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醒酒汤解酒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乔龙梅 韩佳彤 +4 位作者 任航 康瑞娟 王睿 于治国 赵云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加味醒酒汤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方法根据建立的小鼠醉酒模型,通过测定小鼠醉酒潜伏期与醒酒时间,确定加味醒酒汤的最佳工艺;通过测定小鼠血液乙醇浓度的含量及肝脏乙醇代谢酶的活性来观察加味醒酒汤的解酒效果。结果加味醒... 目的研究加味醒酒汤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方法根据建立的小鼠醉酒模型,通过测定小鼠醉酒潜伏期与醒酒时间,确定加味醒酒汤的最佳工艺;通过测定小鼠血液乙醇浓度的含量及肝脏乙醇代谢酶的活性来观察加味醒酒汤的解酒效果。结果加味醒酒汤能够增加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同时缩短小鼠的醒酒时间,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提高肝脏中ADH、ALDH与GSH-Px的活性。结论加味醒酒汤对醉酒小鼠具有解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乙醇代谢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解酒 乙醇浓度 醉酒时间 醒酒时间
原文传递
砷对蓝藻光合作用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康瑞娟 秦静芬 +2 位作者 汪晶 曹恩华 施定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荧光酶 鱼腥藻7120 光合放氧速率 生长
下载PDF
用于微藻培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被引量:20
3
作者 康瑞娟 蔡昭铃 施定基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9,共6页
基于微藻光自养培养特性 ,构建了具有较大面积体积比的 15 L内外光源相结合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考察了两种不同形态藻细胞培养体系中 ,光强随细胞浓度及光程距离衰减的规律 ,得到了描述光衰减的数学关系式 ,即在鱼腥藻 712 0培养体... 基于微藻光自养培养特性 ,构建了具有较大面积体积比的 15 L内外光源相结合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考察了两种不同形态藻细胞培养体系中 ,光强随细胞浓度及光程距离衰减的规律 ,得到了描述光衰减的数学关系式 ,即在鱼腥藻 712 0培养体系中为 I=I0 exp[- (0 .0 131+0 .987OD750 )·L],在聚球藻 70 0 2培养体系中为 I=I0 exp[- (- 0 .0 2 39+0 .0 777OD750 )·L],并据此对培养过程中光强沿反应器径向的动态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在该反应器中进行了鱼腥藻 712 0和聚球藻 70 0 2两种蓝藻的光自养培养 ,藻细胞培养终密度分别达到 1.5 3g/ L和 3.4g/ L ,体积产率分别为 0 .31g L-1d-1和 0 .5 7g L-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微藻 光衰减 鱼腥藻7120 聚球藻7002 光自养培养
下载PDF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丙糖磷酸异构酶共表达对蓝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康瑞娟 施定基 +3 位作者 丛威 马为民 蔡昭铃 欧阳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1-855,共5页
以转高等植物ALD和TPI基因的鱼腥藻 712 0为对象 ,研究了ALD和TPI两个酶表达量对细胞光合固碳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初始pH、NaHCO3浓度和CO2 浓度对转基因藻和野生藻生长、光合活性及无机碳亲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藻在较高碳源浓... 以转高等植物ALD和TPI基因的鱼腥藻 712 0为对象 ,研究了ALD和TPI两个酶表达量对细胞光合固碳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初始pH、NaHCO3浓度和CO2 浓度对转基因藻和野生藻生长、光合活性及无机碳亲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藻在较高碳源浓度下 ,其生长速率和光合放氧活性比野生藻有显著的提高 ,并且可以比野生藻耐受更高的pH。在含有 2 %CO2 的空气中 ,转基因藻对外源无机碳的亲和力比野生藻提高了 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 丙糖磷酸异构酶 鱼腥藻7120 碳同化
下载PDF
基于PDA和FSM的肉牛养殖可追溯信息采集与传输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瑞娟 张小栓 +1 位作者 傅泽田 穆维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7-231,共5页
为提高肉牛养殖信息采集与传输的自动化程度准确性,该文提出了基于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有限状态机(FSM)的肉牛养殖可追溯信息采集与传输方法。利用PDA采集肉牛的日常养殖信息;在信息传到PC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有限状态机原理,以事件驱动... 为提高肉牛养殖信息采集与传输的自动化程度准确性,该文提出了基于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有限状态机(FSM)的肉牛养殖可追溯信息采集与传输方法。利用PDA采集肉牛的日常养殖信息;在信息传到PC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有限状态机原理,以事件驱动的方式实现了PDA与PC之间的串口信息传输。重点研究了串口传输过程中有限状态机的建模,该方法改变了肉牛养殖信息传统、人工的采集与传输的方式,实现了养殖场信息的快速、准确的采集与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字助理(PDA) 有限状态机(FSM) 串口通信 肉牛
下载PDF
