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凝血因子ⅧcDNA在小鼠体内的转染与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康文英 王鸿利 +7 位作者 王红 王学锋 王从珠 傅启华 丁秋兰 武文漫 方怡 王振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本研究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聚酰胺 胺型 (PAMAM)树枝状聚合物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 (FⅧ )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转染和表达 ,并与体外转染方法作比较。应用含B区缺失 ( 76 0aa- 16 39aa)人FⅧcDNA(FⅧBDcDNA)的以逆转录病毒为框架的重组表... 本研究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聚酰胺 胺型 (PAMAM)树枝状聚合物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 (FⅧ )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转染和表达 ,并与体外转染方法作比较。应用含B区缺失 ( 76 0aa- 16 39aa)人FⅧcDNA(FⅧBDcDNA)的以逆转录病毒为框架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 pLNC FⅧBD包装成为逆转录病毒LNC FⅧBD ,exvivo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同时将 pLNC FⅧBD与PAMAM树枝状聚合物按照 1∶15混合以形成复合体PAMAM pLNC FⅧBD进行小鼠invivo转染。分别于注射后第 2 4 ,4 8小时 ,第 1,2 ,3,4周取血 ,分离血浆 ,采用一期法测定人FⅧ活性 (FⅧc) ,ELISA法测定人FⅧ抗原 (FⅧAg) ,并采用Bethesdainhibitorassay测定人FⅧ抗体 ;同时取脏器肝、脾、肺、肾提取RNA ,进行RT PCR ,观察各组织的转录 ,并用苏木素 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 ,逆转录病毒转染人FⅧ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输入体内后 ,可以在体内继续表达人FⅧ ,并且能有效地分泌至血液中。宿主小鼠体内可检测到的人FⅧ表达持续 3周以上 ,注射后第 2 4小时表达最高水平 ,人FⅧAg平均为 8.6ng/ml,此后人FⅧ抗体逐渐生成 ,人FⅧAg水平渐低 ,于注射后第 4周不再能测出人FⅧAg。注射复合体PAMAM pLNC FⅧBD在体内转染后 ,获得了短暂的人FⅧ生理水平的表达 ,在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 凝血因子Ⅷ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脑梗死病人血浆凝血因子Ⅶ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康文英 王鸿利 +8 位作者 王学锋 储海燕 璩斌 刘湘帆 尹俊 段宝华 王振义 熊立凡 于金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人血浆FⅦ水平及FⅦ基因多态性。方法:测定62例脑梗死病人和149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活化因子Ⅶ(FⅦa)、因子Ⅶ活性(FⅦc)及因子Ⅶ抗原(FⅦ Ag)。应用聚合酶链-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人血浆FⅦ水平及FⅦ基因多态性。方法:测定62例脑梗死病人和149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活化因子Ⅶ(FⅦa)、因子Ⅶ活性(FⅦc)及因子Ⅶ抗原(FⅦ Ag)。应用聚合酶链-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定FⅦ基因中5个可能与血栓有关的多态位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的FⅦa、FⅦc和FⅦ Ag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分别<0.05、<0.01和w<0.05;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血浆中FⅦc水平升高,尤其是FⅦa和FⅦc水平升高可能促进血栓形成而导致发生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血浆
下载PDF
血友病A基因治疗的靶细胞研究进展
3
作者 康文英 王鸿利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1年第6期503-505,共3页
基因治疗是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的根治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在血友病A基因治疗研究中所选用的靶细胞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友病A 基因治疗 角质细胞 肠上皮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肝细胞
下载PDF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介导的基因治疗
4
作者 康文英 王鸿利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聚酰胺-胺型(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聚合物是一种新兴起的非病毒类纳米材料载体,可有效地转染外源基因进入细胞。本文对其结构特征及转染机理作一综述。
关键词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 介导 基因治疗 载体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与心脑血管疾病
5
作者 康文英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年第6期326-327,共2页
凝血因子Ⅶ (FⅦ )是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过程中关键性的凝血因子 ,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意义重大。本文就某些因素对血浆FⅦ水平的影响及FⅦ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精子载体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尹俊 王鸿利 +8 位作者 王学锋 璩斌 储海燕 李稻 陈红兵 康文英 段宝华 戚正武 王振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2-336,共5页
利用精子载体技术通过人工授精观察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将含有人FⅧBD(B-domain deleted)cDNA的质粒pRC/RSV-hFⅧBD转染至小鼠精子,通过人工授精使母鼠受孕。新生小鼠出生后第4周,应用PCR筛查hFⅧBD cDNA阳性转基... 利用精子载体技术通过人工授精观察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将含有人FⅧBD(B-domain deleted)cDNA的质粒pRC/RSV-hFⅧBD转染至小鼠精子,通过人工授精使母鼠受孕。新生小鼠出生后第4周,应用PCR筛查hFⅧBD cDNA阳性转基因幼鼠,取转有人FⅧBD cDNA幼鼠的血液检测血浆中的人FⅧ抗原和抗体,分别用Nor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检测脾、肝、肺和肾组织中人FⅧBD cDNA的转录和表达。结果发现,人工授精后20只受体母鼠7只受孕,共产下11只仔鼠,存活9只。PCR筛检出3只转有人FⅧBD cDNA的阳性鼠。3只阳性鼠血浆中的人FⅧ抗原量分别为8.65 ng/ml,7.84 ng/ml和8.44 ng/ml,人FⅧ的抗体均为阴性。Nor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3只F1代阳性幼鼠的脾、肝、肺和肾组织中均有人FⅧBD cDNA的转录和表达。结论提示,利用精子载体法可以制备转有人凝血因子Ⅷ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并表达人FⅧ蛋白,这为用精子载体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并将之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Ⅷ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凝血因子Ⅷ 基因表达 精子载体技术 人工授精 血友病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沃兴德 丁志山 +2 位作者 康文英 高承贤 洪行球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来间接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 ;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来间接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 ;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量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 ,并进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以判断细胞死亡类型及程度。