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前后视野分析
1
作者 廖华萍 王晶 袁华曦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患者,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变化。结果入...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患者,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变化。结果入组患者中,视野缺损组与视野正常组垂体瘤的诊断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8例术前双眼视野正常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单眼视野缺损;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视野缺损的28例患者中,视野缺损改善者18例;视野缺损未明显改善者8例,视野缺损较前严重者2例(单眼)。结论垂体瘤患者出现视野缺损的概率、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与诊断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有关;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视野得到改善,视野改善与诊断年龄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中心静态视野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视野缺损
下载PDF
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32
2
作者 廖华萍 张士胜 +4 位作者 朱彩红 周颖明 孙悦 石海云 王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823-825,共3页
目的:评价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56例56眼,采用氩离子激光眼科治疗仪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光斑直径50~100μm,曝光时间0.1s,激光能量100~200mW,需全视网... 目的:评价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56例56眼,采用氩离子激光眼科治疗仪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光斑直径50~100μm,曝光时间0.1s,激光能量100~200mW,需全视网膜光凝者在黄斑格栅样光凝完成后再进行,随访3~18mo,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在56眼中,视力改善37眼(66.1%),视力不变14眼(25.0%),视力下降5眼(8.9%);黄斑水肿完全消退31眼(55.4%),黄斑水肿好转21眼(37.5%),黄斑水肿不变甚至加重4眼(7.1%)。结论:早期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有助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消退,能有效保存甚至提高患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格栅样光凝 氩离子激光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廖华萍 王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37-542,共6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致视力下降甚至盲目,到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眼科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的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疾病 视力 RVO 视神经
下载PDF
不同能量半导体激光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华萍 张士胜 +2 位作者 孙悦 王康孙 王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5-96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能量的半导体激光对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BN大鼠42只随机分组,将其中的36只根据激射激光的功率不同平均分为3个实验组,其余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凝大鼠双眼视... 目的观察不同能量的半导体激光对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BN大鼠42只随机分组,将其中的36只根据激射激光的功率不同平均分为3个实验组,其余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凝大鼠双眼视网膜,光斑直径75μm,曝光时间0.1s,激光功率分别为120、140和160mW,于光凝后1、7、14、21、28、56d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随后于每个时间点每组各处死2只大鼠,摘除眼球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CNV形成情况。结果不同能量半导体激光光凝BN大鼠视网膜后7dCNV开始形成,21d达高峰,此时根据FFA和ICGA计算的3组CNV的成模率分别为51.3%、91.8%、88.3%及51.3%、92.7%、93.7%,56d时CNV有所减少。光凝后7d可见光凝斑周围炎性细胞增多,CNV形成;14d光凝斑增厚,色素细胞增生、移行;21d时140mW及160mW组多数光凝斑增厚,可见明显CNV;随后炎性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增多,56d时仍可见CNV结构。结论功率分别为120、140、160mW的810nm半导体激光均能成功诱导BN大鼠形成CNV,140mW组成模率高且受干扰因素少,是建立BN大鼠CNV模型比较理想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华萍 王玲 张士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810 nm半导体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BN大鼠35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各取1只作为对照,其余4只采用810 nm半导体激光光凝大鼠双眼视网膜,于光凝后1、3、7、14、21、28、56 ... 目的探讨应用810 nm半导体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BN大鼠35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各取1只作为对照,其余4只采用810 nm半导体激光光凝大鼠双眼视网膜,于光凝后1、3、7、14、21、28、56 d观察眼底情况,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于检查后立即处死,摘取眼球行光学显微镜(LM)检查。结果FFA、ICGA和LM检查均证实,光凝后7 d见CNV开始形成,14 d逐渐增多,21 d达到高峰并能保持稳定,56 d CNV有所减少。结论810 nm半导体激光能成功诱导BN大鼠CNV模型建立,成模所需时间短,成模率高,持续时间较长,操作方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CNV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半导体 脉络膜新生血管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增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廖华萍 张士胜 王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视网膜血管瘤增殖是近年来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的一类新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它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并能不断增殖,向后突破入视网膜下间隙,最终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吻合。本文对视网膜血管瘤增殖的分期、临床表... 