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医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廖文彦 廖炼炼 +10 位作者 莫巧明 艾文杰 邹文静 梁英业 兰蕾 秦祖杰 蒙晓明 张锦超 梁欣 唐林涛 田永强 《右江医学》 2023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讨通过壮医针刺调节miR-429、IKKβ的表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每组10只。除外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余下3组均采用结扎L5... 目的探讨通过壮医针刺调节miR-429、IKKβ的表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每组10只。除外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余下3组均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建立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SNL模型)。在术前(0天)、手术后第1天、手术后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MT)。手术造模后第1天,检测行为学指标,随后对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开始针刺干预,连续14天,其余3组不进行干预,至术后第14天取大鼠L4~6脊髓背角组织行PCR检测miR-429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IKKβ蛋白含量,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术前各组大鼠的PW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PWMT显著降低(P<0.01),并且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之间的PW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壮医针刺组PWMT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1)。术后第14天,正常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miR-429表达处于高水平,并且高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miR-429表达水平(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相比,壮医针刺组miR-429表达水平升高(P<0.05)。术后第14天,正常组大鼠IKKβ、IL-1β表达处于低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脊髓背角组织IKKβ、血清IL-1β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相比,壮医针刺组可下调大鼠IKKβ、IL-1β表达水平(P<0.05或0.01)。结论壮医针刺可改善SNL模型大鼠疼痛情况,其作用机制与上调脊髓背角组织miR-429表达,抑制IKKβ蛋白的含量,减少IL-1β的产生,从而减轻上述过程所介导的免疫炎症刺激而引起疼痛的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针刺 神经病理性疼痛 镇痛作用 机制
下载PDF
壮医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自噬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研究
2
作者 莫巧明 廖炼炼 +4 位作者 廖文彦 邹文静 艾文杰 梁英业 田永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42-246,258,共6页
目的从大鼠脊髓背角自噬蛋白P62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探讨壮医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的原理。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共5组,每组10只。其中除正常组和假手术... 目的从大鼠脊髓背角自噬蛋白P62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探讨壮医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的原理。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共5组,每组10只。其中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以结扎L5脊神经建立模型(SNL模型)以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术前(0 d)、术后第1天、第14天对各组大鼠行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测定,于术后第1天测定行为学指标后开始对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进行干预,连续干预14 d,另外3组不采取干预措施,于术后第14天行Western Blot测定,检测大鼠L4-6脊髓背角P62蛋白表达水平,行ELISA测定,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术前各组大鼠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PWTL显著降低,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之间的PW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壮医针刺组PWTL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1)。术后第14天,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62、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壮医针刺组大鼠P62、IL-6、TNF-α表达水平下调(P<0.05)。壮医针刺可下调大鼠P62、IL-6、TNF-α表达水平。结论壮医针刺对SNL模型大鼠疼痛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机制,从而减少相关炎症因子产生,减轻其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以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针刺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自噬
下载PDF
腹内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对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廖文彦 杨春芬 +2 位作者 秦永喜 贺军 丁成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 探讨检测腹内压(IA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8年9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和肝胆外科住院的妊娠晚期(28周以上)急性胰腺炎孕妇80例,其中轻症及中重症急... 目的 探讨检测腹内压(IA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8年9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和肝胆外科住院的妊娠晚期(28周以上)急性胰腺炎孕妇80例,其中轻症及中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35例(观察组)。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包括IAP、CRP、PCT、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 2 检验。Pearson相关法检验CRP、PCT、IAP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以及与胎儿不良结局(胎儿窘迫、出生时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项指标诊断准确度最高的临界值,以及该值所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各项指标对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的预判价值。结果观察组CRP[(185.92±23.59) mg/L vs (120.92±20.02) mg/L]、PCT[(12.93±3.16) ng/ml vs (5.67±1.65) ng/ml]、IAP[(12.67±1.40) mm Hg vs (5.77±1.10) mm 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 值分别为13.318、12.298、23.858, P值均<0.001)。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6/45 vs 15/35,χ 2=8.864,P =0.003),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8.22±0.67)分 vs (5.97±0.78)分, t=-13.817,P <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AP与CRP、PCT水平及妊娠晚期胰腺炎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814、0.712、0.788,P 值均<0.001),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 r=-0.820,P <0.001)。CRP、PCT及IAP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853和0.903,计算所对应诊断准确度最高的临界值分别为158.32 mg/L、10.23 ng/L和10.09 mm Hg,敏感度分别为77.1%、71.4%和82.9%,特异度分别为93.3%、97.8%和95.6%。结论 检测IAP、CRP及PCT对于妊娠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有利于评估妊娠晚期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终止妊娠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内高压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下载PDF