聚球藻7002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光自养培养 被引量:8
6
作者 康瑞娟 周文齐 +1 位作者 蔡昭铃 施定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8-622,共5页
通过对聚球藻 70 0 2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 ,研究了光强在聚球藻 70 0 2培养液中的衰减规律 ,得到了培养过程光强随藻细胞浓度和光程距离变化的关系式 ,即I=I0 exp[- (- 0 0 2 39+0 0 777OD750 )·L]。并对培养过程特性及培养... 通过对聚球藻 70 0 2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 ,研究了光强在聚球藻 70 0 2培养液中的衰减规律 ,得到了培养过程光强随藻细胞浓度和光程距离变化的关系式 ,即I=I0 exp[- (- 0 0 2 39+0 0 777OD750 )·L]。并对培养过程特性及培养温度、外加CO2 浓度和光照强度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得到了反应器中较为适宜的聚球藻 70 0 2的培养条件 ,藻细胞培养密度达到 3 4g/L(干重 ) ,体积产率达到 0 5 7g/ (L·d)的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7002 光生物反应器 光自养培养 光衰减
下载PDF
光强在鱼腥藻7120培养液中的衰减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康瑞娟 蔡昭铃 施定基 《化工冶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研究了光强的衰减与鱼腥藻7120细胞浓度和光程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光强基于细胞密度和光路长度衰减的关联式,为预测培养过程中的光强变化和调控提供了依据. 同时,在15 L气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恒定光强和渐变光强下藻细胞... 研究了光强的衰减与鱼腥藻7120细胞浓度和光程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光强基于细胞密度和光路长度衰减的关联式,为预测培养过程中的光强变化和调控提供了依据. 同时,在15 L气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恒定光强和渐变光强下藻细胞的生长情况,探讨了光强变化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培养过程中细胞倍增时间作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光强在藻细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7120 光生物反应器 光衰减 培养 蓝藻
下载PDF
蓝藻培养体系中光强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康瑞娟 蔡昭铃 施定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0-313,共4页
蓝藻又名蓝细菌,是一类原核的光合生物。光强是影响蓝藻细胞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一般认为光在藻液中的衰减符合Lambert-Beer定律,该定律基于以下假设而成立,即(1)
关键词 光衰减 鱼腥藻7120 聚球藻7002 蓝藻 培养体系 光强衰减
下载PDF
鱼腥藻7120中异形胞发育的影响因子 被引量:2
9
作者 康瑞娟 施定基 +2 位作者 丛威 蔡昭铃 欧阳藩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以鱼腥藻7120为对象,考察了碳源浓度和种类、氮源浓度和种类、光强及NaCl浓度对鱼腥藻7120异形胞发育及发生频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NaNO3和NH4Cl都会抑制异形胞的分化,NaNO3对异形胞的抑制可以通过提高CO2浓度而解除,但NH4Cl的抑制作用... 以鱼腥藻7120为对象,考察了碳源浓度和种类、氮源浓度和种类、光强及NaCl浓度对鱼腥藻7120异形胞发育及发生频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NaNO3和NH4Cl都会抑制异形胞的分化,NaNO3对异形胞的抑制可以通过提高CO2浓度而解除,但NH4Cl的抑制作用是彻底的;而添加NaHCO3却不能在NO3-存在时诱导鱼腥藻产生异形胞;提高光强和NaCl浓度能够增加异形胞的比例. 证明了胞内碳氮比例的升高是异形胞分化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胞 鱼腥藻7120 碳氮比例
下载PDF
基于PDA的肉牛养殖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瑞娟 傅泽田 +1 位作者 田东 穆维松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5期50-52,共3页
为提高肉牛养殖信息采集、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通过对肉牛养殖企业的实地调研,在分析肉牛养殖流程的基础上,对肉牛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的关键信息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基于PDA肉牛养殖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重点分析... 为提高肉牛养殖信息采集、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通过对肉牛养殖企业的实地调研,在分析肉牛养殖流程的基础上,对肉牛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的关键信息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基于PDA肉牛养殖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实现技术。该系统改变了肉牛养殖纸质、人工的信息采集方式,实现了养殖场信息的快速、高效、准确的采集与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PDA RFID 串口通信
下载PDF