运用以上指标来判断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血府逐瘀汤可显著升高缺血再灌注时SOD水平 ,显著降低LDH水平 ,DNA电泳图谱表明 :血府逐瘀汤可使DNA拖尾基本消失 ,TUNEL结果亦表明血府逐瘀汤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血府逐瘀汤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免于死亡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心肌细胞 保护作用 研究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中国人动脉血栓性疾病与活化蛋白C裂解FV和FVIII基因位点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熊立凡 倪培华 +5 位作者 吴洁敏 胡翊群 应雅韵 康文英 王学锋 王鸿利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4期49-51,54,F004,共5页
目的 :检测脑血栓 (CT)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活化蛋白C(APC)抵抗 (APCR)及APC裂解凝血因子V (FV )和凝血因子VIII(FVIII)肽链的基因位点突变。方法 :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方法 ,检测 10 2例CT、46例AMI和 10 5例健康人的APC... 目的 :检测脑血栓 (CT)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活化蛋白C(APC)抵抗 (APCR)及APC裂解凝血因子V (FV )和凝血因子VIII(FVIII)肽链的基因位点突变。方法 :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方法 ,检测 10 2例CT、46例AMI和 10 5例健康人的APC裂解FV肽链 (Arg3 0 6、Arg 5 0 6、Arg 679和结合部位 1865~ 1875 )、裂解FVIII肽链 (Arg3 3 6、Arg 5 62和结合部位 2 0 0 5~ 2 0 18)的基因位点。结果 :对照组和患者组均未检出FV的突变基因。结论 :中国人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无APC裂解FV和FVIII肽链的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动脉血栓性疾病 活化蛋白C 裂解FV FVIII基因位点突变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太原市居民1987年—1998年血清甘油三酯及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变化观察
9
作者 张悦红 王惠珍 +12 位作者 赵健宾 康文英 刘德文 董卓娅 陈栓青 张红 李宇新 郭兰华 黄秀青 田列爱 李翠丽 杨晋英 杨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12-213,共2页
1998年对太原市5471名居民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进行测定,从中选取59岁~83岁... 1998年对太原市5471名居民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进行测定,从中选取59岁~83岁无任何影响血脂浓度疾病的正常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诊断 甘油三脂 脂蛋白 亚组分 胆固醇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侯泽 康文英 +1 位作者 沃兴德 刘德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为探讨血府逐瘀汤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水平,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改变以判... 目的为探讨血府逐瘀汤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水平,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改变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并进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以判断细胞死亡类型及程度。结果血府逐瘀汤可显著升高缺血再灌注时SOD的水平,显著降低LDH的水平。DNA电泳图谱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使DNA的拖尾基本消失;TUNEL显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结论血府逐瘀汤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免于死亡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乳鼠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衡水湖湿地景区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研究
11
作者 张健 艾科拜尔·再丁 +2 位作者 钱辉 李翠玉 康文英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根据衡水市1972—2013年雷暴日资料、2009—2020年闪电定位数据及衡水湖湿地景区实地勘查资料,选取评估区域面积、评估景区级别、地形地貌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等18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比,建立湿地景区雷电灾... 根据衡水市1972—2013年雷暴日资料、2009—2020年闪电定位数据及衡水湖湿地景区实地勘查资料,选取评估区域面积、评估景区级别、地形地貌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等18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比,建立湿地景区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模型,对衡水湖景区开展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除闾里古镇区域风险等级为中等外,其他4个区域风险等级均为较高风险;影响其风险值的主要指标为土壤电阻率、地形地貌、相对高度、人员密度、材料结构、区域雷电防护水平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找出了衡水湖景区的雷灾易发区、隐患点和防雷措施薄弱环节,有助于更加科学地防雷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景区 雷电灾害 区域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河北衡水市气温与儿童流感就诊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12
作者 钱辉 韩建广 +3 位作者 康文英 张健 王磊 付桂琴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9期674-679,共6页
