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细胞减少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燕 杨建英 +4 位作者 王钦 廖佳禾 黄子玮 罗静 陶庆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除累及外分泌腺之外,还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多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目前对于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除累及外分泌腺之外,还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多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目前对于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通过总结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诊治经验,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发现,现代医家认为pSS核心病机为气阴亏虚,久之则产生热、毒、瘀等多种病理产物,相互影响,导致全身气血津液失常,引起血细胞减少。本病病位多责之于肝、脾、肾,治以滋阴、益气、养血之法,辅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之法,并根据其合并血细胞减少类型的不同以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各有侧重。中医药治疗本病较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血细胞水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血细胞减少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中医 诊治经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年龄起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与疾病活动度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子华 罗静 +7 位作者 杨建英 陈嘉琪 张燕 黄子玮 廖佳禾 贺倩 余新波 陶庆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起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中医证候与疾病活动度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2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患者,根据起病年龄(早发≤35岁,晚发>35岁)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中医证候与疾病活动...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起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中医证候与疾病活动度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2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患者,根据起病年龄(早发≤35岁,晚发>35岁)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中医证候与疾病活动度的差异。结果:共纳入pSS患者216例,男女比为1∶14.4,其中早发28例(13.0%),晚发188例(87.0%),超过50%的患者存在气虚、阴虚、痰湿、血瘀证。早发pSS患者较晚发患者ANA≥1∶160,抗SSA、抗Ro52抗体阳性,补体C3、C4降低的比例更高,晚发pSS患者较早发患者更常见血瘀证(32.1%vs.53.7%,),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分更高[3.85(2.30,5.58)vs.4.61(3.30,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7.21(3.00,10.75)v.s.6.23(3.00,9.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pSS患者免疫学异常更显著,但与晚发pSS患者ESSDAI评分无差异;晚发pSS患者更常见血瘀证,ESSPRI评分更高,应注意活血化瘀和改善症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起病年龄 证候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廖佳禾 张丽宁 +5 位作者 张燕 杨建英 黄子玮 吴子华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65,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pSS患者,根据舌苔剥脱与否及剥脱严重程度进行分组,Phi相关、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pSS患者,根据舌苔剥脱与否及剥脱严重程度进行分组,Phi相关、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pSS患者182例,其中舌苔剥脱75例(41.2%),无剥脱苔107例(58.8%),其中部分剥脱较全剥更常见,剥脱部位以舌前半部最多见。舌苔重度剥脱患者数量多于轻中度剥脱者。与舌苔无剥脱患者相比,舌苔剥脱患者更常见舌体裂纹(92.0%/41.1%,χ^(2)=48.491,P<0.05)、舌色红/绛(48.0%/23.3%,χ^(2)=12.009,P<0.05)、阴虚证(100.0%/43.9%,χ^(2)=62.739,P<0.05)、气虚证(94.7%/50.5%,χ^(2)=40.046,P<0.05),少见痰湿证(33.3%/72.0%,χ^(2)=26.709,P<0.05),存在高球蛋白血症(89.3%/65.4%,χ^(2)=13.547,P<0.01)、ANA≥1∶160(78.1%/57.3%,χ^(2)=8.227,P<0.01)及类风湿因子(RF)阳性(51.4%/36.5%,χ^(2)=3.877,P<0.05)的比例更高;与舌苔轻度剥脱患者比较,中重度剥脱患者存在高球蛋白血症(98.1%/68.2%,χ^(2)=14.617,P<0.01)、抗着丝点蛋白-B(CENP-B)抗体阳性(26.0%/4.8%,χ^(2)=4.214,P<0.05)及C3降低(26.4%/4.5%,χ^(2)=4.647,P<0.05)的比例更高。舌苔剥脱与舌体裂纹(φ=0.531)、阴虚证(φ=0.587)、气虚证(φ=0.469)呈正相关,与痰湿证呈负相关(φ=-0.447),与舌色的相关性弱(φ<0.4)。舌苔剥脱与否及不同剥脱程度患者间疾病活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过40%的pSS患者存在舌苔剥脱,常伴舌体裂纹,与阴虚、气虚证呈正相关,与痰湿证呈负相关,提示治疗应以益气养阴为主;与舌苔无剥脱患者相比,舌苔剥脱患者部分免疫指标阳性率更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剥脱苔 舌象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化湿润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子华 黄子玮 +7 位作者 陈嘉琪 贺倩 杨建英 张燕 廖佳禾 余新波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1,共7页
目的:观察化湿润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S燥湿互结证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化湿润燥方与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目的:观察化湿润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S燥湿互结证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化湿润燥方与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症状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燥、疲乏、肢体疼痛症状,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指标(ESSDAI)及免疫炎症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SPRI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口干、眼干、总体干燥、疲乏、肢体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口干、总体干燥VAS评分更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ESSDAI评分均下降(P<0.05,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gM)下降(P<0.01)、补体C3上升(P<0.01),对照组患者补体C3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胃痛,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湿润燥方能有效改善pSS燥湿互结证患者的干燥、疲乏、肢体疼痛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燥湿互结 化湿润燥 治疗 化湿润燥方
原文传递
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贺倩 余新波 +7 位作者 黄子玮 廖佳禾 陈光耀 吴子华 陈嘉琪 杨建英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4,共9页
目的:探索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NOD/Ltj小鼠颌下腺组织病理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颌下腺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NOD/Ltj小鼠构建SS动物模型,选取9周龄雌性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湿润燥方组(7... 目的:探索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NOD/Ltj小鼠颌下腺组织病理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颌下腺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NOD/Ltj小鼠构建SS动物模型,选取9周龄雌性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湿润燥方组(7.15 g·kg^(-1)·d^(-1))、硫酸羟氯喹(HCQ)组(1.30 g·kg^(-1)·d^(-1)),选取9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正常组,每组6只。给药8周,记录各组小鼠饮水量、唾液流率,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病理染色结果并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唾液流率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小鼠饮水量明显降低(P<0.05)、唾液流率明显增加(P<0.05);HCQ组小鼠唾液流率明显增加(P<0.05)。颌下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病理评分、淋巴细胞浸润灶数目、淋巴浸润灶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的病理评分、淋巴细胞浸润灶数目均明显降低(P<0.05),化湿润燥方组和HCQ组的淋巴浸润灶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IHC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QP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和HCQ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AQP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化湿润燥方可以改善SS模型小鼠颌下腺腺泡细胞的分泌功能和腺体结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颌下腺细胞AQP5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润燥方 干燥综合征 颌下腺 NOD/Ltj小鼠 水通道蛋白5(AQP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