荣 王燕 +11 位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李宁飞 蒙玉娇 李雪 翟春艳 刘宇 郭简宁 郭肖瑶 张璐 陈朝霞 李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3-37,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QGLXJD)、凉血活血方(LXHX)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剔除背部毛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清肝凉血解毒方组(QG)、凉血活血方组(LX...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QGLXJD)、凉血活血方(LXHX)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剔除背部毛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清肝凉血解毒方组(QG)、凉血活血方组(LX)和甲氨蝶呤组(MTX)。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进行评分,分别运用旷场及高架十字迷宫评价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HE染色后光镜下测量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及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23、IL-1β、IL-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中NPY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表皮厚度、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均增加(P<0.05);其余组与M组相比,表皮薄,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银屑病样小鼠焦虑水平高,以M组最为明显;QG组与M组比较,焦虑水平低,而LX组与QG组比较,焦虑水平高;NPY在M组中表达最多,在LX、QG、C组表达依次减少。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方能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的焦虑行为,下调NPY的表达水平,从整体角度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清肝凉血解毒方 NPY 行为学 旷场 高架十字迷宫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燕 赵京霞 +3 位作者 刘欣 林燕 底婷婷 李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过敏性皮肤炎症为特征的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瘙痒,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基因缺陷相关。AD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过敏性皮肤炎症为特征的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瘙痒,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基因缺陷相关。AD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为阐明病因、症状及开展有效治疗,迫切需要寻找和建立AD的动物模型。本文就近年来建立的AD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凉血解毒汤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CL20表达及分泌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湘江 赵京霞 +4 位作者 底婷婷 王燕 王明星 蒙玉娇 李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表达及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IL-17(100 ng·m L-1)刺激Ha Ca T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凉血解毒汤(8、2、0.5μg·m L-1),干预体外培...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表达及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IL-17(100 ng·m L-1)刺激Ha Ca T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凉血解毒汤(8、2、0.5μg·m L-1),干预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凉血解毒汤剂对Ha Ca T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CCL20蛋白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CL20相关蛋白(p-IκBα、p-P65)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细胞样本中CCL20相关基因(Piasy、Trim32 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IL-17能够诱导Ha Ca T细胞CCL20的表达及分泌。加入凉血解毒汤水煎剂粉末后,CCL20在分泌、蛋白、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NF-κB通路相关蛋白p-P65、p-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对CCL20相关调节分子Piasy、Trim32 m 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通过调节NF-κB通路磷酸化抑制Ha Ca T细胞分泌及表达CCL20可能是其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C趋化因子配体20 凉血解毒汤 角质形成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基质配方的普萘洛尔外涂对豚鼠耳背部皮肤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伟峰 周明学 +3 位作者 翟雅婷 王宁 底婷婷 李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7期703-705,73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基质配方的普萘洛尔对豚鼠耳背部皮肤银屑病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基质组1、模型基质组2、模型基质组3,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双耳外侧每日外涂凡士林软膏,模型组用不同基质配方的5%... 目的比较不同基质配方的普萘洛尔对豚鼠耳背部皮肤银屑病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基质组1、模型基质组2、模型基质组3,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双耳外侧每日外涂凡士林软膏,模型组用不同基质配方的5%的普萘洛尔软膏均匀涂于豚鼠双耳耳背部,每日涂3次,共20 d。10 d、20 d后分别对豚鼠耳背部皮肤进行数码相机拍照和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耳部厚度。处死,取左耳部皮肤做病理。结果不同基质配方5%普萘洛尔干预10 d后,三组模型基质组豚鼠耳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红斑、红点,部分出现结痂,以模型基质组2最为明显。干预20 d后,豚鼠耳背部皮肤上述现象已不十分明显。不同基质配方的5%普萘洛尔干预10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组模型基质组豚鼠耳背部皮肤厚度明显增加,以模型基质组2增加最为明显(P<0.05)。5%普萘洛尔干预20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组模型基质组豚鼠耳背部皮肤厚度明显增加,以模型基质组1和2增加最为明显(P<0.05)。