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康唑预防早产儿深静脉置管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金娟 熊虹 +1 位作者 康文清 孙慧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早产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分析放置PICC的早产儿。其中口服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为预防组,未口服氟康唑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药物...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早产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分析放置PICC的早产儿。其中口服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为预防组,未口服氟康唑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对照组与预防组患儿的基本临床特点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类似。72例预防组患儿中无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1.39%,而54例中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的发生率为7.41%,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14.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用药后2周、4周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氟康唑可有效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相关真菌感染,临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氟康唑
下载PDF
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PS和iNO治疗PPHN的效果
2
作者 赵艳梅 曹孟宸 +2 位作者 王颍源 郭静 康文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iNO+安慰剂(空气),观察组应用iNO+外源性PS。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及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后,两组的PASP、PaCO_(2)、OI均降低,PaO_(2)及pH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体外氧合膜肺(ECMO)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PS和iNO可明显改善PPHN患儿的氧合情况、降低PASP,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对ECMO需求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吸入一氧化氮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新生儿CHARGE综合征5例临床及基因变异分析
3
作者 王颍源 方盼盼 +3 位作者 陈蒙蒙 郭静 刘大鹏 康文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6-851,共6页
目的分析5例诊断为新生儿CHAR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明确死亡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例疑诊CHARGE综合征患儿进行检测,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可疑位点和核心家系成员进行验... 目的分析5例诊断为新生儿CHAR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明确死亡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例疑诊CHARGE综合征患儿进行检测,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可疑位点和核心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5例患儿均存在结构畸形合并喂养困难(均排除鼻后孔闭锁),其中2例出现歪嘴哭。3例患儿合并鼻腔狭窄或者上气道塌陷综合征,因治疗效果差,不能撤离呼吸机最终死亡;1例患儿因家属放弃治疗死于家中;1例目前随访中。家系1为CHD7基因c.478 del(Y160Tfs*51)移码变异,家系2为CHD7基因c.5428C>T(P.R 1810*)无义变异,家系3为CHD7基因c.6292C>T(P.R 2098*)无义变异,家系4为CHD7基因c.4317 delA(p.Q 1440 S fs*3)移码变异,家系5为CHD7基因c.469C>T(P.R157*)无义变异。5个家系的父母均未携带相应的变异,均为新发变异。其中家系4的CHD7基因c.4317 delA为未报道的新变异。结论CHD7基因变异可能为5例患儿的致病原因,其中4例患儿死亡的遗传学病因可能为CHD7基因变异导致的系统畸形。对于类似多发畸形患儿临床诊断的同时应积极完善基因检测明确遗传学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综合征 CHD7基因 新生儿
下载PDF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4
作者 康文清 《中学生英语》 2024年第8期165-166,共2页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常态,因为同以往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化教学展现出来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其能够将各种学科知识以更加立体、直观、多维的方式呈现出来。英语学科是中职院校的基础学科,通...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常态,因为同以往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化教学展现出来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其能够将各种学科知识以更加立体、直观、多维的方式呈现出来。英语学科是中职院校的基础学科,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开展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转变学生对待英语课堂的态度,促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中职院校 课堂教学 不断提升 实践与反思 英语教学 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手段
下载PDF
早期干预+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晓英 王金莲 +2 位作者 陈飞飞 张婷 康文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80-0183,共4页
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早期干预+音乐疗法后对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对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计50例,对其采取早期干预,观察组共计50例... 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早期干预+音乐疗法后对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对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计50例,对其采取早期干预,观察组共计50例,对其采取早期干预+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对比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较高,住院费用较少,住院天数较短(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早期干预+音乐疗法,对生活质量、认知功能起到明显改善效果,加快康复进程,在临床方案中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音乐疗法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被引量:42
6
作者 康文清 朱长连 +2 位作者 熊虹 程秀永 王小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生后3 d内收入院符合入选标准的53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EPO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予rhEPO300 U/(kg.次),3次/周,疗程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生后3 d内收入院符合入选标准的53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EPO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予rhEPO300 U/(kg.次),3次/周,疗程2周,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象,同时在生后d3、5、7进行神经学评分,生后d7、14、28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生后3、6个月进行发育商(DQ)测定。结果两组神经学评分在生后d3无明显差异,d7治疗组神经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BNA评分在生后各测定点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组2周后除Hb、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血糖及血小板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rhEPO治疗能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除对红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外,对其他系统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婴儿 新生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康文清 朱长连 +3 位作者 熊虹 贾莉婷 刘东 王小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2-623,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用药前后血清、脑脊液(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探讨EPO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透过患儿血脑脊液屏障的情况。