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液喷口生物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4 位作者 朱利东 陈志刚 李益民 熊永柱 付修根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8-452,共5页
深海热液喷口生物群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现代热液喷口生物群的地理分布、种类划分、生态习性与食物来源及其对海底的依存性等 ;二是古海底热液喷口生物群化石的个体大小、化学成分、形态分布、矿化... 深海热液喷口生物群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现代热液喷口生物群的地理分布、种类划分、生态习性与食物来源及其对海底的依存性等 ;二是古海底热液喷口生物群化石的个体大小、化学成分、形态分布、矿化方式以及与现代海底生物群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喷口 生物群 化石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海底生物群
下载PDF
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双壳生物群的分布与火山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王新利 马叶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的海相火山活动频繁,每次火山活动的间歇期都沉积有一套深色岩系,主要为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和钙质板岩。这套沉积岩系产有丰富的双壳类化石,这套岩系底部与火山岩接触的层位,其所含的双壳类化石类别单一,个体较大... 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的海相火山活动频繁,每次火山活动的间歇期都沉积有一套深色岩系,主要为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和钙质板岩。这套沉积岩系产有丰富的双壳类化石,这套岩系底部与火山岩接触的层位,其所含的双壳类化石类别单一,个体较大,数量丰富,呈介壳形式产出,矿化明显。根据薄片鉴定结果、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认为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生物群的分布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火山活动为海底热液的存在提供了通道,火山活动末期的热液环境参数包括还原性、高温、高金属离子浓度(金属硫化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昌台 火山活动 热液活动 双壳生物群
下载PDF
贵州瓮安地区北斗山矿区寒武系牛蹄塘组的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周玉华 任才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45-1250,共6页
瓮安大信北斗山矿区牛蹄塘组出露普遍,厚度较薄,明显分为2段。下段称上磷矿段,以磷质岩或磷块岩为主,沉积结构以内碎屑结构为主,内碎屑成分主要为磷质砂屑,可见黄铁矿和海绿石;岩层具有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磷质结核体等沉... 瓮安大信北斗山矿区牛蹄塘组出露普遍,厚度较薄,明显分为2段。下段称上磷矿段,以磷质岩或磷块岩为主,沉积结构以内碎屑结构为主,内碎屑成分主要为磷质砂屑,可见黄铁矿和海绿石;岩层具有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磷质结核体等沉积构造。上段称黑色页岩段,以黑色页岩为主,沉积结构以泥质结构为主;普遍发育水平层理和较大个体的磷结核体。黑色页岩段底部普遍含镍钼钒多金属层;下部含黄铁矿纹层或结核,中部出现碳酸盐结核。对牛蹄塘组的地层特征和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本区牛蹄塘组为水体较深的缺氧沉积,显示为海平面上升期的海侵层,上磷矿段沉积时为动力较强的滨海至浅海陆棚相环境,黑色页岩段沉积时为水动力较弱的陆棚边缘盆地相环境,多金属层位于最大海泛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瓮安地区 牛蹄塘组 特征 沉积相
下载PDF
川东北南江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岩层含矿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1 位作者 马叶情 黄永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9-604,共6页
从岩石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角度探讨川东北南江地区震旦系顶部和寒武系底部的岩层中是否存在镍钼钒多金属元素异常和富集成矿的可能。对金属元素分析表明,寒武系底部的这套黑色岩系存在镍钼钒多金属的富集现象,尤其是钒最为富集,达工业... 从岩石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角度探讨川东北南江地区震旦系顶部和寒武系底部的岩层中是否存在镍钼钒多金属元素异常和富集成矿的可能。对金属元素分析表明,寒武系底部的这套黑色岩系存在镍钼钒多金属的富集现象,尤其是钒最为富集,达工业品位。岩性特征和有机碳含量分析表明,震旦系顶部灯影组第三段的白云岩和寒武系底部马家梁页岩段具有生油岩特征,区域上可能存在工业性油藏。另外,金属的富集与有机碳含量呈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金属元素富集与油气运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寒武系 黑色岩系 含矿性 南江地区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水的双壳处理法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付修根 王新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6,82,共5页