视网膜血管瘤增殖是近年来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的一类新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它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并能不断增殖,向后突破入视网膜下间隙,最终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吻合。本文对视网膜血管瘤增殖的分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血管瘤增殖 视网膜内新生血管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视网膜脉络膜吻合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10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廉井财 廖华萍 +2 位作者 周正申 朱彩红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O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长期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12只超高度近视眼植入phakic IOL,随访10年。比较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前平均屈...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O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长期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12只超高度近视眼植入phakic IOL,随访10年。比较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前平均屈光度(-16.12±3.21)D;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68±0.36。术后1年平均裸眼视力0.71±0.25,最佳矫正视力0.83±0.31,残余屈光度(-0.50±-0.43)D;术后10年,平均裸眼视力0.32±0.12,最佳矫正视力0.50±0.24,残余屈光度(-2.50±-0.62)D。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10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988±230)、(2837±225)、(1639±201)个/mm2;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10年眼压分别为(16.87±2.32)、(17.12±2.45)、(18.60±3.24)mmHg。术后10年时瞳孔变形2眼;人工晶状体偏位2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虹膜根部离断和萎缩2眼;白内障3眼;黄斑变性2眼。结论PhakicIO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早期预测性好、安全,但手术长期并发症特别是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需要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下载PDF
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娜 廖华萍 +1 位作者 俞方知 王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特点。方法122例除视盘旁近视弧外无其他眼部异常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1.50^-15.25D(-6.18±2.61)D,每例随机选取1眼受检。所有受检眼行屈光检查和眼轴长度测定。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测定各...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特点。方法122例除视盘旁近视弧外无其他眼部异常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1.50^-15.25D(-6.18±2.61)D,每例随机选取1眼受检。所有受检眼行屈光检查和眼轴长度测定。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测定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后,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受检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年龄及眼轴长度均不相关。旁中心各区域视网膜厚度与年龄不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鼻侧内圈除外;随眼轴增长,外圈视网膜厚度较内圈变薄明显。结论随着近视眼眼轴长度增加,除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变化外,旁中心视网膜厚度呈变薄趋势,且外圈变薄较内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士胜 李贵仁 +1 位作者 廖华萍 王康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以及抗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 mAb)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近交系大鼠30只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F344→Lou),随机等分入移植治疗组(每日结膜下注射0.5g/L抗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以及抗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 mAb)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近交系大鼠30只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F344→Lou),随机等分入移植治疗组(每日结膜下注射0.5g/L抗TNF-α mAb 0.1mL)和移植模型组(结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分别检测术后3,7d及发生排斥反应时大鼠外周血清中TNF-α的水平,并观察移植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植片存活情况。结果: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各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均有升高,与移植治疗组相比,移植模型组升高速度更快,水平更高(P<0.05);但当发生排斥反应时,二者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模型组大鼠植片存活时间为10.2±1.9d,而抗体治疗组平均13.8±2.2d,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NF-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一定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TNF-α浓度有助于预测、诊断排斥反应。应用抗TNF-αmAb治疗可部分延长植片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大鼠
下载PDF
MMP-9、TIMP-3在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士胜 廖华萍 +4 位作者 张雷 朱彩红 张琼 王玲 王康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研究MMP-9及TIMP-3 mRNA在实验性小鼠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CNV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810nm)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进行照射(120mW,75μm,0.1s)以诱导CNV形成,分别于激光后1,3d;1,2,4wk取出眼球... 目的:研究MMP-9及TIMP-3 mRNA在实验性小鼠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CNV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810nm)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进行照射(120mW,75μm,0.1s)以诱导CNV形成,分别于激光后1,3d;1,2,4wk取出眼球,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图象分析对MM-9、TIMP-3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MP-9、TIMP-3 mRNA表达在CNV形成过程中均有一动态过程,MMP-9 mRNA水平1,2,4wk>3d>1d(P<0.05),而TIMP-3mRNA表达3d;1,2,4wk>1d(P<0.05)。结论:MMP-9与TIMP-3 mRNA表达变化的失衡促使基质降解作用的发挥,在CNV的形成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 脉络膜新生血管 小鼠
