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庞文广 刘莉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87-190,213,共5页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就诊的TKA患者9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就诊的TKA患者9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炎症应激指标、罗哌卡因累积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带充气即刻(t_(1))HR,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充气30 min后(t_(2))、充气60 min后(t_(3))、充气90 min后(t_(4))、松止血带时(t_(5))、拔管后(t_(6))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罗哌卡因累积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可有效维持TKA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止血带反应,抑制炎症及氧化因子释放,且未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带反应
下载PDF
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2 位作者 叶敏 景灼 伍硕允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1874-1878,1883,共6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估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肺部小结节(CT上直径≤2cm)患者随机分入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及肺叶切除术组。比较... 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估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肺部小结节(CT上直径≤2cm)患者随机分入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及肺叶切除术组。比较其手术并发症、术后肺功能及手术短期效果。结果两组分别入组35例。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解剖性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P<0.05),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肺叶切除术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均较术前下降,但解剖性肺段除组术后下降比例较小(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并发症相似,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于患者肺功能的保护更为好,可能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前瞻性研究 微创
下载PDF
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4
3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1 位作者 叶敏 景灼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3例症状明显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观察术后食道梗阻解除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术后随访半年,...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3例症状明显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观察术后食道梗阻解除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3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食道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由于胸腔粘连严重,改为开放手术;4例并发食管黏膜损伤,胸腔镜下修补食管。1例患者出现食管胸膜瘘,保守治疗1个月后瘘管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半年,仅1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食道梗阻,予扩张治疗后好转。结论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辅助 胸腔镜 改良HELLER手术 贲门失弛缓症 微创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2 位作者 阳兴 叶敏 景灼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0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评价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胸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评价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胸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镜手术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的恢复速度。结果两组的HR、MAP和Sp O2水平以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可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可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能够显著减少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快术后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非气管插管麻醉 肺疾病 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叶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胸部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胸部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对照组(P<0.01);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d内镇痛药需求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肺功能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且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治疗 开胸术 镇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 被引量:3
6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2 位作者 叶敏 伍硕允 景灼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的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吻合口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6/18),其中,肺部感... 目的探讨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的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吻合口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6/18),其中,肺部感染3例、声音嘶哑2例、Honer综合征1例。所有患者随访10~60个月,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72.2%。结论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气管肿瘤 气管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胃镜辅助腹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3
7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1 位作者 叶敏 景灼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腹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为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胃镜辅助腹腔镜改良Heller术,观察术后症状的解除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最少1年,观察术后短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200 min,出血...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腹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为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胃镜辅助腹腔镜改良Heller术,观察术后症状的解除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最少1年,观察术后短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200 min,出血量10~200 ml。术后住院4~7 d,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中损伤食管黏膜,镜下修补后未出现食管瘘。术后2个月复查钡餐,均未见梗阻,食管扩张较前改善;复查24 h食管pH值基本正常,pH<4的时间占(1.4%±2.7%),pH监测的患者中5例(14.3%)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仅1例患者有轻度症状,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前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升高,术后2个月复查压力明显下降。随访1年以上,1例于术后5个月出现食管梗阻,扩张治疗后好转。结论:胃镜辅助腹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失弛症 改良HELLER术 胃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缓释氟尿嘧啶术中植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庞文广 叶敏 +1 位作者 伍硕允 景灼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0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及寻找预防食管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将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缓释氟尿嘧啶组(治疗组,剂量为15mg/kg)和不用缓释氟尿嘧啶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及寻找预防食管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将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缓释氟尿嘧啶组(治疗组,剂量为15mg/kg)和不用缓释氟尿嘧啶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组在关胸以前根据肿瘤不同部位将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瘤床、可能有淋巴转移的区域和可疑亚临床肿瘤病灶区域。植入药物以生物蛋白胶固定于给药部位。术后10d连续观察缓释氟尿嘧啶对手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有患者出院后均在术后1年内和(或)1年后行胸部CT及胃镜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局部复发。结果术后10d连续观察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恢复及全身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剂量是安全的,并可降低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氟尿嘧啶 术中植入 食管癌
