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学分认定标准与转换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康蓓 张文辉 王晓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在学分银行的构建中,学分认定标准与学分转换路径是其得以运行的关键,也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梳理国外常见的学分银行认定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在学分银行的构建中,学分认定标准与学分转换路径是其得以运行的关键,也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梳理国外常见的学分银行认定标准与转换方法,探讨了我国学分认定的标准和学习成果的转换方法,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构建学分银行标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学分认定标准 学习成果转换方法 课程认定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康蓓 慕生枝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IL-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hs-CRP、IL-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1、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NO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尤瑞克林应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脑梗死 内皮 血管:炎性因子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康蓓 慕生枝 +1 位作者 李妮妮 郭荷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P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初次于我科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的PD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观察组:多巴丝肼+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常规多巴丝...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P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初次于我科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的PD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观察组:多巴丝肼+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常规多巴丝肼治疗;入院第2天(治疗前)、治疗14d(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记录以下指标:①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分级;②测定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UPD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均升高,8-OHdG、MDA水平降低。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可有效改善PD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帕金森病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帕金森病植物神经功能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康蓓 杨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86-487,498,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PD)患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变化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PD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25例,记录患者流涎、便秘、立-卧位血压等植物功能障碍症状,测定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交感皮肤反应潜伏期、心... 目的:探讨帕金森(PD)患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变化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PD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25例,记录患者流涎、便秘、立-卧位血压等植物功能障碍症状,测定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交感皮肤反应潜伏期、心率变异指数;应用H-Y分级、UPDRS评分、UPDRS运动评分[1]判断PD病情程度。结果:1PD患者便秘发生率53.33%,流涎发生率66.67%,立卧位低血压发生率6.67%,皮肤交感反应异常率46.67%,心率变异指数异常率80%。PD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异常率为66.67%,植物神经测定异常率为90%;2PD组皮肤交感反应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心率变异指数(除valsalva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PD组运动症状严重侧肢体与对侧肢体皮肤交感反应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4随着疾病的进展,SSR潜伏期逐渐延长;5不同H-Y分级PD患者心率变异指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可逐渐加重。测定SSR潜伏期及HRV指数更能灵敏的检测出PD患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植物神经功能
下载PDF
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康蓓 张文辉 王晓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案例,整理出三类主要的学分认定标准体系,而且讨论了学分认定和转换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最后结合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现状,探索一种切实可行、透明规范的学分认定标准体系和学分银行模型,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构建... 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案例,整理出三类主要的学分认定标准体系,而且讨论了学分认定和转换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最后结合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现状,探索一种切实可行、透明规范的学分认定标准体系和学分银行模型,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构建学分认定标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尤其为当前普通成人教育机构从实践操作层面构建学分银行模型提供一种思路,为推进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提供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学分认定标准 学分银行模型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下载PDF
脑电图在路易体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鉴别中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康蓓 慕生枝 +1 位作者 郭生龙 杨谦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689-693,共5页
目的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总计脑电图(GTE)得分用于区别诊断路易体痴呆(DLB)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方法根据GTE得分对30例DLB患者和52例AD患者的脑电图(EEG)进行了直观的评估。结果 DLB患者平均得分显著高于AD患者,得分比为9:4.DLB... 目的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总计脑电图(GTE)得分用于区别诊断路易体痴呆(DLB)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方法根据GTE得分对30例DLB患者和52例AD患者的脑电图(EEG)进行了直观的评估。结果 DLB患者平均得分显著高于AD患者,得分比为9:4.DLB患者以6.5的GTE截止得分区别于AD患者,其灵敏度为80%,特异性为78%。GTE和DLB之间的关联独立于年龄、性别、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和药物使用。额叶间歇节奏增量活性(FIRDA)在DLB患者和AD患者中分别为16.7%、1.9%。结论 EEG作为日常临床实践中区分DLB和AD的诊断工具应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GTE得分法已被证明是适用于日常临床实践的可靠简单的评分法。定性EEG分析对于区别诊断DLB和AD帮助较大,并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体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脑电图 痴呆 临床神经生理学
