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7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虹瑜 李文博 +2 位作者 何树森 罗隆泽 曾林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6-310,322,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6-2017年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06-2017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的28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结果28株猪链球菌2型分为2种毒力基因型,1株为cps2J+/mr...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6-2017年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06-2017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的28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结果28株猪链球菌2型分为2种毒力基因型,1株为cps2J+/mrp-/sly+/gapdh+/ef+型别,其余均为cps2J+/mrp+/sly+/gapdh+/ef+型别;药敏检测结果显示,28株猪链球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氯霉素、达托霉素均敏感,对四环素均耐药。28株猪链球菌中,仅2株对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耐药,其余均敏感。PFGE分析结果显示,28株猪链球菌呈现6种PFGE图谱,相似性为76%,其中23株是完全相同的图谱,占82.14%;2006-2007年分离的19株菌呈现完全相同的PFGE图谱,2010年后分离的9株呈现出6种PFGE图谱。结论2006-2017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流行株的毒力基因型主要为高致病性cps2J+/mrp+/sly+/gapdh+/ef+型别,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2006、2007年不同市区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2型为统一来源,2010年后分离的菌株PFGE图谱相似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毒力基因 耐药性 PFGE
下载PDF
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CRISPR基因分型及地区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祁腾 梁莹 +14 位作者 李伟 杨军 罗隆泽 段风刚 汪立茂 李帆 金忠强 谭文明 谢飞 王宏 刀吉 刘建 曾林子 廖虹瑜 雷高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1-804,810,共5页
目的对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做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SIPR)基因分型和地区分布研究,为四川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2株鼠疫菌培养和提取核... 目的对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做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SIPR)基因分型和地区分布研究,为四川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2株鼠疫菌培养和提取核酸,应用3对CRISPR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确定四川省鼠疫菌的CRSIPR基因型。结果 132株鼠疫菌共发现17种spacer,包括YPa 9种、YPb 5种、YPc 3种,新发现的1种space阵列。所有鼠疫菌株被分为2个CRISPR基因簇(Cc3′,Ca7),3个基因型(37′型、22型和sc01型)。其中石渠县青海田鼠型菌株基因型为37′型,石渠县人间鼠疫的菌株为22型,德格县旱獭型菌株基因型为22型,巴塘县、理塘县、雅江县和新龙县旱獭菌株基因型为sc01型。结论四川省鼠疫菌菌株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四川省 CRISPR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四川省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林子 廖虹瑜 +3 位作者 祁腾 刘谊 刘莉莉 罗隆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基因特征,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和基因序列分型(SBT)两种方法对四川省1989—2016年分离到的42株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LP1)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军团菌...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基因特征,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和基因序列分型(SBT)两种方法对四川省1989—2016年分离到的42株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LP1)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军团菌8个VNTR位点和SBT 7个管家基因对42株嗜肺军团1型菌(LP1)分别进行PCR扩增。VNTR结果经毛细管电泳分析后,得到MLVA分型。SBT结果测序后上传至欧洲军团菌感染组(EWGLI)数据库得到ST分型。结果 42株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LP1)分为8个MLVA型,优势型别为M08型(47.6%)和M07型(23.8%)。SBT分为12个ST型,其中有2个ST型(ST2359,ST2360)为首次发现。ST1(52.3%)、ST630(14.2%)为优势型别。12个ST型分为3个克隆群(Clonal Complex,CCs)和2个singleton。结论 MLVA方法和SBT方法均能用于LP1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四川省LP1型具备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区特异性,有感染人的风险,应加强对公共卫生环境中军团菌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四川省嗜肺军团菌基因分型研究
4
作者 李红霞 姚卫 +2 位作者 廖虹瑜 罗隆泽 曾林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3期3458-3460,共3页