根据生物成矿作用原理以及热液生物群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关系提出了双壳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水的可能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双壳对某些重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指数,说明双壳处理法治理重金属污染... 根据生物成矿作用原理以及热液生物群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关系提出了双壳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水的可能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双壳对某些重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指数,说明双壳处理法治理重金属污染水是可行的,尤其是针对矿山污染水;双壳处理法的实施过程中受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与温度范围的限制,其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富集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水 双壳 处理法
下载PDF
川西昌台地区上三叠统勉戈组的双壳类Pergamidia-Halobia群落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庞艳春 付修根 +2 位作者 王新利 马叶情 李德亮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川西昌台地区上三叠统勉戈组上部为一套直接覆盖在流纹质火山岩之上的板岩,该板岩富集双壳类化石。化石保存完整,以食悬浮物质的外栖足丝型双壳类动物为主,根据优势属和常见属可建立一群落,即Pergamidia-Halobia群落。以根隆剖面为例,... 川西昌台地区上三叠统勉戈组上部为一套直接覆盖在流纹质火山岩之上的板岩,该板岩富集双壳类化石。化石保存完整,以食悬浮物质的外栖足丝型双壳类动物为主,根据优势属和常见属可建立一群落,即Pergamidia-Halobia群落。以根隆剖面为例,该群落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群落中只出现了Halobia和Parapergamidia两个属,具有个体较小、数量较少的特点;第二阶段,群落中出现了12个属,以底栖双壳类Pergamidia为优势分子,Halobia仍是常见属,该时期群落具有个体较大、数量较多的特点;第三阶段,该时期群落组成分子相对第二阶段发生衰退,只剩下3个属,其中Halobia是常见属。岩石地层特征表明,该化石群落所在层位的沉积环境为火山活动末期的较深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化石群落所在层位的岩石具有热水沉积的特点:常量元素的三元投点落入热水区域内及其附近;锰的含量较高;微量元素Si/Ba比值均小于1;铅、锌、钡、铷等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地壳含量。综合分析表明,流纹质火山活动后期的热水活动是导致Pergamidia-Halobia群落发展的外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gamidia Halobia群落 双壳类 古环境 勉戈组 川西昌台
下载PDF
古热液生物群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付修根 王新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4-960,共7页
随着现代海底热液生物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热液生物群研究的必要性也日益凸现。近年来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结合前人的工作,总结了所发现的古热液生物群的时空分布、产出地质背景、化石壳体保存特征、... 随着现代海底热液生物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热液生物群研究的必要性也日益凸现。近年来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结合前人的工作,总结了所发现的古热液生物群的时空分布、产出地质背景、化石壳体保存特征、化石组合特征等内容。简述了开展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工作的一般方法有:描述法、比较法与地球化学方法。最后,从现代热液生物群研究意义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在生物起源、热液活动和板块构造、环境治理以及生物成矿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当前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热液生物群 化石特征 方法
下载PDF
分组比赛在高校古生物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庞艳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年第6期44-46,共3页
成都理工大学的古生物学实验课,主要是对各门类标准化石的基本构造进行识别和掌握,并要求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化石代表。针对学生对古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将实验课的最后环节设为分组比赛环节。比赛内... 成都理工大学的古生物学实验课,主要是对各门类标准化石的基本构造进行识别和掌握,并要求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化石代表。针对学生对古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将实验课的最后环节设为分组比赛环节。比赛内容主要是对一些化石代表的基本构造的描述和名称的确定,并将比赛所得学分累积到最后的实验成绩中。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学习目标明确,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表明,古生物学实验课引入比赛环节是可行的,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 分组比赛 高校
下载PDF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朱弟成 朱利东 +3 位作者 林丽 熊永柱 庞艳春 付修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 1)与矿化有关的岩石 (硅质岩和灰岩 ) ,主峰碳数均为nC18,中间支链烷烃、伽玛蜡烷、胡萝卜烷系列含量比非矿化岩石高 ;( 2 )与矿化有关岩石 (硅质岩和大理岩 )的生物母源以菌藻类低等生物为主 ,并有陆源母质混入 ,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矿床中存在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异源有机质 ;( 3)Pb、Zn元素与芳烃、氯芳沥青“A”、非烃 +沥青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非烃、有机硫、有机硫 / (有机碳× 1.2 2 )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Pb、Zn元素与正构烷烃、甾萜烷、胡萝卜烷等有机分子丰度具正相关关系 ,而与w(∑C2 2 -) /w(∑C2 2 +)、w(三环萜烷 ) /w(四环萜烷 )、w(C2 0 +C2 1) /w(C2 3 +C2 4 )及w(萜烷 ) /w(甾烷 )等有机分子比值具负相关关系 ;( 4)炭沥青与围岩、矿石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后期改造成矿作用中 ,炭沥青与矿石有紧密联系 ,有机质和成矿元素一起在改造成矿期抵达成矿部位并参与了成矿 ;( 5 )模拟实验表明 ,在热水流体中 ,有机水的加入增大了对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作用 铅锌矿床 有机质 泥盆系 围岩 中子活化分析 沥青
