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育人 研教结合 锻造良师——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1
作者 邹宁 廖立敏 周文俊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79-181,共3页
对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本着“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了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主要举措。通过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构建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教... 对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本着“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了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主要举措。通过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构建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研习的质量。提高了双方教师水平,推动了专业建设,促进了实践基地的发展,对于地方师范院校优质实践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实践基地 “三位一体” 研教结合
下载PDF
橘皮多糖提取及铁(Ⅲ)配合物制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立敏 刘娟 李建凤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2-15,19,共5页
采用超声波对橘皮多糖进行提取,在考察了液料比、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超声波功率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即超声波功率为350 W,液固比为25∶1(mL∶g),提取温度... 采用超声波对橘皮多糖进行提取,在考察了液料比、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超声波功率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即超声波功率为350 W,液固比为25∶1(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0 min,此时橘皮多糖实际得到的产率可达17.32%。超声波提取橘皮多糖的原理和操作都比较简单,并且能耗低,无副产物,对环境友好。实验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可行,对于开发利用橘皮渣中的植物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以橘皮多糖和三氯化铁为原料,制备橘皮多糖铁(Ⅲ)配合物,所得产率为15%。橘皮多糖铁(Ⅲ)配合物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植物多糖型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植物多糖 超声波提取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3
作者 廖立敏 陈宏为 +1 位作者 李建凤 朱俊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70-173,共4页
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介绍了“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内涵、实施过程及结果。“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转变教师的... 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介绍了“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内涵、实施过程及结果。“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提升学习成绩。“素养为本·三段六环”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强,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教学策略 素养为本 三段六环
下载PDF
“化学发展简史”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研究
4
作者 邹宁 廖立敏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204-208,共5页
,以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的“化学发展简史”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综合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选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过程及评... ,以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的“化学发展简史”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综合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选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结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展简史 课程目标 达成值 课程评价
下载PDF
化学发展简史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改革
5
作者 邹宁 胡银 廖立敏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4期18-20,共3页
文章对化学发展简史课程教学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资料查阅、收集、整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对化学发展简史课程教学与评价进行了改革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学... 文章对化学发展简史课程教学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资料查阅、收集、整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对化学发展简史课程教学与评价进行了改革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展简史 教学模式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用于微波提取柠檬皮渣总黄酮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廖立敏 刘月 +1 位作者 李建凤 王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9-572,共4页
以60℃下烘干的柠檬皮渣为原料,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微波提取柠檬皮渣总黄酮试验方案,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和微波处理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最终得出微波提取柠檬皮渣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乙醇浓度为60%、液料比为30、微波处理时间为... 以60℃下烘干的柠檬皮渣为原料,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微波提取柠檬皮渣总黄酮试验方案,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和微波处理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最终得出微波提取柠檬皮渣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乙醇浓度为60%、液料比为30、微波处理时间为4min.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柠檬皮渣总黄酮的提取率高,而且试验的重现性好,此时平均提取率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皮 总黄酮 响应曲面 微波提取
下载PDF
天然山楂香料挥发性组分的结构表征及其保留时间的估计和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廖立敏 梅虎 +4 位作者 李建凤 舒茂 朱万平 杨娟 李志良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83,共10页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对天然山楂香料挥发油的51种组分在Ultra2柱上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模型相关系数R=0.977。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5个变量进行建模,相关系数R=0.950,再用留一法(le...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对天然山楂香料挥发油的51种组分在Ultra2柱上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模型相关系数R=0.977。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5个变量进行建模,相关系数R=0.950,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的相关系数RCV=0.924。所以此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然山楂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描述子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下载PDF
烃基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廖立敏 卿东红 +3 位作者 李建凤 朱俊 谢永红 雷光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99,共5页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3D-MEIV).利用该矢量对41种烃基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达,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2变量毒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438,均方根误差(RMS)为0.2541.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349,均方根误差(RMS(CV))为0.2728.结果表明3D-MEIV能较好地表征烃基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烃基酚
原文传递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保留时间的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6
9
作者 廖立敏 梅虎 +2 位作者 郑怀礼 李建凤 李志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840,共3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7和0.931;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01和0.90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分子电距矢量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血橙皮多糖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立敏 邹宁 +1 位作者 黄茜 李建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16,221,共6页
采用响应面实验对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即超声波功率为320 W、液固比为30 m L/g,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min,此时多糖得率可达24.7%,实验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可行... 采用响应面实验对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即超声波功率为320 W、液固比为30 m L/g,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min,此时多糖得率可达24.7%,实验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可行,对于开发利用血橙皮渣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 多糖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实验
原文传递
