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卷烟芯基材料热性能及气溶胶释放特性分析研究进展
1
作者 苏鑫 庞永强 +7 位作者 李翔宇 姜兴益 朱风鹏 张洪非 张小涛 叶龙 刘剑 罗彦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164,共10页
芯基材料是加热卷烟烟碱及香味成分的来源,加热卷烟烟草薄片是目前最常用的加热卷烟芯基材料,烟草薄片生产工艺主要有造纸法、干法造纸法、稠浆法和辊压法等,与传统卷烟烟草薄片相比,加热卷烟烟草薄片在理化特性和感官质量方面均存在较... 芯基材料是加热卷烟烟碱及香味成分的来源,加热卷烟烟草薄片是目前最常用的加热卷烟芯基材料,烟草薄片生产工艺主要有造纸法、干法造纸法、稠浆法和辊压法等,与传统卷烟烟草薄片相比,加热卷烟烟草薄片在理化特性和感官质量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加热卷烟以低温加热方式供吸烟者抽吸,其气溶胶的释放特性也与传统卷烟有显著差异。本文结合近几年加热卷烟芯基材料研究工作,从制造工艺、热性能和气溶胶释放特性分析3个方面对加热卷烟芯基材料进行综述,为加热卷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芯基材料 气溶胶 释放特性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2
作者 唐杰 罗彦波 +6 位作者 李翔宇 陈云璨 王鹏 卢天 纪晓波 庞永强 朱立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1-736,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行业,但传统方法难以汇集光谱关键信息,导致模型预测误差较大。为减少误差,基于452个茄科植物,以化学成分为目标,探索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在近红外数据上的回归模型研究。经参数优化,总结了...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行业,但传统方法难以汇集光谱关键信息,导致模型预测误差较大。为减少误差,基于452个茄科植物,以化学成分为目标,探索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在近红外数据上的回归模型研究。经参数优化,总结了一套兼顾精度与训练效率的1DCNN模型参数,为后续模型研究提供参考。模型测试集的均方根误差为0.02~0.49,平均相对误差为0.8%~1.7%,远小于历史文献。相比传统方法,1DCNN可充分利用全部近红外谱图数据,且建模简单,模型预测能力强。该工作能为近红外光谱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数据处理思路,也能促进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近红外光谱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风沙土混拌刀具的改良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李明 董帅 +2 位作者 庞永强 燕洁华 叶汪忠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为解决风沙土改良设备研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混拌刀具与风沙土-改土材料间相互作用机理,以国标旋耕刀IT245为基础,分析其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专用于风沙土改良的混拌刀具,通过离散元仿真模拟及室内沙槽试验,以改土材料体积比... 为解决风沙土改良设备研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混拌刀具与风沙土-改土材料间相互作用机理,以国标旋耕刀IT245为基础,分析其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专用于风沙土改良的混拌刀具,通过离散元仿真模拟及室内沙槽试验,以改土材料体积比为评价指标对国标刀及专用刀具5层深度下的混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风沙土混拌刀具偏转角度越大,改土材料体积比越大,当深度150—120 mm、偏转角为60°时达到最大值(35.67%);风沙土混拌刀具弯折角越大,改土材料体积比越大,当深度150—120 mm、弯折角为130°时达到最大值(36.02%)。风沙土混拌刀具与国标旋耕刀IT245混拌效果相比,深度越浅,改土材料体积比越大,混合效果越好,在深度90—60、60—30 mm时,偏转角60°的风沙土混拌刀具作业后改土材料体积比分别比IT245增加了3.19%、5.11%。研究结果为风沙土混拌刀具及风沙土治理机械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改土材料 离散元 混拌刀具 混拌效果
下载PDF
精准变量全幅式物料施撒装置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4
作者 李明 庞永强 +2 位作者 董帅 燕洁华 叶汪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2,108,共8页
为进一步解决风沙土改良作业机械化率低的问题,提高改土材料机械化铺施效率,提出了一种精准可控变量的固体物料施撒方案,设计了一种精准变量全幅式物料施撒装置。通过对物料施撒过程的受力和运动分析,以物料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幅... 为进一步解决风沙土改良作业机械化率低的问题,提高改土材料机械化铺施效率,提出了一种精准可控变量的固体物料施撒方案,设计了一种精准变量全幅式物料施撒装置。通过对物料施撒过程的受力和运动分析,以物料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幅板上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离散元法对物料施撒过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建立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单因素影响分析、方差分析及目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布变异系数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分别为调量板、排肥轮轴转速、幅板个数;经过中心组合响应曲面试验设计进行参数优化可知:当幅板个数为7、调量板位置为0mm、排肥轮轴转速为40r/min时,分布变异系数最小为7.36%,铺料最均匀,厚度最大,满足施撒作业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风沙土改良机械及农业固体施肥机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施撒装置 均匀性 精准变量 离散元法 施撒性能
下载PDF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5
