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人参皂甙Rg3抑制小鼠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1 位作者 佟丹丹 赵文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0-733,共4页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最大耐受剂量CTX组...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最大耐受剂量CTX组(简称高CTX组)、人参皂甙Rg3组、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组(简称联合组)及模型组,治疗中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低CTX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下降,生存期延长;联合组抑瘤效果更持久而稳定,毒副反应未增加,小鼠生存期更长(P<0.01)。低CTX组较高CTX组MV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CTX组和人参皂甙Rg3组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两者合用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CTX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且持久,毒副反应小,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人参皂甙RG3 血管生成 肺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小鼠肺癌 低剂量 联合 实验研 生存期延长
下载PDF
三苯氧胺联合人参皂苷Rg3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1 位作者 王恕怀 赵文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9-281,287,共4页
目的:研究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联合人参皂苷Rg3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方法:以荷MCF-7乳腺癌裸鼠为模型,分别给予TAM、雌二醇(estradiol,E2)、人参皂苷Rg3、TAM联合人参皂苷Rg3及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肿瘤... 目的:研究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联合人参皂苷Rg3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方法:以荷MCF-7乳腺癌裸鼠为模型,分别给予TAM、雌二醇(estradiol,E2)、人参皂苷Rg3、TAM联合人参皂苷Rg3及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P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E2处理组的肿瘤生长迅速,而TAM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合用人参组皂苷Rg3时抑瘤效果更显著(P<0.05)。与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相比,E2组MVD升高,而TAM组和人参皂苷Rg3组的MVD及VEGF mRNA表达均下降,二者合用时MVD和VEGF mRNA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TAM可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与人参皂苷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苯氧胺 人参皂苷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与乳腺密度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欣梅 王丽 +2 位作者 付小娜 王慧 张清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与乳腺密度和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乳腺肿瘤手术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雌酮、睾酮和...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与乳腺密度和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乳腺肿瘤手术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雌酮、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分析患者乳腺钼靶X线图像,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乳腺密度进行评估,按乳腺百分密度分成≤25%、26%~50%、51%~75%和>75%共4个等级。结果符合筛选条件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包括90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癌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P<0.05),两者血清雌酮、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乳腺密度分布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绝经后乳腺肿瘤患者血清睾酮与乳腺密度呈正相关( 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相关,其代谢前体睾酮与乳腺密度呈正相关,提示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乳腺密度和乳腺癌发病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雌酮 睾酮 雄烯二酮 密度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低剂量化疗抑制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1 位作者 佟丹丹 赵文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1-18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期一些国外研究表明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可特异地杀伤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化疗药物的这一新靶点,可能帮助解决常规化疗剂量引起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难题。为此本研究观察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近期一些国外研究表明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可特异地杀伤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化疗药物的这一新靶点,可能帮助解决常规化疗剂量引起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难题。为此本研究观察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模型,分别给予持续低剂量(LDM)CTX、最大耐受剂量(MTD)CTX治疗,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实验终末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MTDCTX治疗组比较,LDMCTX治疗组小鼠肿瘤MVD值和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TDCTX治疗组比较,LDMCTX治疗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并且没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或白细胞数下降等毒性迹象,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CTX的持续低剂量给药方式靶向于肺癌血管生成,不易产生耐药,增加了抑瘤效果,毒副作用小,动物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血管生成 肺肿瘤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赵文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24-25,28,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TE方案)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组34例和NE组36例。