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粉质构特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的关系
1
作者 肖正午 方升亮 +10 位作者 曹威 胡丽琴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3,共8页
【目的】探明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稻米理化性状指标,为优质米粉专用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于2020-2022年早季和晚季在湖南浏阳... 【目的】探明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稻米理化性状指标,为优质米粉专用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于2020-2022年早季和晚季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结果】米粉稻在不同年份和季节种植,加工出的米粉质构特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1)。米粉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变化范围分别为1651~4083 g、0.860~0.922、1295~2685 g、0.760~0.858、0.532~0.633。相关分析表明,米粉硬度和咀嚼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相关不显著。米粉弹性与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米粉稻存在适宜种植的气候条件。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是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指标。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高,消减值低的米粉稻品种加工出的米粉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米粉品质 质构特性 直链淀粉含量 RVA谱
下载PDF
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品质差异研究
2
作者 肖正午 胡丽琴 +9 位作者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方升亮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3,共13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季节气候条件对米粉稻米粉蒸煮品质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湖南浏阳开展大田试验,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比较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米粉蒸煮品质和稻米品质的差异... 为探明不同种植季节气候条件对米粉稻米粉蒸煮品质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湖南浏阳开展大田试验,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比较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米粉蒸煮品质和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米粉稻品种在晚季种植时,灌浆期平均温度和平均辐射量比在早季种植分别降低18.7%和12.7%。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时,米粉损失率比在早季种植降低7.4%;米粉断条率和吸水率早晚季间差异不显著。与早季种植相比,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时稻米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分别下降25.8%、22.9%、34.3%、19.7%、14.2%和2.0%,而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上升11.8%和2.3%。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期平均温度与稻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灌浆期平均辐射量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米粉蒸煮损失率与最终黏度、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有助于米粉蒸煮品质提高。米粉稻RVA谱特征值中最终黏度和糊化温度是影响米粉损失率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直链淀粉含量 RVA 米粉蒸煮品质 温度 辐射
下载PDF
施用冬闲杂草对免耕水稻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康玉灵 赵春容 +4 位作者 陈鸽 陈佳娜 曹放波 曹威 黄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
以Y两优1号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50,150 kg/hm^(2);N225,225 kg/hm^(2))下施用冬闲杂草(折合干物质量W0,0 kg/hm^(2);W1,5000 kg/hm^(2))对免耕水稻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的影... 以Y两优1号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50,150 kg/hm^(2);N225,225 kg/hm^(2))下施用冬闲杂草(折合干物质量W0,0 kg/hm^(2);W1,5000 kg/hm^(2))对免耕水稻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0和N150水平下,与未施用冬闲杂草处理(W0)相比,施用冬闲杂草(W1)分别提高水稻产量28.8%和4.2%,增产的原因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千粒重提高;N225水平下,W1处理降低水稻产量5.9%。N0和N150水平下,与W0处理相比,W1处理大幅度提高免耕水稻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辐射利用率、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同时,还提升了水稻叶茎鞘转运能力和收获指数;N225水平下,W1处理显著增加水稻的无效分蘖,降低成穗率,同时叶茎鞘转运能力降低,最终降低了水稻的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综上,在低氮(0~150 kg/hm^(2))水平下,施用冬闲杂草有利于提高免耕水稻产量,在高氮(225 kg/hm^(2))水平下,施用冬闲杂草反而会降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水稻 冬闲杂草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