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拔牙病例上切牙压低实现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廖乃麒 钱语然 +3 位作者 李渊 唐振兴 赵志河 李宇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拔除上颌前磨牙病例中,上切牙的压低实现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年女性患者共30...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拔除上颌前磨牙病例中,上切牙的压低实现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年女性患者共30例,获取患者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配准对齐。建立空间坐标系,测量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压低实现量,计算压低实现率,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压低实现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上颌切牙的整体压低实现率为54%,其中上颌中切牙(48%)小于上颌侧切牙(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分析显示压低设计量、分步压低设计与压低实现量呈正相关;舌移设计量、Ⅱ类颌间牵引的使用与压低实现量呈负相关;而初始覆、初始覆盖、拥挤度、上中切牙唇倾度、第一期牙套佩戴副数、尖牙区附件类型、后牙区附件类型及是否设计前牙平导与压低实现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中,上颌中切牙压低实现率小于上颌侧切牙。上切牙压低实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隐形矫治拔牙病例的垂直向控制效果,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锥形束CT 牙移动实现率 压低移动 切牙 减数 正畸治疗 过山车效应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正畸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庞灵丽 廖乃麒 +1 位作者 张旭 李宇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新算法的开发利用和计算机功率的不断增强提高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高效性,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各专业,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领域主要应用于X光线片和CBCT的自动定点分析,骨面型及生长发育期的智... 新算法的开发利用和计算机功率的不断增强提高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高效性,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各专业,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领域主要应用于X光线片和CBCT的自动定点分析,骨面型及生长发育期的智能诊断,辅助制订治疗方案及辅助临床操作等方面.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方法、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人工智能 自动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