结果:TE组总有效率(64.7%)和复治有效率(60.0%)高于NE组(38.9%和28.6%),中位...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TE方案)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组34例和NE组36例。结果:TE组总有效率(64.7%)和复治有效率(60.0%)高于NE组(38.9%和28.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长于NE组(两组分别为9.6个月和7.2个月),(P<0.05);两组初治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和脱发为主,大多为Ⅰ~Ⅱ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E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TE组,TE组关节肌肉酸痛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和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对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但TE组对复治患者疗效更好,可作为复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诺维本 表阿霉素 联合化疗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大豆苷元对乳腺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康欣梅 王慧 +2 位作者 王丽 汤大北 张清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利用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模型,探讨大豆苷元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DMBA诱导的乳腺癌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5、50和75 mg/kg大豆苷元灌胃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定肿瘤... 目的:利用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模型,探讨大豆苷元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DMBA诱导的乳腺癌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5、50和75 mg/kg大豆苷元灌胃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计算各组肿瘤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脏离心血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内皮抑素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和75 mg/kg大豆苷元组大鼠瘤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75 mg/kg大豆苷元组的凋亡指数增加,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效果显著(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75mg/kg大豆苷元组的VEGF水平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同时50和75 m g/kg大豆苷元组的内皮抑素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较高剂量(≥50 m g/kg)的大豆苷元能使大鼠乳腺肿瘤的微血管密度下降,可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大豆苷元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体重指数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欣梅 王丽 +3 位作者 张明岩 赵红 宋英 张清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初诊绝经后乳腺癌118例作为病例组以及60例绝经后乳腺良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并收集...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初诊绝经后乳腺癌118例作为病例组以及60例绝经后乳腺良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并收集所有受试对象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雌酮(Estrone,E1)、睾酮(Testesterone,TSTO)以及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ED)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E2、E1、AE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病例组的血清TSTO平均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体重指数(BMI)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E1以及总研究对象的血清E1、TSTO、AED在超重组内的水平明显高于非超重组(P<0.05),未发现其余各组的激素水平与BMI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血清E2、E1、AED水平升高可能是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相关,BMI高的绝经后女性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绝经 乳腺癌 体重指数
下载PDF
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调节
8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赵文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分泌治疗是否影响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分泌治疗是否影响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雌二醇(E2)对MCF-7乳腺癌细胞VEGF mRNA表达影响,并检测他莫昔芬(三苯氧胺,TAM)和ICI182780是否可抑制雌激素对VEGF转录的影响。结果:剂量依赖性实验显示E2浓度为1~10nmol/L时,VEGF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为0.125±0.006~0.112±0.014;时间依赖性实验中E2培养2h内VEGF转录水平明显升高(0.105±0.009),6h达到最大值(0.140±0.024),较未治疗组高1.5倍(P<0.05)。TAM在浓度为1nmol/L时可轻微促进VEGF mRNA表达(0.061±0.010),但该浓度下与E2共同培养时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70±0.001);ICI182780同样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68±0.001)。结论:雌激素可促进VEGF mRNA生成,其生成量依赖于雌激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TAM和ICI182780对雌激素诱导VEGF mRNA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提示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在转录水平调节VEGF表达,TAM通过阻遏雌激素诱导VEGF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他莫昔芬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低剂量化疗联合中药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429-431,共3页
