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导管不同斜口方向对气管插管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康定坤 于国军 仝平欣 《中医正骨》 2006年第8期24-24,共1页
为探讨气管导管不同斜口方向对气管插管的影响。选择骨科全麻插管病人80例,ASAⅠ-Ⅱ级,Mallampati咽部结构分类Ⅰ~Ⅲ类,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斜口方向向右的气管导管,B组采用目前常用的斜口方向向左的气管导管,观察气... 为探讨气管导管不同斜口方向对气管插管的影响。选择骨科全麻插管病人80例,ASAⅠ-Ⅱ级,Mallampati咽部结构分类Ⅰ~Ⅲ类,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斜口方向向右的气管导管,B组采用目前常用的斜口方向向左的气管导管,观察气管插管成功情况,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斜口方向向右的气管导管优于目前常用的气管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气管插管 显著性差异 全麻插管 结构分类 ASA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预防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康定坤 赵丽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7期1913-1914,共2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与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预防七氟醚麻醉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拟应用七氟醚进行麻醉的120例患儿依据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患儿手术开始后即应用右美托咪啶与小剂量氯胺酮静注,...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与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预防七氟醚麻醉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拟应用七氟醚进行麻醉的120例患儿依据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患儿手术开始后即应用右美托咪啶与小剂量氯胺酮静注,B组患儿单纯予以生理盐水静注。记录2组各时点心率与血压变化,对比2组恢复期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t2、t3时2组患儿的MA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0、t1时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2与t3时2组的H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0时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儿躁动发生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儿苏醒时间(23.1±5.5)min,B组(14.5±5.2)min,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儿术后4 h嗜睡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与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预防七氟醚麻醉后患儿苏醒期躁动,不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且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也较小,能够有效减少躁动,应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躁动 苏醒期 儿童 七氟醚 氯胺酮 右美托咪啶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康定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0期2262-2263,共2页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30例在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对照组)和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观察组)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30例在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对照组)和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观察组)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及3 d 2组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同时2组术后1 d均有POCD发生,但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同样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小,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人 骨科 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下载PDF
骨盆肿瘤手术的麻醉和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定坤 王灵贤 朱桂枝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7期410-410,共1页
关键词 肿瘤手术 麻醉 骨盆 管理 手术出血量 患者体质
下载PDF
神经阻滞法治疗幻肢痛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定坤 许建波 仝平欣 《中国骨伤》 CAS 1996年第1期21-21,共1页
神经阻滞法治疗幻肢痛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471002)康定坤,许建波,仝平欣作者自1989年元月以来,对较严重的幻肢痛患者14例应用单纯神经阻滞法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中,男9例,女5... 神经阻滞法治疗幻肢痛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471002)康定坤,许建波,仝平欣作者自1989年元月以来,对较严重的幻肢痛患者14例应用单纯神经阻滞法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15~75岁;上肢4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法 治疗 幼肢痛
下载PDF
地塞米松治疗止血带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定坤 姚娜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止血带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下肢用止血带手术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各73例。地塞米松组在止血带放气前10 min静注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止血带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下肢用止血带手术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各73例。地塞米松组在止血带放气前10 min静注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1)、松止血带前(T2)、松止血带即刻(T3)、松止血带后5 min(T4)、松止血带后1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止血带放气后有无寒战、胸闷、心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对照组T3与T2时比较HR明显增快,MAP明显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T3时比较,地塞米松组T3时HR降低,MAP升高(P均<0.05);地塞米松组发生寒战、胸闷、心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可明显改善放松止血带后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止血带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气胸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定坤 常庚申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7期390-390,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气胸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幻肢痛 被引量:1
8
作者 康定坤 赵丽艳 陈可新 《中医正骨》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评价神经剌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截肢术后发生幻肢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随访,对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VAS评分为(6.52±1.91)分,治疗后为(2.38±1.25)分,治疗... 目的:观察评价神经剌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截肢术后发生幻肢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随访,对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VAS评分为(6.52±1.91)分,治疗后为(2.38±1.2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治疗幻肢痛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肢痛 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下载PDF
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经皮穿针固定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康定坤 于国军 秦文英 《中医正骨》 2005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针固定术 坐骨神经阻滞 跟骨骨折 术中 椎管内麻醉 骨科临床 治疗方法 总结报告 安全性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导管保护带的研制与使用
10
作者 康定坤 仝平欣 朱桂枝 《中医正骨》 2004年第8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导管保护带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麻醉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丽艳 陈可新 +1 位作者 常庚申 康定坤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对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完成TKA,A组术后用超声引导股神经置管行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对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完成TKA,A组术后用超声引导股神经置管行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用持续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h静息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0~12、13—24、25~48h期间应用自控镇痛泵(PCA泵)次数,使用帕瑞昔布钠总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A组术后8、12、24h静息时VAS评分,4、8、12、24、48h活动时VAS评分,0—12、13—24、25—48h期间应用PCA次数,使用帕瑞昔布钠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用于老年患者TKA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5