目的探讨四川省嗜肺军团菌基因特征。方法采用基因序列分型(SBT)对四川省1989-2016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共79株进行了基因型的研究。根据文献报道的军团菌7个管家基因,对79株嗜肺军团菌进行PCR扩增,SBT结果测序后上传至欧洲军团菌感染组(E... 目的探讨四川省嗜肺军团菌基因特征。方法采用基因序列分型(SBT)对四川省1989-2016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共79株进行了基因型的研究。根据文献报道的军团菌7个管家基因,对79株嗜肺军团菌进行PCR扩增,SBT结果测序后上传至欧洲军团菌感染组(EWGLI)数据库得到ST分型。结果79株嗜肺军团菌分为33个ST型,其中有11个为新ST型(ST2355~ST2365)。33个ST型分为5个克隆群(CCs)和5个singleton。结论 SBT方法能对嗜肺军团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四川省嗜肺军团菌具备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区特异性,有感染人的风险,应加强对公共卫生环境中军团菌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基因序列分型 分子检测
下载PDF
2021—2022年四川省啮齿动物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调查
5
作者 袁荣美 廖虹瑜 +4 位作者 李文博 黄舒 曾义学 祁腾 曾林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钩端螺旋体鼠形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带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在四川省选择6个监测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钩端螺旋体鼠形动物钩端螺旋体带菌率,所得数据采... 目的了解四川省钩端螺旋体鼠形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带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在四川省选择6个监测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钩端螺旋体鼠形动物钩端螺旋体带菌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带菌率比较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885只,四川短尾鼩占比35.82%,黑线姬鼠占比23.84%,褐家鼠占比20.56%、高山姬鼠占比12.77%,其余鼠种占比5.99%。荧光定量PCR共检出阳性129份,带菌率14.58%。高山姬鼠带菌率最高35.40%,其次为黑线姬鼠21.33%、四川短尾鼩10.09%、小林姬鼠8.33%、小家鼠6.45%,褐家鼠带菌率最低4.95%,不同监测点和宿主动物带菌率存在一定差异。2022年带菌率高于2021年带菌率(χ^(2)=5.547,P=0.019),秋季带菌率高于夏季带菌率(χ^(2)=44.66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监测点存在鼠间钩体病流行,且2021—2022年秋季感染风险高于夏季,高山姬鼠、黑线姬鼠携带率高,犍为县和凉山州钩体感染风险较高,应在下半年加强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鼠类动物 监测 带菌率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不同时间呼吸道样本中核酸及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廖虹瑜 冯玉亮 +2 位作者 刘家洁 黄伟峰 周良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3年第4期221-229,共9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咽拭子样本中新冠病毒载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igital PCR,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2例新...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咽拭子样本中新冠病毒载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igital PCR,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2例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不同时间采集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同时使用胶体金法对采集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新冠抗原检测。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配对卡方检验比较dPCR法与qPCR法、dPCR法与胶体金法以及10种胶体金试剂检测的阳性率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Kappa系数判断结果一致性。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连续采集21份咽拭子样本,dPCR法检测ORF1ab基因的检测值为0~46080000 copies/ml,N基因检测值为0~45810000 copies/ml;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B连续采集18份咽拭子样本,dPCR法检测ORF1ab基因检测值为0~138500000 copies/ml,N基因检测值为0~121600000 copies/ml。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21份咽拭子样本经dPCR法检出13份双靶基因阳性,1份单靶基因(ORF1ab)阳性,经qPCR法检出10份双靶基因阳性,胶体金法检出6份阳性。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B18份咽拭子样本经dPCR法及qPCR法均检出15份双靶基因阳性,胶体金法检出5份阳性。dPCR法与qPCR法检测39份咽拭子样本中的ORF1ab基因及N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为高度一致,且2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体金法阳性率低于dPCR法,不同品牌的胶体金试剂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例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咽拭子样本中核酸拷贝数随着采样时间延伸总体呈下降趋势,第15 d左右咽拭子样本中新冠核酸拷贝数趋于0;核酸检测法灵敏度高于胶体金法;需慎重选择胶体金试剂的品牌,以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PCR 胶体金法
原文传递
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兽类多样性
7
作者 祁腾 杨创明 +5 位作者 李文博 廖虹瑜 曾林子 赵雯霞 李帆 张书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9期817-822,共6页