下载PDF
重庆城口高燕锰矿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付修根 朱利东 +2 位作者 熊永柱 林丽 庞艳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4-620,共7页
高燕锰矿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研究表明无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还是甾烷特征均反映该矿床生物母源为菌藻类生物。结合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推断高燕锰矿形成于深水、还原、偏碱性的盆地斜坡环境。而在高燕锰矿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 高燕锰矿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研究表明无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还是甾烷特征均反映该矿床生物母源为菌藻类生物。结合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推断高燕锰矿形成于深水、还原、偏碱性的盆地斜坡环境。而在高燕锰矿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矿质的初始富集阶段还是最终成矿,生物、有机质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成矿 锰矿 母源 矿床 生物标志物 盆地 藻类生物 城口 类异戊二烯
下载PDF
矿区生态重建 被引量:27
11
作者 朱利东 林丽 +2 位作者 付修根 庞艳春 熊永柱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针对矿区生态重建涉及学科多、面广 ,而中国矿区生态重建基础理论研究又十分薄弱 ,许多地区或矿区采用单一植被恢复生态系统 ,但效果不佳 ,往往出现生态系统不稳定等现象。根据生物协同进化、生态环境多样性平衡原理 ,提出了土壤治理。
关键词 生态重建 植被 微生物 矿区 土壤治理 治理措施
下载PDF
湘西北张家界地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镍钼矿层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燕 林丽 +3 位作者 杨永军 马莉燕 李德亮 庞艳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黑色页岩镍钼矿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分析。发现该矿层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OEP(奇偶优势)接近1.0,无明... 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黑色页岩镍钼矿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分析。发现该矿层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OEP(奇偶优势)接近1.0,无明显奇偶优势;(nC21+nC22)/(nC28+nC29)比值为0.7~10.4,平均为6.16,显示轻烃组分占绝对优势;样品富含姥鲛烷(Pr)和植烷(Ph),比值平均为0.26,具有植烷优势。②萜烷相对丰度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四环萜烷;三环萜烷中C21、C23、C24呈倒V字形分布;C24四环萜与相邻C26三环萜比值为0.50;Ts/(Tm+Ts)比值在0.40~0.43之间,平均为0.42;γ-蜡烷指数介于0.10~0.17之间,平均值为0.13。③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形分布,表现为C27〉C29〉C28的分布特征;C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平均比值为1.46(〉1);检测出一定丰度的4-甲基甾烷。这些特征共同指示了张家界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形成于菌藻类(蓝绿藻、甲藻等)和低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浅海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古生物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牛蹄塘组 镍钼矿层 沉积环境 湖南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新利 杨树生 +2 位作者 庞艳春 付修根 李德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输入,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有机质在成矿作用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有:还原硫酸盐提供成矿所需的硫源;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活化运移成矿金属元素;改变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对成矿物质的还原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作用 金顶铅锌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生物标志物 云南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中的有机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付修根 林丽 +2 位作者 庞艳春 朱利东 王新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1-630,共10页
