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高精度轨迹跟踪与运动控制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彭九英 廖海英 张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208-211,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些应用要求机器人不仅要有高度的操作精度,还要能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稳定工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优化算法和模糊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些应用要求机器人不仅要有高度的操作精度,还要能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稳定工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优化算法和模糊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旨在提高跟踪精度和控制的响应速度,相比于传统方法,在轨迹跟踪精度和控制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优,以期在各类机器人应用中实现更高的精确度、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高精度 轨迹跟踪 运动控制 关键技术
下载PDF
青少年正畸患者对临床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观察及依从性对其矫治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海英 谢鹏 陈舒珊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其对其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博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正畸青少年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行个体... 目的探讨青少年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其对其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博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正畸青少年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正畸治疗3个月时调查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按预约时间复诊、保持口腔卫生比例高于对照组,正畸过程中存在中断治疗、觉得疗程较长比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疗程时间为(15.58±2.39)个月,短于对照组的(18.42±3.57)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托槽脱落率、带环脱落损坏率、弓丝折断率(2.78%,2.78%,5.56%)较对照组低(22.22%,25.00%,22.22%),口腔卫生良好率(55.56%)较对照组高(2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行为依从性,有助于提升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青少年 依从性 矫治效果 影响
下载PDF
成都地区成人左右跟骨SOS的比较及随年龄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宋萍 廖海英 +1 位作者 刘天军 宋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了解左右跟骨SOS (超声声迅 )有无差异性 ,及跟骨SOS的变化与年龄增长、身高及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对 2 0 6 2名健康人群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其左右跟骨SOS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成都地区正常人群左右跟骨SOS差异无显著性... 目的 :了解左右跟骨SOS (超声声迅 )有无差异性 ,及跟骨SOS的变化与年龄增长、身高及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对 2 0 6 2名健康人群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其左右跟骨SOS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成都地区正常人群左右跟骨SOS差异无显著性。男女骨峰值均出现在 2 0~ 2 9岁年龄段 ,男性骨峰值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 ,SOS呈下降趋势。在同性别中 ,不同年龄组与峰值组比较 ,男性 30岁以后、女性 5 0岁以后 ,各年龄组SOS值与骨峰值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同年龄组之间 ,5 0岁以后女性SOS明显低于男性。SOS与体重指数 (BMI)呈正相关 ,而身高与SO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左右跟骨SOS差异无显著性。SOS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女性较男性低。SOS随着体重的下降而减少 ,身高与SOS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SOS 骨峰值 年龄增长 左右 男性 超声 年龄组 显著性 结论
下载PDF
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谢鹏 廖海英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患者采取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口腔修复。观察并对比两...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患者采取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口腔修复。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体A级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口腔修复体A级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本质敏感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为(459.32±60.47)N、咀嚼效率为(93.25±4.47)%,对照组患者的咬合力为(379.15±28.12)N、咀嚼效率为(79.35±2.1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口腔修复体A级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牙体质敏感疗效,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全瓷技术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CD13表达及其与FLT3-ITD、NPM1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琛 李东 +12 位作者 张凡 乔纯 环亚红 宋艳智 董平 夏素琴 王琼 李翠萍 张苏江 李建勇 卢应连 廖海英 隋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7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CD13表达及其与FLT3-ITD、NPM1突变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分析FLT3-ITD、NPM1突变的关系及其与CD1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2例AML患者病例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7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CD13表达及其与FLT3-ITD、NPM1突变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分析FLT3-ITD、NPM1突变的关系及其与CD1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2例AML患者病例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AML患者CD13表达,PCR及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ITD、NPM1突变。结果:72例AML患者中68例CD13表达阳性(68/72,94.44%),经诱导化疗,44例获得完全缓解(44/68,64.71%)。CD13^+与CD13-患者相比,χ~2=2.118,P=0.148,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CD13^+的AML患者中,FLT3-ITD^+/NPM1^+双突变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0、P=0.000),而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FLT3-ITD^-/NPM1^+与FLT3-ITD^-/NP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0,P=0.000;χ~2=8.880,P=0.000)。FLT3-ITD^+/NPM1^-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24个月,较FLT3-ITD^-/NPM1^+与FLT3-ITD^-/NPM1^-患者,生存期更短。FLT3-ITD^-/NPM1^+患者的平均年龄、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均高于FLT3-ITD^+/NPM1^-患者(P=0.030;P=0.000;P=0.040),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均高于FLT3-ITD^-/NPM1^-患者(P=0.020;P=0.00),完全缓解为85.71%,明显高于FLT3-ITD^+/NPM1^+和FLT3-ITD^+/NPM1^-患者(χ2=8.40,P=0.000;χ2=13.45,P=0.000),中位生存期为41个月(95%CI=34.4~47.6个月),较FLT3-ITD^+/NPM1^+和FLT3-ITD^+/NPM1^-患者生存期长,提示NPM1突变患者预后良好。结论:68例CD13^+患者中,FLT3-ITD^+/NPM1^+双突变患者具有高白细胞数和低CR率;FLT3-ITD^+/NPM1^-患者生存期短;FLT3-ITD^-/NPM1^+患者诱导缓解率高,FLT3-ITD^+/NPM1^-较低。对于AML患者,提示可以同时分析CD13表达及FLT3-ITD和NPM1突变的情况,为AML的相关治疗提供一个更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 FLT3-ITD突变 NPM1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原文传递
