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联酋西部地区白垩系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1
作者 罗贝维 尹继全 +5 位作者 胡广成 陈华 康敬程 肖萌 朱秋影 段海岗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1,共9页
利用岩心及薄片分析、核磁共振、微米CT测试、层序格架下的等时追踪及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阿联酋西部地区白垩系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的沉积特征、层序及沉积演化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剖析,从构造-沉积-成岩多维度对高孔渗储层的控制... 利用岩心及薄片分析、核磁共振、微米CT测试、层序格架下的等时追踪及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阿联酋西部地区白垩系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的沉积特征、层序及沉积演化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剖析,从构造-沉积-成岩多维度对高孔渗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阿联酋西部地区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储层主要分布于Mishrif组,岩性主要为亮晶厚壳蛤灰岩、亮晶生屑灰岩和泥晶生屑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体腔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Mishrif组整体为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可识别出内缓坡、中缓坡和外缓坡3类沉积亚相,厚壳蛤礁、高能滩、滩前、滩后、滩间及潟湖等6个微相;高孔渗储层主要发育于厚壳蛤礁微相和高能滩微相,其中,厚壳蛤礁微相优质储层孔隙度为20%~34%,渗透率为150~2000 mD,高能滩微相优质储层孔隙度为25%~33%,渗透率为40~370 mD。②研究区Mishrif组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3,可细分为7个体系域,SQ1—SQ2层序主要由高位体系域构成,厚壳蛤礁微相和高能滩微相规模较大;SQ3层序由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构成,古地貌高部位发育高能滩微相且物性更好。③研究区Mishrif组高孔渗储层的孔隙发育受多期成岩作用叠合改造,包括以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和与烃类充注相关的保持性成岩作用。④研究区Mishrif组高孔渗储层受沉积相、层序格架、古地貌格局以及成岩改造作用等多重因素控制;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相控特征,而沉积微相的分布与演化在Mishrif组沉积早—中期(SQ1—SQ2)受控于三级层序内部高位体系域旋回,在沉积晚期(SQ3)则受继承性古地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渗灰岩储层 碳酸盐岩缓坡 厚壳蛤礁 高能滩 相控 层序地层 古地貌 大气淡水溶蚀 森诺曼阶灰岩 Mishrif组 白垩系 阿联酋西部
下载PDF
叠前非局部平均滤波压制随机噪音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新海 欧阳永林 +2 位作者 曾庆才 王兴 康敬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
非局部平均滤波方法的去噪性能优异,但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刚刚起步。该方法利用数据具有的结构冗余,以包含局部结构的小窗口或邻域为单元,利用局部结构相似性进行加权运算,增强有效信号,压制随机噪音。针对叠前地震资料数据量大... 非局部平均滤波方法的去噪性能优异,但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刚刚起步。该方法利用数据具有的结构冗余,以包含局部结构的小窗口或邻域为单元,利用局部结构相似性进行加权运算,增强有效信号,压制随机噪音。针对叠前地震资料数据量大、噪音背景强、局部结构简单;原始非局部平均算法对每一点滤波,需要对数据体内所有点计算权系数后进行加权计算,计算量大,对强噪音背景适用性差等不足,对原始非局部平均算法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基于速度谱的搜索窗口分割;基于梯度域奇异值分解的局部结构相似集选择方法;基于相似集大小的自适应滤波参数选择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后对于叠前地震数据的随机噪声具有较好的压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非局部平均滤波 自适应加权 梯度域奇异值分解 预选择 去噪
下载PDF
滴西火山岩区地震成像关键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兴 曾同生 +3 位作者 宋雅莹 康敬程 胡新海 代春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47-54,共8页
新疆滴西火山岩气藏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表条件复杂、地下火山岩储层埋藏深、内幕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原始地震数据品质差,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分析困难,火山岩精细成像难度大。应用GeoEast处理系统建立了能满足滴西火山岩成像需求的地... 新疆滴西火山岩气藏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表条件复杂、地下火山岩储层埋藏深、内幕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原始地震数据品质差,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分析困难,火山岩精细成像难度大。应用GeoEast处理系统建立了能满足滴西火山岩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双尺度层析反演静校正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结合解决突出的静校正问题;通过精细叠前预处理获得高品质的叠前地震数据;通过井控扫描速度分析获得高精度的地震成像速度。最终获取了高质量的成像成果,为火山岩储层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静校正 地震成像 速度分析
下载PDF
塔中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春孚 潘杨勇 +5 位作者 代春萌 敬兵 郭晓龙 李璇 康敬程 邹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50-1860,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及信噪比不高、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为此,利用古地貌、古水流和古断裂等地质主控因素方法与多地震属性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思路,对研究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及信噪比不高、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为此,利用古地貌、古水流和古断裂等地质主控因素方法与多地震属性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思路,对研究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刻画了不同类型岩溶储层的分布规律。该方法既降低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又符合地质规律,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勘探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储层 地质主控因素 地震多属性