研究了金顶铅锌矿床中碳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可溶解有机质中饱和烃和芳烃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有机质与金顶铅锌矿床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看,甚至是矿床内部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来看,均与成矿元素的分布具有一致... 研究了金顶铅锌矿床中碳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可溶解有机质中饱和烃和芳烃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有机质与金顶铅锌矿床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看,甚至是矿床内部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来看,均与成矿元素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机质在金顶铅锌矿床中的作用,对碳沥青作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不论胶结状碳沥青、鳞片状碳沥青还是后期充填的眼球-囊状碳沥青均含有大量的成矿元素,这些成矿元素的组分和它们所形成的矿石矿物类型,与该类碳沥青所在矿段的矿体的成矿元素组分和类型相一致。由于这些碳沥青产出的形态不同,因此在矿床形成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肉眼下能够见到的胶结状碳沥青、脉状碳沥青、部分鳞片状碳沥青,这些碳沥青对成矿元素起着活化、迁移的作用,也起着沉淀成矿的作用;眼球状-囊状碳沥青是后期充填的产物,对矿床的形成起一定的改造作用;浸染状碳沥青多属于原生沉积碳沥青,对矿床的形成仅起一定的还原沉淀的作用。而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对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 碳沥青 生物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下载PDF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密文天 林丽 +2 位作者 庞艳春 李德亮 马莉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是扬子地台重要的成磷期,鄂西白果园磷块岩就形成于当时海侵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白果园陡山沱组位于黄陵背斜西北部,磷矿赋存于陡山沱组下部。对白果园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南沱冰期后沉积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划为...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是扬子地台重要的成磷期,鄂西白果园磷块岩就形成于当时海侵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白果园陡山沱组位于黄陵背斜西北部,磷矿赋存于陡山沱组下部。对白果园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南沱冰期后沉积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划为一个二级层序。含有磷块岩的陡山沱组,代表了南沱冰期后强烈的海侵活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六个三级层序,磷块岩形成于第一个三级层序内。在层序1的海侵体系域上部与高位体系域下部所反映的潮下带,砂屑磷块岩品位很高。冰期时的物理风化和陡山沱期化学风化作用将地表含磷物输入海洋,海侵引发的上升洋流携带富磷海水涌入浅水区,为磷块岩在层序1内的形成提供了物源与动力条件。初次海侵对磷矿形成十分有利,高品位的含磷层对应于最大海侵阶段。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含磷岩系进一步研究后表明,生物有机质对白果园磷块岩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大冰期过后陡山沱期新的古海洋生态系统开始构建,使生物生产率迅速恢复,为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机遇。其有机碳含量介于盆地型磷块岩与台地型磷块岩之间,显示了泥页岩—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Corg含量的"过渡性"特点。由于其含磷岩系形成的环境为半局限性滞留洼地,白果园磷块岩是弱还原—弱氧化环境的沉积产物。与邻区贵州瓮安的台地型磷块岩进行对比,台地型磷块岩由于更为氧化的环境而具有低Corg和高P2O5特点。通过与早寒武世云南昆阳磷矿的对比,发现能量较高并具有丰富藻类的潮下带为磷块岩形成的优势区带,但白果园不具备昆阳磷矿的藻滩成磷环境。所以,白果园磷块岩的形成是海侵作用和生物有机质的参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陡山沱组 层序地层 磷块岩成因 沉积环境 湖北宜昌
下载PDF
西成铅锌矿床的生物成矿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丽 朱利东 +2 位作者 庞艳春 熊永柱 付修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23-426,共4页
该文结合矿区基本地质背景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从生物有机质成矿的角度出发,进行生物成矿实验模拟及其机理分析。研究认为,西成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除了赋矿层位中的有机质之外,海相无脊椎动物及低等水生生物也参与了生物成矿作用。
关键词 模拟实验 生物成矿作用 有机地球化学 泥盆系 西成铅锌矿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东段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特征及其成矿模式——以徽县洛坝矿床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志强 林丽 +3 位作者 刘永江 付修根 庞艳春 王新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99-1811,共13页
