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
1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关乎国本,关乎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科学总结中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关乎国本,关乎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创造性阐释 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运 习近平同志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现实挑战及推进策略
2
作者 庞立生 郗厚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注重恪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强调“六要素养”的队伍锻造。就其面临的现实挑战而言,当前存在一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意识不够、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素质能力不齐、教师培训和协同不强等问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要在打通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意识、配备、素质、培训、协同、管理之间的环节上下功夫、见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 立德树人 推进策略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叙事逻辑、批判要义与实践价值
3
作者 邱园园 庞立生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
当前人类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实践,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支撑和引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文明叙事,它立足实践来勘定文明的存在论基础,透过阶级矛盾来把握文明变迁的深层动... 当前人类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实践,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支撑和引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文明叙事,它立足实践来勘定文明的存在论基础,透过阶级矛盾来把握文明变迁的深层动力,着眼世界历史来剖析现代文明的层级格局,彻底变革了从观念论出发把文明等同于理性进步的思想传统,凸显了文明的实践性、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通过资本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将现代文明的实质诊断为“资本的文明”,揭示了资本文明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所造成的“过度”和“野蛮”,描绘了以“真正的共同体”推动“自由个性”生成的新文明图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对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自觉与文明自信,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与价值旨趣 被引量:5
4
作者 庞立生 李铁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建基于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践,承载着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情怀和梦想,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气韵,传承创新并升华了中国特有的师道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价值旨趣和精神风貌。...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建基于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践,承载着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情怀和梦想,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气韵,传承创新并升华了中国特有的师道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价值旨趣和精神风貌。它从信念之维、德性之维、学识之维、态度之维、情感之维、境界之维六个方面,集中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需要教育者赋予自身以教育家精神的思想自觉与使命自觉,亦需要营造“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氛围环境,让教育家精神有自己的从容栖息之处,并开出繁盛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大国良师
下载PDF
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
5
作者 庞立生 常宏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2期24-29,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的本质界定,是从价值观层面对二者高度契合性作出的重大理论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的本质界定,是从价值观层面对二者高度契合性作出的重大理论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中实现的理论发现和思想升华,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内在的前提和深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 价值观 高度契合
下载PDF
符号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雪娇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符号的介入使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之一。当物的实体性与历史性被抽空,只剩下差异的记号和整个差异体系的缩影,“物—商品—人类”的全部价值便凝结在符号价值体系之中,使符号消费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符号消费主... 符号的介入使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之一。当物的实体性与历史性被抽空,只剩下差异的记号和整个差异体系的缩影,“物—商品—人类”的全部价值便凝结在符号价值体系之中,使符号消费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符号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统治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拓展的意识形态表现。深刻认识符号消费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给现代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带来的复杂影响,把握符号消费主义背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质,对于建构当代消费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消费主义 资本逻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43
7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精神生活是人在精神层面上创造、表征、确证并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物化,成为现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所遭遇的现代性处境。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建...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精神生活是人在精神层面上创造、表征、确证并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物化,成为现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所遭遇的现代性处境。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思想内核,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物化困境的扬弃,超越传统有神论与现代虚无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凝练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共通的核心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精神家园 物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双重视域——哲学观变革与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5,共3页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生成的西方哲学维度的阐释,为我国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研究 现代性问题 双重视域 现当代西方哲学 哲学观 变革 西方哲学流派 改革开放
下载PDF
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被引量:6
9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6,共6页
现代哲学在对传统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中,实现着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在这种变革中,现代哲学在哲学观层面上展示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理论视界,并表达出现代人要求全面占有自身本质和拥有完整生活的生存论渴望。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所实... 现代哲学在对传统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中,实现着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在这种变革中,现代哲学在哲学观层面上展示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理论视界,并表达出现代人要求全面占有自身本质和拥有完整生活的生存论渴望。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所实现的转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对于我们理解各种各样的生活世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哲学 生活世界 哲学变革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6
10
作者 庞立生 刘举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8,共4页
消费社会的物化逻辑不但演绎了物质世界的社会关系,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命运。物化逻辑以社会符号系统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使欲望释放的自由个性成为一种需求幻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当代视阈,持续不... 消费社会的物化逻辑不但演绎了物质世界的社会关系,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命运。物化逻辑以社会符号系统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使欲望释放的自由个性成为一种需求幻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当代视阈,持续不断地揭露和反思物化处境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超越消费社会的意识幻象,引导时代精神的文明转换,依然是现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消费社会 意识幻象 公共理性
下载PDF
当代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5
11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当代社会的虚无主义产生着两种极端的文化后果:一种是绝望之余的狂欢与游戏;另一种是生命因无意义而产生的自我否定。道德关怀、宗教救赎和审美超越构成了当代思想文化超越虚无主义的三种代表性思想路向。超越当代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 当代社会的虚无主义产生着两种极端的文化后果:一种是绝望之余的狂欢与游戏;另一种是生命因无意义而产生的自我否定。道德关怀、宗教救赎和审美超越构成了当代思想文化超越虚无主义的三种代表性思想路向。超越当代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需要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生命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社会 精神生活 虚无化 虚无主义 宗教救赎 自我否定 文化超越 思想 思维方式 生命态度 审美超越 道德关怀 代表性 辩证法 游戏