下载PDF
bFGF诱导兔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悦 张士胜 +1 位作者 廖华萍 王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青紫兰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青紫兰兔40只,随机分为2组。第1组实验组兔眼视网膜下注入0.005%(wt/vol)bFGF50μl,第2组对照组兔眼视网膜下注入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青紫兰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青紫兰兔40只,随机分为2组。第1组实验组兔眼视网膜下注入0.005%(wt/vol)bFGF50μl,第2组对照组兔眼视网膜下注入0.9%生理盐水50μl,对侧眼均作为空白对照,不行视网膜下注射。术后3d,1、2、3、4、6、8、12周分别行眼底检查、摄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并行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视网膜下注射后所有眼即见视网膜直径4~5PD的青灰色半球形隆起,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注射后2周和1周后平伏。术后2~12周FFA造影可见实验眼于视网膜隆起处下方早期斑点状高荧光,后期荧光增强并融合扩大。ICGA显示FFA高荧光相应部位荧光染料积存。对照组眼FFA、ICGA造影检查均未见类似表现。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视网膜下注射bFGF后2~12周,实验眼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下有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视网膜下注入bFGF能成功诱导青紫兰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低中度近视儿童戴角膜塑形镜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彦霖 刘佳成 +4 位作者 陈雁伟 姜思宇 胡起维 廖华萍 孙悦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儿童戴角膜塑形镜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就诊的8~12岁低中度近视儿童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给予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儿童戴角膜塑形镜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就诊的8~12岁低中度近视儿童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给予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框架眼镜组)矫正近视。分别于矫正前(基线)、矫正6个月时和矫正12个月时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2组儿童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和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间各时点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本研究同时随访角膜塑形镜组儿童戴角膜塑形镜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角膜塑形镜组(40例)和框架眼镜组(40例)间基线AL、CCT、ACD、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戴镜6个月时的AL变化量分别为(0.08±0.08)mm和(0.16±0.13)mm(t=-4.859,P<0.001),12个月时分别为(0.18±0.11)mm和(0.35±0.14)mm(t=-3.723,P<0.001)。与基线相比,角膜塑形镜组戴镜6个月时,CCT、ACD及LT的变化量分别为-4.65μm、-0.02 mm及+0.02 mm,与框架眼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5,P<0.001;t=-3.699,P<0.001;t=3.133,P<0.001);角膜塑形镜组儿童戴镜12个月时,CCT、ACD及LT的变化量分别为-5.03μm、-0.01 mm及+0.04 mm,与框架眼镜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56,P<0.001;t=-3.171,P<0.001;t=4.125,P<0.001)。随访显示,角膜塑形镜组中有3例儿童出现轻微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发生率为7.5%(3/40)。结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低中度近视儿童的AL增长速度,戴镜后患儿的CCT减小,ACD减小,LT增加;戴角膜塑形镜的患儿应注意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近视 眼轴长度 角膜厚度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原文传递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激光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士胜 廖华萍 王康孙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9期2959-2963,共5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常见的视力下降原因,通常可引起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本文主要对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激光治疗进行综述,其中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等激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常见的视力下降原因,通常可引起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本文主要对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激光治疗进行综述,其中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等激光治疗是文章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 激光 治疗
下载PDF
经络脏腑之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廖华萍 郑美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97-199,共3页
《黄帝内经》记载丰富的经络脏腑理论,如经脉篇、脏腑篇,传统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精气神、津液、经络、脏腑等,而在所有经典理论中,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沟通内外,调整虚实,抗御病邪、联系局部与整体,可反应人体的生... 《黄帝内经》记载丰富的经络脏腑理论,如经脉篇、脏腑篇,传统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精气神、津液、经络、脏腑等,而在所有经典理论中,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沟通内外,调整虚实,抗御病邪、联系局部与整体,可反应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脏腑 相关性
下载PDF
LASIK手术后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角膜炎1例
15
作者 廉井财 廖华萍 +1 位作者 张雷 王康孙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82-397,共16页