Fe^(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吕秀平 张栩 +3 位作者 康瑞娟 胡晗华 丛威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考察了在0~30 000 nmol/L浓度范围内,Fe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生化组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浓度小于10 nmol/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以及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受到明显的限制,Fe3+浓度达到30 00... 考察了在0~30 000 nmol/L浓度范围内,Fe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生化组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浓度小于10 nmol/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以及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受到明显的限制,Fe3+浓度达到30 000 nmol/L时,其生长受到抑制。富铁条件下藻细胞光饱和的光合作用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光合作用效率(α)显著大于缺铁条件,而补偿光强(Ic)及饱和光强(Ik)则低于缺铁条件。结果显示,Fe3+是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FE^3+ 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气升式反应器中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罗林 康瑞娟 +1 位作者 马晓楠 蔡昭铃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5-368,共4页
构建了一种用于菌体培养-矿物浸取的气升式反应器. 分别采用Leathen和9K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气升式反应器中的生长、Fe2+氧化速率、溶氧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测定溶氧和Fe2+氧化速率可了解培养条件对... 构建了一种用于菌体培养-矿物浸取的气升式反应器. 分别采用Leathen和9K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气升式反应器中的生长、Fe2+氧化速率、溶氧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测定溶氧和Fe2+氧化速率可了解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气升式反应器 生长 氧化 溶氧
下载PDF
铵盐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博 康瑞娟 +3 位作者 张栩 丛威 谭天伟 蔡昭铃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铵[(NH4)2SO4]和乙酸铵(CH3COONH4)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实验设计的浓度梯度来看,螺旋藻能耐受的硫酸铵和乙酸铵浓度分别为0.5和0.6g/L,相应的铵氮含量分别为212和109mg/L.培养结束时硫酸铵和乙酸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铵[(NH4)2SO4]和乙酸铵(CH3COONH4)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实验设计的浓度梯度来看,螺旋藻能耐受的硫酸铵和乙酸铵浓度分别为0.5和0.6g/L,相应的铵氮含量分别为212和109mg/L.培养结束时硫酸铵和乙酸铵的去除率分别为85.38%和99.7%.添加的乙酸铵几乎全部被螺旋藻利用,并且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硫酸铵 乙酸铵
下载PDF
展望分子海洋药物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施定基 赵兴贵 +3 位作者 邓元告 康瑞娟 张越男 孙之南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3-137,共5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药物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本文从海洋药用生物的鉴定及其分类进化、分子遗传标记育种、外源药物基因表达、病虫害防治、药用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海洋生物药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开发等六个方面对分子海洋...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药物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本文从海洋药用生物的鉴定及其分类进化、分子遗传标记育种、外源药物基因表达、病虫害防治、药用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海洋生物药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开发等六个方面对分子海洋药物学进行了概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药物学 现代生物技术 海洋药用生物 分子遗传标记 药用有效成分 海洋生物药物 病虫害防治 分子水平 基因表达 代谢调控 功能基因
下载PDF
转光膜在雨生红球藻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霞 康瑞娟 +1 位作者 丛威 谭天伟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972,共4页
通过对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光质条件下生长的比较,确定了红色光有利于藻生长,进而用2.5L气升式光照反应器在转光膜及普通PE膜下培养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色素、光合活性等几项生物指标在转光膜条件下明显高于普通PE膜.在... 通过对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光质条件下生长的比较,确定了红色光有利于藻生长,进而用2.5L气升式光照反应器在转光膜及普通PE膜下培养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色素、光合活性等几项生物指标在转光膜条件下明显高于普通PE膜.在气升式反应器内培养的藻细胞,接种9d,虾青素含量可达3.57mg/L,叶绿素浓度达到12.42mg/L,干重提高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转光膜