西秦岭造山带东段西成矿田内发育一系列泥盆纪的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矿床,甘肃徽县洛坝铅锌矿床就是其中的代表型矿床之一。它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上部,矿体分布受洛坝背斜和南、北两翼断裂控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 西秦岭造山带东段西成矿田内发育一系列泥盆纪的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矿床,甘肃徽县洛坝铅锌矿床就是其中的代表型矿床之一。它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上部,矿体分布受洛坝背斜和南、北两翼断裂控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纹层状、层状、浸染状、块状构造。经过详细的显微构造和SEM扫描电镜分析,鉴定出与喷流沉积有关的通道构造、淬火构造等。矿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该矿床赋矿围岩的Ba、As、Sb、B、Ag、Hg等喷流沉积指示元素值均较高,且两者均具有LREE相对富集、明显的Eu正异常和中等Ce正异常特征,对比表明,成矿流体中的REE主要继承赋矿围岩(硅质岩)。矿床包裹体及硫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温度为168~350℃,以中、高温为主;早期矿化硫化物的δ^34S值(平均9.8‰)明显大于晚期矿化硫化物的δ34S值(平均5.6‰),说明后期改造作用中有地层硫的参与。综合研究表明,该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后期又受到海西期一印支期的叠加改造,并确定该矿床为秦岭后造山期板内伸展热水喷流的产物,最后建立了洛坝铅锌矿床热水喷流沉积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坝铅锌矿床 热水喷流沉积 矿石组构 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下载PDF
贵州瓮安地区早寒武世含磷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丽 周玉华 +4 位作者 付修根 朱利东 庞艳春 马叶情 任才云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8,共6页
贵州瓮安水银山的下寒武统底部的磷块岩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正构烷烃以nC17和nC27为优势,无奇偶优势;Pr/Ph为0.95,显示弱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 贵州瓮安水银山的下寒武统底部的磷块岩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正构烷烃以nC17和nC27为优势,无奇偶优势;Pr/Ph为0.95,显示弱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形分布,表现为C29>C27>C28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的曲线变化略显平缓,变化范围较窄(-31.13‰~-33.14‰)。这些生物标志物和单体烃碳同位素的特征表明,贵州瓮安水银山磷块岩中生物母源主要是低等的水生藻类的输入,高含量伽玛蜡烷和三环萜烷以及Ts/(Ts+Tm)比值为0.37(<0.5)的特征表明深部温盐流上涌是形成这套磷块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单体烃碳同位素 上升流 早寒武世牛蹄塘组 贵州瓮安
下载PDF
黔西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琛 林丽 +4 位作者 李德亮 杨永军 马莉燕 庞艳春 黄燕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贵州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奇偶优势(OEP)均值为1.08,接近平衡值1.00,无明显奇偶优势,姥鲛烷与植烷比(Pr/Ph)均值小于1,具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 以贵州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奇偶优势(OEP)均值为1.08,接近平衡值1.00,无明显奇偶优势,姥鲛烷与植烷比(Pr/Ph)均值小于1,具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以C27略占优势,ΣC27/ΣC29的均值为1.41,大于1,显示有机质来源以浅海相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C32αβ22S/(22S+22R)平均值为0.59,Ts/(Ts+Tm)值为0.43,βα-莫烷/αβ-藿烷平均值为0.124,C29甾烷的20S/(20S+20R)平均值为0.39,C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平均值为0.41,均表明纳雍地区黑色岩系中的有机质均接近或达到成熟阶段。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断,该区域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形成于浅海还原环境,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其母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沉积古环境 牛蹄塘组 贵州纳雍地区
下载PDF
金顶铅锌矿床含矿层沉积环境及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修根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庞艳春 王新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7-452,共6页
金顶铅锌矿床下含矿层(原地沉积层)的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层形成于蒸发盐湖相环境,具有水深较浅、沉积速率较快的特点,这样的沉积环境不利于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异地岩系是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形成的决定性条件:花开左组地层具有渗透率低... 金顶铅锌矿床下含矿层(原地沉积层)的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层形成于蒸发盐湖相环境,具有水深较浅、沉积速率较快的特点,这样的沉积环境不利于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异地岩系是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形成的决定性条件:花开左组地层具有渗透率低、排驱压力大的特点,是较好的盖层条件;景星组地层具有孔隙度高、渗透率好、孔隙间连通性极好的特点,是有利的储集层。原地沉积岩系除了为矿床的形成提供部分容矿空间外,也是阻止成矿流体下渗的必不可少的遮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孔隙度 成矿条件 铅锌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