下载PDF
1H-MRS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延髓及黑质代谢 被引量:9
7
作者 麻少辉 张明 +3 位作者 Netra RANA 康蓓 刘丽华 屈秋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采用1H-MRS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延髓及患侧黑质中主要代谢物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PD患者17例(PD组),正常对照17名(正常对照组)。采用Philips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单体素1H-MRS技术,选取延髓及患侧黑质作为感兴趣... 目的采用1H-MRS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延髓及患侧黑质中主要代谢物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PD患者17例(PD组),正常对照17名(正常对照组)。采用Philips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单体素1H-MRS技术,选取延髓及患侧黑质作为感兴趣区进行MRS扫描,获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比值。结果 PD组延髓和患侧黑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A/Cr、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患者延髓NAA/Cr、Cho/Cr比值与临床指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D患者患侧黑质NAA/Cr比值与UPDRS评分(r=-0.686,P=0.007)及UPDRS运动评分(r=-0.724,P=0.004)显著负相关;Cho/Cr比值与UPDRS评分(r=-0.770,P=0.002)及UPDRS运动评分(r=-0.843,P<0.001)呈显著负相关。患侧黑质处NAA/Cr、Cho/Cr与H&Y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97、-0.715,P=0.012、0.009)。结论 采用1H-MRS检测延髓及患侧黑质NAA、Cho尚不能作为诊断PD的手段。检测患侧黑质代谢物改变能够反映患PD者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波谱 延髓 黑质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双侧额叶的磁共振波谱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冰清 张鑫 +3 位作者 何堪生 康蓓 杨谦 王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抑郁(DPD)患者额叶磁共振波谱(1H-MRS)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DPD患者、23例PD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的双侧额叶进行~1H-MRS检测,分析3组双侧额叶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抑郁(DPD)患者额叶磁共振波谱(1H-MRS)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DPD患者、23例PD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的双侧额叶进行~1H-MRS检测,分析3组双侧额叶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值的变化。结果 DPD患者症状首发侧额叶的NAA/Cr值显著低于PD患者(P<0.05),Cho/Cr值显著高于PD患者(P<0.05)。DPD患者症状首发侧额叶的NAA/Cr和Cho/Cr值与PD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1H-MRS可以检测到DPD患者额叶的代谢改变,有助于DPD的病因诊断及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抑郁 磁共振波谱 额叶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慕生枝 康蓓 +2 位作者 孙要文 王国栋 徐子寒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27-2931,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将HSFB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褪黑激素组、中浓度褪黑激素组、...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将HSFB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褪黑激素组、中浓度褪黑激素组、高浓度褪黑激素组、NVP-BEZ235处理组、NVP-BEZ235+褪黑激素组、褪黑激素+si RNA-PTEN组、褪黑激素+si RNA-scramble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Cyclin D1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PI3k/AKt/m TOR通路相关蛋白p-Akt和p-m TOR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从低到高浓度褪黑激素均能够减少HSFBs细胞同一时间点OD值,上调PTEN和Caspase-3表达量,同时抑制Cyclin D1、p-Akt和p-m TOR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高浓度褪黑激素组比较,NVP-BEZ235+褪黑激素组中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PTEN后拮抗褪黑激素对HSFBs细胞增殖和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激素通过上调PTEN表达,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HSFBs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苏台与闽台高职院校交流合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蓓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已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近年来,江苏省也在积极推进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对比苏台与闽台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学习闽台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苏台高职院校交流合...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已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近年来,江苏省也在积极推进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对比苏台与闽台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学习闽台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苏台高职院校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两岸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台 闽台 高职合作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瘦素、OB-R和IL-β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慕生枝 康蓓 +3 位作者 朱秀梅 孙要文 王国栋 伍航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93-95,106,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肥胖基因受体(OB-R)和白介素-β(IL-β)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9月整形外科的110例组织标本,分为病理性瘢痕组50例(包括瘢痕疙瘩组27例和增生性瘢痕组23例)、非病理性瘢痕... 目的探讨瘦素、肥胖基因受体(OB-R)和白介素-β(IL-β)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9月整形外科的110例组织标本,分为病理性瘢痕组50例(包括瘢痕疙瘩组27例和增生性瘢痕组23例)、非病理性瘢痕组30例和正常皮肤组30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且比较各组瘦素、OB-R和IL-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病理性瘢痕组和非病理性瘢痕组的瘦素、OB-R和IL-β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P<0.01),且病理性瘢痕组高于非病理性瘢痕组(P<0.01)。瘢痕疙瘩组瘦素、OB-R和IL-β表达水平高于增生性瘢痕组及非病理性瘢痕组(P<0.05),且增生性瘢痕组高于非病理性瘢痕组(P<0.05)。结论瘦素、OB-R和IL-β在瘢痕组织中表达异常增多,而其表达水平与瘢痕的纤维化程度相关,表明瘦素、OB-R和IL-β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组织的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瘦素 白介素-β 受体 肥胖基因
下载PDF
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复发关系探讨
12