近视眼患者l 例,男性,22岁。行双眼LASIK手术后第 1天角膜瓣下有数个散在的灰白色点状侵润点,直径0.3~ 0.5mm,角膜无明显水肿,视力0.8和1.O;术后第2天角膜 散在的灰白色点状侵润点明显增多和变大,并向角膜中心区 蔓延,角膜... 近视眼患者l 例,男性,22岁。行双眼LASIK手术后第 1天角膜瓣下有数个散在的灰白色点状侵润点,直径0.3~ 0.5mm,角膜无明显水肿,视力0.8和1.O;术后第2天角膜 散在的灰白色点状侵润点明显增多和变大,并向角膜中心区 蔓延,角膜瓣、基质和上皮明显水肿,视力急剧下降至0.04 和0.03。角膜瓣掀开后层间刮出物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 肺炎链球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感染性角膜炎 角膜瓣 手术后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廖华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75-0177,共3页
在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类型中,原发性的肝癌类型十分常见,该疾病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并且多数患者具有死亡的结局,而早期给予其有效的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大部分患者一般选择手术作为根治疗法,但患... 在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类型中,原发性的肝癌类型十分常见,该疾病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并且多数患者具有死亡的结局,而早期给予其有效的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大部分患者一般选择手术作为根治疗法,但患者疾病通常进展为中晚期,已经丧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而TACE即肝动脉栓塞化疗方案,对于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选择该种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廖华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99-0102,共4页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病例,共88例,分为实施传统的护理(对照组)与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观察组),2组均...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病例,共88例,分为实施传统的护理(对照组)与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观察组),2组均为n=44。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临床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来改善的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疾病认知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微波治疗慢性咽炎162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廖华萍 唐炳兴 《桂林医学》 1999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咽炎 微波治疗 疗效
下载PDF
TyG、Lp-PLA2水平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19
作者 李烨 涂振兴 +1 位作者 廖华萍 刘桑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637-263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TyG)乘积指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析其水平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入住我科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分成LEA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TyG)乘积指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析其水平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入住我科的T2DM患者168例,根据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分成LEAD组(n=76例)与非LEAD组(n=92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TyG、Lp-PLA2水平变化。根据踝臂指数(ABI)结果将LEAD组分成轻度病变组(0.7<ABI<0.9,n=19)、中度病变组(0.4<ABI≤0.7,n=36)与重度病变组(ABI≤0.4,n=21),对比3组TyG、Lp-PLA2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法分析TyG、Lp-PLA2与LEAD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LEAD的影响因素。结果:(1)LEAD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a、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yG、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胱抑素C(CysC)均较对照组、非LEAD组明显升高,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FINS)、白蛋白(ALB)均较对照组、非LEAD组明显降低(均P<0.01)。(2)随着LEAD病变分级的升高,血清TyG、Lp-PLA2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0.01)。(3)Pearson分析:LEAD患者TyG、Lp-PLA2水平均与ABI呈负相关,而与LEAD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Lp-PLA2、FPG、LDL-C、脂蛋白a、收缩压、Hcy、UA均为影响LEA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而空腹C肽、FINS为LEAD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T2DM患者TyG、Lp-PLA2随着LEAD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是影响LEAD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LEAD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危险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峰 王玲 +1 位作者 张士胜 廖华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7-650,共4页
目的检测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DM)大鼠模型视网膜中的含量变化,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予以高脂肪饮食24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0.5%,20mg/kg)腹腔注射复制2型DM模型;随机选取6... 目的检测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DM)大鼠模型视网膜中的含量变化,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予以高脂肪饮食24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0.5%,20mg/kg)腹腔注射复制2型DM模型;随机选取6只DM大鼠经附睾静脉注射重组脂联素(20μg/kg);并以8只普通喂养组SD大鼠作为对照。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脂联素蛋白及mRNA在模型大鼠视网膜中的变化。结果脂联素在早期2型DM大鼠视网膜中的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注射重组脂联素可使视网膜表达较前者明显回升(P<0.01)。结论脂联素可能与DR的早期发生有关,提高脂联素在视网膜局部的含量可减轻视网膜炎症反应,延缓DR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物模型 脂联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