PBL-SBME-Seminar联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文彦 杨春芬 +5 位作者 韩东 张慧明 蔡新宇 赵宏伟 贺军 丁成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5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探讨PBL-SBME-Seminar联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分析这种联合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存在的缺点,从而为今后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 目的:探讨PBL-SBME-Seminar联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分析这种联合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存在的缺点,从而为今后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共 42 人,随机分为A 组和 B 组,每组 21 人。A 组采用 PBL-SBME-Seminar联合的教学模式,B 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以后进行调查问卷和综合考核,比较分析两组学员在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差异。结果: A 组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理解掌握程度上明显优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BL-SBME-Seminar联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积极主动性,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并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这种联合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妇产科住院规范化医师培训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SBME SEMINAR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妇产科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胎盘残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廖文彦 杨春芬 +1 位作者 秦永喜 张慧明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9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常规清宫术治...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52±3.49)和(38.00±6.12)ml,手术时间分别为(21.00±5.31)和(35.40±6.52)min,手术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6.0%(24/25)和56.0%(14/2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6.88±2.11)和(10.56±2.26)d,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30.20±2.84)和(40.32±4.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具有出血少、手术一次成功率高和术后恢复好等优势,为临床治疗难治性胎盘残留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胎盘残留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廖文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39-141,共3页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40例,应用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40例,应用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和对照组(4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凝血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同型半胱氨酸、血浆叶酸、红细胞叶酸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流产率、保胎成功率、足月产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雌二醇、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血浆叶酸、红细胞叶酸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保胎成功率、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复发性流产 叶酸 肝素 阿司匹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靳瑞学术思想在针灸推拿调治疲劳中的运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廖文彦 张建国 唐纯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3-964,984,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疲劳的困扰。著名针灸大家靳瑞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将'以病为腧'原则而创立的靳三针疗法,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独特的配穴组合予以治疗。并运用学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疲劳的困扰。著名针灸大家靳瑞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将'以病为腧'原则而创立的靳三针疗法,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独特的配穴组合予以治疗。并运用学术思想中健脑调神、养心安神、疏益脾胃、疏经理气等原则和方法,通过合理选择经络穴位进行针灸或推拿治疗,对于调治疲劳特别是改善疲劳人群中多发的睡眠不良、精神情绪状态不佳、胃肠道不适、因疲劳而导致的肌肉疼痛等症情有着较好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疲劳 靳瑞
下载PDF
以《金匮要略》为指导辨证运用针灸推拿治疗虚劳性疾病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文彦 廖炼炼 +2 位作者 莫巧明 兰蕾 蒙晓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首次出现虚劳的病名,并对虚劳的病因病机和脉证治法作了详细论述。以往基于《金匮要略》相关理论指导下对虚劳治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药方剂的运用,而对运用针灸推拿治疗虚劳的研究相对欠缺。... 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首次出现虚劳的病名,并对虚劳的病因病机和脉证治法作了详细论述。以往基于《金匮要略》相关理论指导下对虚劳治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药方剂的运用,而对运用针灸推拿治疗虚劳的研究相对欠缺。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对虚劳的辨证分析和治则治法进行阐释,旨在以《金匮要略》为指导辩证运用针灸推拿治疗虚劳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针炎 推拿 虚劳
下载PDF
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探讨及推广价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廖文彦 《价值工程》 2006年第8期23-24,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的观点,分析了义乌现象的根本动因及其成功因素。实践在我国商品批发市场蓬勃兴起的背景之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义乌小商品市场 成功因素 推广价值
下载PDF