作者 庞永强 徐彦龙 +1 位作者 徐秀梅 董春璇 《中医康复》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所引起的泌尿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电针可通过调节体内多个信号通路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所引起的泌尿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电针可通过调节体内多个信号通路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PACAP/cAMP/PKA)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仍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研究多集中在单一信号通路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电针可激活体内信号通路,但对于相关通路上下游信号分子及其他相关转录蛋白的表达检测仍缺乏;电针不同穴位对各信号通路和信号分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电针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通风稀释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庞永强 黄春晖 +3 位作者 陈再根 陈欢 姜兴益 唐纲岭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为降低卷烟危害性,考察了卷烟纸、接装纸、成型纸透气度对卷烟燃烧温度和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卷烟总通风率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影... 为降低卷烟危害性,考察了卷烟纸、接装纸、成型纸透气度对卷烟燃烧温度和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卷烟总通风率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卷烟纸和接装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燃烧温度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除NNK外其他6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焦油量及危害性指数均降低;②成型纸透气度的变化对卷烟燃烧温度及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不规律;③卷烟总通风率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多数有害成分释放量、焦油量及危害性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适当增加卷烟纸、接装纸的透气度,提高卷烟总通风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卷烟燃烧温度,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从而降低卷烟的危害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通风稀释 燃烧温度 主流烟气 有害成分 危害性指数
下载PDF
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烟草特有亚硝胺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庞永强 陈再根 +4 位作者 侯宏卫 唐纲岭 高汉华 刘克建 颜丙杭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s)释放量的影响,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案分别抽吸了15种国产卷烟,而后采用GC/TEA法测定了这些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NNN、NAT、NAB、NNK释放量。结...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s)释放量的影响,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案分别抽吸了15种国产卷烟,而后采用GC/TEA法测定了这些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NNN、NAT、NAB、NNK释放量。结果表明:与ISO方案相比,采用Massachusetts方案(50%封闭滤嘴通风孔)或Canada深度抽吸方案(100%封闭滤嘴通风孔),滤嘴打孔卷烟烟气TSNAs总释放量增加100%以上,高通风率卷烟样品的增幅达200%以上;滤嘴不打孔卷烟烟气TSNAs总释放量增加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方式 卷烟 烟草特有亚硝胺 释放量 主流烟气
下载PDF
Fe-Co合金和中空碳纤维吸波材料的吸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庞永强 程海峰 +2 位作者 唐耿平 邢欣 谢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8,14,共5页
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Fe-Co合金/石蜡和中空碳纤维/石蜡复合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并用电磁参数模拟计算了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根据电磁波在损耗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2种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以及本征阻抗和衰减特性对吸波性能的... 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Fe-Co合金/石蜡和中空碳纤维/石蜡复合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并用电磁参数模拟计算了单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根据电磁波在损耗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2种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以及本征阻抗和衰减特性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o合金吸波材料为吸收损耗型吸波材料,阻抗越大、衰减越强,吸波性能越好;而中空碳纤维吸波材料则是干涉型吸波材料,需要适当大小的阻抗和衰减才能满足强吸收的条件,且吸收带宽相对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合金 中空碳纤维 吸波材料 吸波机理