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应用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谢鹏 廖海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3期5062-5063,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铸造金属桩联合烤瓷全冠修...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铸造金属桩联合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观察组患者采取玻璃纤维桩联合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对比两组患者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牙根折裂发生率、桩核折断发生率、桩核松动脱落发生率、松动脱落发生率、牙龈色泽改变发生率及根尖周炎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体A级率、牙本质敏感疗效率、咀嚼效率及修复体成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体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修复体成功率为8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中,玻璃纤维桩在防止牙根折裂、桩核折断、松动脱落、牙龈色泽改变及根尖周炎方面优于铸造金属桩,玻璃纤维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口腔功能,修复体成功率显著高于铸造金属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烤瓷全冠 修复残根残冠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海英 《图书馆研究》 1999年第S1期6-10,共2页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经济化 读者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组织 终身教育 知识产业化 文献资源 经济知识化 精神文明
下载PDF
病人安全通报系统的建置与应用
8
作者 刘静 刘立林 廖海英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71-272,共2页
为了促进患者安全,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建立了完善高效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其通报制度表现为以系统导向,非惩罚性、保密性等。
关键词 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系统管理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9
作者 廖海英 《好日子》 2021年第35期0134-0134,共1页
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阐述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培养措施,希望有利于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造能力 思维能力
下载PDF
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
10
作者 廖海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2期44-44,共1页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核心是"做",前提手与动脑相结合。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核心是"做",前提手与动脑相结合。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课程教学 实践
下载PDF
高频电刀切除与手术切除加局部烧灼法保留患牙治疗牙龈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晓娟 崔有足 廖海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4期49-50,共2页
<正>牙龈瘤是由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反应刺激引起的口腔内软组织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来源于牙周膜及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牙龈增生,同时可见有粉红色的外生性瘤体样外观及生物学行为[1]。牙龈瘤的治疗原则是有效去除... <正>牙龈瘤是由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反应刺激引起的口腔内软组织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来源于牙周膜及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牙龈增生,同时可见有粉红色的外生性瘤体样外观及生物学行为[1]。牙龈瘤的治疗原则是有效去除刺激因素、彻底切除瘤体。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牙龈瘤的疗效欠佳,存在牙列缺损、牙齿美观性差的缺点,不易被患者所接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高频电刀 手术切除治疗 良性增生性病变 牙列缺损 牙龈增生 牙槽突 烧灼法 牙周膜 机械刺激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GOPC的皮肤黑素瘤预后模型
12
作者 沈剑 廖海英 黄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GOPC(golgi associated PDZ and coiled-coil motif containing)的皮肤黑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预后模型,进一步为SKCM的早期筛查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提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SKCM...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GOPC(golgi associated PDZ and coiled-coil motif containing)的皮肤黑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预后模型,进一步为SKCM的早期筛查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提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SKCM数据和GTEx数据库对应的正常组织数据。利用ggplot2包绘制GOPC在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采用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GOPC基因进行进一步功能富集分析,探索该基因潜在的功能和通路。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SKCM相关的影响因素,再通过rms包构建列线图建立SKCM患者预后模型,ROC曲线评价构建的模型预测SKCM患者预后的价值,最后通过survival包构建关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生存曲线。结果:在1282例样本中正常组织样本有813例、皮肤黑素瘤组织样本有469例,发现GOPC在这两组之间有表达差异(P <0.001)。该模型预测SKCM患者总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K-M曲线中GOPC高表达预后较差(P=0.036)。在多因素COX回归中GOPC在SKCM中也是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0.506,95%CI=0.263~0.971,P=0.041),表明模型对SKCM患者生存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结论:构建的SKCM的GOPC基因预后模型可用于预测SKCM患者的预后,为黑素瘤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黑素瘤 预后模型 GOPC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海英 谢晓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9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A组)、丙酸氟替卡松加硫酸沙丁胺醇(B组)、丙酸氟替卡松(C组),疗程...