下载PDF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的前提反思 被引量:5
12
作者 庞立生 胡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5,共6页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不仅面临着自身合法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如何找回自己失落的个性传统,努力塑造有个性和有价值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问题。只有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突破普遍化的哲学模式,才能为当代中国哲学个性的生成提...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不仅面临着自身合法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如何找回自己失落的个性传统,努力塑造有个性和有价值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问题。只有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突破普遍化的哲学模式,才能为当代中国哲学个性的生成提供必要的思想前提。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建设性作用,实现"中"、"西"、"马"三大理论资源的深度对话,是创造当代中国哲学个性的必由之路。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我们相信并期待着当代中国"哲学灿烂的情形之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个性化 深度对话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7,共4页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庞立生,王艳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曾先后经历了三次关键的转折点。每个转折点都是以一次标准的提出为标志的,即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每次标准的内容和意义,学...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庞立生,王艳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曾先后经历了三次关键的转折点。每个转折点都是以一次标准的提出为标志的,即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每次标准的内容和意义,学术界论述甚多。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观 生产力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 实践标准 价值目标 价值主体 现实的社会主义 实践价值 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布迪厄与马克思:社会实践理论的契合与分野 被引量:10
14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理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影响。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既借鉴了马克思的思想,把实践作为其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体现出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与反思性的理论旨趣,同时他又在对实践、阶级、资本等问题的理解... 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理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影响。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既借鉴了马克思的思想,把实践作为其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体现出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与反思性的理论旨趣,同时他又在对实践、阶级、资本等问题的理解与马克思的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代社会理论需要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理论方向,结合当代社会实践的深刻变迁,实现社会实践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场域 惯习 阶级 资本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教育使命的新定位、新认识与新要求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5,共6页
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论述植根于对新时代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体现了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提出了新时代教育使命担当的新要求。习近平关于教育使命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 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论述植根于对新时代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体现了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提出了新时代教育使命担当的新要求。习近平关于教育使命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把对教育事业历史使命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教育使命 民族复兴 教育强国
下载PDF
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论视野及其文化自觉 被引量:7
16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6,共7页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视野来看,意识形态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而是作为深刻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也不仅仅是抽象的观念建构和简单的认知过程,而是思想观念与生存实践相互作用、互动统一的过程。以此...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视野来看,意识形态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而是作为深刻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也不仅仅是抽象的观念建构和简单的认知过程,而是思想观念与生存实践相互作用、互动统一的过程。以此观之,现代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以必要的价值张力和思想活力,并实现深刻的文化自觉,促进意识形态建设和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点 意识形态建设 文化自觉 精神家园
下载PDF
教育:以创造引领可能生活 被引量:4
17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6-187,共2页
21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要想实现这一任务,首先有赖于教育理念的创新。"创造的教育"理念,便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大学理念的一种新探索。这一理念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所... 21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要想实现这一任务,首先有赖于教育理念的创新。"创造的教育"理念,便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大学理念的一种新探索。这一理念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所具有的深远意义,需要进一步加以阐释与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生活 教育 创造性人才 社会发展 生命活动 生命本性 人的发展 现时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特质与当代使命 被引量:6
18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4,共7页
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理论,使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转折点,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揭露当代资本主义所伴生的一切新的意识形态幻象,并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意... 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理论,使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转折点,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揭露当代资本主义所伴生的一切新的意识形态幻象,并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是僵化的和抽象的理论形式,而是具有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精神并不断随着时代条件变化而向未来敞开新的思想空间的开放性理论结构,应当立足当代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新趋向,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叙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中国化
下载PDF
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4,共6页
现代性变革与社会学理论范式转换的新趋向,为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问题背景与理论背景。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需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进展及其问题进行反思。只有以和谐现代性为主题,通过中西社会... 现代性变革与社会学理论范式转换的新趋向,为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问题背景与理论背景。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需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进展及其问题进行反思。只有以和谐现代性为主题,通过中西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交往对话,系统整理、总结与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学思想成果,创新社会学理论的思想范式,才能真正塑造现代性社会学理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与中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的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和谐现代性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兼回应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批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立生 聂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劳动论题是马克思和阿伦特的共同话题。但劳动概念在阿伦特和马克思那里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这种批评却并未真正理解马克思批判性劳动理论的真实内涵。我们需要回应和反思阿伦特对马克... 劳动论题是马克思和阿伦特的共同话题。但劳动概念在阿伦特和马克思那里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这种批评却并未真正理解马克思批判性劳动理论的真实内涵。我们需要回应和反思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批评,以便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理论 现代性批判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