下载PDF
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 被引量:3
9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1 位作者 叶敏 景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对12例胸腺疾病予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并随访最少半年,观察术后的短期疗效...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对12例胸腺疾病予经剑突下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并随访最少半年,观察术后的短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50~120 min,平均(82.0±15.2)min;出血量10~100 ml,平均为(38.3±13.2)ml;术后住院时间为4~6 d,平均(4.2±0.9)d;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损伤膈神经、胸腔积液、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6例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未见出现肌无力危象,肌无力症状均有改善,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解。随访半年以上,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气腹机辅助经剑突下手术治疗胸腺疾病操作简单可行,并发症少,伤口隐蔽美观,术后效果理想,前景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胸 剑突下 胸腔镜 胸腺 微创
下载PDF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附38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文广 叶敏 +1 位作者 伍硕允 景灼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5月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38例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掌多汗症状立即消失,平均手术时间(双侧)42...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5月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38例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掌多汗症状立即消失,平均手术时间(双侧)42min,平均住院4.2 d;术后并气胸1例,胸腔积液2例,经胸腔穿刺治疗后均治愈。发生轻微的代偿性多汗2例。无霍纳氏综合征及死亡病例。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腔镜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24
11
作者 景灼 巫国勇 +2 位作者 叶敏 庞文广 蔡成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了解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中是否优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将来比较其两者的远期疗效打下基础。【方法】将直径小于2 cm的早期肺癌随机分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组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并进行... 【目的】了解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中是否优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将来比较其两者的远期疗效打下基础。【方法】将直径小于2 cm的早期肺癌随机分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组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并进行相应的手术切除。比较两组住院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年死亡率复发率、术后1年肺功能(FVC、FEV1、MVV)减少比率。【结果】肺段切除组在手术时间上要长于肺叶切除组(P<0.05),但在术后住院时间上优于肺叶切除组(P<0.01);两组在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年随访中,未发现死亡病例,亦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病例;肺段切除组在术后1年肺功能减少比率中明显优于肺叶切除组(P<0.01)。【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近期疗效良好。肺段切除能保留更多的肺功能,可考虑作为年老患者或肺功能较差的患者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 解剖性肺段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林志潮 伍硕允 +5 位作者 叶敏 林坚 卢珠明 庞文广 黄文海 景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术前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患者30枚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楔形切除术。【结果】30枚肺小结节均成功定位,定位所需时间(22.13±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术前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患者30枚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楔形切除术。【结果】30枚肺小结节均成功定位,定位所需时间(22.13±5.36)min。3例(10.7%)患者定位后出现少量气胸,但无需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28例患者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成功率为100%,无中转开胸。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17.82±5.63)min,术中失血量为(20.03±13.78)mL。【结论】肺小结节CT引导下亚甲蓝术前定位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安全的定位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亚甲蓝 术前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率在DCD肾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庞文广 杜兴承 +2 位作者 王刚 丁梅 喻文立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5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率(SVV)指导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术中容量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DCD肾移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和SVV组各30例。两组患者常规行心电图、...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率(SVV)指导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术中容量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DCD肾移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和SVV组各30例。两组患者常规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有创动脉血压、CVP监测,SVV组另外通过Flo Trac/Vigileo监测SVV、心排血量(CO)等参数。患者术中全程乳酸林格液或聚明胶肽2~5 ml/(kg·h)维持输液;CVP组遵照《米勒麻醉学》(第7版)补液原则,通过调控输液速度控制CVP在10~15 mm Hg。记录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见尿时间、术中尿量、术后24小时尿量、术后并发症、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移植肾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移植肾脏成活率、肾功能恢复情况、术中尿量、术后24小时尿量、术后并发症、移植肾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与CVP组相比,SVV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液体输注量显著减少(ml:3 327±205比3 550±229,P<0.01),术后ICU停留时间少于CVP组(h:16.4±2.3比18.1±2.7,P<0.05)。结论 SVV较CVP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肾移植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状态,且可以预测液体反应性可以减少术中液体输入量、缩短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率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容量管理 肾移植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景灼 巫国勇 +3 位作者 叶敏 庞文广 张世超 蔡成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5-980,共6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各个阶段的凝血功能,了解食管癌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指导术后抗凝或止血治疗。