下载PDF
低引燃倾向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庞永强 荆熠 +3 位作者 姜兴益 陈再根 唐纲岭 邢军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为研究低引燃倾向卷烟(LIP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情况,在不改变卷烟原有配方结构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卷烟纸(普通卷烟纸和低引燃卷烟纸)制备相应的卷烟样品;对样品全长燃烧比例、自由燃烧速率及主流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测试。结... 为研究低引燃倾向卷烟(LIP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情况,在不改变卷烟原有配方结构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卷烟纸(普通卷烟纸和低引燃卷烟纸)制备相应的卷烟样品;对样品全长燃烧比例、自由燃烧速率及主流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①采用两种不同低引燃卷烟纸的卷烟,其样品的全长燃烧比例存在较大差异。LIP1卷烟完全符合相关低引燃法规要求,LIP2卷烟则只有60%符合法规要求。②采用两种不同低引燃卷烟纸后,卷烟自由燃烧速率相对于普通卷烟均有明显降低,但两种低引燃卷烟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③采用低引燃卷烟纸后,卷烟主流烟气中部分有害成分(焦油、烟碱、一氧化碳、氢氰酸、苯并[a]芘、苯酚和苯等)存在释放量增加的风险,卷烟危害性指数也相应升高,但两种低引燃卷烟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引燃倾向卷烟 全长燃烧比例 自由燃烧速率 有害成分 危害性指数
下载PDF
不同捕集方式下卷烟主流烟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庞永强 王菲 +3 位作者 陈再根 侯宏卫 胡清源 唐纲岭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为考察不同捕集方式下卷烟主流烟气成分的差异,分别采用剑桥滤片和静电捕集器两种捕集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的粒相物部分进行捕集,并采用GC/MS法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半挥发性成分中的碱性和中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和碱性香味... 为考察不同捕集方式下卷烟主流烟气成分的差异,分别采用剑桥滤片和静电捕集器两种捕集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的粒相物部分进行捕集,并采用GC/MS法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半挥发性成分中的碱性和中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两种捕集方式获得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对于大多数化合物而言,剑桥滤片的捕集效率要高于静电捕集,这与两者的捕集原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烟气 剑桥滤片 静电捕集 香味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接装纸和成型纸透气度对卷烟中元素迁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永强 李雪 +4 位作者 罗彦波 朱风鹏 姜兴益 胡清源 陈再根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7,72,共5页
为研究接装纸和成型纸透气度对卷烟燃烧过程中铬(Cr)、镍(Ni)、砷(As)、硒(Se)、镉(Cd)和铅(Pb)6种元素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方法制备了不同接装纸、成型纸透气度试验卷烟样品,并对抽吸前后各部分(卷烟烟丝柱体、抽吸前烟蒂、... 为研究接装纸和成型纸透气度对卷烟燃烧过程中铬(Cr)、镍(Ni)、砷(As)、硒(Se)、镉(Cd)和铅(Pb)6种元素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方法制备了不同接装纸、成型纸透气度试验卷烟样品,并对抽吸前后各部分(卷烟烟丝柱体、抽吸前烟蒂、抽吸后烟蒂、主流烟气、侧流烟气和烟灰)中6种目标元素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和迁移率分析。结果表明:1卷烟燃烧过程中,Cr,Ni,As,Se和Pb 5种元素的烟灰迁移量占总量的70%以上,仅少量(<10%)迁移到主、侧流烟气中。2随着接装纸和成型纸透气度的增加,6种元素的主流烟气、烟蒂迁移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烟灰迁移率有所增加。3接装纸和成型纸透气度对6种元素侧流烟气迁移率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装纸 成型纸 透气度 卷烟 重金属 迁移率
下载PDF
PI-TOF/MS法逐口在线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机物 被引量:4
12
作者 庞永强 姜兴益 +3 位作者 罗彦波 李雪 朱风鹏 陈再根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1,共5页
为了考察卷烟抽吸过程中主流烟气的逐口释放特征,建立了在线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乙醛、1,3-丁二烯、丙酮、异戊二烯、2-丁酮、苯和甲苯7种有机物的光致电离飞行时间质谱(PI-TOF/MS)方法。通过标准恒流孔实现卷烟烟气的定量取样,烟气经带... 为了考察卷烟抽吸过程中主流烟气的逐口释放特征,建立了在线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乙醛、1,3-丁二烯、丙酮、异戊二烯、2-丁酮、苯和甲苯7种有机物的光致电离飞行时间质谱(PI-TOF/MS)方法。通过标准恒流孔实现卷烟烟气的定量取样,烟气经带加热装置的采样管引入PI-TOFMS离子源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方法日内重复性、日间重复性良好,除第1口和最后1口由于点火过程及抽吸容量不同而导致变异较大外,其他口的RSD均小于15%;21R5F和3R4F参比卷烟的测试结果与CORESTA共同实验测试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3不同化合物的逐口释放量存在较大差异,逐口之间的释放规律也不一致。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合于卷烟主流烟气的逐口在线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主流烟气 在线分析 逐口释放量 光致电离飞行时间质谱(PI-TOF/MS)