下载PDF
卜多糖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长海 李艳红 +2 位作者 臧丽华 杨守志 康瑞娟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1991年第2期17-22,共6页
卜多糖系出芽短梗霉发酵蔗糖之主要产物.利用复合诱变的手段筛选到转化率较高的N_(435.3)号突变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转化率为45.0%,利用流加糖的方法可使其转化率提高到51.7%.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卜多糖
下载PDF
有机碳源对转hTNF-α基因聚球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汪晶 康瑞娟 +2 位作者 施定基 丛威 蔡昭铃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有机碳源对转hTNF α基因聚球藻70 0 2细胞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对混合营养培养初时及生长 2d后细胞光合放氧的比较 ,发现经过一个对有机碳利用的适应和诱导过程后 ,适宜的有机碳源可以显著促进细胞的光合作用及生长 ... 研究了不同有机碳源对转hTNF α基因聚球藻70 0 2细胞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对混合营养培养初时及生长 2d后细胞光合放氧的比较 ,发现经过一个对有机碳利用的适应和诱导过程后 ,适宜的有机碳源可以显著促进细胞的光合作用及生长 ;同时还发现 ,有机碳源的加入抑制了低CO2 浓度下培养的藻细胞的初始光合放氧 ;然而 ,当加入碳酸氢钠 1g/L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聚球藻 光合作用 有机碳源 混合培养
下载PDF
盐藻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光自养培养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建欣 丛威 +1 位作者 康瑞娟 蔡昭铃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盐藻培养特性的研究,确定了盐藻在2.5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oC,光强1.6 mW/cm2,盐浓度16%,通气量20 ml/min. 扩大到20 L反应器培养盐藻生长良好. 采用气升式光反应器培养盐... 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盐藻培养特性的研究,确定了盐藻在2.5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oC,光强1.6 mW/cm2,盐浓度16%,通气量20 ml/min. 扩大到20 L反应器培养盐藻生长良好. 采用气升式光反应器培养盐藻生长快,周期短,4~7 d后即可进入稳定期;最终细胞密度大,最大为1.6′106 cells/ml;藻液中胡萝卜素含量高,最高含量32 mg/L.实验表明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适合于盐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自养培养 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盐藻 胡萝卜素
下载PDF
不同谷氨酸浓度下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博 康瑞娟 +3 位作者 张栩 丛威 谭天伟 蔡昭铃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0-443,共4页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酸(Glu)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lu对螺旋藻的生长、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浓度小于1.0gL-1时,藻生长状态、生理活性都明显优于Z氏培养基,其...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酸(Glu)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lu对螺旋藻的生长、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浓度小于1.0gL-1时,藻生长状态、生理活性都明显优于Z氏培养基,其中以在0.8gL-1浓度时生长最好;当Glu浓度为1.0gL-1时,藻的生长状态与Z氏培养基中极为相似;Glu浓度大于1.0gL-1时,对藻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Glu的添加对藻液体系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谷氨酸 光合作用 混合营养培养
下载PDF
转hTNF-α基因聚球藻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晶 康瑞娟 +2 位作者 谭天伟 蔡昭铃 丛威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以转hTNF-α基因聚球藻7002为对象,在摇瓶培养下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为100 μmol/(m2·s)时,藻细胞生长速率最大;35℃为其最佳培养温度;氯化钠浓度为12~24 g/L时生长良好,最适浓度为24 g/L;转hTNF-α... 以转hTNF-α基因聚球藻7002为对象,在摇瓶培养下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为100 μmol/(m2·s)时,藻细胞生长速率最大;35℃为其最佳培养温度;氯化钠浓度为12~24 g/L时生长良好,最适浓度为24 g/L;转hTNF-α基因的聚球藻7002能利用铵盐和硝酸盐为氮源,其中硝酸盐对其生长最有利,硝酸钠最适浓度为1 g/L;加入有机碳源可以显著促进藻细胞生长,其中5 g/L的蔗糖对其促进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聚球藻 培养条件 HTNF-Α 人肿瘤坏死因子-Α 摇瓶实验 光照强度 温度 盐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