自从八十年代初Folkman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新血管生成的理论,抗血管生成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和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深入研究也使人们对许多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功能活性有了新的审视,近期一些国外研究表明降低... 自从八十年代初Folkman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新血管生成的理论,抗血管生成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和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深入研究也使人们对许多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功能活性有了新的审视,近期一些国外研究表明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可特异地杀伤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化疗药物的这一新靶点,采取合理的给药方式和计划,可能帮助解决常规高剂量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难题。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肿瘤诊治上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这些初步筛选出采的抗肿瘤中药借助现代技术进行精细分析、模拟修饰和药理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传统中药提取物中许多有效成分显示出了抗血管生成作用,将其与低剂量化疗联合应用也显示出良好抑瘤效果,同时毒副作用小,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因此这种联合疗法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本文对目前低剂量化疗与中药联合应用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中药 血管生成 肿瘤
下载PDF
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人参皂甙Rg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洪滨 刘玮璐 +2 位作者 张清媛 康欣梅 赵文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采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人参皂甙Rg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化疔后的晚期(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研究,治疗组(38例):CTX 50mg每日一次联合参一胶囊20mg每... 目的采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人参皂甙Rg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化疔后的晚期(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研究,治疗组(38例):CTX 50mg每日一次联合参一胶囊20mg每日两次口服,3~6个月;对照组(34例):化疗后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升高,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提高。结论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环磷酰胺(CTX) 人参皂甙RG3 抗血管生成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参一胶囊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清媛 康欣梅 赵文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参一胶囊治疗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标准化、放疗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CTX 50mg每日一次、参一胶囊20mg每日两次口服,三至六个月... 目的: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参一胶囊治疗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标准化、放疗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CTX 50mg每日一次、参一胶囊20mg每日两次口服,三至六个月;对照组(34例):化疗后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升高,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提高。结论:III、IV期NSCLC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小剂量CTX联合参一胶囊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环磷酰胺(CTX) 人参皂甙RG3 抗血管生成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希罗达对4T1乳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芳 张清媛 康欣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希罗达对4T1乳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荷4T1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持续低剂量希罗达、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dose,MTD)希罗达、低剂量希罗达治疗,观察肿瘤体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希罗达对4T1乳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荷4T1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持续低剂量希罗达、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dose,MTD)希罗达、低剂量希罗达治疗,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实验终末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MTD希罗达治疗组比较,持续低剂量希罗达治疗组小鼠肿瘤MVD值和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TD希罗达治疗组比较,持续低剂量希罗达治疗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并且没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或白细胞数下降等毒性迹象,小鼠生存期无显著延长(P>0.05)。结论:持续低剂量希罗达给药方式靶向于乳腺癌血管生成,不易产生耐药,增加了抑瘤效果,毒副作用小,动物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希罗达 抗血管生成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力尔凡与IL-2联合胸腔内给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清媛 孟雪凤 +1 位作者 马文杰 康欣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力尔凡 生物治疗
下载PDF
低剂量环磷酰胺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清媛 康欣梅 赵文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 研究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及对生存期影响。方法 以荷Lewis肺癌的C5 7/BL6小鼠为模型,分别给予低剂量CTX、最大耐受剂量(MTD)CTX灌胃,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 目的 研究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及对生存期影响。方法 以荷Lewis肺癌的C5 7/BL6小鼠为模型,分别给予低剂量CTX、最大耐受剂量(MTD)CTX灌胃,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 6 7) ,观察小鼠生存期。结果 低剂量CTX治疗组小鼠肿瘤MVD值较对照组和MTDCTX治疗组均降低,同时低剂量CTX组VEGF及Ki- 6 7表达也降低(P <0 .0 5 ) ;低剂量CTX治疗组小鼠生存期较MTDCTX治疗组延长(P <0 .0 5 )。结论 持续低剂量CTX给药方式可抑制肺癌肿瘤微血管生成,具有良好抑瘤效果,动物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癌肿瘤 治疗组 肺癌 生存期 CTX 环磷酰胺 基因 动物 BL
下载PDF