12
作者 赵丽艳 常庚申 康定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在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拟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年龄2~12岁,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解剖标志组。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周围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解剖标志组在环...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在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拟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年龄2~12岁,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解剖标志组。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周围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解剖标志组在环状软骨(C6)Tk平肌间沟内为穿刺点,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所有患儿均行氯胺酮基础麻醉(静注2mg/kg或肌注6mg/kg),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1.5~2.5mg·kg^-1·h^-1维持镇静。记录患儿手术时间、丙泊酚和氯胺酮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麻醉效果、苏醒期烦躁、恶心、呕吐、喉痉挛不良反应,以及血肿、声音嘶哑、局麻药中毒、气胸、膈神经阻滞、Horner综合征等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组丙泊酚和氯胺酮总用量均明显少于解剖标志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解剖标志组(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解剖标志组的87%(P〈0.05)。解剖标志组苏醒期6例(20%)烦躁,3例(10%)呕吐,7例(23%)Homer综合征,2例(7%0)声音嘶哑;超声引导组1例(3%)呕吐,2例(7%)发生Horner综合征,超声引导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解剖标志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进行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术后苏醒迅速,苏醒期不良反应和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小儿 区域麻醉 臂丛神经
下载PDF
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丽艳 常庚申 康定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肥胖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40例和解剖定位组40例,超声定位组在terason 2000+彩色超声引导系统定位...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肥胖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40例和解剖定位组40例,超声定位组在terason 2000+彩色超声引导系统定位后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解剖定位组按照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后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发生误穿动脉、局部血肿、损伤神经、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定位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明显高于解剖定位组的73%(P<0.05),超声定位组穿刺置管时间为(9.7±2.6)min,明显短于解剖定位组的(15.4±3.1)min(P<0.05);超声定位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定位组的15%(P<0.05)。结论:超声定位应用于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缩短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肥胖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改良式坐骨神经阻滞及股神经阻滞在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桂枝 杨惠菊 +3 位作者 康定坤 常庚申 仝平欣 于国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03-503,共1页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 开放性骨折 清创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高危病人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鳞纹针固定麻醉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惠菊 朱桂枝 +4 位作者 常庚申 康定坤 李林涛 赵丽艳 秦文英 《中医正骨》 2003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手法复位 鳞纹针固定 麻醉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复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期间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彦春 陈丽华 +2 位作者 赵丽艳 于国军 康定坤 《右江医学》 2021年第9期663-667,共5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PAX)复合右美托咪定(Dex)超前镇痛对高龄髋关节骨折(HF)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期间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椎管内麻醉髋关节手术的99例H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PAX组(n=33)、Dex组(n=33)和PAX+...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PAX)复合右美托咪定(Dex)超前镇痛对高龄髋关节骨折(HF)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期间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椎管内麻醉髋关节手术的99例H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PAX组(n=33)、Dex组(n=33)和PAX+Dex组(n=33),PAX组予以PAX静脉滴注,Dex组予以Dex持续输注,PAX+Dex组予以PAX+Dex治疗,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 0)、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期间(T 1)、麻醉后恢复平卧位(T 2)时的疼痛和镇静评分情况,记录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AX+Dex组T 0、T 1、T 2时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PAX组、Dex组(P<0.05);PAX+Dex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6 h、12 h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PAX组、Dex组(P<0.05);PAX+Dex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PAX组、Dex组(P<0.05),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热、腹泻、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复合Dex超前镇痛可减轻高龄HF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期间疼痛,维持患者镇静,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右美托咪定 高龄 髋关节骨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创伤多发性骨折并休克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桂枝 杨惠菊 +2 位作者 康定坤 常庚申 周旭 《中医正骨》 2001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创伤性多发性骨折 并发症 休克 麻醉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用于术后静脉镇痛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旭 康定坤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100-101,110,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曲马多与单纯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曲马多6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Ⅱ组,曲马多4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Ⅲ组,氟比洛芬酯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曲马多与单纯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曲马多6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Ⅱ组,曲马多4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Ⅲ组,氟比洛芬酯50mg+曲马多4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Ⅳ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2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每组总量均为100mL。镇痛模式:背景流量2mL/h,自控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I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h时Ⅱ组的VAS显著高于Ⅰ,Ⅲ和Ⅳ组(P<0.05),而1h后的VAS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和Ⅳ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曲马多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术后静脉镇痛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下肢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寒战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于国军 姬永琴 +1 位作者 常庚申 康定坤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0期626-626,共1页
硬膜外麻醉是下肢骨折病人常用的麻醉方法,而寒战又是硬膜外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多沙普仑、咪唑安定、哌替啶对寒战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寒战 下肢骨折 病人 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 并发症 围手术期 药物治疗 常见 多沙普仑
下载PDF
老年股骨头坏死血管骨瓣植入术麻醉处理
20
作者 朱桂枝 康定坤 +3 位作者 杨惠菊 常庚申 李随花 王灵贤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8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头坏死 血管骨瓣植入术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