下载PDF
掺杂SiO_2对FeCo纳米晶磁粉电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庞永强 程海峰 +1 位作者 唐耿平 邢欣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掺杂SiO_2的FeCo纳米晶磁粉,用SEM、XRD等分析手段对纳米晶磁粉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了掺杂SiO_2对FeCo纳米晶磁粉/石蜡复合物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SiO_2主要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于FeCo纳米晶颗粒中... 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掺杂SiO_2的FeCo纳米晶磁粉,用SEM、XRD等分析手段对纳米晶磁粉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了掺杂SiO_2对FeCo纳米晶磁粉/石蜡复合物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SiO_2主要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于FeCo纳米晶颗粒中;与未掺杂SiO_2的FeCo纳米晶磁粉相比,在复磁导率变化很小的情况下,掺杂适量的SiO_2可显著降低纳米晶磁粉/石蜡复合物的复介电常数,可较好的解决吸波涂层设计中的阻抗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纳米晶磁粉 二氧化硅 复介电常数 复磁导率
下载PDF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汞 被引量:2
14
作者 庞永强 陈再根 +3 位作者 陈欢 姜兴益 唐纲岭 胡清源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0,共4页
考察了50 mg/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捕集剂、微波消解、SnCl2还原,流动注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汞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2个卷烟烟气样品。结果表明:①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L,检出限0.03μg/L,RSD<5%,回收... 考察了50 mg/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捕集剂、微波消解、SnCl2还原,流动注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汞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2个卷烟烟气样品。结果表明:①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L,检出限0.03μg/L,RSD<5%,回收率85.6%~105.7%;②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汞含量与焦油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烟气 微波消解 氯化亚锡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拓扑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庞永强 梁冠安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前对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选择合适的拓扑电路是其首要任务。从拓扑、应用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低压大电流技术近期的发展 ,阐述了各种拓扑电路的特点及用途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 。
关键词 低压大电流 DC/DC变换器 拓扑分析 同步整流技术
下载PDF
卷烟侧流烟气中一氧化碳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庞永强 陈再根 +3 位作者 陈欢 姜兴益 侯宏卫 唐钢岭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0年第1期30-31,10,共3页
通过对ISO 20774《卷烟侧流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带鱼尾罩收集装置的常规分析用直线吸烟机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求出了该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
关键词 侧流烟气 CO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倍流整流半桥变换器高效同步整流控制驱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永强 梁冠安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76,82,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UC3525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的电压控制驱动方法,保证倍流整流半桥式DC/DC变换器两个主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之间存有一定的死区,避免了出现连通短路现象,保证了在死区期间,两个同步整流管同时导通,因而减少了整流损耗。文中...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UC3525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的电压控制驱动方法,保证倍流整流半桥式DC/DC变换器两个主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之间存有一定的死区,避免了出现连通短路现象,保证了在死区期间,两个同步整流管同时导通,因而减少了整流损耗。文中提供了实例控制电路的有关设计特点。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使变换器的整流损耗降到近乎最小,提高了效率,而且控制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驱动电路 倍流整流