目的 明确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兽类种类,为做好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兽共患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7年至2021年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工作中鉴定的兽类资料,结合历史文献,按照《中国哺乳动物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 目的 明确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兽类种类,为做好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兽共患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7年至2021年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工作中鉴定的兽类资料,结合历史文献,按照《中国哺乳动物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分类系统进行修订、整理、归类疫源地内兽类名录,并将兽类按照区系、分布型、保护级别、特有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9年版(CITES-2019)、《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予以报道。结果 确认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有兽类8目19科19亚科77种。其中东洋界有26种,古北界有46种,广布种有5种。国家级保护动物3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1种。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其中主要分布于我国有15种,中国特有19种。CITES-2019附录Ⅰ的有9种,附录Ⅱ有7种,附录Ⅲ有6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急危6种,濒危9种,易危9种,近危17种,无危34种。结论 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兽类资源丰富、多样性高,携带潜在人兽共患疾病较多,掌握疫源地兽类种类、数量、动物行为及分布特征对今后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兽共患病的调查及传播动力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兽类 多样性 四川省 调查
原文传递
2014-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分离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博 赵士程 +5 位作者 高丹 罗春花 曾林子 廖虹瑜 祁腾 徐立新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分离菌株的分型情况。方法66株菌株分离自2014-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别应用BCSP31-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属、生物型鉴定;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9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分离菌株的分型情况。方法66株菌株分离自2014-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别应用BCSP31-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属、生物型鉴定;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9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全球MLST数据库对比序列型(ST);并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使用最小生成树(MST)对新发现和已知ST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4-2020年四川省自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离的66株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其中羊种布鲁氏菌65株,牛种布鲁氏菌1株。存在3个已知ST(ST-8、ST-39、ST-2)和1个新发现型别(ST-101)。其中,ST-8为四川省主要ST(90.91%,60/66),另有4株羊种布鲁氏菌为ST-39,1株牛种布鲁氏菌为ST-2。新发现型别ST-101于2019年分离自乐山市,属羊种布鲁氏菌克隆群,与ST-8进化关系紧密。结论四川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主要基因型为ST-8,同时存在少量ST-39、ST-101、S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密切接触人群呼吸道样本多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刘昌坤 廖虹瑜 +1 位作者 李文博 杨小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 探究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与各种呼吸道病原体携带情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集2名流脑患者的60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PCR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同时利用TaqMan微流体芯片检测多种呼吸道... 目的 探究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与各种呼吸道病原体携带情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集2名流脑患者的60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PCR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同时利用TaqMan微流体芯片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 采用荧光PCR法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32例,阳性率53.33%。利用微流体芯片检出的病原体携带率前5位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58/60,96.67%)、2型鼻病毒(47/60,78.33%)、1型鼻病毒(45/60,75.00%)、肺炎克雷伯菌(35/60,58.33%)、肺炎链球菌(29/60,48.33%)。在阳性组与阴性组检出率对比中,2型鼻病毒(χ^(2)=6.104,P=0.013)与卡它莫拉氏菌(χ^(2)=4.627,P=0.031)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膜炎奈瑟菌携带与2型鼻病毒、卡它莫拉氏菌携带存在统计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呼吸道病原体 微流体芯片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廖虹瑜 张梦妍 +3 位作者 陈喜凯 陈智瑾 樊学军 裴晓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特点,以及流行优势毒株VP4基因核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华西第二医院75份门诊婴幼儿腹泻标本,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进行G、P基因分型。据检测结果确定流行优势株,对两株优势株VP4基...