目的分析衡水市儿童流感就诊数据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9年儿童流感就诊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衡水市气温与儿童流感就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冬季是儿童流感爆发的最集中时段,... 目的分析衡水市儿童流感就诊数据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9年儿童流感就诊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衡水市气温与儿童流感就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冬季是儿童流感爆发的最集中时段,占全年的57%,其次春季占22%,夏秋季发病人数较少;气温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流感就诊人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5℃和-2℃时,0~6岁幼儿累积效应均在滞后14 d时累积RR达到最大,分别为9.998(95%CI:3.259,30.674)和5.468(95%CI:1.777,16.821),7~14岁少儿累积效应无统计学意义;32℃时,幼儿和少儿分别在滞后14 d和11 d时累积RR达到最大,分别为5.857(95%CI:1.442,23.785)、14.400(95%CI:1.061,195.422),其中少儿对高温更为敏感。结论低温、高温均能增加儿童流感发病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儿童 气温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eSie Valves四维自动定量分析评价主动脉瓣-二尖瓣机制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俊松 张茗卉 +3 位作者 郑芝兰 康文英 李慧 段福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eSie Valves四维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在主动脉瓣-二尖瓣偶联机制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9~12月入选38例卵圆孔未闭或房颤患者,应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采集主动脉环及二尖瓣环三维图像,运用eSie Valves四维自... 目的探讨eSie Valves四维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在主动脉瓣-二尖瓣偶联机制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9~12月入选38例卵圆孔未闭或房颤患者,应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采集主动脉环及二尖瓣环三维图像,运用eSie Valves四维自动定量分析系统重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维模型,自动获得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相关参数,以及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间夹角、主动脉瓣-二尖瓣中心距离,观察其在全心动周期变化规律,并取最大值及最小值进行比较。结果入选患者均获得满意图像及完整的心动周期动态分析结果,所有参数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二尖瓣环与主动脉瓣环面积呈相反变化趋势,二尖瓣环面积于舒张早期达到峰值(866. 4±160. 4) mm^2,主动脉瓣环面积处于最小值(413. 5±62. 9) mm^2;收缩期二尖瓣环面积最小值(621. 7±149. 0) mm^2,主动脉瓣环面积达到峰值(517. 2±71. 8) mm^2。等容收缩期中心距离最大(21. 6±1. 4) mm,其后随左心室容量变化致等容舒张期达到最小值(18. 4±2. 0) mm;主动脉瓣-二尖瓣夹角在收缩末期最小(94. 3±12. 7)°,舒张期达到峰值(124. 8±9. 3)°。结论 eSie Valves四维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能重建主动脉瓣根部、二尖瓣及二者空间偶联模型,为主动脉瓣-二尖瓣偶联机制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四维超声 主动脉瓣-二尖瓣偶联
下载PDF
快速血栓弹力图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危险因素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丽娟 纪宏文 +2 位作者 康文英 高旭蓉 张继雁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严重出血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并评估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择期行CABG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出现术后严重出血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严重出血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并评估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择期行CABG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出现术后严重出血分为出血组(28例)和对照组(172例)。手术结束时行快速血栓弹力图(rapid thromboelastography,r-TEG)检测,分别记录术后12 h出血量、异体输血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分析术后严重出血对早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体外循环使用率高(67.86%比47.09%)、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17 h(15,20)比16 h(13,18)],异体红细胞(28.57%比12.21%)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率(42.86%比6.98%)明显增多(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Ⅲ/Ⅳ级(OR=4.094,95%CI:1.445~11.601,P=0.008)、体外循环(OR=3.017,95%CI:1.077~8.452,P=0.036)和术后MA值降低(OR=4.842,95%CI:1.608~14.581,P=0.005)是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严重出血可明显增加术后异体输血和机械通气时间。NYHAⅢ/Ⅳ级,使用体外循环和血小板功能低下是患者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栓弹力图 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印度洋海温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减少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立生 丁一汇 +1 位作者 康文英 向亮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2年第1期13-21,共9页
使用华北地区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构的海温资料,研究印度洋海温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减少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年热带印度洋海温升高会造成下年华北夏季降水减少,而热带太平洋海温升高会使下年华北夏季降水增多,两者的... 使用华北地区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构的海温资料,研究印度洋海温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减少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年热带印度洋海温升高会造成下年华北夏季降水减少,而热带太平洋海温升高会使下年华北夏季降水增多,两者的影响相反。当年热带印度洋海温升高、热带太平洋海温升高都会造成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两者的影响起互相加强的作用。前期热带印度洋海温变化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比太平洋海温变化重要。热带印度洋海温整体升高是通过东亚冬季风减弱,东亚冬季降水增加,进而影响春、夏海陆热力对比,使东亚夏季出现明显北风异常,水汽来源不足和动力辐合条件减弱,造成华北夏季降水减少。而IOD主要是通过夏季副热带高压变化来影响夏季降水。近60年华北夏季降水出现减少趋势可能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升高和IOD指数升高有关,其中热带印度洋海温整体升高的影响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降水减少 印度洋 海温 影响
下载PDF