下载PDF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烟叶中的农药残留 被引量:17
18
作者 罗彦波 郑浩博 +5 位作者 姜兴益 李雪 张洪非 朱风鹏 庞永强 冯钰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8-1544,共7页
采用改进Qu ECh ERS方法,以石墨化炭黑/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烷/磁性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对烟叶提取物进行净化,结合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建立了烟叶中10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优化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参数,... 采用改进Qu ECh ERS方法,以石墨化炭黑/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烷/磁性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对烟叶提取物进行净化,结合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建立了烟叶中10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优化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参数,最终凝胶渗透色谱在线收集时间选取为3.30~5.30 min、磁性吸附剂用量为80 mg、净化时间为1.0 min。目标物的检出限在0.940~100 ng/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0.9989,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5.1%和19.8%,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8.8%~132.2%。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际烟叶样品的检测,检测结果与现行标准方法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 ECH ERS方法 在线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烟叶 农药残留
下载PDF
两种抽吸模式下加热不燃烧卷烟主流烟气释放物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洪非 姜兴益 +6 位作者 庞永强 李翔宇 罗彦波 朱风鹏 闫瑞波 马涛 陈小静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48,共9页
为研究加热不燃烧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以11个iQOS和3个glo加热不燃烧卷烟产品为对象,研究了ISO抽吸模式和加拿大深度抽吸(HCl)模式下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焦油、烟碱、CO、HCN、NNK、NNN、NH_3、B[a]P、苯酚、巴豆醛、甲醛... 为研究加热不燃烧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以11个iQOS和3个glo加热不燃烧卷烟产品为对象,研究了ISO抽吸模式和加拿大深度抽吸(HCl)模式下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焦油、烟碱、CO、HCN、NNK、NNN、NH_3、B[a]P、苯酚、巴豆醛、甲醛、乙醛、丙烯醛、1,3-丁二烯和苯)以及水分、丙二醇和丙三醇释放的规律。结果表明:(1)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捕集物释放总量较高,且主要成分为水(质量分数约70%),远高于传统卷烟;(2)iQOS和glo卷烟的主流烟气有害成分中除NNK、NH3和巴豆醛释放量与传统卷烟相当以外,其他成分远低于传统卷烟;(3)11个iQOS样品的"焦油"平均值在ISO和HCl两种模式下分别为1.3和9.8 mg,释放量受抽吸模式的影响较大;3个glo样品的"焦油"平均值在ISO和HCl两种模式下分别为2.9和7.0 mg,与常规卷烟在两种抽吸模式下的释放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不燃烧卷烟 主流烟气 抽吸模式 释放物
下载PDF
爆珠破碎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和滤嘴截留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朱风鹏 李雪 +5 位作者 罗彦波 张洪非 姜兴益 李翔宇 胡少东 庞永强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爆珠破碎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以国内典型爆珠卷烟为样品,分析了爆珠破碎对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和滤嘴截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ISO抽吸条件下,相对于常规卷烟,爆珠卷烟除了苯并芘高于常规卷烟外,其他... 为了研究爆珠破碎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以国内典型爆珠卷烟为样品,分析了爆珠破碎对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和滤嘴截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ISO抽吸条件下,相对于常规卷烟,爆珠卷烟除了苯并芘高于常规卷烟外,其他有害成分单支释放量与常规卷烟没有差异;(2)对于爆珠破碎后的单支卷烟有害成分释放量,巴豆醛单支释放量降低,差异显著;其他成分释放量没有明显差异;(3)对于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单位毫克烟碱释放量来说,爆珠是否破碎对氨、NNK和巴豆醛有显著影响,爆珠破碎后氨和NNK单位毫克烟碱释放量升高,巴豆醛单位毫克烟碱释放量降低;(4)爆珠是否破碎对滤嘴中NNK和苯酚有显著影响,爆珠破碎后滤嘴对苯酚的截留增加,对NNK的截留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珠卷烟 主流烟气 有害成分 滤嘴截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