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特点,以及流行优势毒株VP4基因核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华西第二医院75份门诊婴幼儿腹泻标本,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进行G、P基因分型。据检测结果确定流行优势株,对两株优势株VP4基因进行T-A克隆和测序比对。结果 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7.3%(13/75),其中G1型7株,G3型2株,4株未分型;P基因分型结果为P[8]型6株,P[4]型2株,P[10]型、P[6]型、P[9]型各1株,2株未分型;G/P组合结果以G1P[8]型为主,共5株;G1P[4]型,G3P[6]型各1株。VP4测序结果显示,两株优势株均为P[8]基因型,且毒株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97%),与标准株之间同源性也达90%以上。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成都地区2010年春季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血清型主要为G1型,流行优势株G/P组合为G1P[8]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轮状病毒 RT-PCR G1P[8] VP4
原文传递
2006-2016年四川省猪链球菌血清2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虹瑜 罗隆泽 +2 位作者 曾林子 祁腾 杨小蓉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7期544-547,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6-2016年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10年间分离株之间的关联,为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7个管家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对2006-2016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6-2016年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10年间分离株之间的关联,为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7个管家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对2006-2016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例样本中分离的27株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结果 27株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分为2个ST型,其中19株为ST7型,其余为ST1型;2006-2007年以ST7型为主,2007年后主要为ST1型。结论近年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均为散发,未出现暴发疫情,可能与流行菌株的ST型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血清2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四川省
原文传递
1970—2019年四川省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虹瑜 李文博 +2 位作者 祁腾 杨小蓉 曾林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特征,为钩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四川省1970—2019年间从病人和宿主动物体内分离到的102株黄疸出... 目的了解四川省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特征,为钩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四川省1970—2019年间从病人和宿主动物体内分离到的102株黄疸出血群钩体菌株进行基因分型,使用BioNumerics Version 7.6软件对MLST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2株钩体菌分为5个ST型别,遗传相似度为20%~100%,型别为ST1、ST17、ST36、ST98、ST203,其中ST1为优势基因型,其次为ST17。通过BN软件聚类表明,102株钩体菌隶属于4个克隆群,1970—1981年间分离的22株黄疸出血群钩体包含以上5个ST型,呈多样化,1982年后分离的菌株仅含ST1和ST17型。ST1型分布范围最广泛,宿主动物类型最多。结论四川省黄疸出血群钩体菌株具备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潜在的感染人的风险,应加强对钩体主要宿主动物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黄疸出血群 基因分型 MLST
原文传递
2014年四川省实验室检测布鲁氏菌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虹瑜 曾林子 +1 位作者 祁腾 罗隆泽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10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掌握2014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感染情况,为四川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疑似布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结果 共检测305例,血清学检... 目的 掌握2014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感染情况,为四川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疑似布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结果 共检测305例,血清学检测阳性32例;不同性别检测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之间,占总阳性人数的78.13%;病例分布于8个地市,以眉山市占总阳性人数比例最高为25.00%;职业分布以养殖羊和牛人数比例最高为34.38%;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分别占90.63%、62.50%和68.75%;肌肉、关节酸痛者占59.38%;感染源主要为羊、牛及其制品,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及消化道传播。结论 四川省多地存在布鲁氏菌感染病例,疫情漏报严重,疫情呈明显回升趋势,需在全省加强布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试管凝集试验 实验室检测
原文传递