【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各个阶段的凝血功能,了解食管癌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指导术后抗凝或止血治疗。【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手术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正常对照组、手术组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标本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TEG参数R、K、LY30值减小,Angle、MA、CI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1天和正常对照组比较,TEG参数R、K值明显减小,Angle、MA、CI值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30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1 d和手术组术前1 d比较,TEG参数R、K值减小,LY30、Angle、MA、CI值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7 d和术后1 d比较,TEG参数R、K值减小,MA、CI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均表现为高凝状态。手术和麻醉并没有明显改变食管癌的凝血状态。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会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血栓弹力图 高凝状态
下载PDF
胸腔镜经剑突下和经肋间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近期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景灼 叶敏 +1 位作者 庞文广 张世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2期26-31,共6页
目的:评估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的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经肋间组40例,并进... 目的:评估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的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经肋间组40例,并进行相应的胸腔镜手术切除。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肺不张、术后出血、肺部感染、肌无力危象、心律失常)、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半年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剑突下组的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经肋间组,手术出血量少于经肋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不张、术后出血、肺部感染、肌无力危象、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穿刺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7、30、90天,剑突下组的VAS评分均优于经肋间组(P<0.05);术后第180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的随访中,两组患者的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和经肋间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疗效方面情况相当,但经剑突下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入路 胸腺扩大切除术 重症肌无力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漏斗胸患者微创矫治术后早期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志潮 伍硕允 +5 位作者 卢珠明 叶敏 庞文广 黄文海 景灼 穆守刚 《新医学》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了解漏斗胸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治术(Nuss手术)后早期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7月,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23例漏斗胸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行心电图和心功能检测。结果:术... 目的:了解漏斗胸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治术(Nuss手术)后早期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7月,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23例漏斗胸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行心电图和心功能检测。结果:术前13例(57%)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术后3个月、1年复查心电图6例(26%)患者存在心律失常(P<0.05),术后3个月、1年每搏量和心排血量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1年心脏指数均较术前提高,其中术后3个月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可以矫正漏斗胸患儿胸部畸形,减轻患儿心律失常,提高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心电图 心功能
下载PDF
登楼梯试验在预测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良赟 伍硕允 +2 位作者 叶敏 卢珠明 庞文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9期24-25,28,共3页
目的评价登楼梯试验在预测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70岁以上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登楼梯试验,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风险因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较低的... 目的评价登楼梯试验在预测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70岁以上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登楼梯试验,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风险因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较低的登楼梯高度和全肺切除是发生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在预测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方面,登楼梯试验是一个有效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并发症 登楼梯试验
下载PDF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留取痰标本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凤柳 庞文广 余淑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后留取痰标本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82例无痰或少痰而留取痰标本困难的患者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进行诱导痰。结果:82例患者中69例雾化诱导留取痰标本成功,成功率为84.15%。诱导痰质量方面,在69份痰标本中,... 目的:探讨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后留取痰标本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82例无痰或少痰而留取痰标本困难的患者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进行诱导痰。结果:82例患者中69例雾化诱导留取痰标本成功,成功率为84.15%。诱导痰质量方面,在69份痰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6份,合格标本63份,合格率为91.30%。结论:正确指导患者进行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可提高痰液检查的阳性率,且临床操作安全、简单、方便、经济,对疾病的诊断和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高渗盐水 诱导痰 痰标本
下载PDF
出院随访与健康指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凤柳 庞文广 余淑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5期730-732,共3页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照顾能力。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住院期间均接受综合性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继续跟踪进行家庭随访和健康指导6个月,采用生活质...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照顾能力。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住院期间均接受综合性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继续跟踪进行家庭随访和健康指导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怖功能测试,评定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均高于观察组,两组QOL、ADL、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随访与健康指导可改善COPD患者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对疾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照顾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随访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