MMP-9、VEGF、bFGF在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文辉 张清媛 康欣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MMP-9、VEGF、bFGF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结果MMP-9、VEGF、bFGF在NHL中表达率分别为43.66%、33.80%、25.35%,均高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m=0.0023,Pv=0.001,Pb=0.0049)... 目的:探讨MMP-9、VEGF、bFGF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结果MMP-9、VEGF、bFGF在NHL中表达率分别为43.66%、33.80%、25.35%,均高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m=0.0023,Pv=0.001,Pb=0.0049)。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MP-9(-)组(P=0.008)。VEGF在T细胞型中表达率高于B细胞型(P=0.019),VEGF阳性组治疗缓解率低(P=0.045)。巨块型NHL中bFGF表达率较高(P=0.028),bFGF(+)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FGF(-)组(P=0.041)。MMP-9、VEGF、bFGF之间无协同表达。结论:MMP-9、VEGF、bFGF在NHL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淋巴组织,可能与淋巴组织恶变有关。MMP-9、bFGF均与生存期呈负相关,是NHL预后差的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VEGF阳性组治疗效果差,提示VEGF阳性NHL患者加用VEGF靶向治疗可能会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9 VEGF BFGF 非何杰金淋巴瘤
下载PDF
平消胶囊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或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清媛 赵文辉 +1 位作者 来玉娟 康欣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142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单纯内分泌药物治疗组(简称内分泌组)27例、内分泌药物加平消胶囊组(简称内分泌结合组)27例;单纯化疗组(简称化疗组)44例、化疗加平消胶囊组(简称...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142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单纯内分泌药物治疗组(简称内分泌组)27例、内分泌药物加平消胶囊组(简称内分泌结合组)27例;单纯化疗组(简称化疗组)44例、化疗加平消胶囊组(简称化疗结合组)44例,分别比较单纯内分泌药物或化疗治疗组与联合平消胶囊治疗组的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较单纯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平消胶囊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与化疗或内分泌药物共同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消胶囊 内分泌药物治疗 化疗 乳腺癌
下载PDF
乳腺密度、性激素和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小娜 王丽 康欣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乳腺密度(mammographic breast density,BD)是乳腺癌危险性独立的预测指标,性激素也在乳腺癌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乳腺密度与性激素的关系仍不明确。本文将对乳腺密度,性激素,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乳腺密度 性激素 乳腺癌 危险性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清媛 康欣梅 赵文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治疗Ⅲ-Ⅳ期乳腺癌患者26例,紫杉醇135mg/m^2加表阿毒素40~50mg/m^2联合应用至少2个周期。结果 CR为7例,PR为13例,NC为5例,PD为1例,总有效率为20/26(76.9%)。结论 紫杉...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治疗Ⅲ-Ⅳ期乳腺癌患者26例,紫杉醇135mg/m^2加表阿毒素40~50mg/m^2联合应用至少2个周期。结果 CR为7例,PR为13例,NC为5例,PD为1例,总有效率为20/26(76.9%)。结论 紫杉醇加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癌疗效令人满意,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对既往蒽环类耐药者仍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疗效 紫杉醇 表阿霉素 乳腺癌
下载PDF
番茄提取物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文杰 康欣梅 张清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1-442,447,共3页
目的探讨番茄提取物在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增殖、凋亡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癌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番茄提取物灌胃,应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 目的探讨番茄提取物在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增殖、凋亡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大鼠乳腺癌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番茄提取物灌胃,应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番茄组乳腺肿瘤的增殖指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番茄组中乳腺肿瘤的凋亡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番茄提取物在乳腺癌中具有抗增殖、促凋亡和抗血管生成活性,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乳腺癌 凋亡 增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IMVP-16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宏菊 张清媛 +4 位作者 康欣梅 孙理 关小军 陈德发 马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 评价IMVP - 1 6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采用IMVP - 1 6方案治疗32例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复发组1 8例,难治组1 4例。结果 32例中完全缓解CR 8例(2 5 .0 %) ,部分缓解PR 7例(2 1 .8%... 目的 评价IMVP - 1 6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采用IMVP - 1 6方案治疗32例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复发组1 8例,难治组1 4例。结果 32例中完全缓解CR 8例(2 5 .0 %) ,部分缓解PR 7例(2 1 .8%) ,总有效率为4 6 .8%。有效患者中位缓解时间6 .4个月。IMVP - 1 6方案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1年总生存率34.1 %,2年总生存率1 9.7%。IMVP - 1 6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1 0例患者发生了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发热,其中有1例发生了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IMVP - 1 6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是肯定的,毒性反应可以耐受,然而此方案的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仍然需要探索更好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案治疗 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复发 患者 生存率 缓解 临床观察 CR 毒性 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