2021年美姑县2例B群流脑病例密切接触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虹瑜 拖木拉日 +2 位作者 杨小蓉 李文博 方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 了解2例B群流脑病例周围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sseria meningtidis,Nm)携带情况,为流脑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07对美姑县2例B群流脑病例居住地密切接触人群采集咽拭子,现场接种双抗巧克力平板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使用... 目的 了解2例B群流脑病例周围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sseria meningtidis,Nm)携带情况,为流脑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07对美姑县2例B群流脑病例居住地密切接触人群采集咽拭子,现场接种双抗巧克力平板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对可疑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及血清玻片凝集法对流脑菌株进行分群鉴定。结果 共调查60人,年龄中位数为35.50岁,其中男性占46.67%,女性占53.33%。采集到60份健康人咽拭子,从28份咽拭子中分离到流脑菌株,分离阳性率为46.67%。28株Nm中B群占21.43%(6/28);Y群占14.28%(4/28),其他群及NG菌株占64.29%(18/28)。2例B群流脑病例周围人群不同性别、年龄间Nm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例B群流脑病例周围人群流脑携带率较高,以不可分群菌株及B群为主,同时存在Y群Nm菌株。应持续加强该地区的流脑监测及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脑膜炎奈瑟菌 带菌状况
原文传递
巢式PCR及序列分析用于攀枝花市恙虫病东方体检测
15
作者 廖虹瑜 蒋德勇 +1 位作者 母永贵 杨小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对采集自攀枝花市的疑似恙虫病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了解攀枝花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情况,同时为四川省恙虫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巢式PCR对2013年7-10月采集自攀枝花市的48份疑似恙虫病患者全血样本中提取的基因组DN... 目的对采集自攀枝花市的疑似恙虫病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了解攀枝花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情况,同时为四川省恙虫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巢式PCR对2013年7-10月采集自攀枝花市的48份疑似恙虫病患者全血样本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恙虫病东方体sta-58编码基因检测;随机挑取2份阳性样本进行恙虫病东方体sta56基因片段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48份样本中,巢式PCR检测阳性的样本18份;2份样本均扩增到恙虫病东方体sta56基因片段,其序列同源性为96%,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2株恙虫病东方体均与某些恙虫病东方体台湾株位于同一个分支,同时与Karp株位于同一个分支。结论在四川省范围内首次运用巢式PCR法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实验室确诊攀枝花市存在恙虫病的感染,攀枝花市部分恙虫病患者由恙虫病东方体Karp型感染,在遗传进化上与某些台湾恙虫病东方体株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东方体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1例社鼠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祁腾 曾林子 +4 位作者 李文博 廖虹瑜 罗隆泽 杨小蓉 何树森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09-211,218,共4页
目的以捕获的未知鼠为对象,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鼠种鉴定,验证该方法在啮齿动物鉴定的可行性。方法以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作为目标基因,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上运用基于局部... 目的以捕获的未知鼠为对象,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鼠种鉴定,验证该方法在啮齿动物鉴定的可行性。方法以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作为目标基因,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上运用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BLAST)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分析,检验其结果是否与该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头骨标本鉴定结果相同。结果样本线粒体COI基因与基因库(GenBank)中编号为KJ152220.1的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同源性为99.01%,再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可以确定该未知鼠种为社鼠,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结论DNA条形码技术可作为形态学鉴定的辅助方法,能用于鼠类标本的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社鼠
原文传递
四川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基因序列和抗原表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梦妍 廖虹瑜 +3 位作者 范雪佳 鲁蕾 裴晓方 许欣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四川分离株F蛋白基因序列,探讨F蛋白基因和抗原表位变异情况。方法 RT-PCR方法扩增F蛋白近全长序列并测序,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位点,比较不同亚型和基因型间中和表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基因组...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四川分离株F蛋白基因序列,探讨F蛋白基因和抗原表位变异情况。方法 RT-PCR方法扩增F蛋白近全长序列并测序,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位点,比较不同亚型和基因型间中和表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基因组成。结果 10株RSV F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P-distance分别为0.102±0.005和0.058±0.006,中和表位47F和L4在亚型间高度保守,而RS-348和7C2在亚型内保守,CTL表位HLA B*57、HLA A*01和HLA Cw*12也是亚型内高度保守,亚型间存在个别氨基酸变异。结论 RSV四川分离株F蛋白基因保守度较高,抗原表位在亚型内保守,已在A亚型上识别的CTL表位可能在B亚型内不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F蛋白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 中和表位