衡水市近50年气温与地温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康文英 徐建芬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使用衡水市7个气象观测站1959-2010年的气温与地温资料,分析了衡水市气温与地温的变化特点.分析发现,1959-2010年的近52 a,衡水市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极端气温中,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最高气温升高的趋势还不十分显著.1965-2010年的近46 a,0... 使用衡水市7个气象观测站1959-2010年的气温与地温资料,分析了衡水市气温与地温的变化特点.分析发现,1959-2010年的近52 a,衡水市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极端气温中,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最高气温升高的趋势还不十分显著.1965-2010年的近46 a,0 cm和20 cm的地温也在显著增暖,而10 cm地温虽然也有增暖的倾向,但趋势还不十分显著;土壤较深层40 cm,80 cm的地温的变化并不显著;地温变化主要为土壤较浅层变暖.气温与0~40 cm土壤较浅层地温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80 cm土壤较深层的温度变化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市 气温 地温 变化趋势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文英 沃兴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过程中,斑块表面破裂并发血栓形成是极常见的。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取决于斑块的组成成分,往往是巨噬细胞丰富、纤维帽薄、脂质池大的斑块容易破裂。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与病变好发区内皮表面粘附分子结合,在趋化因...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过程中,斑块表面破裂并发血栓形成是极常见的。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取决于斑块的组成成分,往往是巨噬细胞丰富、纤维帽薄、脂质池大的斑块容易破裂。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与病变好发区内皮表面粘附分子结合,在趋化因子作用下,迁入内膜,然后转化为巨噬细胞,进而经特异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蓄积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即脂纹。此时的巨噬细胞不仅形态上变为泡沫细胞,而且新增许多功能,如合成组织因子、载脂蛋白E及一系列介导免疫反应与信息传递的细胞因子,还可以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纤维帽内的胶原纤维,使纤维帽弱化。巨噬细胞死亡,可促进脂质池形成,即细胞外脂质大量聚积。因此认为,巨噬细胞对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补肝壮肾方加减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肝肾不足型老年痴呆对MMSE评分、血浆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超 郭学君 +6 位作者 高波 仲志焕 胡长磊 刘建辉 吴秀琴 詹秀玲 康文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5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肝壮肾方加减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肝肾不足型老年痴呆对MMSE评分、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肝肾不足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1例给予补肝壮肾方加减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51例单纯给予... 目的观察补肝壮肾方加减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肝肾不足型老年痴呆对MMSE评分、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肝肾不足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1例给予补肝壮肾方加减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51例单纯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血浆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MMSE评分、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均>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肝壮肾方加减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肝肾不足型老年痴呆可明显提高MMSE评分,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壮肾方 盐酸多奈哌齐 老年痴呆 肝肾不足型 MMSE评分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术中正性肌力药物选择对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爰 康文英 +6 位作者 罗启鹏 李轶楠 王嵘 王宇红 王海凌 袁素 晏馥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3期154-158,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使用肾上腺素与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合剂(多巴合剂)对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儿186例。根据首选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首选多巴合剂组... 目的总结分析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使用肾上腺素与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合剂(多巴合剂)对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儿186例。根据首选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首选多巴合剂组和首选肾上腺素组,比较两组术后生化指标和早期预后指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一致,与多巴合剂组相比,肾上腺素组术后2 h的血糖(P=0.015)和乳酸水平(P=0.000)显著增高,需要二次气管插管率显著增高(P=0.047),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其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达到等效剂量时,多巴合剂组与肾上腺素组相比,增加另一种正性肌力药的患儿人数较少(P=0.025)。结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术中使用肾上腺素对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术后早期恢复方面,不优于多巴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肾上腺素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早期恢复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应对
20
作者 张慧 张金凤 康文英 《时代农机》 2018年第10期57-57,共1页
文章结合滕州市农村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引出了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处理应对措施,以期为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确保广大农民可以结合气象信息开展生产生活,增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保证农业增长、农民... 文章结合滕州市农村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引出了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处理应对措施,以期为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确保广大农民可以结合气象信息开展生产生活,增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保证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气象服务 现状 问题 处理应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