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9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A组)、丙酸氟替卡松加硫酸沙丁胺醇(B组)、丙酸氟替卡松(C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SGRQ调查评分、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经3个月治疗,三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SGRQ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A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优于B组和C组(P<0.01);B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SGRQ评分优于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对COPD的疗效明显优于丙酸氟替卡松加硫酸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是目前临床治疗COPD的较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药物疗法 慢性病 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投药和剂量 雄二烯类/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老年性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海英 傅金芳 +4 位作者 杨秋红 江晓灵 彭灵芳 吴春珍 郑嘉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19-319,共1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 例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各54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 例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各54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01±2.11)分,对照组为(89.51±2.37)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老年性哮喘 护理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海英 杨秋红 +4 位作者 彭灵芳 谭洁 吴春珍 张伟玲 江晓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2期494-494,共1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晚期肺癌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行个性化护理,后组行常规放化疗护理。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制订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以及我院自制表格,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晚期肺癌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行个性化护理,后组行常规放化疗护理。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制订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以及我院自制表格,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放化疗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放化疗 个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跟诊模式对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推广的促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海英 钱进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21-121,共1页
目的总结门诊跟诊模式在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分析其成效,为深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门诊跟诊模式,对人员加强在岗培训,业务知识更新,优化流程,人员合理配置,弹性工作岗位,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始终围绕"... 目的总结门诊跟诊模式在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分析其成效,为深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门诊跟诊模式,对人员加强在岗培训,业务知识更新,优化流程,人员合理配置,弹性工作岗位,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始终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人文关怀,营造宾至如归的医疗护理环境";完善门诊跟诊模式,配合医院在门诊各项新业务的开展。成效与体会: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运用护理跟诊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将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突发情况的专业化流程处理真正融人到门诊的每个角落。门诊跟诊模式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理 跟诊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对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海英 黄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8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观察组采用ASV模式。比较2组呼吸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RR)、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吸气阻力(Ri)、附加呼吸功(WOBimp)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均低于对照组,第0.1秒气道闭合压(P0.1)和静态顺应性(Csta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自主功能,可让人机协调性更强,对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也可减少传统呼吸机较为复杂的操作调节,属具有一定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脱机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呼吸衰竭 适应性支持通气 撤机
原文传递
提高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效果的实践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海英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6期390-390,共1页
电工电子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特点,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加强学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意识培养,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和"宽&q... 电工电子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特点,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加强学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意识培养,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和"宽",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接种卡介苗致淋巴结炎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海英 王学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接种卡介苗 淋巴结炎 预防接种门诊 常规免疫 适龄儿童 县城区 湖北省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海英 谢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d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d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G、IgM、IgA、CD_3、CD_4、CD_8、CD_4/CD_8;治疗前后PaO_2与PaCO_2变化、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IBW%、TSF、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EN组IBW%、TSF优于PN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TLC、CD_3、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EN组TLC、CD_4、CD_4/CD_8高于PN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PaO_2、PaC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EN组优于TPN组,机械通气10d内EN组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均能改善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肠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