方法对35例48 h内收入院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用药前组10例,观察组25例。入院... 目的通过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用药前后血清、脑脊液(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探讨EPO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透过患儿血脑脊液屏障的情况。方法对35例48 h内收入院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用药前组10例,观察组25例。入院后观察组立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 U/kg皮下注射。其中用药后3 h组10例,8 h组8例,24 h组7例。用药前组在常规治疗前,观察组在给予EPO后的各时间点分别抽取静脉血、CSF,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SF中EPO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PO水平3 h达峰值,是用药前的2.6倍(P<0.01),用药后24 h仍高于用药前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CSF中EPO水平也在用药后3 h达高峰(P<0.05),但在用药后8 h回落至用药前水平。观察组用药后3 h血清与CSF中EPO水平呈直线相关(r=0.69 P<0.05),而其他组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EPO能通过HIE患儿的血脑脊液屏障,CSF中EPO水平与血液EP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类 婴儿 新生 窒息 缺氧缺血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 被引量:5
8
作者 康文清 熊虹 +1 位作者 焦敏 成怡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溶血症的 3 1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溶血症的 3 1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结果 :换血前总胆红素 44 8 86± 5 7.5 8μmol/L、间接胆红素 412 46± 15 6.3 8μmol,换血后分别为 2 0 7 5 4± 2 1 87μmol/L、183 72± 65 2 4μmol/L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 (P <0 .0 1) ,电解质钾、钠、氯、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 ,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无明显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新生儿 治疗 重症溶血症
下载PDF
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康文清 朱长连 +3 位作者 熊虹 刘东 张璋 王小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小剂量EPO组29例,rhEPO 300 U/kg.次,大剂量EPO组23例,rhEPO 500 U/kg/次,首次皮下注射,以后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小剂量EPO组29例,rhEPO 300 U/kg.次,大剂量EPO组23例,rhEPO 500 U/kg/次,首次皮下注射,以后静脉注射,每周3次,连续2周;其余治疗措施同对照组24例。三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Hb、Ret及P lat的变化,同时在生后3 d、5 d、7 d进行神经学评分,生后7 d、14 d、28 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①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小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大、小剂量组之间无差异(P>0.05);②神经学评分随时间改变,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7天,大、小剂量组分别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大、小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EPO治疗两周后除Hb、Ret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它监测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血糖及p la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0或500 U/kg.次EPO都能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恢复,且疗效一致,两种剂量的促红细胞增生作用无差异,对其它系统均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技术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文清 孙慧清 熊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67-168,171,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平均胎龄(34±6)周,体重(2 187±181)g,因在常频通气(CMV)治疗过程中出现F iO2≥0.8,平均气道压≥0.98 kPa,持续2 h以上经皮氧饱和...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平均胎龄(34±6)周,体重(2 187±181)g,因在常频通气(CMV)治疗过程中出现F iO2≥0.8,平均气道压≥0.98 kPa,持续2 h以上经皮氧饱和度≤90%或氧合指数(O I)>40而采用iNO,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动脉肺泡氧分压(a/A)、及氧合指数等。结果:38例患儿用iNO后2 h经皮血氧饱和度(SPaO2)均≥90%;在实施iNO治疗24 h后,动脉肺泡氧分压(a/A PaO2kPa)由0.09±0.03升至0.26±0.12,氧合指数(O I)由33±12降至9±4;所需氧浓度(F iO2%)亦由79.78±19.81,显著降至55.31±19.35。结论:iNO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可获得显著疗效,用CMV无效后可给予i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低氧血症 新生儿 吸入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被引量:7
11
作者 康文清 熊虹 +4 位作者 刘宝琴 吴惠 刘东 张璋 焦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安全性。 方法 实验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桡动脉抽血 ,外周静脉输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对照组患儿采用经脐静脉插管单通道换血...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安全性。 方法 实验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桡动脉抽血 ,外周静脉输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对照组患儿采用经脐静脉插管单通道换血。换血前后检测血总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培养 ,术中进行T、P、R、BP监护。 结果 1外周动静脉换血组胆红素下降程度高于脐静脉换血组 (P <0 0 5 ) ,2外周动静脉组换血前后血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血红蛋白较换血前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优于经脐静脉换血 ,且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血 治疗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 脐静脉
下载PDF
依法行政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作者 康文清 《档案天地》 1997年第6期28-29,共2页
依法行政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张家口市档案局康文清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 依法行政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张家口市档案局康文清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针对档案行政管理手段较为薄弱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行政 依法行政 管理部门 档案事业 行政处罚权 行政处罚法 档案法律法规 档案事务 行政执法 法律监督
下载PDF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13
作者 康文清 熊虹 卫海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出血 脑室内出血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多次腰椎穿刺治疗早产儿颅内出血18例报告
14
作者 康文清 王鸿祥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穿刺 治疗 早产儿 颅内出血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早产儿颅内出血与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的关系
15