枢经与赵献可《医贯》学术思想 被引量:4
10
作者 庞军 廖文彦 +5 位作者 唐宏亮 甘炜 王开龙 刘振威 莫巧明 李建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387-2388,共2页
明代医家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16~17世纪。其学术思想重视命门、相火,并始终贯穿于其重要著作《医贯》中。而命门属少阴,相火属少阳,与少阴少阳枢经密切相关,故本文将结合枢经的性质特点对赵献... 明代医家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16~17世纪。其学术思想重视命门、相火,并始终贯穿于其重要著作《医贯》中。而命门属少阴,相火属少阳,与少阴少阳枢经密切相关,故本文将结合枢经的性质特点对赵献可《医贯》中的学术思想进行探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经 赵献可 医贯
原文传递
"枢经"学说与张景岳学术思想 被引量:4
11
作者 庞军 唐宏亮 +3 位作者 廖文彦 王开龙 甘炜 刘振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1941-1942,共2页
"枢经"学说[1]认为,枢经主司开阖,且借助"少阳相火"、"少阴君火"等的作用畅达全身。"枢"亦有转枢、根本之义,人体阴阳门户的开阖,均离不开枢的转纽。枢经对于机体而言,一发而动万机,是调节阴... "枢经"学说[1]认为,枢经主司开阖,且借助"少阳相火"、"少阴君火"等的作用畅达全身。"枢"亦有转枢、根本之义,人体阴阳门户的开阖,均离不开枢的转纽。枢经对于机体而言,一发而动万机,是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关键。而张介宾亦重视"枢"的作用,其创立之"八略"、"八阵"更是将针对枢经治疗的和法正式确立,其学术思想中多有与枢经学说相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经学说 张景岳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不同序列检出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立勋 廖文彦 +4 位作者 刘进才 赵衡 李劲松 邓旭淞 周菲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不同序列条件下,如何选择检出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32例,于术前行常规T1加权序列(T1WI)、T2加权序列(T2WI)、增强扫描(T1WI+C)、弥散加权成像(DWI)等序列检查,记录...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不同序列条件下,如何选择检出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32例,于术前行常规T1加权序列(T1WI)、T2加权序列(T2WI)、增强扫描(T1WI+C)、弥散加权成像(DWI)等序列检查,记录每例的盆腔检出淋巴结的组别分布及总淋巴结个数,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对比,计算不同序列扫描对妇科肿瘤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并结合DWI序列扫描图分析分别以淋巴结短径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阈值为判断标准时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使用DWI序列对盆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最高,为86.4%(51/59),与DWI序列比较,T1WI-MRI平扫、T2WI-MRI平扫、T1WI+C的检出率分别为61.0%(χ2=8.575,P<0.05)、69.5%(χ2=3.996,P<0.05)、72.9%(χ2=2.563,P>0.05),DWI序列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和增强扫描相仿。短径判断方法的检出率为81.4%,ADC阈值判断方法的检出率为89.8%,基于两种判断方法的检出率间差异无显著性(χ2=1.100,P>0.05)。结论 DWI序列扫描可以获得和增强扫描相似的检出率,优于常规T1WI、T2WI平扫,故推荐常规磁共振扫描时加扫DWI序列,其阳性判断方法可任意选用短径法和ADC阈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0T磁共振扫描 妇科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枢经与亚健康常见证候之肝肾阴虚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军 廖文彦 +4 位作者 唐宏亮 吴邦宪 夏小粬 甘振宝 李高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58-1260,共3页
"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候"之一的"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等状;咎其因不是经气运行不畅,局部缺乏濡... "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候"之一的"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等状;咎其因不是经气运行不畅,局部缺乏濡养,就是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枢经推拿》[1]一书中认为:肝属阴阖,足厥阴肝经为三阴之里,阖经是疾病传变的最内、最严重层,对于亚健康调治而言,应当立即干预;肾属少阴,足少阴肾经为三阴经之枢,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的关键,通过枢经推拿,能有效调理肝肾阴虚证等多种亚健康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肝肾阴虚证 枢经
原文传递
脏腑相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庞军 唐宏亮 廖文彦 《河南中医》 2011年第8期837-839,共3页
目前对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中医文献的挖掘整理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方面。《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以及后世一些著作都对脏腑相关理论有专门的精辟论述,足见古代医家对于该理论的重视,也可见该理论... 目前对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中医文献的挖掘整理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方面。《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以及后世一些著作都对脏腑相关理论有专门的精辟论述,足见古代医家对于该理论的重视,也可见该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临床方面,运用该理论为治疗打开了新思路,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相关理论 心系疾病 肺系疾病
下载PDF
基于PTA量表法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成明 邱俊 +4 位作者 谭腾蛟 李文秀 赵宏伟 蔡新宇 廖文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3751-3753,共3页
本论文对PTA量表法的含义、来源及其具体步骤加以介绍,阐述该量表编制及其应用的指导理念与原则,界定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因子,阐释该量表的核心要素及其具体的指标与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2017-2018级的具体案例分析量表... 本论文对PTA量表法的含义、来源及其具体步骤加以介绍,阐述该量表编制及其应用的指导理念与原则,界定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因子,阐释该量表的核心要素及其具体的指标与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2017-2018级的具体案例分析量表的执行及其结果,从而替高校教师使用此量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展开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A量表法 医学生 临床思维能力 评估量表
下载PDF
推拿疏经解痛作用对生存质量影响
16
作者 庞军 廖文彦 +5 位作者 吴邦宪 唐宏亮 甘炜 王开龙 刘振威 李建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51-1952,共2页
疼痛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给人带来肉体上的不适,还会对人的心理上造成困扰,精神上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生活状态以及工作效率。且疼痛症状在多种疾病均有分布,在生存质量量表中,疼痛亦占有相当的分量。故寻找减缓疼痛的... 疼痛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给人带来肉体上的不适,还会对人的心理上造成困扰,精神上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生活状态以及工作效率。且疼痛症状在多种疾病均有分布,在生存质量量表中,疼痛亦占有相当的分量。故寻找减缓疼痛的有利、有效手段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推拿对于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等多种痛证有着显著的疗效,且推拿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无明显副作用,运用推拿手段提高生存质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疏经解痛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虚拟仿真课程在医学生产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廖文彦 陈国栋 +3 位作者 贺军 李仪 杨春芬 丁成明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88-193,共6页