不同基质配方的5%普萘洛尔干预20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组模型基质组豚鼠耳背部皮肤均出现表皮增厚,明显的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颗粒层变薄或不连续,颗粒细胞减少,棘层肥厚,真表皮交界处呈波浪状起伏。真皮层见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基质组2病理改变最为明显。结论不同基质配方的普萘洛尔对豚鼠耳背部皮肤均可造成银屑病模型,以5%普萘洛尔(含透皮剂)+35%PVA(成膜材料)组效果最为明显。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病变有减轻的倾向,说明这种造模方法模拟的是银屑病急性期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普萘洛尔 基质配方 优化造模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湘江 赵京霞 +2 位作者 底婷婷 王燕 李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8-750,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浸润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性反应皮肤病。抗菌肽LL-37的表达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上游地位,并成为新的治疗靶标。LL-37过度表达可导致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异常活化,并激活Th1,Th17细胞与角质形... 银屑病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浸润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性反应皮肤病。抗菌肽LL-37的表达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上游地位,并成为新的治疗靶标。LL-37过度表达可导致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异常活化,并激活Th1,Th17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间的循环刺激网络,是银屑病皮损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37 抗菌肽 银屑病
原文传递
肾胺酶在长期高脂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
16
作者 周明学 王绿娅 +3 位作者 刘卫红 王宁 底婷婷 李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37-I0037,共1页
目的研究肾胺酶在长期高脂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ApoE-/-小鼠和C57小鼠26周,并同步进行辛伐他汀和缬沙坦灌胃给药13... 目的研究肾胺酶在长期高脂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ApoE-/-小鼠和C57小鼠26周,并同步进行辛伐他汀和缬沙坦灌胃给药13周,然后处死取材,取小鼠的心脏、主动脉、肝脏、肾脏、肺脏、睾丸和肾上腺。采血,保留血清。检测血脂和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Renalase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中Renalase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普通饲料喂养的C57小鼠相比,Renalase在高脂喂养26周ApoE-/-小鼠的心脏、肝脏、肾脏、肺脏、睾丸和肾上腺中的表达强度均有降低,以肾上腺降低最为明显。Renalase在高脂喂养组小鼠主动脉内的表达明显低于普通饲料喂养组,在高脂喂养26周小鼠主动脉斑块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脂喂养13周小鼠。Renalase在主动脉班块的平滑肌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内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可明显降低主动脉斑块内细胞外脂质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增厚斑块纤维帽的平均厚度,并且可明显增加斑块纤维帽处Renalase的表达。结论Renalase是由平滑肌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单胺氧化酶,并且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伴随的多种组织病变有关。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可通过靶向Renalase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胺酶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缬沙坦
下载PDF
表皮紧密连接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7
作者 刘宇 李萍 +3 位作者 王燕 底婷婷 蒙玉娇 赵京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瘙痒和皮损渗液或干燥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科常见病。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系统失衡和表皮屏障受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作为皮肤屏障中的重要调节分子,与其他各...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瘙痒和皮损渗液或干燥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科常见病。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系统失衡和表皮屏障受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作为皮肤屏障中的重要调节分子,与其他各因素相互影响,促进着AD的发生、发展。本文将从紧密连接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紧密连接在AD中的病理表现、紧密连接失调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皮肤屏障 紧密连接
下载PDF
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42
18
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3 位作者 王燕 刘欣 梁代英 李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6-1094,共9页
目的:观察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咪喹莫特组,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细胞因子... 目的:观察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咪喹莫特组,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对比检测两组小鼠血清及皮损组织中细胞因子谱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小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及脾细胞成分。