原文传递
四川省鼠疫疫源地内啮齿动物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腾 赵雯霞 +3 位作者 李文博 廖虹瑜 曾林子 张书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99-602,606,共5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鼠疫疫源地内啮齿动物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情况,为疫源地内鼠疫流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 m夹线法在鼠疫疫源地内捕获动物,采集其肝脏和盲肠标本。提取肝脏标本的核酸,扩增其CO I基因和Cyt b基因,在NCBI网站比... 目的调查四川省鼠疫疫源地内啮齿动物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情况,为疫源地内鼠疫流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 m夹线法在鼠疫疫源地内捕获动物,采集其肝脏和盲肠标本。提取肝脏标本的核酸,扩增其CO I基因和Cyt b基因,在NCBI网站比对物种信息。盲肠标本置于PBS缓冲液内,冷增菌20 d,然后在CIN中分离培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选择疑似菌株在血平皿内培养24 h,再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初筛纯培养的菌株。初筛疑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菌株,再对其进行foxA、ail和inv基因扩增。判定foxA(+)、ail(-)和inv(-)是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菌株,foxA(+)、ail(+)和inv(-)是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菌株,foxA(-)、ail(-)和inv(+)是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结果经鉴定捕获动物有3目5科7属14种共计143只,143份盲肠样本中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9株。结论疫源地内动物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提高了对鼠疫菌的抵抗力,这可能是鼠疫在疫源地内长期流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细胞色素B基因 四川省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四川省布鲁氏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博 周汉洪 +8 位作者 闫国栋 胡馨月 罗春花 田国忠 杨小蓉 曾林子 廖虹瑜 祁腾 姜海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使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四川省2015—2019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分离菌株进行分型研究,为当地人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用MLVA-16方法对四川省布鲁氏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数据库对比MLVA-8型别,... 目的使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四川省2015—2019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分离菌株进行分型研究,为当地人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用MLVA-16方法对四川省布鲁氏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数据库对比MLVA-8型别,利用Bio Numerics对MLVA-16位点重复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四川省布鲁氏菌株被分为29个MLVA-16基因型,遗传相似度在74.6%~100.0%,具有42、43、83共3个MLVA-8型,三者均起源于东地中海群,42型为主要MLVA-8基因型。MLVA-8方法分辨率为0.356,MLVA-16分辨力为0.991,其中Bruce04、Bruce16及Bruce30位点分辨力较高,可采用MLVA-16方法作为本地暴发调查和散发疫情监测手段。结论四川省主要流行株为42型(MLVA-8型别)羊种布鲁氏菌,与全国流行株一致,提示该省布病疫情与北方疫情存在关联。本研究首次将四川省布鲁氏菌进行MLVA分型,利用其构建的数据库将对四川省未来的布病监测及分子溯源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羊种布鲁氏菌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春花 袁珩 +3 位作者 李帆 曾林子 廖虹瑜 李文博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703-1706,1710,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布病职业人群感染现况及监测点的代表性,为今后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设置固定布病监测点,每年在流行季节,对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职业人群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血清学监测阳性率在0... 目的了解四川省布病职业人群感染现况及监测点的代表性,为今后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设置固定布病监测点,每年在流行季节,对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职业人群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血清学监测阳性率在0.91%~2.63%之间,总阳性率1.71%(175/10249),其中新发病例占7.43%,占同期四川省报告发病数的2.44%,隐性感染者占92.00%。不同年份血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P<0.001)。稻城县连续6年未监测到阳性。男性高于女性(χ^(2)=24.71,P<0.001)。农区阳性率大于牧区(χ^(2)=22.88,P<0.001),牧区阳性率大于半农半牧区(χ^(2)=20.57,P<0.001)。不同年龄段血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6,P<0.001),40~60岁组的血检阳性率最高(2.25%)。不同职业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9,P=0.002)。兽医、屠宰、饲养群体感染率均较高。血检阳性率与报告发病率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190,P=0.719)。结论四川省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在二类地区处于中间水平,男性比女性易感,暴露风险大的工种易感,有些监测点代表性较差,将调整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职业人群 血清学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