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煤厂矸石外排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宾宾 付令怡 庞明瑾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103-104,119,共3页
矸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济三煤矿产生的矸石由汽车向矿外排放,给矿井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带来较大危害,另外由于汽柴油价格上涨,工程汽车维修费用高,汽车排矸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成本。为此提出了安装大型齿辊式破碎机,取... 矸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济三煤矿产生的矸石由汽车向矿外排放,给矿井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带来较大危害,另外由于汽柴油价格上涨,工程汽车维修费用高,汽车排矸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成本。为此提出了安装大型齿辊式破碎机,取消大块矸石手选,修建矸石外排输送带,将各排矸点的矸石统一集中向矿外排放的解决方案。新方案实施后,不但可以取消手选,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及安全事故率,更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矿井的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矸石外排 破碎机
下载PDF
大型煤炭装车站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瑞峰 王涛 +1 位作者 卫中宽 庞明瑾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2年第2期18-20,共3页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5 000万t/a的煤炭装车站的装车工艺、装车站套数配置及相适应的站场股道配置规模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煤炭物流 装车站 装车能力 股道通过能力 设计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庞明瑾 陈曦 +3 位作者 周广瑞 王金磊 亓连超 王海明 《选煤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为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道路,分析讨论了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煤炭洗选的准备作业、分选作业、产品处理作业等生产环节,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环保减污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在“双... 为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道路,分析讨论了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煤炭洗选的准备作业、分选作业、产品处理作业等生产环节,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环保减污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行业发展需要积极优化工艺,推进洗选设备大型化、智能化,煤泥精细化分选、综合利用及分选废物综合利用等,为我国煤炭洗选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洗选 碳达峰 碳中和 节能降耗 提质增效
下载PDF
煤泥低温蒸汽回转干燥技术在济三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庞明瑾 付亮亮 +1 位作者 王海明 王自祥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了提高煤泥的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煤泥低温蒸汽回转干燥技术原理及其在济三选煤厂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从工业化应用效果来看,煤泥低温蒸汽回转干燥技术在余热利用、清洁生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煤泥 低温干燥 列管 蒸汽回转干燥机
下载PDF
在线灰分仪在济三煤矿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宾宾 张迪 庞明瑾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济三煤矿选煤厂人工采样具有劳动强度大,采制样误差高,采样结果滞后等多重缺点。为提高商品煤检测精度,降低采制样劳动强度,及时指导精煤生产,选煤厂采用在线灰分仪检测商品煤灰分。使用过程中出现在线灰分仪检测结果和煤质化验结果偏... 济三煤矿选煤厂人工采样具有劳动强度大,采制样误差高,采样结果滞后等多重缺点。为提高商品煤检测精度,降低采制样劳动强度,及时指导精煤生产,选煤厂采用在线灰分仪检测商品煤灰分。使用过程中出现在线灰分仪检测结果和煤质化验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选煤厂经过分析比对,分别采取了稳定配煤品种质量、在配煤上位机集控界面增加2种配煤方式选择、控制输送带跑偏、稳定给煤量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提高了选煤厂效益,而且树立了质量口碑,降低了职工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制样 在线灰分仪 误差
下载PDF
棒状型煤抗碎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自祥 付亮亮 +4 位作者 宋瑞领 庞明瑾 许文波 王超 蓝天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47-52,共6页
民用散煤利用效率低,燃烧过程产生大量污染物,也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推广洁净型煤是治理散煤的有效途径。为了研究棒状型煤的最优制备条件,以兖矿集团南屯动力煤为原料,经锤破制粉系统制得0~5 mm原料煤粉,利用ZLSP200A型平模颗粒... 民用散煤利用效率低,燃烧过程产生大量污染物,也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推广洁净型煤是治理散煤的有效途径。为了研究棒状型煤的最优制备条件,以兖矿集团南屯动力煤为原料,经锤破制粉系统制得0~5 mm原料煤粉,利用ZLSP200A型平模颗粒机制备棒状型煤,研究了原料水分、粒度、模具锥角和黏结剂等因素对棒状型煤抗碎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煤中水分可润湿煤粉颗粒表面,挤压成型过程中,在煤粉颗粒之间形成稳定的桥接力,同时起到润滑作用。原料煤水分为15%时,成型过程顺畅且棒状型煤初始强度最高,水分过低不能成型或堵塞模孔,水分过高棒状型煤初始强度不足,发生变形、黏连,不能满足储运要求;原料煤粉粒度分布模数m<0.3时,利用电镜观察发现细粒级煤粉密实填充于粗粒级煤粉之间,煤粉颗粒之间接触紧密,颗粒间的桥接力和啮合力强,棒状型煤抗碎强度达90%以上;棒状型煤抗碎强度随模具锥角的增大略微提高,但锥角变大会导致成型过程压辊压力在垂直于锥面方向的分力变大,平行于锥面方向的分力变小,成型过程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增大,能耗及模具磨损增加,在生产中要兼顾型煤抗碎强度与生产平顺性,锥角以16°为宜;黏结剂对棒状型煤抗碎强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添加量在2%~3%时性价比最高。通过不同黏结剂棒状型煤的TG曲线可以看出,有机黏结剂可降低棒状型煤燃点,促进燃烧过程;无机黏结剂使型煤燃点提高,燃烧速率降低,燃尽温度提高,灰分增加,灰熔融温度降低,抑制燃烧过程,生产中可根据用户对型煤抗碎强度、热值、热稳定性的要求及黏结剂价格综合考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型煤 抗碎强度 成型技术 提质
下载PDF
煤泥低温干燥速率与煤泥团粒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付亮亮 宋瑞领 +3 位作者 庞明瑾 许文波 王自祥 蓝天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8年第5期5-9,共5页
利用实验室干燥装置,对直径5~20 mm的煤泥团在45~180℃条件下进行了恒温干燥试验,获得了煤泥干燥速率随煤泥团粒度和干燥温度的变化关系;随着煤泥团粒度减小,煤泥干燥速率大幅增加,大粒度煤泥团的干燥主要受其内部水分向颗粒表面扩散所... 利用实验室干燥装置,对直径5~20 mm的煤泥团在45~180℃条件下进行了恒温干燥试验,获得了煤泥干燥速率随煤泥团粒度和干燥温度的变化关系;随着煤泥团粒度减小,煤泥干燥速率大幅增加,大粒度煤泥团的干燥主要受其内部水分向颗粒表面扩散所控制,小粒度煤泥团的干燥主要受其外部水分向周围空气的扩散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团 粒度 干燥 干燥速率 干燥温度 水分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