下载PDF
OVT处理技术在自贡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敬程 王兴 +3 位作者 曾同生 宋雅莹 张文栋 常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6-61,9,共7页
OVT处理技术是一种新的分方位处理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提取叠前各向异性地震信息、对数据的各向异性误差进行校正。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自贡地区M工区页岩气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流程和结果,取得了较好... OVT处理技术是一种新的分方位处理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提取叠前各向异性地震信息、对数据的各向异性误差进行校正。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自贡地区M工区页岩气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流程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获得了全工区的各向异性参数,证明了GeoEast系统OVT处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T 宽方位处理 页岩气勘探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对其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康敬程 刘卫东 +3 位作者 丛苏男 管保山 石宇 韩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9-143,170,共6页
通过改变水解条件得到不同水解度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建立了聚丙烯酰胺水解度调控方法,明确了水解度以及相应的粘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增加碱、增加水解时间、提高水解温度均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聚丙烯酰胺溶液水解度。提高碱度,会导致... 通过改变水解条件得到不同水解度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建立了聚丙烯酰胺水解度调控方法,明确了水解度以及相应的粘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增加碱、增加水解时间、提高水解温度均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聚丙烯酰胺溶液水解度。提高碱度,会导致聚丙烯酰胺溶液水解度增加,粘度大幅降低。通过透析除碱的操作单独提高水解度,溶液粘度与自然水解样本基本一致。最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不同水解度聚丙烯酰胺溶液微观分子形态进行观测,从微观角度验证了实验测量数据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水解度 粘度 分子形态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驱油剂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方 刘卫东 +2 位作者 管保山 丛苏男 康敬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38-2343,2347,共7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烷基苯磺酸盐对长庆油田S区块的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将重烷基苯磺酸盐与阴离子和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 mN/m数量级),并研究复配体系的乳化、自发乳化、耐温耐盐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烷基苯磺酸盐对长庆油田S区块的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将重烷基苯磺酸盐与阴离子和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 mN/m数量级),并研究复配体系的乳化、自发乳化、耐温耐盐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复配体系具有优秀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尤其是与石油磺酸盐和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CHSB),能够大幅提升界面张力性能,同时两种复配体系具有优异的耐温耐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复配 乳化性能 自发乳化
下载PDF
适合超低渗油藏的高效渗吸剂体系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石宇 刘卫东 +2 位作者 管保山 丛苏男 康敬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86-2390,共5页
渗吸置换是超低渗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高效渗吸剂的研发可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将重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HAS-6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G12-7N按照9∶1的配比复配,得到复配体系HAS-G,并对其界面性能、乳化性能、静态吸... 渗吸置换是超低渗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高效渗吸剂的研发可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将重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HAS-6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G12-7N按照9∶1的配比复配,得到复配体系HAS-G,并对其界面性能、乳化性能、静态吸附性能、渗吸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0.3%最佳浓度下,HAS-G体系与长庆油田Y区块脱水原油间界面张力可达6.9×10^(-3) mN/m;HAS-G体系可将油湿性云母片改性至水湿状态,接触角由115°降低至66.9°;HAS-G乳状液静置1 h后的乳化综合指数为0.11;HAS-G体系静态吸附量为9.3675 mg/g,较HAS-6体系静态吸附量降低36%;HAS-G体系的最终渗吸采收率为24.95%,较地层水渗吸采收率提高1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藏 渗吸置换 表面活性剂 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