随着患者自身隐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临床医学生能获得直观学习和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逐渐减少,给医学生的临床学习带来巨大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给医学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可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 随着患者自身隐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临床医学生能获得直观学习和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逐渐减少,给医学生的临床学习带来巨大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给医学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可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给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本文探索虚拟仿真课程在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产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虚拟仿真手术训练体系在临床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国栋 邓鑫 +10 位作者 廖文彦 贺军 齐硕 雷晓华 侯嘉丰 谢翼 陶光伟 冯灿 涂顺 谢湘闽 丁成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随着科学新技术的兴起和社会公众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显得十分迫切。临床医学教学在新时代下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时下兴起的包括医学模拟教学、临床医师组织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案... 随着科学新技术的兴起和社会公众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显得十分迫切。临床医学教学在新时代下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时下兴起的包括医学模拟教学、临床医师组织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案例学习法(CBL)、团队学习法(TBL)教学、可视化虚拟解剖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式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赋予了更多的灵活性,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医学知识。现代化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对学员要求极其严苛的科学,学生不仅要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还要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是理论与临床联系的桥梁,虚拟现实(VR)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也掀开了医学界的华丽篇章。随着多媒体技术、医学仿真技术、可视化虚拟教学等新教学方法的出现和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突出。虚拟模拟操作训练系统是虚拟模拟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其具有无损伤性、可计划性、可反复操作性、低代价、高性价比、节约资源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医生术前规划及手术训练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基于unity3D的虚拟仿真手术训练体系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展开调查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仿真手术训练 医学教学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保护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春芬 廖文彦 +3 位作者 任林 唐双阳 陈慧 陆春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免疫小鼠后,对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CT143蛋白、CT143+CpG或CPG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30 d后,用鼠衣原体(Cm)进行阴道感染攻击;ELISA法...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免疫小鼠后,对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CT143蛋白、CT143+CpG或CPG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30 d后,用鼠衣原体(Cm)进行阴道感染攻击;ELISA法检测血清CT143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亚类;CT143蛋白体外刺激脾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因子IFN-γ和IL-5产生情况;阴道接种感染衣原体后,每隔4 d,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小鼠阴道脱落上皮中的衣原体含量;阴道感染60 d后,分离小鼠完整生殖道,肉眼评估生殖道病变,并用HE染色观察输卵管的组织结构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CT143+CpG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IgG抗体,抗体亚类以IgG2a为主;CT143+CpG免疫组小鼠脾细胞Th1型细胞因子IFN-γ较CT143免疫组显著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5较CT143免疫组显著降低;CT143+CpG免疫组小鼠下生殖道排菌量较对照组减少、排菌时间缩短,输卵管积水程度轻,积水主要发生于单侧,镜下结构清晰,炎症细胞浸润少。结论: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与佐剂CpG滴鼻免疫可保护小鼠抵抗衣原体的生殖道感染,其保护机制与诱导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Ⅲ型分泌系统 CT143 疫苗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及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慧明 许慧 廖文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性及ScvO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例。分别记录患者失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性及ScvO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例。分别记录患者失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ScvO2值及失血量,分析患者失血前后HCT差值(ΔHCT)、Hb差值(ΔHb)、ScvO2差值(ΔScvO2)与PPH失血量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ScvO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失血前后患者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ScvO2较失血前降低(P<0.05)。ΔHb、ΔHCT与失血量无相关性(P>0.05),ΔScvO2与失血量呈负相关(r=-0.817,P<0.001)。ΔScvO2诊断PPH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657~0.991,P=0.003)。以ΔScvO2=-6.90为诊断界点时,其对PPH的诊断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9.4%。结论ΔScvO2与PPH失血量呈负相关,可以作为PPH患者失血量评估及辅助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诊断 ROC曲线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