结果: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红斑、鳞屑、增厚等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并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呈现一个抛物线型的动态变化;经咪喹莫特外用刺激后,小鼠皮肤及血清中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Th1、Th2和Treg类细胞因子含量及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IL-23/IL-17轴细胞因子表达也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咪喹莫特组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中树突状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升高,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4倍,Treg细胞比例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倍。结论: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的皮损症状、病理学特征及细胞因子改变都与银屑病相似,是进行银屑病研究可行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制备后第1~8天可模拟疾病的发展阶段。Th17细胞活化及IL-23/IL-17轴参与了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并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也参与了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并且伴随Treg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反馈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咪喹莫特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轴 Th17
下载PDF
养血解毒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STAT3转基因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阮智通 底婷婷 +6 位作者 王燕 赵京霞 解欣然 王明星 谢湘江 蒙玉娇 李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098,共8页
目的:观察养血解毒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STAT3转基因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干预作用。方法:STAT3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6只,采用外用咪喹莫特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分别观察皮损面积和... 目的:观察养血解毒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STAT3转基因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干预作用。方法:STAT3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养血解毒汤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6只,采用外用咪喹莫特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分别观察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表皮层厚度;采用皮肤水分油分测试笔检测小鼠背部皮肤水分和油分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皮损Th17类细胞因子(IL-17A、IL-17C、IL-22和RORγt)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皮损STAT3通路蛋白(STAT3、p-STAT3、JAK3、p-JAK3和SOCS3)的表达水平。结果:(1)养血解毒汤组PASI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HE染色观察发现养血解毒汤组皮损表皮增生较模型组少,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皮肤厚度降低(P<0.01);(2)养血解毒汤组皮损油分和水分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3)养血解毒汤组PCNA阳性表达远低于模型组(P<0.01);(4)养血解毒汤组脾脏重量低于模型组(P<0.05);(5)养血解毒汤组Th17相关因子(IL-17A、IL-17C、IL-22和RORγt)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此外,p-STAT3和p-JAK3表达量亦低于模型组,而SOCS3的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养血解毒汤可能通过抑制STAT3的磷酸化,减少Th17相关因子(IL-17A、IL-17C、IL-22和RORγt)的分泌,由此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STAT3转基因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养血解毒汤 咪喹莫特 STAT3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清肝凉血解毒汤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正荣 王燕 +13 位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李宁飞 蒙玉娇 翟春艳 陈朝霞 解欣然 刘宇 郭简宁 郭肖瑶 张璐 王宁 张蕾 李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4-278,I0001-I0005,共6页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影响。方法:72只BALB/c雄性小鼠,背部刮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模型组(Model,M)、复方高、中、低剂量组(Q-H、Q-M、Q-L)和甲氨蝶呤组(MTX),5%咪喹莫特乳膏(I...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影响。方法:72只BALB/c雄性小鼠,背部刮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模型组(Model,M)、复方高、中、低剂量组(Q-H、Q-M、Q-L)和甲氨蝶呤组(MTX),5%咪喹莫特乳膏(IMQ)背部涂抹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进行评分,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皮损中CD11c+树突状细胞、CGRP、NK1R表达情况;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1β、IL-12、IL-2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中NPY、S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组小鼠皮损上鳞屑厚,浸润明显,红斑重;其余各组皮损均较M组轻。与C组相比,M组表皮厚度、PCNA、CD^+_3 T细胞及CD11c+细胞均明显增多(P<0.01);复方各剂量组与M组相比,表皮薄,PCNA、CD^+_3及CD11c+细胞表达个数均明显减少。M组与C组相比,CGRP、NK-1R、IL-1β、IL-12、IL-23mRNA表达均上调(P<0.05),而余组与M组相比,上述指标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C组相比,M组小鼠皮损中NPY的表达增高(P<0.05),MTX、Q-M、Q-L组表达量较M组低(P<0.05);M、MTX、Q-M、Q-L组皮损中SP的表达均呈增高趋势,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汤可通过下调NK-1R、NPY、CGRP的表达水平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降低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减少皮肤中CD11c+树突状细胞数量,下调IL-1β、IL-12、IL-23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清肝凉血解毒汤 神经肽 咪喹莫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