作者 康文清 吴惠 周明锦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早产儿 颅内出血 外周血 有核红细胞
下载PDF
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和眼底病变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64
16
作者 周也群 陈超 +33 位作者 陈露 刘翠青 贾超 王俊平 杨杰 刘丹 郑惠莲 高喜容 王萍 曹蓓 严超英 颜夏琳 陈冬梅 冯冉冉 连朝晖 何玲 庄思齐 刘江勤 金顺祥 李杨芳 周向明 郑虔 刘光辉 康文清 刘大鹏 韦秋芬 吴高强 刘国华 胡勇 裘刚 朱艳萍 李明霞 德吉梅朵 扇敏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筛查反映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ROP调查协作组在中国大陆7个行政区域首先邀请有能力行ROP筛查的医院,从新生儿生后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行初次眼... 目的通过多中心筛查反映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ROP调查协作组在中国大陆7个行政区域首先邀请有能力行ROP筛查的医院,从新生儿生后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行初次眼底检查,使用统一型号的间接眼底镜和电子眼底镜,依据ROP分期决定随访方案,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培训、考核认证的ROP筛查医生,参照ROP国际分类法诊断和分期。结果中国7个行政区共22家医院6 091例出生体重〈2 000 g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或因重大疾病进行了氧疗(≥5 d)的新生儿中,ROP924例,发生率为15.2%。轻度ROP(1和2期)92.3%(853/924),重度ROP(3期及以上)7.7%(71/924),急进型ROP患儿7例。行激光或手术治疗69例,均为ROP 3期以上病例。924例ROP患儿胎龄28~36+5(30.2±2.2)周,出生体重624~3 400(1 364±344)g。呈现出生体重越低和出生胎龄越小ROP发生率逐渐增高趋势,出生体重越低和出生胎龄越小轻度ROP的发生率未见逐渐增高的趋势。ROP 4~5期仅出现在出生胎龄〈30周和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妇幼保健院较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儿科ROP发生率低,但重度ROP发生率高。结论中国大陆ROP发生率为15.2%,出生胎龄〈30周ROP发生率为46.9%,出生体重〈1 500 g ROP发生率为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生率 流行病学特征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优先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6
17
作者 许邦礼 康文清 +4 位作者 孙慧清 刘大鹏 金娟 郭静 熊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40-23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DuoPAP)优先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患有NRDS的58例早产儿,2012年6月之前的30例给予NCPAP通气,其后的28例优先给予nDuoPAP通气,...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DuoPAP)优先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患有NRDS的58例早产儿,2012年6月之前的30例给予NCPAP通气,其后的28例优先给予nDuoPAP通气,主要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暂停(Apnea)发生率,生后24、48、72 h内的总有创呼吸支持率,及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 h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若两种通气方式均不能维持时则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结果 :nDuoPAP组Apnea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P=0.021);nDuoPAP组在生后24、72 h内的总有创呼吸支持率显著低于NCPAP组(3.6%vs.26.7%、21.4%vs.50.0%,P<0.05);无创通气后1、12 h PaO2 nDuoPAP组明显高于NCPAP组、PaCO2显著低于NCPAP组(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DuoPAP通气治疗NRDS可减少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率和Apnea发生率,更实用且安全,可优先于NCPAP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早产 新生儿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慧清 熊虹 +5 位作者 康文清 陈宇辉 许帮礼 张雨 王江涛 李雪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97例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入选标准为氧合指数(OI)>20,在机械通气(常频或高频)下,患儿随机被给予iNO或无iNO,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97例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入选标准为氧合指数(OI)>20,在机械通气(常频或高频)下,患儿随机被给予iNO或无iNO,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CMV+iNO、HFOV、HFOV+iNO组间疗效。结果治疗12h,HFOV+iNO组中PaO2/FiO2变化最大,氧合指数下降最快。治疗24h,HFOV、HFOV+iNO组PaO2/FiO2均有明显变化,两组分别与CMV、CMV+iN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iNO、HFOV、HFOV+iNO组OI均明显下降,其中以HFOV+iNO组下降最显著,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OV联合iNO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疗效最佳,二者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呼吸衰竭 高频震荡通气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6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朝晖 康文清 +10 位作者 张耀东 王勤 许邦礼 刘大鹏 金娟 王彩君 周炎娟 张亚维 李蕊 王颍源 熊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NICU 2016年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206例新生儿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34株,革兰阴性菌186株,占79.48%,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NICU 2016年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206例新生儿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34株,革兰阴性菌186株,占79.48%,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66株)最多,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共59株,占31.7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96.96%,仅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唑、氯霉素、四环素部分敏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00%,仅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部分敏感;其他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48株,占20.51%,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呋喃妥因敏感。234株多重耐药菌对3~10类抗生素耐药,平均对(7.9±1.9)种抗菌素耐药。治愈162例,好转25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8例。结论:我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 感染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被引量:6
20
作者 熊虹 康文清 +2 位作者 张瑛 焦敏 成怡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6,共2页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血红蛋白、电解质的变化。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 38例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 0~ 180ml/kg(其中 10~ 15ml...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血红蛋白、电解质的变化。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 38例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 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 ,并进行比较。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为 5 3.76 %、5 5 .4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 (P <0 .0 1) ,血钾、钠无明显变化 ,血钙略有下降。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 同步换血 治疗 新生儿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