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0-715,共6页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t_R)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2)为0.955,"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894,标准偏差(SD)为0.803.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QSR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色谱保留时间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原文传递
H-MEDV描述法对蒙椴树叶挥发性组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立敏 梅虎 +2 位作者 李建凤 舒茂 李志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应用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H-MEDV)对蒙椴树叶挥发油的45种组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进行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模型(M1)相关系数R为0.953。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6变量模型(M2)和7变量模型(M... 应用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H-MEDV)对蒙椴树叶挥发油的45种组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进行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模型(M1)相关系数R为0.953。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6变量模型(M2)和7变量模型(M3),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7和0.950。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三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的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889、0.914和0.916。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描述子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下载PDF
柠檬皮香气成分结构表征与色谱保留指数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5,共6页
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顶点及顶点原子之间的关系对柠檬皮香气成分中的6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模型,模型稳定性及预测能力经内部及外部双重检验进... 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顶点及顶点原子之间的关系对柠檬皮香气成分中的6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模型,模型稳定性及预测能力经内部及外部双重检验进行了评价。两模型的建模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和0.938,留一法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_(CV))分别为0.925和0.900,外部预测的复相关系数(Rtest)分别为0.955和0.940。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具有较强的分子结构表达能力,两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皮 香气成分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下载PDF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立敏 梅虎 +4 位作者 李建凤 朱万平 舒茂 郑怀礼 李志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探寻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行为与结构的关系,应用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对39个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建立了8变量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模型的复相关... 为探寻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行为与结构的关系,应用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对39个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建立了8变量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R1=0.985;进而将3D-HoVAIF矢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结合,建立了9变量QSRR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91;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结果分别为RCV,1=0.970、RCV,2=0.97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下载PDF
部分有机污染物灰/水分配系数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立敏 黄茜 雷光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研究有机污染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的关系,选用了部分有机污染物为研究样本,以分子顶点关系指数为结构描述符,对研究样本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为研究有机污染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的关系,选用了部分有机污染物为研究样本,以分子顶点关系指数为结构描述符,对研究样本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和0.945。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和0.908。结果表明,分子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达有机污染物结构特征,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该文对于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分配系数 结构描述符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芳烃类污染物结构与水溶性(-lgS_w)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立敏 朱俊 +1 位作者 李建凤 雷光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613,623,共5页
为探寻芳烃类有机物结构与水溶性(-lgSw)的关系,应用分子顶点及顶点相互作用值对芳烃类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建立了2个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lgSw模型.经过比较,发现模型(M2)具有最佳模拟结果,此时模型的复... 为探寻芳烃类有机物结构与水溶性(-lgSw)的关系,应用分子顶点及顶点相互作用值对芳烃类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建立了2个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lgSw模型.经过比较,发现模型(M2)具有最佳模拟结果,此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949,标准偏差(SD)为0.443.采用Jackknife法对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可接受的总体稳健性及良好的预测能力;另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对模型进行交叉检验,复相关系数(Rcv)为0.915,标准偏差(SDcv)为0.566,这也说明所建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芳烃 水溶性 分子顶点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下载PDF
芳香醚类化合物^(13)C NMR化学位移模拟(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立敏 黄茜 李建凤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7,共10页
构建了基于分子三维结构计算的原子电负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e space distance vector,AESDV),用以描述各芳香醚类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微环境,并结合原子自身杂化状态指数(AHSI),建立了^(13)C核磁共振定量结... 构建了基于分子三维结构计算的原子电负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e space distance vector,AESDV),用以描述各芳香醚类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微环境,并结合原子自身杂化状态指数(AHSI),建立了^(13)C核磁共振定量结构波谱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64,标准误差(SD)为8.673.经留一法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_(CV))为0.948,标准误差(SD_(CV))为10.362.随机抽出样本进行外部检验,得到测试集的复相关系数(R_(test1)及R_(test2))分别为0.979和0.939,标准误差(SD_(test1)及SD_(test2))分别为6.400和10.162.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电负性空间距离矢量(AESDV) 13C化学位移 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 芳香醚类化合物
下载PDF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370-372,381,共4页
本文综述了八角茴香油的主要成分、提取分离方法及在医药等方面的应用,为八角茴香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八角 茴香油 提取分离 应用
下载PDF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结构表征与毒性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6-272,共7页
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运用该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lg I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 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运用该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lg I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2)为0.948,"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922,标准偏差(SD)为0.184。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酚类化合物QSA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 毒性值(-lgIC50)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QSAR)
下载PDF
几个蓝色发光化合物分子设计及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立敏 邓兵 +1 位作者 阮尚全 雷光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1-203,共3页
设计并合成了4个新的具有1,3-二芳基5-(α-呋喃基)吡唑啉母体结构的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进而测定了化合物的液体及固体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在10-6mol/L的溶液中都具荧光性质... 设计并合成了4个新的具有1,3-二芳基5-(α-呋喃基)吡唑啉母体结构的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进而测定了化合物的液体及固体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在10-6mol/L的溶液中都具荧光性质,化合物Ⅱ、Ⅲ和Ⅳ具有良好的固体荧光发光能力。化合物Ⅲ和Ⅳ在空气中稳定性好,其固、液体发光的最大发射波长都在450nm附近,半峰宽较窄,具有色纯度好,可望在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方面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啉 荧光化合物 发射光谱 量子化效率 荧光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