作者 郭荷娜 郭生龙 +2 位作者 康蓓 康涛 杨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GHbA1c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72h之内无糖尿病的初发脑梗死、复方脑梗死患者各50例,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血液GHbAIc水平。结果:复发脑梗死患者血清中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两组间...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GHbA1c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72h之内无糖尿病的初发脑梗死、复方脑梗死患者各50例,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血液GHbAIc水平。结果:复发脑梗死患者血清中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高水平的GHbA1c可能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病理生理学 复发 血红蛋白A 糖基化/分析
下载PDF
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课程满意度调查——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
作者 康蓓 《文教资料》 2019年第23期51-52,共2页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的规模逐步扩大,并成为衡量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历留学生进行汉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高职院...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的规模逐步扩大,并成为衡量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历留学生进行汉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留学生 汉语课程满意度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莎 康蓓 +2 位作者 郭荷娜 杨芾 杨谦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5期2962-2966,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残疾及死亡的首要原因。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而阿司匹林抵抗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及预后欠佳的重要原因。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与阿...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残疾及死亡的首要原因。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而阿司匹林抵抗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及预后欠佳的重要原因。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与阿司匹林本身、血小板以及相关酶类有关,未来针对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抵抗 发生机制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旸园 刘倩 康蓓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科室收治的9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多巴丝肼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与对照组(47例,多巴丝肼片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科室收治的9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多巴丝肼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与对照组(47例,多巴丝肼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A、PQSI、PDQ-39评分均降低,MoCA、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T-3、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RK7、MDA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巴丝肼片可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提高神经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多巴丝肼片 帕金森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爽 康蓓 郭荷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9例,常规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组(49例,常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9例,常规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组(49例,常规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BI、GCS评分均升高,且静脉溶栓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溶栓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爽 康蓓 郭荷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8期130-131,13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DSA检...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比较患者颅内、外分段的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血性梗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腔隙性梗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片梗塞、多灶性梗塞及再发性梗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狭窄部位分别为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内段。其中大脑前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情况发生率最高,椎动脉颅外段与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情况发生率最低。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较为明显,临床应加强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糖尿病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腔隙性梗塞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亚军 康蓓 王晓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多奈哌齐)和联合组(53例,多奈哌齐+丁苯酞)。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多奈哌齐)和联合组(53例,多奈哌齐+丁苯酞)。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血管性痴呆 多奈哌齐 丁苯酞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建兵 康蓓 杨小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患者神经源性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7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患者神经源性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7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卡左双多巴治疗)及观察组(37例,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UPDRSⅢ及NMSQuest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SE及NPY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PD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的NSE及NPY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卡左双多巴 帕金森
下载PDF
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蓓 《化工管理》 2016年第35期163-,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电力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开展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电能计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电力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开展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实现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 管理信息 系统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